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为实验性教学的方法
——以“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为例
2022-10-19谭晖TanHui
谭晖 Tan Hui
1.王望、易境,《At the back》,记录类型作品,展览现场
一、展览的背景:“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变革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通知精神。新文科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艺术院校如果还是采用固化的单一能力培养模式,显然不能符合未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如何建立跨专业和跨领域的新型教育模式,以期促进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是设计学科面临的挑战。
基于美术院校的教育理念改革与实践项目的社会创新要求,四川美术学院实施的“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计划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将实际项目课题引入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但又不完全以实际的应用成效作为教学唯一的目标和成果,而是强调在跨学科跨专业的背景下,引导学生面对全新的前沿性课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创意和想象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因此,设计理念和观念的创新意识的建立是“项目工作室”教学的重点和核心。
然而,在具体教学开展实施中面临着不少的难题。之所以强调多学科专业交叉,正是因为“交叉”不易,不同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同的思维定式,不同的目标导向,不同的路径方法,不同的价值判断依据,都会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带来极大的挑战。既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特色项目教学,这就意味着,不仅学生的构成打破了系科专业的界限,授课的教师也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并且课题本身的前沿性和实验探索色彩也决定了教学成果和实践成效的开放性和生长性。尤其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不论是在知识传授的范畴界定,还是教学过程的重新组织,以及教学成果的可展示、可比较、可判断方面,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抓手”来统领并牵引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相对可把握的共性要求下,来呈现同学们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这时候,一个能在同一主题下,且能多元并置的实验性展览对项目教学成果进行呈现,将会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2-3.肖宛宣、赵周东、叶江林、封贵,《倾诉》,互动装置作品,展览现场
这样的展览既不同于注重现场效果的艺术展览,也不同于诉求明确单一的教学汇报展,而是对实验性教学所特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所构建的可控的“操作平台”。从一开始,就让这样一个展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知晓,当他们在不同领域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在针对实践项目的考察实践中,在设计创作概念想法的构思成型过程中,始终把最终的成果呈现方式作为一个参照,告诉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有想象力的工作方法,并能够通过现场进行视觉的呈现。即:展览不仅仅是实验性教学的成果呈现,同时也可以成为承载特色开放式教学的平台。
2019年12月6日“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山意库ADC艺术设计中心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探讨了艺术作为心理健康的社会创新途径和方法,展出包括架上艺术、环境艺术、雕塑、服装设计、视觉传达和实验艺术等方向的作品20余件。跨界的合作和工作方式让人们认识到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年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用展览的方式,实现艺术在心理健康领域及社会创新方面的多种潜在可能性。“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次展览正是依托川美“艺术介入精神康复项目工作室”的实验性教学成果。
二、展览缘起与契机
“艺术介入精神康复项目工作室”于2019年5月成立。项目工作室教学内容为研究心理健康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实验性特色。工作室导师团队包括川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谭晖副教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疗愈专业李小兵院长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专业任海教授,成员是在川美招募的对艺术介入精神康复有兴趣的12位不同专业的同学。他们分别来自环境艺术、视觉传达、数码媒体、服装设计、实验艺术、绘画和雕塑专业,学生的多元化构成,成为工作室的亮点。多专业的导师与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让工作室的创作氛围更加丰富,在探索心理健康与设计、艺术关系的主题下,跨专业的合作成为了关键词。
4-6.谭孟之,《打开“桃花源”》,互动装置作品,展览现场
工作室教学依托“艺术介入精神康复疗愈”项目进行,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工作室作为实验性项目,没有专门的教材和可借鉴的模板,寻求适合多专业参与的教和学的方式,成为困扰展开教学的症结。工作室教学以实际项目为基础,实施跨专业合作,但是实施内容是改造精神医院的建筑和景观现状,为医院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这个内容有一定的专业性,不是所有专业同学都能够胜任。但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医院的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完全没有必要组建跨专业团队,也不是川美倡导的新文科背景下交叉、融合的项目工作室建设目的。工作室成员来自川美本科三、四年级的不同专业,分别学习了各专业常规知识和技能,加入特色工作室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了解不同的领域,获得不同的体验,学习更多知识,创造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做出实验性、前沿性的成果才是项目工作室教学的目标。
项目工作室教学开始之后,同学们进入医院观察并记录精神病患的行为特征,尝试与他们交流,同时对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了一定认识。很多病患因为不被外界接受,在治疗完成出院之后,回到家庭很难重新参与社会工作,长期与外界隔离造成社会交往能力下降,无法获得友好且包容的生存环境而再次发病重新回到医院,这种现象在精神医学界被称为“旋转门综合征”。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同学们意识到,对于病患营造和谐的社会精神环境,甚至比改造精神医院的物理环境更加重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帮助病患,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这一思路获得导师团队和学校的支持,构成了策划艺术介入精神疗愈的展览契机,以展览形式向公众呈现创作成果,通过川美教学平台,聚焦大众心理健康,呼应社会各界关注精神残障弱势群体,改变和减少对精神病患的歧视,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创建和谐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三、艺术如何介入精神疗愈?:主题的生成
当前,在我国鼓励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下,医学与艺术成为现今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革新,同时也在拓展艺术教育的外延,实现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艺术学与医学领域将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理论与实践上的突破。艺术治疗(art therapy)将艺术与临床心理学相融合,是对艺术与心灵关系的创造性应用。兴起于欧美的艺术治疗,如今在中国的教育和临床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在欧美心理治疗语境下,art therapy指绘画艺术治疗,即在心理治疗中采用铅笔、水彩、油画等传统工具进行绘画创作。随着art含义的不断扩张,art therapy所采用的创作方式也相应多样化,雕塑、拼贴、装饰、电子成像等其他视觉艺术形式逐步被纳入进来。从20世纪50年代伊始,以纽约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院校,已将艺术治疗作为独立的学科。我国从20世纪末以来,已在中央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艺术与医学院所开设艺术治疗专业,艺术与医学的融合研究,也已成为新工科、新文科发展中的重要方向。
艺术与医学跨界融合的实验性教学,引导同学们带出校园进入医院项目现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多次不定期地到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实地踏勘和调研,包括48小时对精神病患跟随调研,希望获得创作的第一手资料。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精神病患与外界缺乏交流,包括病患与普通人的交流,也包括外界对精神病患的交流,基本都是零交流。因此,“交流”成为大家感兴趣的一个主题,怎样用艺术的手段来促进精神病患与外界的交流?交流是每个人保持自身社会属性的基础,传统的心理治疗是依赖语言表达进行交流,而艺术治疗是通过绘画等视觉艺术进行表达和交流。大多数精神病患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交流的困难造成表达受阻,艺术治疗提供了交流的途径,帮助病患采用非言语的途径,观察和整理混乱的内在情绪,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和舒缓内心的愤怒与焦虑。最后,采用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表达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以设计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的手法完成“艺术治疗”主题创作展览,被确立为项目工作室实验性教学的策略和目标。
四、一次艺术创作过程中“自我交流”的实验
7-8.冉玉秀, 《世界语言》,互动装置作品,展览现场
如何探索心理健康领域并运用于艺术治疗创作呢?教学中同学们基于认知层次理论,从自身入手展开“自我交流”创作实验:第一步,探究灵感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本能需求;第二步,获取创意策略:面对负向的情绪以正念的环境接纳;第三步,释放内向情感:创造带有隐喻的反思愉悦。以数字媒体专业的杜诗琪同学创作的《为你自己活一次》为例,该作品以三个层次的认知过程呈递进式推进,成果超越显而易见的需求和期望,实现带有隐喻的反思愉悦。作品从自我模式的认知探索开始,收集自己日常行为的观察日志,整理本能层次的基本需求,找出痛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设计了可以疗愈压抑情绪进行自我交流的“情感头盔”装置。在本件作品的呈现上,作者通过梳理自身上课及学习的时间线索和事件关联,结合学习状况和学习情绪,在“自我”认知层面确认并记录了学习吃力的焦虑、同学相处的困扰和日常花费的压力等抑郁情绪。而后跳脱自我以“他人”模式思考如何解决“自我”的负面反馈,提出了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正向价值的需求。“情感头盔”可以在学习环境中及时、有效地使用:疲倦时,打开APP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故事,戴上头盔即固定头、颈和肩部,闭目养神或小睡片刻消除疲劳;压抑时,戴上头盔可大声哭泣,释放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情感头盔”创造了一个正能量的空间,采取宣泄情绪来释放压力的策略,提供了改善负向情绪的积极环境,促进了心理健康同时降低了负面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态度、行为、情绪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积极的环境可以提供正面反馈,让人的情绪态度朝积极方向迈进并获得成功,从而得到良性循环。大学生群体身心发育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心智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一些过激情绪,应对消极情绪和负性生活事件时,积极的正念作品将促进他们沉浸在积极信息中,感受外在世界的接纳和善意。近年来,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为MBSR)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MBSR 是由 Kabat-Zinn 于1979年开创设计的,旨在帮助病人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其核心思想“正念”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把注意维持在当前内在或外部体验之上,而不对其做任何判断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由于焦虑主要源于有评判的意识和过于关注自身内心世界,正念减压是以观察者的视角进行体验,觉察自身的情绪状态,不对其进行评判和反应,从而有效改善焦虑等负性情绪。“情感头盔”借鉴正念减压疗法的原理,戴上头盔即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呼吸、声音或音乐,分散对引发焦虑情绪事件的注意,正如作品名《为你自己活一次》一样,艺术治疗力图创造一个充满支持的环境,促进身心的放松与修复。
五、“寻找桃花源”展览的内容
艺术作品由艺术家单独完成,而艺术治疗是一种治疗者和来访者的互动关系,它与项目课程反映“教与学”的关系不同,艺术治疗强调治疗者和来访者平等的交互性。因此在工作室的艺术作品中需要体现“艺术治疗”的内在自我和外在关系链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参与作品,让观展成为一次“艺术治疗”的体验,成为一次走进心理“桃花源”的经历,具体展览作品分为互动类和展示类两种类型。
互动装置作品《倾诉》是一个尺寸很大的作品,需要多人合作,由环境艺术专业的肖宛宣、赵周乐、叶江林和封贵四位学生设计师共同完成。在这个作品中,环艺专业的同学尝试从身体层面理解感觉和认知。作品构思来源于神经元,他们在展览现场一个5米宽、7米长、4米高的空间,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模仿大脑神经纤维的装置,用铁丝和弹力布搭建出超大比例的神经纤维,并在神经中枢(中心点)安装了电子感应器。感应器可以被人们倾诉的声音接收,激活内置的光带并启动,通过不断的声音刺激,神经细胞(光带)从神经中枢到三个远端触角由暗到明不间断地散发光亮进行回应,光线不断增强的亮度意味着神经元持续活跃的程度。环艺专业的学生设计师融合了实验艺术的表达方式,运用了电子传感技术完成了这件可以互动的作品,在展览现场,人们纷纷对着神经中枢(中心点)小声说话,声音伴随着灯光逐渐明亮,人们感受到被回应被接纳。每个人都渴望倾诉,渴望被倾听,“神经元”这一互动装置,激发个体的倾诉欲望,人们在倾诉过程中看到灯光逐渐亮起,也就完成了一次治疗者与来访者艺术的治疗。
互动装置作品《打开“桃花源”》由综合绘画专业的学生艺术家谭孟之完成。这是一个由真正的冰箱现成品改造的作品,关闭时被放在角落,甚至没有人知道它是一个作品,打开以后,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艺术家阐述说,在冰箱厚重的躯壳里面藏着不一样的情绪和性格,亦宁静,亦狂躁。社会里的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存在,又或许大家都是一样的。打开冰箱也就开始了一次“艺术治疗”。在这里,冰箱被象征为一个打开外部世界的媒介,打开一扇门,即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关闭时没有人知道里面是什么,当你走近它,打开它,观察它,才能够知道自己看到什么并体验什么。观众参与在一开一合的互动中,内部设置的LED灯管调光器控制灯光颜色,每次打开会无规律地出现蓝光或者红光,灯光通过镜片的反射和折射,在冰箱内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视觉幻象。冰箱作为一个交流的媒介,无法预知每次被开启后的结果。但是否打开是由参与者决定的。这是一次游戏一样的“艺术治疗”之旅,希望参与者在这里能够找到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9-10.袁辉燕,《给人类的一封信》(视频截图),纪录片
互动装置作品《世界语言》由服装专业的学生设计师冉玉秀完成。这个作品是作者在精神医院调研时与一位幻听患者的接触中获得的感悟,并通过她自己介于科学和感性的理解,完成的一件“艺术治疗”作品。幻听患者自我描述总是能够听到很多声音,能够接收到大于常人耳朵能获得的声音频率,但无法用科学的仪器检测到发出这些频率的人或物。这种不能用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去解释的现象,如同每个人心间的桃花源一般,如梦幻般地感性存在,我们没有听到,但不能否认超常规声音的存在性。作者将幻听患者讲述的声音,物化为图案印在面料上,为患者制作了一件服装作品,并在服装内侧安装了震动感应器。展览中,当参与者触摸着装模特的手臂,会立刻感应到强烈的震动,为了更好地交流,作者布置着装模特为坐姿,在模特前放置一把舒适座椅,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对话状态。参与者坐下来,阅读服装上的声音图案或文字,触碰模特手臂,震动被激发,即开始了一次“艺术治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人的声音从声带的震动到产生声波引起空气的碰撞,直到传达到人的耳朵里,这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过程。人耳所接受的声音频率是有限的,只要有震动就会有声音的发生,世界就有属于各种物或人的声音或语言,也许不能被常人听见,但交流和共鸣却已经发生。《世界语言》希望传递包容的观点,鼓励人们换一种角度了解身边的人或事,用多样性的方式接纳不同人和不同的沟通和交流方式,给予精神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包容。
纪录片《给人类的一封信》由摄影专业学生艺术家袁辉燕完成。片中作者记录了各种不同的生命动态,陈述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断地学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此成为一个人。当人们对世界上有了先验的定义后,会用先验理解世界,就很难重新去感知世界。在我们身边出现的物,都是我们熟知的,不管在书、网络和别人口中,我们都能接收到相关的信息,所以世界上一切的物就对我们一切如常。人对事物没有新的感觉,就少了对新事物的思考,所以《给人类的一封信》试图推翻具象的图像给人的先验定义,用纯粹抽象的图像及声音,人们可以任意去感受去思考,没有先验也就一切都是崭新的生命体验。
记录类型作品《At the back》由雕塑专业的学生艺术家王望和易境完成。在准备展览的时间中,作者作为学生艺术家身份不断地和导师一起沟通讨论完善方案,但一直处于提出、被否定,再提出、再被否定的状态。在调研精神病患过程中,从一开始的观察、记录,到深入与他们交流、沟通,发现开始以为了解的信息很是片面,创作构想甚至断章取义,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最后作者发现这个不断诞生想法、不断了解病人的过程,比起作品甚至更值得被记录,为何作品不可以记录失败不成熟的方案呈现?因此,记录失败或不成熟作品的过程,成为作品本身。展览作品以四个面格子的形式呈现,展览空间的方格就像微型社会,每个面记录了作者与不同精神病患的交流。方格空间被定义为模糊的社会结构,在看似模糊化的结构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位置。而四角以一种超经验的想象空间存在,包围着中心区域,隐喻着病患所说的我们理解不到的感觉。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将与精神病患交流之后的感受,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方格被定义为四面体空间,转动到每一面相对其他面都是对立或负向的,但是在转动之前,这一面是合理的存在。
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设计师潘涔丹为公众推出了《精神健康手册》。作者制作了一本科普手册,手册内页的图案素材,选用精神病患绘制的图画,这些来自患者的创作的原创绘画作品,也是他们“艺术治疗”过程中的成果。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精神健康手册》里展示患者的绘画作品,让人们认识到精神病患不同的一面。同时加入精神健康基本常识,参观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了解相关知识,同时手册里还列出了多种心理测试游戏,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小游戏,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理解心理障碍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通过公众的帮助和专业院所的医治,病情好转和治愈的。展览上《精神健康手册》对参观者发放,传达精神病患被关注被聆听的需求,希望能够减轻公众对患者的偏见与歧视。
六、策展实践对于实验性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以多学科合作建设及研究、艺术与精神疾病治疗这两个方向为主线,进行具有可延续性的展览实践和理论探索。多学科合作建设及研究,满足面向社会发展前沿的需求,触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传统的艺术学科往往对艺术技巧更为看重,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则更加关注个体艺术技巧和综合艺术素养熏陶两者间的尺度。艺术技巧仅仅是实现审美的手段,而审美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艺术的价值和理念。艺术承载着审美形象的再现功能,需要通过艺术教育的学科观念、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引导来确认审美精神和情感表现的和谐与完美。项目工作室以展览带动教学,教学促进创新的理念进行探索,展览成为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展览内容即为实践的目标和成果。展览与教学并置,引领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的创新,成为多学科实验性工作室教学的一种尝试,为搭建“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注释:
[1]肖向荣:《面向“新文科”未来的“整体艺术”》,《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03期,第115-120页。
[2]王丽华、肖泽萍:《精神卫生服务的国际发展趋势及中国探索:专科医院─社区一体化、以复元为目标、重视家庭参与》,《中国卫生资源》,2019年第4期,第315-320页。
[3]胡婷婷:《艺术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自我完善与人性化服务的必由之路》,《医学与哲学》,2013年第2期,第1-3页。
[4]陈彦颖:《艺术与医学的交融 :艺术教育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装饰》,2019年第11期,第136-137页。
[5]冯莹、张浩:《作为治疗的艺术:绘画艺术治疗的兴起与作用机制》,《医学与哲学》,2020年第24期,第48-53页。
[6]王珊、李逸舟、王冰冰:《基于行为需求的老年公寓交流空间设计》,《华中建筑》,2018年第6期,第54-57页。
[7]赵健:《中国画之于听障大学生心理疗愈本土化研究》,《美术与设计》,2022年第2期,第179-183页。
[8]张洁婷、杨翠梅、吴舒莹、张境锋、康武、迟新丽:《四周简易正念减压训练对初中生焦虑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年第1期,第104-110页。
[9]徐慰、王玉正、刘兴华:《周正念训练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年第7期,第497–502页。
[10]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142–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