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老牛吃草,教女硕士择偶

2022-10-15沈彬

新民周刊 2022年37期
关键词:总用中士标准答案

沈彬

这事挺有拉美魔幻主义风格的,关于“牛应该怎么吃草”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个博主拍了他们家牛吃草的视频,本意是想让大家听听声音解压,结果网友表示这不是好牛,否则不会这么糟蹋草,然后一本正经地讨论一头好牛应该怎么吃草。虽然,这桩事只是一位博主的转述,但我相信这是真的。

还有一件事是“女研究生休学生娃”。一个云南从大山里考上北京硕士研究生的妹子——南依,入学第一年,她却选择了和自己家乡的一个中学毕业的理发师结婚生子,目前已经休学待产。网友们很生气,很操心,纷纷教育起这个女研究生“你放弃了自己最好的青春,选择了最不重要的爱情”“这个男的配不上你”,甚至还有痛心疾首地觉得这个妹子主动断掉了自己向上流动的大门。

教老牛吃草,教女硕士择偶,这一届网友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手机屏幕上弥望的是爹味。总有人觉得自己比有四个胃、从小会反刍的偶蹄目动物更懂得吃草,必须纠正牛吃草的动作,让吃草更高效、更经济、更持续。总有人觉得别人嫁娶、择偶需要听听自己这个“云长辈”的看法,怕你吃亏,怕你太年轻。

“爹味”早已经被Z世代群嘲成贬义词,只是越来越多的Z世代在网络公共讨论中选择了“爹味”, 提前开启长辈模式,甚至加倍报复社会,安全地自我放纵:铁人三项的裤子太色情,腿露多了不正经,衣服穿错了是绿茶,男朋友找差了是“阶层下坠”,毕业去英国那是读了“水硕”,跑步要磨坏半月板,瑜伽会拉伤韧带,大雄偷看过静香洗澡少儿不宜,蜡笔小新玩火柴烧过家带坏孩子,《水浒》里林冲为什么放弃编制……

上面一串道德天问,还可以列出很多来。很多还没出校园的人,已经老到有了一肚子的人生正确答案,必须仇恨梦想,反对出格,对特立独行的势不两立。

最讨厌“爹味”的一代网民成了最“爹味”十足的一代。

曾经看到一个军训短视频,是同学起哄英俊的教官和年轻的女班主任的CP感,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请发喜糖”。二位有没有暗生情愫,我沒从视频里看出来,但是,评论区里密密麻麻地认真讨论起来:中士教官找有事业编的中职校班主任是不是“高攀”?中士有没有可能提干?退伍能不能落实到地方国企?中职校班主任的阳光收入有多少?真是没想到现实把萨克雷的《名利场》讲得这么直白无趣,把老法人家的门当户对、姻亲攀附、裙带布局,以及“娶妻当不如己,嫁夫当己不如”玩得这么丝滑,没有青春的冲动,没有初恋的羞涩,唯余冷冰冰的算计。

最讨厌“爹味”的一代网民成了最“爹味”十足的一代。很多人一生就活在考试当中,以为人生就是有这么多现成的标准答案,而别人活成了自己的“错题本”。遇到人或物,总用“正确”代替喜欢,总用“算计”替换选择,时时处处地站在班主任的一边,站在课代表的一边,站在HR的一边,站在讨喜领导的一边,站在“爹”的一边。

正像《使女故事》里所讲的:“更好从来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更好。对有些人来说,更好总是意味着更糟。”还有一句话叫作:“正是潜在的可能性令人心动。”

这个世界上的有趣就在于没有标准答案,相反有着太多的不正确的东西可去选择、去憧憬、去犯错、去后悔,那么午夜梦回不必絮絮叨叨说“我本可以”。文学青年可以做白日梦,流水线上的工人想学围棋,看到心动的对象脱口而出地说喜欢,并不必先查对方的房产证……

猜你喜欢

总用中士标准答案
为什么蜻蜓总用腹尖点水
一张砂纸
图个乐子
颜色
颜色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丢失了标准答案
“正生上起”与“花面冲场”——晚明清初风情喜剧中士商关系之讨论
标准答案的反思
喝光了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