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一例

2022-10-15周黎瑾蔡俊锋

上海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浆细胞移植术旁路

刘 洋 林 雷 周黎瑾 陈 龙 许 凌 沈 炜 蔡俊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活动后胸闷伴气促5年,再发加重1月”于2021年5月7日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程中,患者否认曾有晕厥、胸痛等症状,否认既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及其他慢性疾病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33.5 U/L,AST 21.0 U/L,总胆红素13.4 μmol/L,直接胆红素4.4 μmol/L,间接胆红素9.0 μmol/L,谷氨酰基转移酶43.5 U/L。免疫相关化验结果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4为2.777 g/L,抗“O”抗体<20 U/mL,类风湿因子<10 U/m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内因子抗体均为阴性。入院时,冠状动脉(简称冠脉)CTA提示: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简称右冠)3支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右冠中段存在槲寄生征(图1)。腹部CT和腹部超声均提示胰腺无明显异常。冠脉造影示:患者左主干中远段狭窄约50%,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图2A);回旋支管壁不规则,近段狭窄70%,分出第一钝缘支后远段血管迂曲,狭窄约90%(图2B);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图2C)。结合相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于2021年5月12日行冠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大隐静脉-钝缘支-后降支旁路移植术和左侧胸廓内动脉-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术,术中手指触诊可及右冠中段不规则团块包绕右冠,质地偏硬。后降支旁路移植术完成后,切开右冠中段心外膜,切除部分右冠外周包绕组织并送病理检查,缓解右冠中段狭窄,检测各血管桥及右冠血管流量均>20 mL/min,搏动指数<5。术后予头孢呋辛酯抗炎,螺内酯、氢氯噻嗪利尿,阿托伐他汀降脂,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 d心包纵隔引流量80 mL,胸部X线平片示肺复张良好,予以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治疗2 d后转入普通病房。5月24日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提示:冠脉旁肿物为纤维结缔组织,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细胞形态一致,未见明显异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IgG4(+),ki67(10%+),CD5(+),CD79a(+),CD20(+),bcl-2(+),MUM-1(+),PAX5(+),CD3(+),CD23(散在阳性),CK(-),CD138(散在阳性),κ(+),λ(+),bcl-6(+),CyclinD1(-),CD10(生发中心+),CD21(滤泡树突+);基因重排检测结果示IGH、bcl6、MALT1、C-MYC基因均无重排,IGH或bcl2、IGH或CCND1均无基因融合,排除淋巴瘤、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后结合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IgG4相关性冠心病,遂予患者静脉推注甲泼尼龙40 mg/d,4 d;5月27日出院后患者于当地医院继续甲泼尼龙治疗,治疗8周后,患者于当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评估:患者无明显体表肿块,IgG4等实验室免疫指标正常,心脏超声、冠脉CT等显示无新生冠脉旁肿块形成,后改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5 mg/d维持治疗,至截稿时为8个月。

图1 冠脉CTA可见槲寄生征(箭头所示)

A 左主冠中远段和左前降支 B 回旋支 C 右冠图2 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发狭窄(箭头所示)

2 讨 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炎症性、纤维化性疾病,可累及多种器官,常伴有血清IgG4水平升高及靶器官内IgG4(+)浆细胞浸润[1]。Hamano等[2]于2001年报道了1例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案例。Kamisawa等[3]研究发现,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IgG4(+)浆细胞不仅浸润于胰腺组织,也可同时在胰周组织、胆管系统、胃肠黏膜及淋巴结中被检出。然而,目前IgG4-RD涉及心血管系统的案例较少。临床经验显示,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患者内IgG4水平,且被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IgG4-RD病灶组织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也较为良好[4]。但是,对于冠脉粥样硬化合并IgG4相关性冠脉狭窄的患者而言,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探究。截至目前,我国鲜见严重的IgG4相关性冠脉狭窄涉及的冠心病病例。

IgG4-RD最早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被发现,常伴有血清IgG4水平增高[5]。近年来,IgG4-RD虽在各个系统中均有发现,但是案例较少,IgG4-RD相关心血管病常以主动脉瘤、环冠状动脉团块,以及影响窦房结、房室结功能等形式出现[6]。尽早诊断是治疗IgG4相关冠心病的重点之一,临床上常以血清IgG4作为诊断标志物,但其准确率为55%~97%,与累及器官数量密切相关,而血清IgG4/总IgG>10%则更有助于明确诊断[7]。总体来说,IgG4-RD的确诊往往依据病理诊断结果,但是如何安全、准确地获取IgG4相关冠心病患者的活组织检查标本是一个难题,Naitoh等[8]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方法成功地获取组织并诊断了1例IgG4-RD病例。本例患者经冠脉造影后发现回旋支、右冠和前降支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右冠狭窄的原因可能是IgG4环冠状动脉团块压迫合并血管本身已有的粥样硬化病变,单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无法完全缓解右冠闭塞。考虑到患者合并回旋支及前降支严重狭窄,符合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指征,使用患者自身血管(大隐静脉及左侧胸廓内动脉)来代替已经严重狭窄、闭塞的冠脉血管,从而使患病冠脉的血运恢复通畅。Temmoku等[9]对1例仅累及单条冠脉血管,尚无明显症状产生,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治疗[0.6 mg/(kg·d),后逐渐减量至5 mg/d维持]9周后效果较好,血清中IgG4水平明显下降(1 440 mg/dL减至448 mg/dL),环血管肿块直径显著缩小(CT和心脏超声示:40 mm缩小至25 mm);对于尚无胸闷胸痛症状,并且冠脉CTA示血管管腔未明显狭窄的患者,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案。Temmoku等[9]建议,泼尼松初始治疗剂量0.5~0.6 mg/(kg·d)或30~40 mg/d,一般2~4周起效,再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并逐渐减量,以5~10 mg/d剂量维持治疗3~6个月,由于IgG4-RD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宜为患者制订长期药物维持计划,建议无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表现者维持治疗1年以上。因此,在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切除了包绕右冠的不规则团块后,为减少患者IgG4-RD复发可能(原发部位或其他新生部位肿块形成),给予患者后续甲泼尼龙及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综上,临床医师遇到胸痛、心力衰竭或者晕厥等患者时,应考虑IgG4-RD也可引起这些致死性的心血管疾病,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浆细胞移植术旁路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100 MW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旁路系统控制策略及应用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儿童浆细胞瘤并发EBV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相关分析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等电位倒闸操作的原理研究与操作注意事项
1000MW二次再热火电机组旁路系统自动控制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