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原则下国内新型高校 图书馆内部空间形态的常见模式
2022-10-18林沁茹
林沁茹
一、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由来已久。高校图书馆诞生于十二世纪,初时由于藏书量不多,采用“藏阅合一”的单一形式。十九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藏书量大幅上升, “藏阅分离”的形式出现,图书馆形成“藏-阅-借”的功能分区。二十世纪后,“模数制”图书馆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图书馆的成型,现代图书馆对“藏阅分离”提出挑战,提倡以阅为主、藏阅一体的开架管理的新模式,阅览区和公共交往空间开始分离。到此为止,图书馆都是围绕“以书为本”进行设计,履行着“藏-阅-借”的基本职能。
近年来,由于阅览介质发生改变,电子资料正在逐步替代纸质书籍的使用。图书馆中应运而生多媒体阅览室、影音室、创客空间等与电子阅览紧密结合的新功能,数字化图书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丰富的新型功能需求将传统“藏-阅-借”的基本职能打破。
另一方面,环境是人的场所,人是其中最活跃的能动因素。社会形态的动态性和个体生活形态的多样性应在建筑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图书馆的建设不再单纯围绕着书籍展开,而更多考虑当下使用人群的需求,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结合到图书馆设计中。图书馆正式从“以书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二、符合高校师生需求的新型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相较其他类型图书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服务人群的不同。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场所,新型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
当代教育理念的改变使高校师生开始注重书本以外的互动与交流。学生不仅需要安静的阅览自习空间,还需要更多交流互动的休闲空间、开放式的信息共享空间,这些新型的开放式交流空间可以统称为“公共交往空间”。“公共交往空间”和“阅览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中最重要的两大功能空间,其组合方式对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内部空间形态的常见模式
图书馆内部公共交往空间一般由中庭、走廊、空中连廊、扩大的活动平台等组成,与水平交通、垂直交通紧密结合,位于馆内核心位置。阅览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完整,位于较为安静、采光较好的位置。
近年来,大量优秀的新型高校图书馆不断涌现,本文选取其中一些优秀案例,对常见内部空间形态的基本布局模式进行分类总结。
1.向心式
向心式将公共交往空间集中布置在馆内中心位置,阅览空间四周环绕。读者通过门厅进入被环抱的中庭,中庭空间作为视觉焦点和设计重心,结合造型楼梯联系上下层,配合环形走廊或回旋上升、或凹凸变化,产生多样化的公共交往空间。向心式空间形态常用于方形建筑体量中,有利于内部学习、交往氛围的营造(表1)。
表1 内部空间形态的常见模式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向心式基本布局模式的基础上将图书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底座一层平铺辅助功能;中间部分为四层通高中庭,底部设计三段退台阅览空间,丰富空间变化,与底座连通(图1);上半部分利用中庭屋顶作为屋顶庭院,在保证中庭空间拥有适宜比例的同时,创造出第二种不同的空间感受。类似布局模式的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图书馆、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等。
图1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庭 (来源:谷德设计网)
2.两侧式
两侧式将阅览空间呈条形堆叠布局在南北两端,公共交往空间夹在中间。门厅成为条形公共交往空间的一部分,视线通透;南北两侧走廊通过层间变化形成内立面形象,有时加设空中连廊联系南北阅览区,也作为趣味交往空间。两侧式空间形态整体舒展、开阔(表1)。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图书馆采用两侧式的基本布局模式,在条形公共交往空间中通过下挖庭院的方式连通首二层,变化空间节奏;南北两侧相对独立,开放式走廊在平面上局部放大,在立面上转折起伏,形成形态各异的公共交往空间;封闭阅览区与开放阅览区交错设置,内立面变化丰富多样(图2)。
图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图书馆中庭(来源:倪阳工作室)
同一基本布局模式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为适应气候特点,南北两侧阅览区相对整齐地用玻璃封闭,交错倾斜的空中连廊作为公共交往空间活跃中庭氛围,阅览区内部加设夹层空间,将公共交往空间分散布局。
3.一字式
一字式阅览空间紧密围绕着交通核布局,沿交通核的水平交通空间局部放大,或在局部楼层通过设置通高内庭、夹层等方式分散布置公共交往空间。一字式空间形态紧凑,常见于用地集约或高层图书馆建筑中(表1)。
南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整体呈长条形,采用一字式布局模式适应建筑形体,底层局部辅助功能,二层功能向门厅两侧伸展并设置夹层创造内外互动的公共交往空间,三至五层阅览区局部通高,在阅览空间中引入公共交往空间(图3)。
图3 南开大学新图书馆三至五层通高空间(来源:谷德设计网)
4.组合式
组合式将上述几种形式在同一图书馆建筑中组合运用,左右组合或上下叠合,以形成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表1)。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采用一字式和向心式左右组合的布局模式(图4),首二层局部架空形成南北通廊,通廊两侧分别为一字式空间和向心型空间,由通廊引入人行流线穿行经过外部休闲平台和内部中庭空间,共同组合成连续的公共交往空间,并以公共交往空间将两侧阅览空间有机串联,公共交往空间的延展、交叉带来更多意向不到的相遇和交流。
图4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分析图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图书馆则是用一个两层高的门厅和一个空中连廊将两个十层的一字式体量联系在一起。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随着时代的快速更新发展,图书馆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着革新。分析近十年来高校新型图书馆的建成案例,可以发现,在图书馆的设计中“人”的舒适度和体验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师对内部空间形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形态在基本模式之上还在不断进行新的组合和创新,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更成为决定图书馆内部空间形态的重中之重。
“建筑师的任务是建构一个合理的空框,让使用者根据时空变化的情况在自营建构活动中可以在这个空框内自由驰骋。”“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设计中,将会不断出现新的数字化功能要求和更多的公共交往空间需求,这都要求图书馆的公共交往空间不仅要具有开放性,也要具有灵活可变性,才能在其生命周期中不断调整、更新去适应飞快变化着的使用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