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应用探索
2022-10-16王海芳
◆王海芳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资源的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阅读电子资源。但由于著作版权以及读者个人习惯等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内纸质书籍阅读仍然是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纸质书籍在图书馆内的借阅与管理仍是图书馆运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服务内容,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支撑起规模日益壮大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所以,应用新技术,构建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型智慧图书馆是大势所趋,将RFID 技术应用于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 RFID技术概述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1]。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轻松便捷地进行繁杂的物品管理工作。作为当下物联网概念的核心技术,RFID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各类信息数据的高速收录工作,并且为各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的参考数据,提升了工作效率。RFID 技术应用的好处还体现在高度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工作过程基本不需要工作人员干涉,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更是实现了高速无障碍阅读,能够同时辨别多个信息载体的数据信息。
上述功能的实现以及应用都为智慧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RFID 技术也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技术之一。
应时代需求,未来的图书馆建设应当具备灵活感知性以及泛在性等特点,即应建设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中应用的RFID 技术系统是通过设定不同的标签,并且在图书馆内部的关键区域设置RFID 传感器,从而实现智慧感知的功能。细化来讲,其主要包括图书的自助借还以及图书的自动排架和分拣等功能,从而使得各种规模的图书馆在管理方面显得更加智慧高效。RFID 技术系统投入智慧图书馆建设中,能够缓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压力,并且将图书馆管理推至高度现代化的水平。
2 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代人们的学习需求与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需要通过革新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但纵观当今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部分场所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并且需要具备相当规模的藏书,需要根据图书馆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管理工作人员为前来学习的人提供服务。图书馆中涉及的所有流程几乎都是由工作人员完成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上此种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
对于图书馆不同部门而言,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如对于图书馆一线服务部门,其中的工作人员需要面临大量的工作任务,且日常工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在图书借阅的高峰时期,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更是成倍增长。大量图书的借与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而图书上错架等各种工作上的失误也使前来找书的人在学习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双方的时间被浪费。
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具有高度的重复性,长此以往,其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这十分不利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展开。工作人员长期处在不良工作状态,不仅对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不利,而且会给前来借阅图书、学习知识的人留下不好的服务印象,从而阻碍图书馆的发展。
从服务方面来看,图书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属于被动服务的范畴,其中的工作人员除完成日常重复性的工作外,主动服务前来学习人员的意识较差,从而导致图书馆在服务创新工作方面出现停滞的现象,个性化服务以及现代化服务元素的缺失同样给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带来阻力。此外,目前部分图书馆在服务提供方面所覆盖的范围较窄,读者前来图书馆十分不方便,且开放时间短。并且各大图书馆的延伸服务点内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借阅图书的操作流程复杂,这些工作上的问题极易造成馆内书籍资源的流失,难以让图书馆内的藏书资源发挥真正的作用。
社会处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过程中,服务与被服务的意识都在不断上升。作为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图书馆同样应做好对来馆学习人员的服务工作。本文提到的以RFID 为标签的智能管理技术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内容中提到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RFID 技术在当今的图书馆管理中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应用,但出于种种原因,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RFID 技术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纪90 年代末,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此种技术的图书馆是位于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图书馆,该图书馆在逐渐熟悉该技术的使用后,向其下属的20 多个分馆进行普及使用。从数据来看,通过应用此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技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借阅率增长30 倍之多,并且节省了大约2 000 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资,在各种时期进图书馆阅读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在图书借阅方面更是极大地便利了读者。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通过应用RFID 技术系统,相应图书馆的借阅率每年以130%的速度增长。从全球图书馆运营与管理方面来看,美国的图书馆在应用RFID 技术方面的量化程度最高,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显著。
相比于世界各大发达国家,我国在应用RFID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通过引进RFID 技术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后,RFID 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管理应用方面大大提速。
正是应用了RFID 技术,世界上诞生了首个无人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截至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应用RFID 技术,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技术应用的规模以及熟练程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可否认的是,RFID 技术应用在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确实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因此,其应用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实现创新发展[2]。
4 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化智慧图书馆构建
上文提到RFID 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传统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弊端,说明了在图书馆管理方面引进新技术的重要性。引进新技术后,如何用好新技术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下文对在构建智慧图书馆过程中RFID 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4.1 智慧图书馆核心要素确定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需要达到何种成效,这是首先需要思考的。一般意义上来看,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在于读者感知、信息的快速处理与传输以及系统的真正应用价值。在感知方面,智慧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的智慧化服务是基于RFID 技术的自动操作以及定位技术,还包括读者对于图书的自动借、还,馆内监控系统的调节以及馆内温度的智能调控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除了具备传统的文献借阅查询与提供学习场所之外,还可以对当代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异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挖掘与整理,并在发展中进行综合性应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到的数据采集端服务器可以与下属的包括RFID 在内的多个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联结与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智慧化服务。
现阶段来看,基于RFID 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由图书标签设定、整套系统的硬件设备以及RFID 技术系统应用的软件设备和众多的RFID 软件中间处理系统所组成。上述这几种结构组成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图书馆实现几种核心功能提供了基础架构[3]。
4.2 RFID 技术采集组件的应用
上文已经提到,RFID 技术的应用是当代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核心,其在数据采集方面主要应用了电子应答器、电子阅读器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工具,应用方面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运用电子元件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的识别与处理技术,将要管理的单一个体进行独特的编码处理,而后附着在代管理的物体上用于后续的识别管理工作。当已经被编码的标签处于特定磁场中时,RFID 技术能够借助感应电流或获取的能量向识别器发送特殊的射频信号,并由系统整合处理后作出信息反馈。
智慧图书馆中应用RFID 技术的基础是基于传统条形码的转化,图书馆内的每本书中都被植入薄且小的芯片,此种操作是为了配合图书馆打造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可谓一劳永逸。图书在今后的借阅过程中仅凭借特殊识别码的扫描就能够完成信息的录入,从而大大减少原来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书籍资源丢失的现象。被植入图书中的微型芯片能够被识别近十万次,在具体信息中还可录入相对应的书名、书号以及此本书在图书馆内所属的区域和具体的架位信息。并且,图书被借阅后还会向电子终端方面显示具体的借阅时间以及预先设定的归还时间。
在智慧图书馆应用的整套系统中,电子标签的设置是十分重要且基础性的一个环节。作为承载图书具体信息的载体,标签的辨识度以及对于信息的精准反馈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只要应用得当,就能够节省大量劳动资源以及时间。此种RFID 技术系统能够同时读取多个标签,并且编辑程序在使用中对于标签的具体位置以及摆放形态没有任何要求,内置于图书中还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且能够被重复使用[4]。
电子阅读器主要由信号发射设备、信号接收设备和天线、译码器等组件构成,主要被应用于标签的识别工作中,可与标签之间建立信息数据的交流,通过营造磁场来驱动芯片以及整个电路和最后的天线。电子阅读器用于读取芯片的时间极短,因此不会在此环节造成读者的拥挤与等待现象。
RFID 技术系统在智慧图书馆管理方面应用到的硬件主要有自助借还书机、移动式盘点设备以及安全检测门等。软件方面,RFID 技术系统应用的主要包括24 小时还书分拣软件以及自助借书还书操作软件,还有相对应的用于缓解馆内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软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图书的分拣工作,并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通过系统软件以及中间软件,读者还能进行图书馆自助办证以及借书预约等操作[5]。
5 RFID技术的重要应用价值
上文在介绍RFID 技术系统时已经提到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此处作具体论述。对于图书馆而言,应用RFID 技术能够简化原有的读者借书与还书的流程,书中的可扫描芯片会大大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形象。除此之外,应用RFID 技术还能够提升图书馆内藏书的盘点效率,从而降低馆内工作人员在排架方面的工作量。
图书的清点是馆内每天都要进行的重点工作内容,以往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记忆以及类目架对图书进行分类规制摆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不高。通过运用基于RFID 技术的图书盘点系统,图书盘点工作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盘点报表可以知道全面的图书借阅状态以及图书具体摆放位置,馆藏资源的利用详情可谓真正实现一目了然,方便图书馆对现有图书资源的配置以及摆放进行优化和整理,提高馆内文献使用率[6]。
6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传统的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以及众多读者对于图书馆功能的要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这也说明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注入新技术、新理念。本文提到的RFID 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在构建智慧图书馆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书借阅、归类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很大的提升。基于RFID 技术的新时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有效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