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以济宁市为例

2022-10-17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山东济宁272000

物流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济宁市济宁运河

孔 聪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山东 济宁 272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大运河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互通有无,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宁位于鲁西南,是京杭运河最北端的通航城市,同时也是京杭运河流经最长的城市,流经7 个县区,达230 公里,素有“运河之都”“运河之脊”称号。近几年,济宁市依托运河水运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加大运河物流体系建设,“黄金水道”的作用不断凸显,运河物流业已经成为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虽然济宁运河物流业发展势头猛、前景好,但依然存在一些瓶颈和痛点。如何实现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济宁市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济宁市运河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济宁市按照“做大做强港航物流经济、打响运河物流品牌”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全国煤炭50 强企业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为依托成功组建了济宁港航发展集团,集团现已拥有包括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济宁港航太平港有限公司、济宁港航跃进港有限公司、济宁港航龙拱港有限公司在内的八家企业。其中梁山港、太平港、跃进港和龙拱港经过提质增效,吞吐能力较以前翻倍增长。目前,济宁全域已开通12 条内河航线,航运能力在运河沿线十二个港城中位居首位。积极打造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格局,2021 年4 月梁山铁水联运港口建成投产,并被确定为“山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梁山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瓦日铁路和运河纵横交汇点,是西煤东运的交通要塞。梁山港以瓦日铁路为依托,打通了“一带一路”的连接线,通过大运河直达长三角,将长三角、“一带一路”、黄河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通过公铁水联运实现了有效连接,成为通江达海、辐射全国的枢纽要道。货物经由瓦日铁路运至梁山港,在港口直接装船走京杭运河经镇江入长江,可节约运输成本约60 元/吨。同时,济宁港航发展集团充分利用水路运输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对接实体经济企业,承接了上下游多家企业的大宗货物装载运输,联通了苏、鲁、皖、鄂、冀等省份的中心城市及产业园区,有效推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2021 年前9 个月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共计3 440 万吨,同比增长约27%,超越滨州、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大港,位居全省第5 位。总之,港航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济宁市有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2 济宁市运河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港口基础建设滞后

济宁市域内的港口近几年发展较快、变化较大,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国内其他大港口相比仍存有差距,成为阻碍运河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水运资源大市,“济宁市通航里程约1 100 公里,约占山东省内河航道里程的70%,是山东内河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京杭运河济宁段除少部分为二级航道外(如济宁至台儿庄段),大部分支流航道仅为5~7 级,这些航道建设标准低、低矮桥梁多,吨位大的船舶根本无法通行,不能适应现代化航运需求。近年来,随着物流货运量的激增,一些航道存在船舶堵航现象,尤其是低级航道更容易造成拥堵,堵航次数多、时间长成为常态。很多港口物流设施年代久远、老化陈旧,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高效率的装卸设备,船舶到港后装卸速度缓慢,挤占港口空间,影响船舶周转时效,降低了港口对大宗货物的吸引力。

2.2 港口布局缺乏规划

济宁港航资源丰富,是全国28 个主枢纽港之一,全市分布着大小港口50 余家,但这些港口面临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劣势。济宁运河岸线长、码头多,但布局不甚合理,大多数岸线还处于自然状态,码头分布杂乱。码头中用于营运的大型码头较少,多为自用的小型码头,这些小码头遍布整个城区段岸线,港口布局缺乏规划,制约了济宁市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港口同质化竞争严重,功能定位重合,部分港口以粗放模式占用岸线进行发展,单方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忽略了岸线利用上的统筹规划,导致了局部区域港口布局不合理,岸线集约型建设和利用效果不明显,岸线的环境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南四湖周边“小散乱低”港口较多,即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乱、效益低,岸线长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加快港口资源整合,采取集约化、差异化的建设方式,努力提升港口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2.3 港口智能化水平低

港口采用智能化系统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当前“港口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互联网、全球定位、移动通信、地理信息、自动装卸、人工机器人等各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将提高港口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济宁市港口智能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港口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平台对接存在问题,使得信息业务资源难以共享,无法做到统一化管理,增加了沟通时耗。有些港口在电子网络方面发展缓慢,货物进出、物流信息发布、航班调整等信息缺乏及时更新,导致很大一部分业务无法有效开展。此外,港口的自动化装卸系统装配率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人力成本占比仍高,因此,“决策智能化、生产流程化、操作自动化、现场无人化、能源绿色化”的目标还未能实现。

2.4 港航人才较为缺乏

在高质量发展济宁市运河物流业的目标任务中,人才的储备和培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经过调研发现,济宁市港口从业者中熟练掌握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等战略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非常缺乏,在业务办理中无法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验,降低了航运物流的吸引力及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济宁市港口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众所周知,物流业是一个跨行业和部门的复合或聚合型产业,当前我国物流领域的教育仍比较滞后,专业设置、培养数量与港航企业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本专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他们一般把经济发达城市作为工作首选地,济宁市引进人才存在一定难度。济宁市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但由于生源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学历仅为专科。同时限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校方只是简单传授物流方面的基础知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实操技能无法教授,导致毕业生对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前景知之甚少,难以胜任新阶段港航物流管理的相关工作。

3 推动济宁市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3.1 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航道是发展航运物流的基础,要以航道优先发展为着力点,建设一批高质量且能满足大型船舶通航要求的现代化港口码头。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重点,积极推进济宁市域航道网络建设。加快完成运河主航道“三改二”工程和下级湖湖西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切实提升船舶载重吨位和港口吞吐量。对于白马河、老万福河、洙水河等重要支流航道要进一步建设完善,提高内河运载能力。同时提升船闸枢纽通过能力,大力推进任城和梁山复线船闸建设,尽早实现济宁段运河主航道双线船闸顺利通航,充分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求。加强航道船闸维护工作,对已达规划等级的航道要做好日常养护测量、疏浚、清淤等工作,制定制度定期维护。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周边铁路干线、疏港铁路专用线及港口支线建设,使港口交通四通八达,实现港口与临港产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连接。要主动对标国内大型港口,规划推进济州港、龙拱港、跃进港等千万吨以上的现代化港口建设,努力把龙拱港打造成江北第一内河集装箱示范港。

3.2 加强港航资源整合改造

统筹规划京杭运河济宁段港口布局,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提高港口综合利用效率。审慎有序发展新港区,合理配置港口岸线,对港口岸线的使用要严格落实审批制度,岸线的调整要与生态红线、国土空间的要求保持一致,推进港口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通过规划评议的方式统筹新、老港区的建设发展与功能定位,避免粗放型重复建设,务必对岸线资源做到合理、合规利用。加大改革力度,对运河沿岸的码头进行优化规划,充分考虑公用码头和企业码头在岸线资源和运输能力的占比关系,合理利用资源。对于企业自用的私营码头,在不损害其现有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岸线港口码头由“小散乱低”向“规模大、布局优、效益高”的转变,增强航运物流的独特竞争力。鼓励港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联盟等方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相邻地域由于距离关系,货源腹地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合现象,争抢货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可根据港口位置和不同特色,集中优势整合港口资源,打破同质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3 加速推动智慧航运发展

和传统港口作业方式相比,智能化港口具有提质增效和降低成本等显著优势。要积极构建“互联网+”港航工作运行体系,推动智慧港航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打通信息交互最后一公里。推进港口无纸化办公,完善港口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化贯穿港航业务办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基础数据智能感知和采集工作。加大自动化、智能化港口建设力度,以梁山港智慧码头建设为突破口,在建设完善中积累经验,通过示范进行推广。引进大型智能化装卸设备,更加有效且安全地完成大型货物的装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集装箱和大宗散货码头要加快建设智能调度、精准计量、无人机水尺测量等系统,确保港口智能化操作管理。加大危险货物智能化监测管理,建议从事该项工作的港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危险货物作业智能化、安全化。同时加快绿色港口智慧化建设,对空气质量进行全天候监测,在粉尘过大时智能开启洒水系统,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3.4 加大港航人才引培力度

港航人才是实现济宁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拥有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制定优厚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对于高层次港航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创造性推进人才工作,在工资待遇、住房补贴、职称评聘、家属就业等方面予以倾斜,创造良好地服务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其次,选派员工进修。在港航企业内部选派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员工到青岛港、上海港等发达港口进修,学习它们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重点了解近年来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新举措、新趋势,用所学知识助力济宁市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再次,加强本地培养。依托济宁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等本地高校培养港航物流专业人才,依据市场需求开设本科相关专业,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申报硕士点,努力实现就地培养港航专业高素质人才。港航企业可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济宁运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济宁市济宁运河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