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分析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设计
——以《运输组织与管理》为例

2022-10-17宋庆波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物流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学情教学资源运输

刘 哲,宋庆波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 言

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对企业运营影响巨大。物流成本在国际贸易总成本中占据很大比例,其中运输大约占据整个物流成本的50%。《运输组织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内容聚焦六大板块,即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概论、物流运输需求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成本管理与定价、物流运输优化与决策。通过基于学情分析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精准把握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刻认识物流运输体系在国民经济及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正确阐述运输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论,灵活运用运输组织与管理基本技能与方法解决物流运输实际问题。课程教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掌握专属学科理论与知识、提升高级思维能力以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输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包括:能够准确描述运输组织与管理理论的逻辑框架,阐释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辨析运输组织与管理各项决策机制,识别影响运输组织与管理绩效的基本因素。培养能力包括:能够灵活运用运输组织与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网络,优化运输组织与管理流程,改善不同运输方式的组织与管理策略,解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存在的物流运输管理难题,创新新形势下提升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新路径与新方法。训练素养包括:构建“内外驱动、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内生动力与外部驱力、理想信念、道德法制、努力奋斗、心理品质),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追求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的素养教育。

1 《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学情分析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普及,融合了面授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的混合教学模式逐渐与具体学科课程结合起来。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具体课程的学情基础,本文结合《物流组织与运输》课程,从教育理念、课程体验、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设计了结构化学情分析调查问卷。教育理念包括:以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习内在动机等问题。课程体验包括:学习方式偏好和学习过程体验等问题。教学资源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和选修其他课程等问题。教学评价包括:易用性、互动性、满意度评价等问题。通过问卷星平台汇总物流专业大三95 名学生学情如表1 所示。

表1 《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学情分析

续表1

续表1

总的来说,物流专业学生不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是期望通过《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积累行业经验,从而了解未来职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手机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混合课程的最大优势,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是混合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挑战。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基于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混合课程的最大优势,建立课程在线资料库,包括视频资料、课程教学课件、作业习题、讨论专题、研究文献等。基于布鲁姆认知模型设计层次型教学目标。以课程第一单元为例,记忆层次首先要求描述物流运输定义、特征、功能、系统结构等基础理论。理解层次要求解释物流运输特征、功能与原理等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应用层次要求基于基础理论分析,提出企业运输组织与管理实践应梳理的经营理念和采取的管理方法。分析层次要求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物流运输产业及运输企业发展现状。评价层次要求运用基础理论对竞争性运输企业、运输组织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资源、流程结构等方面做客观性评价。创新层次要求运用基础理论创新企业运输组织与管理方式与方法,优化运输网络结构,重构运输流程。

针对学生希望通过《物流运输与组织》课程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积累行业经验,通过学习通课程门户,设置课前预习教材课件、观看视频讲解、发现疑惑问题、完成自测习题等环节,展开线上讨论。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从不同运输方式来看,运输需求是富有价格弹性的。”你认为这样的表述是否准确?为什么?造成我国公路运输超载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何正确理解运输创造物品的空间价值与时间价值?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物流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抗疫实际,谈谈物流运输在抗疫中有哪些令人称赞和感人的事迹。

由于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是混合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挑战,通过部分线下课程翻转课堂,设置学生串讲、答疑解惑、课堂练习、难点讲解、小组讨论、前沿分析等环节。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课程内容理解,加强师生互动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分析技能,巩固知识,弥补短板设置课后作业、能力拓展等环节。采取线上发布作业、讨论及习题了解学生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弥补课堂学习不充分的问题,要求学生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通过线下汇报分析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强化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计算能力。例如,某汽车运输公司9 月份统计数据为:营运车辆100 辆(无增减变动),车辆工作率90%,出车时间总数为18 900 小时,其中运行时间总数为9 450 小时,总行程为567 000 千米,计算该车队9 月份有关指标(总车日、总工作车日、出车时间利用率、平均每日出车时间、技术速度、营运速度、平均车日行程)。

3 结论与建议

学情研究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基础性工作。相对于完全线上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缺乏的互动反馈,以及完全线下课程可控的注意焦点和有限的时间空间等优缺点,混合课程可以有效地融合两者特长,最大限度地弥补两种教学方法的缺陷,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的良性转化,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任务。另外,学习投入是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根据《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学情调研,混合课程显著增加了学生学习投入时间。因此,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设计需要重视学情分析,结合教学任务依学定教,以教促学进行教学变革。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资源运输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