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文庙文化传承的意义
2022-10-19刘爱琴
◇ 刘爱琴
棂星门
我国的文化有着辉煌的起源,从厚重大器的青铜时代,到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我中华民族以广收博取,海纳百川的胸怀,裹挟着秦汉一统天下的磅礴气势,和着魏晋南北朝的飘逸风度,引出高亢激昂、充满青春气息的盛唐气息,延及宋、元、明、清,直至当今,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最强音!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儒家文化思想更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中。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文庙在跌宕起伏的中华文明史中,也历史性地承担起了我国特有的以儒释道精神为思想体系的文化传承。
大成殿
平遥文庙的沿革
平遥文庙位于县城的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在1957年地震后,县政府在揭瓦维修时发现殿脊梁下记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迹。可见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也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龙门
据《新唐书·礼乐五》载:“武德二年(619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又对孔子的尊号、孔庙规格、祭孔礼制等制定了统一规范,尊孔崇儒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唐代把全国各县按人口、税赋、物产、地理位置分为七个等级,即:赤、羲、望、紧、上、中、下。平遥属望,即第三等,其位置重要,自然应当率先奉诏修建孔庙。文庙原称孔庙,原为春秋时期儒教创始人孔子的家庙,故称孔庙。从唐玄宗赐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孔庙就被改称为文宣王庙,并诏令全国各州县依制隆重祭祀。明代因与武庙对应,改称文庙。
在沧桑岁月中,平遥文庙曾经经历过三次地址的迁移。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汾州府志》记载:“平遥县儒学,旧址在县治东。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穆公准呈,以前太子寺更之。”这是平遥文庙的第一次地址迁移。又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汾州府志》及光绪八年(1882年)《平遥县志》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时任知县王凝命上任祭拜文庙后说:“文庙隔街背对着太子寺,太子贵为储君,而孔子再高贵也属臣僚之列。臣庙居于君寺之前,有悖礼制,大不敬也。”就强令互换,将文庙改为了太子寺。这位王知县是云南昆明人,赐进士出身,却是如此迂腐,县中士绅虽知荒唐,却畏其权势,不敢与之争。这是平遥文庙的第二次地址迁移。其实太子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而得名,与儒教文庙纯属风马牛不相及。直至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一位知县魏裔悫至平遥上任,据光绪八年(1882年)《平遥县志·学校志》记载,魏裔悫“询得其由,按图索骥,慨然兴作,详具各宪,仍旧古寺为寺,而移建文庙于旧址”。平遥文庙又进行了第三次的地址迁移。平遥县的一件糊涂官做的糊涂事造成的千古奇案,至此得以了结。由此,可知现存的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的大成殿,最早应该是佛教的殿宇,其后墙上现存的中门旧迹,应为佛教寺院所开的殿后“转经”之门,也见证了平遥“文庙三迁”的历史痕迹。
平遥文庙与文化传承
山西省平遥文庙就是这种跨越朝代而始终如一,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充当着特有文化和精神的物质载体。
1.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庙学合一”
文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尊孔祭孔及办学的庙堂。当时的平遥学子启蒙时就注重写一手好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塾学必修教材,打算盘更是平遥学子必会的技能。平遥作为晋商的重要发源地,文庙发挥了培养晋商人才的重要作用。游学于六艺,立业依于仁,是儒学倡导了两千多年的教育方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类永恒的道德底线。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杨霖川来任平遥知县,杨公同诸绅士商议,决定创建书院,商贾也愿意捐银700多两。于明伦堂后两侧空地各建房15间,并建讲堂三楹。道光十九年(1839年),靳廷钰接任平遥知县,带头捐俸银300两,平遥商贾众志成城,随募随修。竣工后结余银两以6厘半利益分存各县商号,每岁利息作为书院的开支,形成以商助学、以学助商的独特模式。超山书院经过几年筹办,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年由知县陈玉昆主持开办。平遥文庙成为庙学合一文化的典型代表,前面为庙宇文化,后面为晋商文化。
超山书院
随着文庙的建立,尤其清代超山书院的创建与平遥票号业兴起的密切关系,和孔子的尊师重教思想水乳交融,儒家文化迅速传播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开办新学,恪守坚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继续输送人才
平遥文庙历来为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办,改为平遥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到民国12年(1923年),一些商贾财东捐资在文庙办起了“平遥励志中学”。县长郭学谦还题写了校名门额,后改为官办平遥中学,迁址到古城内察院街。1950年,太岳中学和平遥中学合并,校址又设在文庙,其建筑基本保存原貌,只拆除了棂星门、西学、省牲所。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平遥中学教学楼时,拆除了超山书院、敬一亭、尊经阁。平遥中学在文庙办学时始终恪守坚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学子:有共和国将军、部长、科技专家、学者等,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航天英雄刘旺,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
3.开辟平遥文庙学宫博物院,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平遥文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共平遥县委县政府、平遥中学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遥中学于2003年全部迁至城外新校址。平遥文庙开始在安锦才的主持修复下,于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平遥文庙又在新的时期承载更深厚的礼教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修复后的平遥文庙,棂星门到大成殿之间各殿宇,仍按千年旧制保留为祭祀区。大成殿后至明伦堂,辟为儒学展览馆,有孔子的生平展、中国教育发展史展和文房四宝展览。明伦堂后的超山书院东侧辟为国际摄影博物馆,是当今中国第一家国际摄影博物馆。其中珍藏吴印咸、沙飞两位的代表性作品。中间和西侧辟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其中珍藏有大量的历史原件、珍贵文物、试卷、试题、古籍、文稿等,都是千年文化的沉淀。
斗拱
4.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历史传承作用
成童礼
2018年以来,平遥文庙为传播传统文化,传承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古为今用、古今结合、有所创新地举行了“开笔礼”“成童礼”“入泮礼”等仪式,把新时期的研学活动与古礼相结合,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在活动中,孩子们着汉服、正衣冠、学礼仪、感受古代学童入学启蒙仪式的隆重庄严。中国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外正衣冠,内正心灵。衣冠是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也是缅怀祖先优秀德行的最好载体。“整理衣冠”成为学子们知书明理、修身懂礼的第一步。正衣冠之后,学子们依次向先师孔子、启蒙恩师、父母恩亲行鞠躬礼,以示今后尊师重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而后,学子们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经典。活动中的“朱砂启智”意为开天眼、通智慧。总角孩童,蒙昧初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砂点额,慧眼流光。先祖云:“朱砂开启读书智。”启蒙老师手执蘸着朱砂的毛笔,在每一个孩子的额头中央点上红痣。“痣”通“智”,所谓开启慧心,象征着老师对学生美好的愿景。“启蒙描红”是活动中的又一仪式,一撇一捺这个“人”字,虽简单却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先学会做人。让孩子在长辈的指导下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仪式中还有“击鼓鸣志”的环节,“鸣志”通“明志”,即表明自己的志向,击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故鼓声越响,则越能勤奋上进,实现大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开笔礼”“成童礼”“入泮礼”既是培养孩子的仪式感,也是培养老师和家长的仪式感,要借助孩子对活动的新鲜感,启发和引导孩子从懵懵懂懂之中进入学习做人、开启智慧这个新阶段。通过庄严的仪式,给孩子们播下尊敬师长、潜心向学的心灵种子,让参与者感悟先贤“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高贵品格。习礼仪,习经典,识文达礼,启蒙睿智,潜移默化,拓展胸怀,清源正本,未曾做事先学做人;在活动中感受圣人礼法:坚持不懈的精神、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尊师重道的道理。这才是举办礼仪对孩子、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
虽然举办的仪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古礼,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富有仪式感的活动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包含着厚重中国文化气息的仪式,蕴涵着求学问道、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组织孩子们拜师、击鼓,由国学老师给孩子们开启智慧的大门,让孩子们从入学的仪式感中体会学习的庄严,以圣贤的教诲为准,并反复强化孩子们的立志心愿。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文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象征,文庙的价值首在高扬文化,导向文明,培植信仰,提升精神,激发人志,淑世化民。今天我们借助文化载体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重视文庙传统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延续,找到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使文庙最终能够成为进行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地点,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遗产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