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扔纸团”问题的深度探讨

2022-10-18邓天华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9期
关键词:纸篓纸团初速度

邓天华 ,傅 敏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 730070

2.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 730070

习题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常常在习题中遇到困难,有时即使对照参考答案也难以释惑。学生在习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很关键且重要,反映了他们真实的认知情况,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契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及时有效地解疑释惑,将会促进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也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1 问题提出

题目(单选)利用手机可以玩一种叫“扔纸团”的小游戏。如图1所示,游戏时,游戏者滑动屏幕将纸团从P点以速度v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废纸篓,纸团恰好从纸篓的上边沿入篓并直接打在纸篓的底角。若要让纸团进入纸篓中并直接击中篓底正中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图1 “扔纸团”游戏示意图

A.在P点将纸团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B.在P点将纸团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C.在P点正上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D.在P点正下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很多学生质疑D选项:初速度v增加,高度h减小,水平位移还是可能恰好沿左侧上沿飞入并击中篓底正中间。有的学生“浅尝辄止”地试画抛物线轨迹后发现“好似不能通过底部中点”或“好似可能”;更多的学生注意到“单选”,既然认为C选项正确,那结合“经验”便确定D选项错误。参考答案及解析中把正确答案找到就未进一步分析。最后的“同理”应该怎么解释呢?没有清晰地说明其错误原因,蕴含其中的知识和能力需求没有得以体现。解析的确给出了数学关系和物理意义上的一点解释,那能不能更进一步探讨,以加深对平抛运动及其规律的理解呢?接下来,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2 三个角度

2.1 定性分析,把握本质

分析D选项,设满足题意的纸团运动轨迹如图2中曲线a所示。考虑高度减小,运动时间变短,当纸团刚好通过纸篓左侧上沿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也减小。因水平的初速度增加,而纸篓两侧间距又不变,在纸篓两侧间的运动时间变短,则沿纸篓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减小,故将击中纸篓右侧某点,如图2中曲线b。

图2 定性分析

2.2 轨迹模拟,直观呈现

图3 轨迹模拟

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输入变量a和c,制作滑动条,再输入函数y=-ax+c。拖动滑动条,即可以调节高度H和初速度v,模拟纸团从不同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抛出时击中纸篓的位置关系。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击中两侧AB和CD的不同情况,也可以找到其他击中篓底正中间的可能性。 当 a=0.12,c=3.7,即 y=-0.12x+3.7,纸团从更高位置以更小速度抛出将可以击中篓底中点 F(8.01,-4.00),如图 3 中曲线 d 所示。

在“轨迹模拟”的动态呈现过程中,也可以把上述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先绘制纸篓两侧面AB和CD,再绘图3中曲线a,引导学生分析“高度和初速度的改变影响抛物线方程的开口度”,呈现系数调节的过程,直到能画出图3中的曲线b、c和d。还可演示初速度不变,上下移动抛出点的位置,其抛物线轨迹跟击中纸篓的位置关系,寻找规律。

2.3 数理结合,深度释疑

如图4,设纸团抛出的初速度为v,高度为H,纸篓高度为h,其左右侧面分别为AB和CD,间距为L,抛出点离纸篓两侧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和 x,由题意得

图4 数理结合

若纸团从更低位置(H-Δh)以更大的初速度(v>v)抛出,仍满足临界条件,即刚好经过纸篓左侧上沿A点并击中篓底D点,同上分析有

联立(3)(4)式知

(7)式不成立,因此假设不成立。当(4)式右侧因(H-Δh)减小而减小,左侧值也应该减小,那就只能x增大,故纸团打在右侧D点之上。

再考虑C选项,若纸团从更高位置(H+Δh)以更小初速度(v<v)抛出,经过左侧上沿A点或更大的水平距离(x+Δx)进入纸篓并击中篓底中点,同上分析有

联立(3)(9)式知 H+Δh>H,(9)式右侧增大,左侧也增大,(8)(9)式可能都成立,说明纸团可以满足假设,如图3中曲线c和d所示。

3 反思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及应用,属简单题,学生作出正确选择并不难,但提出的疑惑很有代表性。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易于借助数学表达式或凭借不知正误的“经验”,而往往忽略实际的物理情境便产生疑惑甚至错误。“扔纸团”问题中,学生试画的“抛物线”并不一定是严格的抛物线,而数学表达式只能呈现定性分析的某方面,从而产生质疑。教师先从物理角度进一步定性分析,又借助信息技术严格作图,再尝试数学、物理跨学科融合,从定性到定量,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逐渐认清问题实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加强数学分析能力的训练,整体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以学为中心,回到教学中,抓住问题关键,有时还需“慢下来”甚至“停一停”,寻求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概念、规律的新课教学,还是其应用的习题教学,了解学情越真实越具体,就越能针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而进行有效设计,正面回应学生的疑惑,“趁热打铁”及时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纸篓纸团初速度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快走,带刺的“纸团”
AGPM控制系统分析及最适初速度优化算法研究
墙和纸篓
小纸篓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纸团作怪
热热闹闹排排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关于瓦斯放散初速度实验留样再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