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手迹『公略亭』
2022-10-19钟同福
□钟同福
在叶坪红军广场东北角,矗立着一个造型独特的三角亭——公略亭。它与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博生堡、红军烈士纪念亭并称为苏维埃共和国标志性的六大建筑。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在中央苏区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迎接“二苏大会”召开而兴建该亭,因其造型别致、寓意深刻,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一处景点。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文物库房内珍藏着一份彭德怀为重建公略亭题写的“公略亭”手迹。简单的三个草书毛笔大字,印证了对黄公略的怀念,也见证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战友情。
黄公略生于1898年,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和彭德怀共同领导了平江起义,后曾担任红五军第二纵队队长、军委书记和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红三军军长等职。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黄公略率领红三军转移途中,在吉安东固遭到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毛泽东听到黄公略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第二天,在兴国莲塘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高度赞扬了黄公略的一生,并拟写了一副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为纪念黄公略,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叶坪广场建造公略亭。公略亭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监造,钱壮飞设计,梁柏台负责工程指导。1933年8月1日动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亭为三个角,寓意为黄公略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亭中立了一块三棱锥体的石碑,上刻有黄公略传略。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该亭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1955年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于同年在原址上按原貌修复。外形的修复相对容易,但石碑上的题字却成为复原公略亭的难题。此时,黄公略的亲密战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成为为公略亭题字的最佳人选。
黄公略与彭德怀同是湖南人,两人先后加入湘军,因志趣相投,都是一腔热血而且胸怀救国救民抱负之人,所以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挚友。后来,两人一起搞救贫会,一起考陆军讲武堂。1928年3月,黄公略到彭德怀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任职,两人在官兵中建立起“秘密士兵会”,宣传革命思想。7月,黄公略与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发动平江起义,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和平江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贡献。12月中旬,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黄公略则率余部继续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由于发展红色革命根据地有功,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初期,黄公略是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的红军将领,历史上曾经把这四位伟大人物的姓连在一起,称呼为“朱毛彭黄”。特别是在历次反“围剿”作战中,黄公略与彭德怀两人坚决贯彻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发挥红军机动灵活的特长,取得诸多胜利,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彭德怀在自述中曾说:他交了20个左右的知识青年朋友,最后只剩下黄公略、李灿两人,可见友谊之深。
1931年,彭德怀闻知黄公略的死讯后悲痛不已。为了寄托对这位战友的哀思,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上,彭德怀提议,中央一致同意,将红军步兵学校改为公略步兵学校,划出吉安、吉水、泰和3个县的9个区、68个乡成立公略县,在中央苏区叶坪广场建立“公略亭”。在以后的戎马倥偬中,彭德怀常惦记着黄公略家里的母亲、妻子、女儿。1945年在延安,毛泽东号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彭德怀牵头组织人员编写《黄公略传略》。1949年8月,正当湖南解放之际,彭德怀在西北前线,给进军湖南的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发去急电,要求他的部队在进军湘乡时注意寻找和保护黄公略的家属。9月,湖南军区负责人将黄公略的家属送到了北京。在以后的岁月里,彭德怀像家人一样对黄公略的一家给予关怀和照顾。
1955年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经过反复调查取证后,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提出了“瑞金叶坪公略亭情况调查报告”,经上级文物部门同意后,由同年按原貌重建公略亭。鉴于彭德怀与黄公略的亲密关系,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小组通过组织上的联系,请彭德怀为公略亭题字。彭德怀欣然同意,挥毫题写了“公略亭”三个大字。在重建公略亭时,依原貌在亭中立了一块三棱锥体的石碑,并将“公略亭”三字改写为用彭德怀的手迹“公略亭”。1971年9月,因受“左”的干扰,碑刻被拆除。1974年重新修复,镌刻的“公略亭”三字改由模仿“红军烈士纪念塔”字体制作。
彭德怀题字——公略亭
彭德怀的亲笔题字,一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保存,并于1988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