APP下载

论紫砂器《长虹卧波》的泥料特性和器型美学艺术

2022-10-19孙飓蟒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泥料器型长虹

孙飓蟒

紫砂器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之下非但没有被冲刷,反而更加广泛流传地发展至今,在这背后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同时新生代的艺人们又继承了老一辈的制壶理念,为紫砂艺术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才得以开创当今这个器型丰富多彩、装饰精美华丽、语义深刻内涵的紫砂艺术格局。因此,《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在制作前,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器型样式,可以说是作者在继承了传统制壶理念的同时,又揉和进了自己的设计思维,使得这把紫砂壶朴素却又不简单,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一、紫砂器《长虹卧波》的泥料特性

泥料的正确选用,对整把紫砂壶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的美韵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也关系到一把紫砂壶制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在制作之前,紫砂艺人们并不着急于对紫砂壶的制作,会花费时间去挑选最佳的泥料。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好的泥料会与紫砂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纵观《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由内而外地采用了一种泥料,那便是紫泥,紫泥天生的素雅特征恰恰最能够展现出一把紫砂壶朴素典雅的特点,可以让人们透过紫泥欣赏到紫砂壶的艺术美韵。远远望去,《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宛若一位谦谦君子,安静地站立在那旁,温润如玉,同时经由紫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以《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为例,在其壶身的表面会大大小小地分布着不规律的肌理颗粒,这样颗粒感十足的艺术美韵反而是人工难以做到的,整把紫砂壶也因为这样的颗粒感呈现出一股天然之美,这恰恰折射出紫泥粗犷的特性,宛若一名男子,散发出阳刚之气。另外紫泥可塑性极强,可通过紫砂艺人灵巧的双手,被制作成任何形态的器皿,并且不会因为高温而变形开裂。

二、紫砂器《长虹卧波》的造型美学

如果说一把紫砂壶能够最直接吸引眼球的,那就非器型样式莫属了。精致玲珑的造型往往能在短短几秒内吸引人们的视线,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制壶艺人们,往往会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上花足心思,不断地进行创新,在紫砂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天都会有各种新颖创新的器型样式被创作出来。《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从器型样式上来看,是属于圆器的器型范畴,因此也拥有圆器所特有的特点,整把紫砂壶都是用饱满有致、圆润而富有灵动的曲线勾勒而成,圆润的曲线也使得整把紫砂壶在视觉上显得尤为饱满敦实,给人的感觉是这把紫砂壶是充满着力量感的。作者采用一条圆润紧致的曲线来衔接壶肩与壶底,巧妙的线条过渡使人觉得作者在制作这把紫砂壶时,是如此的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同时上面窄、下面宽的壶体,使得整把壶的重心都居于壶底,因此平整的壶底也是毫不费力地托起整把紫砂壶,在视觉上给予了审美者充足的稳定感。

通过对《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的整体赏玩,可以发现作者对整把紫砂壶的设计制作都是独具匠心、严谨不懈怠的。其实细细看来,这把紫砂壶的各个局部之间,也是充满着作者的精心设计,呈现出独特的设计美学,这些局部与局部之间,交相辉映,融合得恰到好处。壶钮作为壶身上较为小巧的一个部位,很多紫砂艺人会选择一带而过的设计制作,将设计重心放在其他部位,可是《长虹卧波》的壶钮设计,其造型包涵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同时也点明了这把紫砂壶的品名。宛若“桥梁”一般的壶钮造型,像彩虹一样横跨在如水面一般的壶盖上,舒张有力的线条感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磅礴之势,让人看了无不赞叹这般宏伟的气势;“一湾流”的传统造型,是短小精悍的典范,当人们抓握起这把紫砂壶倒茶之时,壶嘴的出水酣畅淋漓、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感;“耳朵状”椭圆形的壶把,紧紧地将壶肩与壶底相连接,轮廓线条圆润紧致,更为重要的是,“耳朵状”造型的壶把更符合人体工学,与人手抓握时的姿态相契合,因此不必担心在倒茶之时,人手的抓握空间会不足。由此可见,尽管《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造型简洁,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可就是这样朴素典雅的造型,能够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紫砂壶的美韵,能够感受到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总结

通过对《长虹卧波》这把紫砂壶的赏玩,我们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内心的紫砂壶,并不一定是造型纷繁芜杂的,那些典雅质朴、造型简洁的紫砂壶往往是最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样可以直击人们的内心,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作者也希望通过这把紫砂壶的设计制作,带给紫砂艺人们更多的灵感,只有用“本心”去构思创作,才能创作出更好、更完美的紫砂壶。

猜你喜欢

泥料器型长虹
化险为夷
作品欣赏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
长虹招蜂引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