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研究

2022-10-16张志勇秦子晴张明洋陈梦琦李端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柔道乳酸年限

张志勇,秦子晴,张明洋,陈梦琦,孙 健,李端英

前言

柔道是一项技术多变、对抗激烈的同场对抗类运动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利用技术动作破坏对手的重心而得分,既有短时间的快速攻防,也有寻找机会的相持过程。有研究显示,柔道比赛中运动员每次进攻(裁判喊“开始”到“停止”)的持续时间在20-30s之间[1,2],全场比赛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4分钟[3]。20-30s的进攻过程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且研究表明,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在柔道比赛中占有较大的比例[4]。因此,无氧代谢能力是一名优秀柔道运动员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是运动员发挥专项技战术的重要保障。提升柔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自身的竞技水平。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相比,大学生运动员除了训练外还需要完成大学课程、训练的内容有一定差异、需要达到的运动成绩也不同,因此大学生运动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完成训练,而不是完全照搬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因此,需要进一步针对大学生柔道运动员进行无氧能力研究,为其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无氧功是评价测试者的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在短时间运动过程中供能能力的主要手段,峰值功率用以评价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平均无氧功则用于评价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由于竞技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存在差异,采用30秒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评价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符合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 从现有文献看,目前尚无针对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文比较不同运动年限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特征,并分析其差异,为高校教练柔道教学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方法

1.2.1.1 测试对象

以广州体育学院2021级、2020级和2019级24名大学生柔道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运动员等级均为二级或二级以上,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对象的基本信息

1.2.1.2 测试分组

根据测试对象年级划分,可以分为、大二、大三3个年级运动员。根据测试对象运动年限划分,可以分为组1(1~3年)、组2(4~6年)、组3(7~9年)。

1.2.1.3 测试流程

受试者进行30秒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记录受试者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峰值功率/体重)、单位体重平均功率(平均功率/体重),并在运动结束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采取受试者的指尖血进行血乳酸测试。

Wingate 30s无氧功测试中,正式测试之前,测试者先向运动员讲解测试要求和注意事项,随后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完成3~5分钟的骑行作为热身,其间包括2~3次冲刺,受试者休息3分钟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受试者休息期间将功率自行车(Ergomedic 894 E,瑞典)的座高、脚蹬和阻力与受试者进行匹配,阻力负荷设置为受试者体重的7.5%。正式测试时,受试者在没有任何负荷的情况下快速蹬骑,当蹬骑速度达到最大时,测试者按下加载负荷的按键,受试者以该负荷全力骑行持续30秒,整个过程研究人员不断给予受试者鼓励,并进行时间提示,直到实验结束。分析的指标包括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单位体重平均功率和功率递减率。

图1 受试者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

图2 受试者血乳酸测试

血乳酸测试中,在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后的3min、5min、10min、15min,采集受试者的手指血。测试人员使用自动采血针扎准受试者的指尖,用医用棉签擦去第一滴血后,使用测试设备采集第二滴血,血乳酸分析仪(Lactate Scoout 4,德国)将分析血乳酸浓度,记录测试结果。分析的指标包括3min、5min、10min、15min的血乳酸浓度值。

1.2.2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6.0整理数据,数据的统计处理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无氧能力指标和血乳酸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年级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功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在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单位体重平均功率和功率递减率方面,大一、大二和大三运动员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而大二运动员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和单位体重平均功率,高于大一和大三。大一运动员的功率递减率高于大二,大二运动员的功率递减率高于大三。

表2 不同年级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功指标

2.2 不同年级的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功后血乳酸测试结果

由表3可知,在无氧功后3min、5min、10min、15min血乳酸值方面,大一、大二和大三运动员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大运运动员的无氧功后3min、5min、10min、15min血乳酸值高于大一和大三。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的血乳酸值

2.3 不同运动年限的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功测试结果

根据表4可知,在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单位体重平均功率和功率递减率方面,组1(1~3年)、组2(4~6年)和组3(7~9年)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组2(4~6年)的峰值功率和单位体重峰值功率高于组1(1~3年)和组3(7~9年)。组3(7~9年)的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平均功率和功率递减率高于组2(4~6年)和组3(7~9年),组2(4~6年)的平均功率高于组3(7~9年)。

表4 不同运动年限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功指标

2.4 不同运动年限的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无氧功后血乳酸测试结果

根据表5可知,在无氧功后3min、5min、10min、15min血乳酸值方面,组1(1~3年)、组2(4~6年)和组3(7~9年)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组1(1~3年)的3min血乳酸高于组2和组3,组2的3min、10min、15min血乳酸高于组1(1~3年)和组3(7~9年)。

表5 不同运动年限男子柔道运动员的血乳酸值

3 讨论与分析

一场柔道比赛时间为4分钟,2022年新规则规定运动员在技术施展过程中,动作要有连贯性且没有停顿才给予“技有”得分,所以运动员要更加积极进攻,两次进攻的速度也要更快,拥有较高的无氧代谢供能水平和无氧运动能力是一名优秀的柔道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尽管柔道运动员的成绩较大程度取决于技战术表现,但是运动员能量代谢供能水平制约着专项技战术的发挥[5]。

3.1 不同年级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分析

大二男子柔道运动员训练年限普遍高于大一和大三运动员,这或许可以解释,大二运动员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单位体重峰值功率和单位体重平均功率高于大一和大三运动员。研究结果表明,广州体育学院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与年龄并无相关性,也体现了大二男子柔道运动员无氧供能能力强,无氧状态下持续运动能力强。

大二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功后3min、5min、10min、15min血乳酸值均高于大一和大三运动员,与无氧功测试结果相对应,说明阿尔男子柔道运动员在无氧运动过程中,动用糖酵解供能的能力更快、更多,从而产生更多乳酸。

3.2 不同运动年限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比较

运动年限为7-9年的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平均功率和单位体重平均功率高于运动年限为1-3年和4-6年的运动员,说明运动年限较长的男子柔道运动员在经过训练后,维持功率输出的能力得到提高,不易疲劳。相关的研究中,张冠男等[6]对河北省男子柔道运动员进行分析,发现6名优秀男子运动员的相对峰值功率大于10.0w/kg,相对平均功率大于8.0w/kg。然而本文受试者的相对峰值功率低于10.0w/kg,相对平均功率低于7.0w/kg,可以说明竞技水平越高的柔道运动员,其相对峰值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越高。此外,运动年限为7-9年的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功率递减率也低于运动年限为1-3年和4-6年的运动员。功率递减率能够反映耐力水平,有研究表明功率递减率与最大摄氧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7],一场柔道比赛有氧供能的比例高达50%以上[8]。因此,耐力水平对于柔道运动员来说也非常重要。较长运动年限的柔道运动员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后,其耐力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运动年限为4-6年的大学生男子柔道运动员峰值功率和单位体重峰值功率高于运动年限为1-3年和7-9年的运动员,说明在30秒的全力运动中,运动年限为4-6年的大学生运动员能够迅速调动糖酵解系统供能,且该系统供能能力还高于运动年限时间较短的大学生运动员。说明运动年限为4-6年的男子柔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无氧能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机体自身最大的工作能力。

运动年限时间较长的男子柔道运动员30秒功率自行车运动后血乳酸数值高于运动年限时间较短的学生,说明运动年限时间较长的男子柔道运动员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大于运动年限时间较短的运动员,同时乳酸耐受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无氧能力。

4 结论

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与年龄并无相关性。运动年限时间较长男子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能力。运动年限时间较长的男子柔道运动员速度耐力和最大做功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糖酵解系统供能力。结合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功实验数据,以及30秒功率自行车运动后机体血乳酸的变化,可以客观地评价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5 建议

5.1 每个运动员都具备自身独特的特点,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并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机体的无氧能力,教练员们在带队训练时,可以在进行动作快速投入练习时适当延长时间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5.2 无氧能力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但由于在日常的训练中不能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导致运动练习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教练员们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为今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柔道乳酸年限
递增负荷运动中大学生乳酸阈及乳酸阈心率的实验研究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现在好多了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