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特征分析 *
2022-10-16朱小惠周西西应艳杰翟彬偲
朱小惠 周西西 应艳杰 翟彬偲
做大做强科技期刊,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科技信息安全、保障我国科技创新的首发权和在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办刊主体,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综合性学报同质化现象严重,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报始终难以凝聚学术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高校科研和人才评价导向异化,导致大多数高校学报对优质稿源的吸引力不足,学报的整体声誉不高,面临种种发展的困境。
自2019年8月《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以来,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学界和出版界研讨的热门话题。当前的研究中,既有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整体上的战略思考[1—2],又有从期刊评价指标创新[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4]、期刊运营模式[5]、网络传播平台建设[6]、编辑能力建设[7]以及双语出版[8]等实际操作层面出发的探索。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科技部等7部门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简称“卓越行动计划”),分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5个项目,并于2019年11月正式公布285项入选项目。“卓越行动计划”的实施旨在进一步落实《意见》,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代表着我国科技期刊的较高水平,已有学者对“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整体[9]、英文期刊[10]以及新创英文期刊[11]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的研究。
高校学报在提升学术对外传播,助力高校培育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队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无疑为其他高校学报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网站调研、数据统计、文献分析等方法,统计期刊基本概况,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简称“WoS数据库”)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和施引文献情况,分析“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的特征,以期为其他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公布的“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中,共有14种高校学报入选,占高校主办的457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报[12]的3%。入选的14种学报包括8种中文综合刊、1种中文专业刊和5种英文综合刊。去除1种中文专业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本研究以入选的13种高校理工科类综合性学报为研究对象,其中8种中文综合刊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5种英文综合刊分别为《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2.研究方法
查询各学报的官方网站,并结合中国知网的期刊导航,逐一查询每种入选学报的创刊年、出版周期、是否网络首发、栏目设置、数据库收录、近10年载文量。基于WoS和CSCD数据库对每种期刊进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数据收集对象为各学报2010—2019年发表的论文,数据收集时间窗口为论文发表日期至2020年12月1日。为了便于比较13种学报被统计年份发表论文在WoS和CSCD两个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了解各刊在国内外数据库中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选择总被引论文数、总被引率、总被引频次以及篇均被引频次4个反映论文学术质量和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被引指标进行统计。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人工筛选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学报基本概况
根据创刊年对“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进行排序,其中编号1—8为中文学报,编号9—13为英文学报,基本概况见表1。
表1 “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基本情况
从学报的创刊年份来看,中文学报的创刊历史比较悠久,创刊最早的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55年),最晚的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英文学报创刊时间相对较晚,创刊最早的是《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1994年),最晚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2年)。
从数据库收录情况来看,中文学报均被CSCD收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CSCD扩展版收录),其中有5种被EI收录;英文学报中有4种被CSCD收录,4种被EI收录,3种被SCI收录。
从出版周期来看,中文学报中有6种为月刊,2种为双月刊;英文学报中有2种为月刊,2种为双月刊,1种为季刊。
从论文的传播时效来看,中文学报中有7种在中国知网上采取了网络首发,而英文学报仅1种。
从栏目设置情况来看,中文学报中有6种设置了栏目,英文学报中有3种设置了栏目,分别有2种中文学报和2种英文学报未设置栏目。
从期刊的载文量来看,8种中文学报的年均载文量为307篇,其中《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量最高,10年载文量达5626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量最低,10年载文量为1302篇;5种英文学报的年均载文量为141篇,其中《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载文量最高,10年载文量为3900篇,《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载文量最低,10年载文量仅为666篇。中文学报年均载文量远高于英文学报。
2.WoS和CSCD数据库中被引情况分析
WoS数据库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数据库是国内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及文献计量评价引文数据库。通过统计论文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分别统计13种学报2010—2019年发表论文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统计指标包括总被引论文数、总被引率、总被引频次以及篇均被引频次,结果见表2。
表2 WoS和CSCD数据库中各学报2010—2019 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
在WoS数据库中,《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总被引论文数位列前3,分别为3053、1974、1669篇,这3种学报的10年载文量均在3500篇以上,说明较大的载文量增加了论文被引的概率,总被引论文数也相对较多;《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总被引率位列前3,分别为86.68%、82.44%和78.28%;《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总被引频次位列前3,分别为15 020、6581、4435次;《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篇均被引频次位列前3,分别为8.15、6.56、5.22次;8种中文学报在WoS数据库中的平均总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33.28%和1.98次,远低于5种英文学报的指标值72.93%和5.63次。
在CSCD数据库中,《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总被引论文数位列前3,分别为2918、2696、2266篇,进一步说明了载文量越大,论文被引的概率增加,总被引论文数也越多;《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总被引率位列前3,分别为86.38%、78.89%、68.91%;《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位列前3,分别为9220、7761、6271次;《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篇均被引频次位列前3,分别为5.42、3.16、3.00次;8 种中文学报在CSCD中的平均总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4.89%和2.89次,高于5种英文学报的指标值52.00%和2.20次。
对WoS和CSCD两个数据库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8种中文学报在CSCD数据库中的4个被引指标值均高于WoS数据库中的指标值,除了《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篇均被引频次在WoS数据库中的数值高于CSCD数据库;相反,5种英文学报在WoS数据库中的4个被引指标值均高于CSCD数据库中的指标值。从高校学报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可以看出,受出版语言的限制,中文高校学报在国内更有学术传播优势,而英文高校学报在国际上更有学术传播优势。对于中文学报来说,可以考虑整刊或者部分优秀论文采取双语出版,以提高其在国际数据库中的显现度。对于英文学报来说,应重视使用中文增强媒体网站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以增强中国作者群和读者群的黏性。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开启逆向思维,在每篇英文论文后面均附上中文概要,并且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斯普林格(Springer)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网站同步上线,使本土化的创新契合国际化的发展,提升了文章的中文可读性和传播度,进一步扩大了期刊的可视度和竞争力,其在WoS数据库中篇均被引频次在5种英文学报中排名第1。
3.WoS和CSCD数据库中施引文献分析
论文被引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以后被其他论文所引用,这里的“其他论文”就是施引文献。分析施引文献特征可以了解期刊论文被哪些机构、学科或研究方向的文献所引用,从而展示不同主体之间的科研交流、引用特征[13]。分别统计WoS和CSCD数据库中引用13种高校学报2010—2019年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取各学报施引文献分布最多的前3个研究方向,结果见表3。
表3 WoS和CSCD数据库中引用各学报2010—2019 年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
在WoS数据库中排名前3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中工程学出现的频次最高(11次),材料科学次之(6次),计算机科学和化学并列第3(3次)。在CSCD数据库中排名前3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也是工程学(9次),其次是交通运输(5次),结构与建筑技术位列第3(4次)。
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排名前3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均为工程学,说明统计学报中工程学方面的论文更易同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引用。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各高校学报排名前3的施引文献研究方向均有重合,其中7种学报有2个研究方向重合,6种学报有1个研究方向重合。因此,对个刊来说可以重点关注同时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刊发这些研究方向的论文,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文献引用的概率。
进一步统计WoS和CSCD数据库中引用13种学报2010—2019年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作者所在机构,分别取各学报施引文献分布最多的前3个机构,结果见表4。
表4 WoS和CSCD数据库中引用各学报2010—2019 年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机构
在WoS和CSCD数据库引用各学报论文的施引文献机构中,主办高校的贡献最大,除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WoS数据库中施引文献机构排名第1的非其主办高校外,其余学报在两个数据库中的施引文献机构排名第1的均为其主办高校,而且排名靠前的施引文献机构大多拥有与学报主办高校类似的优势学科,如同济大学具有土木建筑和交通运输等优势学科,从引用学报论文的施引文献机构来看,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机构引用《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论文较多,其中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是优势学科,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高校学报既要根植于主办高校的学术沃土,又要增强期刊的外向性,逐渐向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回归。高校学报在依托校内优势学科、充分挖掘校内学术资源的同时,应积极邀约与所在高校优势学科有关的其他高质量稿件,广泛调动校内外多元学术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各种学术资源渠道的作用,形成一个立体开放的学术关系网,为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源。如《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利用主编和编委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球范围寻找学术顶尖专家共同办刊,发动全球清华校友进行组稿约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学科编辑深入国内外高端学科学术会议,积极融入学术圈,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主动向学科前沿领域专家邀约特色稿件,致力于搭建科技创新的一流学术交流平台。
三、结语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高校学报势必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目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分析首批“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高校学报在WoS和CSCD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了解各学报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为其他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高校中英文学报应在关注期刊被国内外高水平数据库引用和收录情况的基础上,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合理制定发展策略,不断创新办刊举措,积极主动融入科研活动,服务科研工作,顺应科研和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