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医药中菌物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10-15卢永仲
卢永仲 李 燕
(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真菌应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当前越来越多的真菌资源进入到科学家的视野,开始被大量研究、开发和利用[1-4]。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还有许多药学、生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书籍(甚至包括教材)中仍然把药用真菌界定为“低等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等,与目前菌物学科的发展不匹配,影响了对菌物药按其生物学本质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的前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真菌在人类健康方面的有益作用,充分发挥药用真菌资源蕴藏的巨大发展潜能,有学者提出了菌物药(Mycomedicine)和菌物药学(Science of Mycomedicine)的概念,使菌物药成为中药学科中的独立分支,与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并列,从而促进我国菌物药的持续、快速、健康和长远发展[4]。
我国藏药、蒙药、苗药、维吾尔医药、傣药、侗药等民族医药中,应用药用真菌治病和养生保健的历史悠久,其药理学、药剂学及安全性评价等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多,然而针对水族医药中菌物药的研究报道极为少见。水族医药是水族人民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目前记载的水族药物中有植物药1 009种、动物药39种、菌物药12种、矿物药8种[5-8]。为促进菌物药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水族医药的发展史及其菌物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 水族医药的发展史
水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了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菌物和矿物的药用功效,积累了宝贵的治病救人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族医药[6,7]。民间流传水族医药对风湿、毒蛇咬伤、骨伤等疑难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水族医药尚未实现产业化[7]。水族医药对病因的认识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实践,认为发病原因主要为环境卫生、气候因素、饮食(病从口入)、过度劳累、房事不节以及意外伤害等六个方面[5,8]。对于疾病的命名主要是依据疾病症状特征,如大便不下、白带多、产后抽筋、大脖颈病等。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借鉴中、西医病名,如毒蛇咬伤、水火烫伤、羊癫疯、疔疮、小儿疳积等。水族民间医生还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医药的精华,使之不断完善提高,对水族人民的生活健康和医疗保障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10]。如今,水族医药已成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医药卫生资源,正逐渐发展为具有水族传统文化背景并用于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的一门自然科学。
2 水族医药中的菌物药
目前记载的水族药物中有菌物药12种[8]。然而水族医药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均将菌物药归类为植物,与目前菌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因此,本文将水族医药中的菌物药进行修订,从而与植物药进行有效区分,并对其在水族医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利于菌物药的科学发展。
2.1 硬皮地星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量湿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应为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7,11,12]。该物种为真菌界、担子菌门、蘑菇纲、牛肝菌目、双囊菌科、硬皮地星属真菌,水药名为“尕(gǎ)哄”。水族医药中记载量湿地星具有清肺、利喉、消肿、止血的功效,主治支气管炎、肺炎、鼻衄、音哑、咽喉炎、外伤出血。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1.5~3 g;外用则使用孢子粉撒敷。
2.2 竹黄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为子囊菌门、座囊菌纲、格孢菌目、竹黄科、竹黄属真菌,水药名为“饭嗨”[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竹黄具有镇咳化痰、祛风利湿、补中益气、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风湿性关节炎、贫血头痛、风火牙痛、咳嗽多痰型气管炎。用药方式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5~10 g。外用时,可用白酒浸泡后搽抹。
2.3 茯苓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茯苓(Poria cocos)[7]拉丁名应为Wolfiporia cocs,水药名为“你嘎”,记载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9~15 g,或入丸、散。
2.4 树舌灵芝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担子菌门、蘑菇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真菌,水药名为“尕楠”[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树舌具有抗癌功效,主治食道癌、鼻咽癌、咽喉炎;但仅限于生长在皂角树上的树舌真菌才有治疗食道癌的功效。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10~30 g,或与猪心、肺一同炖煮服用。
2.5 紫芝
紫芝(Ganoderma sinense)为担子菌门、蘑菇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真菌,水药名为“嘎狼”[7]。根据形态分析,水族医药典籍中记载的灵芝草(Ganoderma japonicum)应为紫芝。《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紫芝具有益精气、坚筋骨、利关节的功效,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冠心病、心律失常。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研末1.5~3 g,用水吞服,或15~25 g浸酒服用。
2.6 云芝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云芝(Polystictus versicolor)拉丁名应为Trametes versicolor,该物种为担子菌门、蘑菇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栓孔菌属真菌,水药名为“尕抹”[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记载云芝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功效,主治乙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咽痛、肿瘤、白血病。用药方式为内服[7],用法与用量为煎剂6~15 g。
2.7 蜜环菌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为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泡头菌科、蜜环菌属真菌,水药名为“尕木”[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其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功效,主治羊癫疯、各种腰腿疼痛、佝偻病。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60~120 g或研末压片,每片1 g,每次10片,一日三次。
该边坡加固治理后的工程价值大于1充分体现了该边坡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表明本文提出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工程价值。
2.8 假蜜环菌
假蜜环菌(Armillaria tabescens)为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泡头菌科、蜜环菌属真菌,水药名为“尕补梅”[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假蜜环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胆囊炎、肝炎、阑尾炎、中耳炎。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50 g,或片剂,每片1 g,每次10片,一日三次。
2.9 田野蘑菇
田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为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蘑菇科、蘑菇属真菌,水药名为“尕鸟低”[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田野蘑菇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散剂,每次服用9 g,一日三次。
2.10 羊肚菌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根据图片分析,应为海绵羊肚菌(Morchella spongiola)(图1),该物种为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水药名为“共定簸”[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记载羊肚菌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煮食30~60 g。
图1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的羊肚菌(a)与Morchella spongiola(b)、Morchella esculenta[13](c)的形态对比
2.11 银耳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为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水药名为“嘎苗”[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记载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用药方式为内服,用法与用量为煎剂25~50 g。
2.12 脱皮马勃
《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应为脱皮马勃(Langermannia fenzlii)。该物种隶属担子菌门、担子菌纲、蘑菇目、蘑菇科、脱皮马勃属,水药名为“嘎给”[7]。《中国水族医药宝典》记载其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用药方式内服为煎剂1.5~3 g,或入丸、散;外用时,研末撒或调敷。
3 水族医药中的菌物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尽管水族医药具有一些特效药方和偏方,且应用药用真菌治病救人的历史悠久,但其知名度较低,存在专业人才匮乏、传承方式保守、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水族医药中记载的菌物药分类鉴定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例如羊肚菌,《中国水族医药宝典》中记载的羊肚菌为Morchella esculenta,但根据该著作提供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该物种与Morchella esculenta的差别较大,而与海绵羊肚菌(Morchella spongiola)更为接近。然而贵州目前还没有海绵羊肚菌分布的文献报道,需要到水族医药文献中记载的采集地重新采集新鲜标本开展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才能准确鉴定该物种。若证实该物种的分类鉴定存在错误,那么是否所有羊肚菌物种在水族医药药方中都具有相同的功效?这需要进一步开展药理药效研究方可研判。
此外,水族医药中菌物药的药理药效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少见文献报道。水族医药医生获得菌物药的方式一直靠野外采集野生资源,而地星、羊肚菌、马勃等大型真菌的很多物种外观极其相似,非大型真菌分类的专业人员很容易采集到与水族医药文献中记载不同的物种,因此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质量评价体系很不稳定,严重制约着水族医药中菌物药的高质量应用和发展。
4 发展建议
药用真菌在抗肿瘤、降血糖、抗病毒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疑难病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在营养保健方面效果突出,其食药同源的特性在大健康时代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对菌物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一是规范菌物药质量标准和生产规程,从菌种资源采集、鉴定、育种、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有效成分、生物活性、药物制剂等方面入手,建立质量评价和溯源体系,包括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能真正掌握、研究与应用菌物药的医药专业人才;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大菌物药现代化生产,解决野生资源匮乏问题;四是加强药理药效基础研究,开展功能活性成分及其在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利用,延长水族医药产业链,提升知名度,进而发展壮大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