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发展困境和创新路径研究
2022-10-16姜玥孙煜尚
◆姜玥 孙煜尚
0 引言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1]。“双减”政策从校内、校外两个大方面为学生减轻生理表象的负担,实际上其最终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对学校育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1 年7 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在会上推介了学校课后服务5+2 模式,即学校每周开展五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同时基于国家“双减”政策,对学校课后服务从时间、质量和渠道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学校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又是学校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提升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实“双减”政策。
基于此,本文围绕“双减”政策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本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深入剖析“双减”政策内涵,不断优化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和课后体育服务策略,在提升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水平的同时,切实提升学校体育的育人水平,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健身育人的本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双减”政策视域下的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困境
1.1 政策执行偏差致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提升力不足
“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这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必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新的诉求。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要更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经调查,尽管我国体育课后服务主体由政府实施,但多数还是通过机构聘请校外教练或教师,学校只是起协助作用,仅仅是提供服务场所,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即“一个人或多个人(委托方)委托另一方(代理方)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同时包含委托人将一些决策权授予代理人的一种契约关系”[2]。那么,学校就是委托机构完成“双减”政策任务的委托人。对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学校课后体育服务依赖于校外机构,学校本身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资源去监督校外专业机构,那么执行主体就不再是学校。换句话说,校外课后体育服务机构进校园,就必然导致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监督力不足,学校不仅无法保证课后体育服务的质量,也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校内服务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资源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也是创新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在“双减”实施过程中,学校课后体育服务需要围绕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的需要创新内容与资源,实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然而,很多学校校内服务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1)校内体育服务主体即体育师资明显不足,承担任务分散,课后开展体育服务效果不明显。
2)校内体育服务设施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内容单一。
3)体育服务安全保障资源不足。课后体育服务中学生难免会受伤,大多数学校在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中并没有配备相关的医护人员,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安全。
经调查,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中对生命救护、健康促进内容渗透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和促进学生健康的需求。整个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以关注技术学习为主,忽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也缺少符合现代学校特色的课后体育服务体系,难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1.3 评价模式灵活性不高,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育人价值弱化
“双减”政策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在进一步创新课后服务体系的同时体现服务育人价值,并且要不断提高师资质量。评价是指衡量或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就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而言,评价就是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所凸显的价值的一个评定或衡量,一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二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
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采用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3]。因此,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等的多元化在整个评价格局中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应构建连续、动态且综合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过程进行监控,实现教育体系的持续优化。然而,深入中小学校发现:目前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评价模式灵活性不高,评价体系过于省略化,甚至有的学校在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中忽视评价的重要性;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评价等同于一般体育教学的评价,大都是以一个最终的结果来衡量,仅仅是最终考核上的一个等级,往往忽略在过程中对每个人动态的、连续性的客观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只能将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这种外显性指标被动地反馈给教师,心理、身体和社会适应这种内隐性指标无法及时反馈,而这恰恰是更能体现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本质的地方。
整体而言,由于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评价模式灵活性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同时也缺乏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评价的监督,这就导致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育人价值的体现度不高,也影响了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2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创新路径研究
2.1 经济政策保障创新:被动变主动——激励化发展
当前,我国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在“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仍有偏差,尽管《意见》中明确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但不能从根本上落实“双减”政策,在执行中部分学校存在为不被追究而象征性或者是替换性执行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是麻木的、被动的。对比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除了以惩罚问责来确保实施之外,更多的改革项目通过采取“强化取向”的方式来建立利益激励机制[4]。例如:美国某州为了推行课程改革,州议会就专门为一单项课程改革拨出2 500 万美元的专项资金,其中大部分用于奖励和资助参与的学校,以致学区官员如果无故不参与项目,便会遭遇学校教师的强大压力[5]。
而反观“双减”政策,对工作量增大的学校和实行“弹性上下班”的教师除经费补贴外,他们并没有因此获得其他利益上的支持。并且《意见》更多是命令化的任务,很少给予利益激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愿意、教师不积极的现象也就很好理解了。因此,除了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应该增加合理经济利益激励活动作为政策执行的过程保障。这样一来,在良性的问责和激励循环机制协同下,学校和参与课后体育服务人员能够由被动变主动,产生采取行动的动力因素,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质量会不断提高,同时得到保障。
2.2 融合学科、联动赛场——多元化发展
“双减”政策育人目标的实现最终需要体育和教育两大力量共同推进,需要剖析各类教育的内在优势,把联动发展理念融入育人培养目标中。加强学科融合,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要通过实践中联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或要素,将体育实践所提供的外显性效应和教育发挥的内隐性效应充分融合、联动,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利用体育的教育、休闲、健康、文化等多元价值进行多元育人的效果。
体育融入文化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既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呈现出活力不够、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甚至抑郁等状况,这就说明学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学科融合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心理、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进行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中,要广泛汇聚各类学科,积极引入心理、劳动、安全等教育理念,创新与多学科相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例如:将定向越野课创新为定向劳动课和定向安全课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定向打卡,完成相关劳动任务、安全任务等,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既得到身体的锻炼,又培养了劳动和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应联动赛场。首先,比赛更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次,体育课的课时和时间是有限的,并且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占用绝大部分时间。因此,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可以作为体育课赛场的延伸,根据学生的需要,从体育课所学项目中定期提供给学生不同组别、不同项目的比赛,让学生在检验自我学习成果的同时,体验运动乐趣,维持运动兴趣,实现自我价值。
2.3 成立专兼职学校课后体育服务队伍——合作化发展
“双减”政策对学校育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保证学校课后体育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是优秀且充足的师资,这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体育教师所掌握的技能的量和质的方面有了更高要求,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就中小学校体育发展状况来看,一所学校能保证一项或几项运动顺利开展的优秀教师并不多,同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能教的内容也都差不多,可提供给学生的选择较少,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一所学校大量引进不同专项的体育教师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将每个学校拥有不同专项技能的优秀教师汇聚到一起,成立一种区域内专兼职学校课后体育服务队伍,进而实现师资区域内共享,定期进行区域内教师研讨、实践演练等,达到合作互助共赢的效果,这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有效缓解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水平,提升学校体育水平。
2.4 “点、线、片”模式组织开展服务
“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实现该目标,就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线、片”模式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以8 个点为基础,就是指根据学生喜好,选出8 个基础运动项目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形成小队伍。线就是指将相近的运动项目(点)合为一类,通过归类可将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学生凝聚起来,形成一个课后体育服务小群体。片就是指共性的线与线之间连接成片,形成一个较大型的课后体育服务团体[6]。这样,点线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督促,就会提升学生的自觉性与锻炼意识,培养其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2.5 测评模式创新
“双减”政策进一步强调要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育人目标。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能否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学校进一步丰富测评手段,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服务测评模式的灵活性。
一方面,有效的测评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也能有效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过去的评价仅仅作为一种筛选人的手段,在评价过程中只有少部分人能体验得到成功的快乐[7]。学校课后体育服务不同于一般的课内教学,应该更注重兴趣、情感的评价。因此,在课后体育服务中的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考虑采取小组评价模式。首先,分别对组内合作次数、组内探讨次数、组内学习氛围等进行情感评价;其次,在对课后体育服务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成绩评价时,不是看个人成绩的好坏,最终以小组内平均值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小组内的学生成为一个整体,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实现育人目标。
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针对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通过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调查,改善并及时反馈问题。
3 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对于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发展困境以及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影响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对于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体质、转变学校理念等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基于“双减”政策,从现状、困境出发,分析这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创新路径和建议,希望为中小学生主动体育意识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后体育服务活动等提供帮助,减少无效时间,提供积极健康的学校课后服务环境,营造积极高效的学校体育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