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海拔山地幼龄(新栽)果园套种西瓜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示范与效益分析

2022-10-17孙太安黄小霞何中体

烟台果树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龄套种果园

孙太安 黄小霞 何中体 张 献*

(1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怀化 418000;2湖南省怀化市粮油和经济作物工作站,怀化 418000)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举措,扶持水果等优势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各地新建了一大批山地果园,新建果园在挂果投产的前期,通常树冠较小,幼树株行间的空隙地很多[1],不仅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而且从种下到挂果投产前的几年时间内,对幼龄果园管护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而无收益,投资回收期较长,许多果农为此倾尽全部家当,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在幼龄(新栽)果园株行间的空隙土地上套种西瓜等当年能见效的经济作物,既能充分利用新建园的立体空间与温、光、热、水、肥等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防止或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培肥地力,抑制杂草滋生,促进幼龄(新栽)果树健壮生长,又能生产出绿色优质农副产品,增加果农当年收益,弥补建园前期开发投入,实现“以短养长”[2,3]。

我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4-6],西瓜是广大城乡群众喜食的消暑解渴之佳品[7],素有“夏令水果之王”美称,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西瓜种植方式主要以西瓜单一种植模式为主,现有生产技术中虽然也出现了幼龄(新栽)果园套种西瓜技术,然而普遍存在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滞后、操作流程繁琐、成本过高、肥料施用不科学等导致的果园营养失衡、树势弱、病虫害泛滥、恶性杂草丛生等问题,且套种的西瓜产量及商品性均不高、品质不佳。能否在中低海拔的山地幼龄(新栽)果园中探索出一套操作方法简便、工作效率高、技术成熟实用且产出好品质西瓜的绿色高效栽植方法,已经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对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探索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幼龄(新栽)果园套种西瓜的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晓坪乡兰水村,海拔350 m以下,试验的幼龄冰糖橙、黄桃果园面积分别为3.33 hm2,树龄3 a,园区内果树栽植行距大于3 m,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并且5 a内未栽种过葫芦科作物。

2 套种作物和茬口安排

套种作物选择高产抗病、耐旱耐寒、品质佳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西瓜品种。中早熟西瓜品种选用‘先正达强者711’或‘申蜜968’。中熟品种选用‘申抗988’。‘先正达强者711’属于抗病、早熟的麒麟瓜类型,果实高圆形,风味浓,清香;‘申蜜968’抗枯萎病[8],兼抗蔓枯病与炭疽病,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徒长,果实高圆型,肉质细嫩松脆,多汁爽口,果皮薄而韧,耐贮运;‘申抗988’抗枯萎病[9],长势稳健,结瓜性好,易坐果,耐低温和高温高湿,商品果率高,品质较好[10]。中海拔山地果园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低海拔山地果园应在3月中旬完成播种;7 月上、中旬至8 月上、中旬采收。

3 栽培技术

3.1 果园整地及基肥施用

上一年秋季对幼龄(新栽)果园普遍深耕1次[11],也可仅对两行中间的种植穴下进行深耕[12],翻耕深度不少于33 cm。耕翻时一般每667 m2施用腐熟厩肥2 000 kg+45%(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35 kg+过磷酸钙30 kg。

3.2 起垄覆膜

西瓜播前7 d,沿着果园幼树定植行的方向,人工或用机械整地起两个垄,垄高0.3 m,垄面宽0.9 m,垄底宽1 m左右,两垄中间留一条宽0.4 m的走道,整平耙细,做成龟背形,垄面要求无大土块、石块与草根等杂物。起垄后,垄面及时覆膜,选用幅宽1.2 m、厚度0.008 mm超薄地膜,黑色或白色均可,膜面须拉紧拉平,膜的四周用泥土压紧压实。

3.3 播前处理及定植

播前将选好的西瓜种子放入50~55 ℃温水中浸泡15 min,然后在清水中浸泡3~4 h,再使用50%多菌灵WP 500倍液于常温下浸种1 h,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直至无药味。然后用湿薄毛巾或干净纱布包住,置于28~30 ℃的环境下催芽,每隔6~8 h用25 ℃左右的清水淘洗1遍。1~2 d后,当大部分西瓜种子破嘴露白时进行播种。栽植密度视栽培品种的特性与果园土壤条件以及生产目标而定,一般每667 m2种植60~70株,株距1.5~1.8 m。栽植时按照预定的株距在膜面上打孔挖穴,每个孔穴播入催好芽的西瓜幼苗或嫁接西瓜幼苗1株,浇足浇透定根水。

3.4 中耕培土

定植的西瓜幼苗成活后,及时浅中耕一次,以匀苗松土为主。4~5片真叶时,再中耕一次,可结合施肥进行,把畦间的表土培于西瓜苗根际。待主蔓生长至0.4 m时,可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重肥后,再进行培土,将肥料埋入西瓜根部土壤中。

3.5 水肥管理

西瓜生长期间需要再追肥3~4次,雨季做好清沟排水,防止因雨后积水与渍害而导致西瓜烂根死苗及加重病害发生。第1次追肥在西瓜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每667 m2追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200 kg,并加45%(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5~6 kg,淋施于离西瓜瓜蔸0.1~0.2 m处,施肥时忌离瓜蔸太近,以免烧根且不利于吸收。同时注意肥水不能溅到西瓜叶片上,以防烧伤叶片;第2次追肥在10~12叶蔓长0.5 m时进行,在距离西瓜植株约0.3 m处挖浅环沟施入,每667 m2浇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500~600 kg,并加45%(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再覆土耧平畦面;第3次追肥在西瓜坐果后进行,每667 m2浇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500~600 kg,并加45%(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15~20 kg。

3.6 整蔓

一般采取三蔓整枝方式,当西瓜秧蔓长到1 m长时,除保留主蔓外,再在其3~5节位处选留2条生长健壮的侧蔓,将其余侧蔓全部抹除。加强日常巡查,新长出的子蔓要随时抹去,直至坐住果才能停止。

3.7 压蔓

压蔓和整蔓在田间生产中可同时进行。生产上多采用明压蔓方法,在第一侧蔓长至0.3 m左右时进行理蔓,使蔓叶均匀分布在西瓜畦面上,选择晴天或阴天下午,采用固定夹或小土块将西瓜藤蔓节部位压在地表上,促使藤蔓产生不定根,起到固定蔓叶、防止彼此遮光和被风吹断造成损伤的作用。以后每隔5~7叶就要人工压蔓一次,直到蔓叶铺满畦面时停止。西瓜坐瓜后,在其坐瓜节位上部留10~15片叶进行打顶摘心,抑制主蔓营养生长,使养分更集中供应给瓜果生长。

3.8 人工授粉

若西瓜花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需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方式提高坐果率[13]。可在西瓜花期,选取花蕾膨大且花瓣呈黄色,第2天将要开放的雌花和雄花,使用一次性纸杯或纸袋将其逐个罩住,一般雌雄花配置比例为3∶1。在第二天上午6:00-10:00时,将预留好的雄花连同其花梗一起摘下,摘除花瓣露出雄蕊之后,将其花粉均匀涂抹在预留好的雌花柱头上,1朵雄花授粉最好不要超过3朵雌花。授粉后,继续使用一次性纸杯或纸袋罩住雌花,待次日上午再取下一次性纸杯或纸袋。授粉时动作要轻,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损伤雌蕊柱头而导致授粉失败。

3.9 选瓜留瓜

通常选留第一侧蔓15~17叶与第2、第3雌花坐果,其余的雌花与幼瓜尽早摘除。当西瓜果实留定之后,在其幼瓜生长期间不需要进行覆草盖果,但当果实即将成熟时,应及时覆草盖果,以防烈日直射而引发日灼病危害。待瓜长到1.5 kg大小时,选择晴天下午,趁西瓜果柄水分少不容易折断时,用双手将瓜轻轻转动[14],使果实阴面充分见光着色,每次转瓜沿同一方向翻转的角度不超过30°[15]。以后每隔5~7 d转1次,共进行3~4次。

3.10 病虫害防治

3.10.1 瓜绢螟、小地老虎 应用物理诱控技术对其成虫进行诱杀,每2 hm²设置一盏本业牌3BCT-28型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试验地(果园)共装灯4盏。开灯诱杀日期为4-8月,每天从晚上20时至次日凌晨5时开灯诱杀,雷雨天不开灯,每天对诱集到的虫蛾进行清理,并定期清除灯具上的污垢,以免影响杀虫灯的诱捕效果。

3.10.2 枯萎病 发病初期使用1%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杆茵)SC,或者25%咪酰胺(使百克)EC,或者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WP等药剂,兑水配制成1 000倍药液,对发病西瓜植株进行灌根处理,一般每株的灌药量视植株大小0.25~0.5 kg不等。

3.10.3 炭疽病 发病初期使用50%克菌丹(美派安)WP 6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WP 8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达科宁)WP 5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5~7 d喷施1次,连续施药2~3次。

3.10.4 疫病 发病初期使用58%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锰锌)WP 600倍液,或者50%烯酰吗啉(安克)WP 2 500倍液,或者250g/L嘧菌酯(阿米西达)SC 1 500倍液,或者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WP 7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施药3次。

3.10.5 蔓枯病 发病初期使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WG 1 2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3~5 d喷施1次,连续施药3次。

3.10.6 病毒病 发病初期使用1.5%植病灵(十二烷基硫酸钠·三十烷醇·硫酸铜)EC 800倍液,或者20%病毒A(吗胍·乙酸铜)WP 6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施药2~3次。

3.10.7 灰霉病 发病初期使用40%多·霉威WP或者50%异菌脲(扑海因)WP等药剂,兑水配制成1 000倍药液,均匀喷雾,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施药3~4次。

3.10.8 黄守瓜、金龟子 成虫发生期选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1 500倍液,或者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EC 2 500倍液,均匀喷雾。在幼虫为害期,将贴近地面的瓜果用石块、木板等物体垫起,以防黄守瓜幼虫蛀食瓜果为害[16]。

3.10.9 蚜虫、红蜘蛛 防治蚜虫可用3%啶虫脒(莫比朗)EC 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砑实净)WP 5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34%螺螨酯(中达蜘蛛侠)SC 4 000倍液或20%速螨酮(哒螨净)EC 4 000倍液进行喷雾。

3.11 收获

早、中熟品种一般分别在结瓜后28~30 d和30~35 d左右便可成熟。采收时,应综合考虑西瓜品种特性,贮藏期、销售期长短、运输距离远近以及上市适销等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如运往外地鲜销,可适当提前采收上市,以保证西瓜硬度,延长贮存时间,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在晴天无露水的早晨,或者下午4 时后进行,切忌在高温烈日下采摘。采摘时使用一把消毒过的锋利剪刀将果柄从其基部剪断,注意不能伤及其它瓜蔓,每个果实保留一段5 cm左右长的绿色鲜果柄,做到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套种的西瓜当年就可采收。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栽植西瓜对促进冰糖橙、桃树生长发育等方面效益,仅从收获西瓜收益分析,套种西瓜的幼龄冰糖橙园每667 m2采收西瓜2 620 kg,按照市场均价2.4元∕kg计算,产值6 288元,除去人工、农药肥料地膜、西瓜种苗等相关成本,净收入2628元;套种西瓜的幼龄黄桃园每667 m2采收西瓜2 570 kg,产值6 168元,净收入2 508元。而未套种西瓜的幼龄果园不仅没有收入,每667 m2果园还要投入2 400元资金。

表1 幼龄果园套种西瓜效益对照表

4.2 社会效益

通过试验示范点建设,解决了晓坪乡兰水村20余个村民的就地就业问题,累计用工1 051次,支付村民劳务费8.41万余元,人均劳务收入0.42 万元以上;年接待考察参观人数1 800余人次、培训果农210 余人次,带动芷江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县市区发展幼龄果园套种西瓜面积超过1 000 hm2。

4.3 生态效益

试验示范点按照环境友好型生态果园要求建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幼龄果园生长环境。同时,全面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有效保护了果园微生物菌落与各类天敌生物的栖息环境,提高了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水源涵养力,减少了水土肥流失,使区域生态呈现良性循环,实现园区生态效益最大化,符合山地特色现代精细农业的发展要求。

5 总结

幼龄(新栽)果园套种西瓜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依据西瓜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果园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科学合理施肥,有效促进西瓜产量与品质提升,结出的瓜果汁甜味美;采用起垄覆膜技术、物理诱控技术以及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防控病虫技术,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西瓜收获之后,将残余的藤蔓刈割翻耕到幼龄(新栽)果树根部的土壤中做绿肥,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起到培肥果园地力的作用。每667 m2果园还可以产出2 500 kg以上的优质鲜西瓜,既有效提高了幼龄(新栽)果园挂果前的收益,也降低了幼龄(新栽)果树栽培管理费用(中耕除草、农药化肥等投入)。而且对幼龄(新栽)果树的健壮生长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实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达到了“以短养长”的目的与土地资源利用、“立体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幼龄套种果园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我家果园丰收了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