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羽: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2022-10-19张明萌

党员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乔羽双桨祖国

□张明萌

2009年,乔羽在家乡山东济宁。视觉中国

乔老爷

1959年,戏曲电影《乔老爷上轿》上映。电影男主角乔老爷脸圆圆、人憨憨,额头开阔,常挂着笑。乔羽也是大额头,说起话来笑眯眯,一出声就是山东济宁腔。朋友们拿“乔老爷”打趣30出头的乔羽,越叫越响,“乔老爷”成了乔羽的代号。

1955年,乔羽写出《让我们荡起双桨》,他的歌词创作能力由此扬名。随后,他又陆续写出《我的祖国》《思念》《爱我中华》《难忘今宵》《啊,牡丹》等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被称为“词坛泰斗”。

乔羽淡泊名利,他多次公开反对“词坛泰斗”这个称呼:“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歌词作者,如果硬要给我扣上‘泰斗’的码子,也会把我压趴下的。”

和乔羽相识超过60年、一同创作出《我的祖国》的音乐家刘炽认为:“乔羽的词平白如画,诗意深远。写词要像乔羽一样,有中国诗歌里的韵律,不要太直白,也不要太‘高大上’。”

“他的朋友很多,好相处。”原中国歌舞剧院副院长、剧作家、词作家黄奇石回忆,他以前和乔羽住得近,常去乔羽家拜访。有时正好遇到乔羽出门,就拉着他一道买菜、取牛奶。黄奇石发现,菜市场里的人跟乔羽很熟,知道他喜欢吃猪下水,都特地给他留着,见面叫他“乔老爷”,跟他很亲。

“我总愿意到我熟悉的地方去。我跟菜市场里的人熟悉了,就很愿意上他那儿买,也不一定最好。去的时候都不用说,他就知道我买多少。这很有意思。”乔羽说。

晚年,乔羽喜欢安静,选了京郊的一处住宅隐居。上午闭门写作,下午接待访客或出门散步。

2021年11月,乔 羽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为自己的95岁生日录制视频。他身着蓝色衬衫,外套花纹背心,对着镜头唱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多首他的代表曲目。

2022年6月19日,乔羽因病逝世,享年95岁。

从小就是第一

乔羽是乔家最小的孩子,排行老五。乔羽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64岁。“老来子”是乔家大喜,父亲为他起名“庆宝”,寄托了二老的珍视。

从乔羽记事起,父亲就每天教他认字,字写在大方格纸上,认完100个就包进一个包里。到乔羽4岁时,包了30包。父亲开始让他背读《论语》《孟子》等古籍。乔羽出生时,乔家已然家道中落,入夜了,家里点不起灯,母亲在黑暗中给他讲故事。

乔羽接受采访时称,作为一个做文字工作的人,父母给了自己一点文学基因:父亲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因,母亲则给了民间文学的基因。

小学毕业后,乔羽一心想读济宁中西中学,但因需要1元钱学费而遭到家人反对。他许诺只要1元,进去以后不会再让家人出钱——中西中学规定,每个班级第一名免学费。就读期间,乔羽从未让第一旁落,因为“我拿不到就没书读了”。

1946年,一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找到他和几位同学,问他们是否愿意去共产党开办的北方大学读书,乔羽兴奋地答应了。去之前,为了隐藏身份,他需要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乔羽曾在不同场合回忆改名时的场景,当时他正在上厕所,外面大雨倾盆。他想不如就叫“乔雨”,但“雨”有些俗气,改为“羽”更轻盈。传记中这样描述他改名时的场景——他此时为自己的主意拍案叫绝,一边提着裤子,一边往外跑,跑到入学介绍人那儿,“我以后就叫乔羽了!”

从春天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羽进入北京的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从事文艺工作。1952年,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成立剧本创作室,把当时各个中央艺术团体从事戏剧创作的20位剧作家集中到一起,戏剧评论家杜高和乔羽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两位。

在杜高的印象中,乔羽个子不高,一口济宁话,但讲话幽默,很有魅力。两人年龄相仿,兴致相投,十分投契,常在小馆子里聊读书心得和人生梦想。杜高说,那时候的乔羽“每天埋头创作,不善交际”。老一点的同志关心乔羽的个人生活,介绍了佟琦给他认识,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成婚。

不久电影《祖国的花朵》制作完成,由乔羽作词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传唱至今。乔羽评价这首歌:“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舒畅的时代。我是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那个火红年代最真实的生活。”

此前,创作《果园姐妹》时,乔羽认识了刘炽。刘炽对他印象很好,认为他有创作歌词的才华,所以在1954年接到严恭导演为《祖国的花朵》电影配乐的邀请时,刘炽指名让乔羽填词。

乔羽接了任务后,和新婚妻子佟琦在北海公园划船,碰到一群少先队员,他和小朋友们比赛划船。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灵感由此而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他回忆道:“我长达半个世纪的歌词创作生涯,也就是在祖国这个美好的春天开始了。”

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有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成功合作后,刘炽又向《上甘岭》导演沙蒙推荐了乔羽,沙蒙希望电影放至坑道中的情节时,有一首配乐。此前,沙蒙和编剧已经完成了一个版本的歌词,刘炽不太满意,遂想邀请老搭档乔羽来填词。

沙蒙对乔羽的歌词提出要求:过了若干年,也许电影早已被人遗忘,但这首电影插曲能牢牢永驻人们的心头。沙蒙告诉乔羽,摄制组停机等歌,每天什么都不干也要耗费2000元钱。

乔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里把电影样片翻来覆去地看,沙蒙每天都来房里坐一会儿,从不开口催,见乔羽没东西给他,就转头走了,第二天再来。

乔羽认为,如果为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填一首“很硬”的歌词,会与影片整体基调过于一致,缺乏对比,他希望有创新。一天,长春下了一场大雨,他想到体验生活时坐轮渡渡过长江的场景。在轮渡上,他第一次看到一望无际碧绿的稻田。黄河水浊,长江很清,灵感突然就来了,赶紧往回跑,蹦出来的第一句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歌词完成后,沙蒙问他:“‘一条大河’是不是长江?”“是啊,这就是我对长江的印象。”“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乔羽答:“比如我吧,是一个北方土包子,以前只见过黄河,没见过长江,来你这儿也就见了第二次,印象之强烈引发我写出了这首歌词,但这只是一种引发,而不能代替别人的亲身感受。用‘一条大河’就不同了,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条故乡的河,无论将来你到了哪里,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沙蒙思考了片刻,歌词定下了。

不久后,这首《我的祖国》便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先于电影《上甘岭》与听众见面,传唱至今。

1984年,时任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想为整场晚会创作一首歌曲,第一时间找到乔羽。由于时间紧张,他想让乔羽即刻写出,乔羽拒绝后,与他商定第二天一早交稿。

当晚,乔羽想到了春节时大家的盼望,大概是人月团圆、天长地久、喜气洋洋。动笔写完歌词,凌晨5点,乔羽将其交给了来取词的黄一鹤。这首歌由李谷一演唱,成了每年春晚的必唱曲目——《难忘今宵》。

北海公园。视觉中国

1988年,作曲家谷建芬向乔羽邀歌,乔羽给了她《思念》的歌词。《思念》好评如潮时,乔羽和杜高喝酒,问杜高对这首歌的评价。杜高说:“我从没听过第二首歌,能在短短的词里面塑造出文学意味的形象。”乔羽沉吟了一下,说:“这是谷建芬的曲子写得好,毛阿敏唱得好,她像一只蝴蝶,人们都喜欢。”杜高提议,“那我们为《思念》干一杯。”乔羽接:“为那两位干杯吧。”

这也是乔羽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他说:“一首好歌的诞生,需要写词到作曲到演唱三位一体,任何一个方面缺了都不行。”

乔羽接受采访时曾谈及死亡,他说:“如果学洋人弄点洋脾气,我就给自己写个墓志铭: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这叫实事求是,他一辈子没干什么事,就写了几首歌,如此而已。”

猜你喜欢

乔羽双桨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阳光》
乔羽作品的智慧之光
山东省济宁市乔羽小学五(1)知行中队
让我们荡起双桨
Song of the Motherland
乔羽和佟琦:爱情的小船荡了一甲子
我和我的祖国
双机、双桨轴系下水前的安装工艺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