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作用凸显

2022-10-17仲颖

检察风云 2022年19期
关键词:慢性病上海市医疗机构

文/仲颖

医疗是民生之需。近年来,在疫情的催化下,互联网医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控期间,互联网医疗的作用更加凸显。一方面,上海市互联网医院在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急剧加大的需求也令互联网医院所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疫情助推互联网医院发展

今年5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相关医疗机构检查疫情防控和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行情况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做大做强互联网医院诊疗功能。要创新发展模式,扩大医疗供给,畅通配药流程,方便市民就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今年5月),上海市互联网医院业务诊疗量明显增加,上升了50%—80%。分布在全市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百余家互联网医院,向市民提供了线上便民服务。部分医院在互联网普通门诊基础上安排了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为就医市民提供复诊、配药和咨询服务。

上海市人大代表张云说,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不仅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上海解决老龄化社会老人看病难问题的有效路径。“在我国,慢性病是老年人群高频伴发病,60%到70%的老年人伴发慢性病,其患病率是平均人口的3.2倍,致残率是平均人口的3.6倍。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亲自前往医院就医非常不便。”她表示,要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排队长、耗时久、老年人群就医不方便等难题,亟须不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

为了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发展,2019年8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印发了《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对网上就诊的准入管理、诊疗范围、部门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全面推动上海市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方便市民查询和使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申康中心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在一网通办“随申办市民云”App上打造全市互联网医院统一服务入口,建设“全市医疗机构线上服务专栏”。这一平台依据便民功能需求兼容多种运营模式,既支持对接医院自建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也支持连通医院直接在平台开展诊疗服务,进行挂号、就诊、付款、复检、预约检查、送药等。

如何化解互联网医院就诊内容和范围有限的问题

互联网医院在疫情助推下,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离市民的需求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来自医疗系统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朱亚琴认为,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准入要求高是患者体验感不强的主要原因。

国家卫健委在《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上海市卫健委在《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中规定,患者需要提供2个月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的就诊病历资料。朱亚琴表示,根据管理办法,“患者必须先在实体医院初诊后,才可享受线上诊疗服务,且诊疗范围严格限制在常见病和慢性病范围内,导致大部分疾病难以在线获得诊疗”。

如何解决互联网医院就诊内容和范围有限的问题?朱亚琴建议,对慢性病、常见病复诊配药适当放宽复诊准入,“只要患者能提供其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就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她还提出,进一步扩大在线就诊范围,对那些互联网技术方便诊断、不配药、操作性为主的专科,可以放宽标准,方便患者通过互联网门诊就医,进行轻问诊,线上预约线下检查、检验或手术时间,方便患者就医。

也有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在上海浦东先行先试开展首诊患者互联网诊疗服务,可在皮肤科等易诊断、低风险疾病领域探索开展首诊服务;探索检验及影像检查项目申请单线上开具和预约,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努力实现“只跑一次”;进一步拓展术后随访和远程康复指导、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等线上服务项目。

加快完善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新业态

除了就诊内容和范围比较有限之外,诊疗定价不够灵活且相对较低也制约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张云代表认为:“目前公立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服务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即便是诊疗服务,也只限于普通专科,这意味着不同年资的专家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挂号费无法区分。”

根据有关规定,目前上海市在线复诊收费不区分医师级别,均按普通门诊诊查费25元标准统一收取,与“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商业化线上医疗平台灵活的收费机制相比,没有优势可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务人员参与线上诊疗的积极性。

对此,张云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确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防疫服务和日常诊疗服务。

朱亚琴代表也表示,“应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报销体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应加强与市医保局协调,根据互联网医院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成本,科学制定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逐步形成本市‘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报销体系,全面推广分层分类医疗服务价格、专家远程会诊、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等相关项目”。

针对代表的建议,上海市卫健委表示,“2020年初,上海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的通知》,鼓励经批准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在线开展常见病、慢性病诊疗,并明确了相关项目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支持政策。今后,上海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将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工作,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价格调研,共同研究制定本市‘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技术规范,在确保临床路径、技术规范明确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准入和医保支付工作”。

加强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促其健康发展

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新业态,上海市人大代表们建议在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的同时,要加强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促进其健康发展。

据了解,上海市互联网医院在准入管理方面,明确了审批标准,即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互联网医院基本标准,并有合适的场所;明确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在事中管理方面,将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纳入卫生部门对实体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和医疗机构评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公立医疗机构、办医主体履行相关管理职责,指导所属医疗机构做好互联网医院管理工作。为进一步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搭建了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并同步制定《功能规范与技术指南》《数据采集接口规范》《监管平台指标体系》等三项标准,推动“互联网医院”具体流程、功能以及重点环节业务的规范化。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今后,将加强互联网医院制度标准建设,在国家及本市已经出台互联网诊疗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专业领域学会和协会的作用,制定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标准、业务规范和信息安全标准。从准入政策、质量规范、技术保障、从业人员以及平台资质的认定等多方面建设互联网医疗制度标准。此外,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监管体系,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完善互联网医疗监管的相关规范,明确各个环节参与者的权责,建立患者、互联网医院、医务人员、实体医疗机构、监管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医疗质量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慢性病上海市医疗机构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