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
2022-10-1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与其他行业融合,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应用于政府治理领域,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务服务的效能,各国政府都在推动数字政府的建设。建设数字政府可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完善信息公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助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建设数字政府关键是对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共享和开放,从而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业务协同,数字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履职水平的必然要求。
政策规划持续出台,数字政府建设走向深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并在当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我国开启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战略、规划以及行动指南等,开展了相关的顶层设计。各地也把数字政府的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营商环境优势的重要手段,涌现出了以广东“数字广东”、浙江“最多跑一次”,上海、贵州“一网通办”等为代表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多个省份纷纷出台本地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规划
中央层面不断强化数字政府重要性和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多项政策,强调政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提出了深入电子政务应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等要求。这些政策和要求,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以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数字政府,要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置了“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专门章节,要求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地方层面积极推动落实数字政府建设。地方政府在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进行政务变革方面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数字政府”这一概念,很早就在我国各地政府的数字化发展中被广泛提及,数字化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数字政府改革,2017—2018年密集出台了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广东、浙江、广西、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纷纷出台本地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规划并启动建设实施。截至目前,至少有10个省级行政区域出台专门的数字政府建设方案。近两年,各地启动了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目标的制定。2021年6月,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达到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作用。同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打造理念先进、管理科学、平战结合、全省一体的“一网统管”体系,努力打造全国数字化治理示范省。
统筹资源集约建设,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显著
统筹集约,政企合作是各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统一思路。地方政府纷纷做出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规划,明确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原则以及重点任务,对全省的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关键基础设施作出统一规划和分工定位。同时,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工作,各地政府都成立了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并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数据管理、电子政务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等职责,形成以数据统筹和治理为抓手的实体机构,比如大数据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在建设模式方面,随着政府采购服务理念的深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被地方政府普遍接受。政府作为提出业务需求和业务评价的管理者角色,由企业负责建设运营的“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由广东推广到湖北、内蒙古等全国多地。
推进集约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降本增效。当前,各地改变过去分散建设模式,加强地区统筹,集约化开展数字政府建设。我国省级和重点城市的政务云平台已基本完成建设,有效支撑了各地资源整合共享、业务系统开发和部署。我国电子政务外网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各级政务专网正在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对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统一的政务云和政务网之外,以政府数据共享交换为主要功能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方兴未艾,大数据平台逐步成为汇聚和共享政务数据,释放数据价值的核心引擎。
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各地政府纷纷抓住政务数据共享这个核心,打破数据孤岛,对政务数据进行治理,形成人口、法人等多种共享主题数据库,支撑线上审批、移动政务、一窗办理等政务服务模式。2019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接入了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余个国务院部门,实现了众多业务的跨省通办、全国通办。2022年5月,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粤省事上线四周年,注册用户已突破1.64亿。平台已上线高频民生服务2500项,其中1116项服务实现了“零跑动”,业务量累计超过350.47亿件。
政府数字化变革,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建设深入和各地创新发展,数字政府建设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到政务服务应用,包括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国内迅速开发上线了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信大数据行程卡2020年累计查询超51亿人次,防疫健康码使用超过400亿人次,对全国复工复产和精准抗疫,发挥了巨大作用。
业务种类持续丰富,政务网络要求不断提高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数字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国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最广、接入部门最多,是承载各级政府政务服务应用的主要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对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健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载业务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政务外网带宽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公安雪亮工程、智慧平安社区以及城市应急管理项目的建设,视频监控类数据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政府内部办公方式的转变,远程视频会议、桌面云、远程执法监管等新的办公方式和办公应用不断普及,政务网络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持续迁移整合各委办局的各类专网到电子政务网,也极大提高了对电子政务外网带宽要求。
业务类型日益复杂,政务网络的运维和管理复杂度持续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视频、语音、普通办公、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办公、政府热线等多种业务,加之建设历史时期不同,技术混杂,网络资源分散,对管理要求高,如何做到简化管理、智能运维成为政务外网的关键挑战。
应对数字政府面临的安全威胁,需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政务数据关系政府和公民信息安全,随着在线政务服务事项增加,积累的政务数据量越来越大,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重要性日益提升。当前部分政务外网在链路安全、安全设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环境,需要使用更加安全的、物理隔离的网络系统。
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协同发展,需要城市具备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城市大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多方面。这些智慧化场景应用都需要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采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并与政府数据进行高频和大量的数据交换、实时运算、分析比对,最终将结果分发到城市各处,要求整个城市具备强大的网络力量,应对海量、实时的数据传输需求。
由此看到,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已经不单是为电子政务服务,未来要与整个城市的数字化发展,乃至数字孪生相协调。因此,数字政府全光网的建设需要从更高层面系统筹划,需要充分利用5G(第五代移动网络)+F5G(第五代固定网络)的技术优势,打造一张高带宽、高速度、低时延的城市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