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撑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分析
2022-10-19阮桂香
阮桂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音乐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享受更好的教学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是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使音乐课教学状态不佳,教学效果不明显。音乐课堂是学生欣赏音乐、感知艺术、培养审美,进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方向,将信息技术与音乐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与科技教育共同进步,在整合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课堂新的活力。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感知音乐的魅力,扩大课堂知识量,以创新的教育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文章深入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传统教学相比。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诠释了新的教育理念,从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开始,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核心素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是给学生机会管理他们的个人生存能力,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不会感到困惑,并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二、 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实施审美教学活动,以听觉艺术为主要教学手段,以音乐艺术为教学工具,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在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的核心能力首先是促进音乐创造力。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支持学生看、听、学、唱。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有效提高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在锻炼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满足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 基于音乐核心素养初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未能实现全面融合衔接
目前,虽然初中音乐教学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教学目标相对明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将其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缺乏深入的探索,不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和音乐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因此,可以说,80%的学习内容是由教师自己完成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也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对音乐相关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脱离实际需求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全面的核心特征和技能。然而,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育中,一些教师的教案设计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导致了教学目标与实际需要相分离,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极为不利。
(四)对艺术学科不重视
艺术是提高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要营造促进学科能力形成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对艺术学科的重视不够,无法承担起艺术学科价值的导向作用,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缓慢提高。
(五)学生审美能力薄弱
学生审美能力差是艺术敏感性差的主要原因。在实践教学中,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音乐积累不足,缺乏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缺乏学习艺术作品和音乐知识的意识,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没有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感受。
四、 信息技术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支撑作用
当然,这些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关,信息技术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是,教师找到最佳时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然后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音乐学习过程,以促进基本音乐素养四个组成部分中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培养,这是信息技术支持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理念。具体实例如下:如苏少出版的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一册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目前的初中生距离该领域很远,但信息技术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一种特殊的方法是:使用多媒体(笔者所在的学校配备了带有操作系统的触摸机),向学生呈现视觉和听觉刺激,如无尽的田野充满活力的绿色植物、充满希望的劳动人民,以及此时以伴奏形式出现的清脆明亮的歌曲,以免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视觉访问。在这里,可以使用GoldWave软件处理声音,以改善音乐的节奏,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觉共鸣,使他们在潜意识中更快乐地接受音乐。在这些教学实例中,音乐学习者的核心素养过程是有效的。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激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在信息技术的刺激下有效地创造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谨慎地保持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五、 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鼓励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促进兴趣和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实践新课程改革后的理念和要求,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音乐素养,开发自己的潜能和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审美能力可以为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在日常课程中获得广泛的教学内容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信息技术支撑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开拓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应用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各种学习教育软件层出不穷,如“SiVo助教”“课堂优化大师”“音乐帮”等,是现代音乐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音乐教学软件。允许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可以自己学习软件的材料,他们还可以要求客户服务部帮助他们找到所需的伴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音乐应用程序。以下简要介绍了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音乐相结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前,教师应备课,并借助“micro class handheld”软件制作短片。视频内容设置为《图兰朵的故事》。背景音乐是茉莉花,这引出了歌曲《茉莉花》的起源。然后播放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茉莉花的视频,并展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感受茉莉花的清新与优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播放课件逐一解决教学难点——停车标志的声音,并设置学生自己制作和完成唱歌、舞蹈和器乐的视频,并可进行采集、显示和比较,这不仅检验了教学效果,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教师召开课堂会议,帮助学生演奏音乐,了解协作的重要性。在合作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控制节奏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教师应通过音乐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讲授知识,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便在课堂上集中讲述知识,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不在于他们的成绩有多好,而在于学生在音乐领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向导存在于课堂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多媒体的帮助,独立自主体验音乐世界,发现音乐之美。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出适当的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加大学生思考的难度,使他们能够逐渐对音乐有更多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优化教学方案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资源。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使音乐学习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音乐主题MV,并让学生观看音乐主题电影。在学习技能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图像和视频,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他们对音乐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相关的微课程。高中音乐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学生为班级主体,制定反映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教师还应布置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完善课堂教学技术手段
目前,在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科技手段不够先进,技术水平滞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领域,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分享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进而更轻松地学习音乐,接触更丰富的音乐资源。
(六)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音乐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改革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实践学生的音乐创新技能。同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力。如果学生有错误的音乐表达,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避免理解错误的音乐。通过这种类型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能力的要求。
(七)丰富学生的听觉感官
每次在合唱课上,教师都很难熟练地演唱和表演同一和声主题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法,但伴奏主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music sound”是一款多功能MIDI音乐创作和播放软件,它简单、实用、易用。更可贵的是其独特的人员和简化的乐谱自由切换显示和打印模式,特别适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老师或学生在电脑上写下所需的乐谱后,使用“音乐”软件播放。只要能写出来,“音乐”就可以不折不扣地演奏出来。老师们不必再担心钢琴伴奏技术不如其他人,也不必因为学生无法感受到充分的和声效果而对学生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感到愤怒。
(八)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基本素养是以构建学生核心能力的框架为基础的,包括知识基础、人才技能和情感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必须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如法律观念、安全措施和道德标准等,以便向学生传授良好的知识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与学生相关的案例,提高学生的知识道德。在讲解音乐家唱歌或作曲的有趣活动中,学生可以为家人唱合适的歌曲,或者收集各种有利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资源,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例如,在学习《银杯》之后,通过微信群与家长交流,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这首旋律、节奏都非常优美的蒙古民歌。邀请有兴趣的家长和学生探索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这首歌被称为“银杯”,因为银杯包含了当地最高的祝酒礼仪和对客人的最大尊重,因此,家长和学生也可以被邀请探索其他蒙古民歌,探索背后的故事,感受民俗,学习音乐理论。
(九)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音乐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当音乐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时,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听和看,而且应该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反,他们应该利用在线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实施协作学习和交流。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好处,可以建立一个教师、学生之间交流资源的论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伏尔加船夫曲》第一首曲子时,老师提前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个“数据库”,并将《伏尔加船夫曲》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放在这个“数据库”中,让学生可以访问“数据库”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收集所需的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在“数据库”中发布有关伏尔加船夫的问题,以便学生回答。这样,师生互动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师生能够随时交流,共同讨论问题,相互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需要利用在线技术,合理规划教学联系,实现师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十)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课堂上的成果交流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看着学生展示他们团队的作品,团队有时会相互碰撞以激发智慧。作为一个团队,任务是完成音乐作品。作品的形式不仅限于唱歌和跳舞。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所完成项目的优缺点以及合作过程,交流后的评估至关重要。项目学习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而是围绕完成项目设计进行的,主要关注群体合作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团队的合作,也体现了个人的独立性。因此,过程评价法适用于本项目的评价。在确定项目内容的同时,还提前确定了评估标准。团队不仅可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习,还可以在项目完成后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和评估项目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必须学会不断反思,发现不足,改进思维方式,在反思中客观认识自己,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七、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技能和整体素质。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现有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为其未来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