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网络信息研究
2022-10-15鲍宇,赵亮,李杰
鲍 宇,赵 亮,李 杰
(1.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人才政策发布是我国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等公共部门为培养、考核、选拔、引进、管理人才和指导影响人才活动所规定并实施的战略、准则和措施的集合”[1]。城市面临“人才”要素的高维竞争,地方政府从落户、购房补贴、启动基金、配套保障等多维度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深圳、上海等共计100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经历高房价、竞争激烈、低居住满意度等“大都市化陷阱”,毕业生前往一线城市的比例逐渐下降,对于二线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热情有所上升[3-4]。区域人才政策的研究随着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逐渐被重视起来。二线城市、欠发达地区逐渐意识到人才吸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对当前人才政策研究分析从评估出发,并已经发现了很多地区上的政策弊端。例如,通过对专利指标数量和质量的分析,钟腾等[5]发现现行政策受到地方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科教投入等影响。刘春林等[6]从信号理论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政策并未导致企业的策略性反应行为。何江等[7]发现了地方政府对提升人才资源和人才新政的持续供给能力存在与企业脱钩的问题,本地人才缺少相应政策支持。张爱芹等[8]从人力资本密度出发,发现我国人口构成和地区政策,与西部与创新之间呈非正向关系。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错位引才、柔性引才虽然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9],但这些人才如何能够被吸引到自己的区域,仍是当前地区人才政策需要研究的重点。
用户大数据分析从零散的碎片化踪迹中找出政策执行的实际效力,有效对数据进行测算,实现客观量化评估。信息在政策内容、政策新闻、发布网页和其他引用上将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本文对政策发布后,传播和使用的能力进行评估,从信息传播、效益的角度对政策进行评估,旨在发现地区政策制定时可能存在的偏差,给出地方政府地区人才政策制定的建议。
1 信息评估政策的研究设计
相对一线较为成熟的吸引人才方法,次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对本地人才政策的分析。本文将人才政策信息传播、效应和效益作为多目标被解释变量,获取当前政策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比较结果,找出当前政策在信息表示上的优劣。
(1)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E1。在人才政策搜寻过程中,难易程度与权威网页在搜索引擎中排名正相关,与前置引用的差异负相关。
(2)可利用的人才资源支出E2。地区人才支持主要是当地人才支持的付出,包括科学技术支出、科学研发强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对任何一个城市j,E2为各项目标准化后的值。
(3)不同地区词频对比评估E4。词频反映了政策分类的细致程度。
基于上述信息学的指标体系,对徐州市人才政策进行案例分析。首先,收集了2019—2020年各个城市发布和正在使用的权威人才政策,进行词频分类。然后,对各个地方的统计局公布数据进行统计,获取可利用人才资源支出。再次,为获取难易程度,分别利用网页信息进行人才政策信息的收集模拟,获取真实应届生对网络信息抓取数据所耗的时间。最后,通过网络爬虫进行网页抓取,通过抓取网页之间的链接,获得引用图谱和词频分类。
政策传播能力评估模型定义为:
(1)
通过该模型来评估各地人才政策在发布之后的信息传播效果。
2 大数据分析实证结果
2.1 信息传播能力的评估结果
对指标点数据进行获取,收集目标城市信息。在限定的1天时间内,抓取内容不同的网页。根据模型公式(1)计算的结果如图1所示。计算结果显示,上海对人才的信息公布最为出色,人才相关信息很容易获取,在网络中搜索的信息以徐州市和扬州市的得分较低,显示出二者存在项目与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
图1 各地人才政策在4个指标下的归一化计算结果
2.2 实证结果显示的问题分析
(1)针对上述结果,对指标点1,4数据进行分项。对各个城市人才政策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序进行比较。数据为2021年9月搜索引擎查找结果。模拟人员对各个政策获取和辨析耗费时间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各个城市人才政策信息搜索结果的比较
由表1可见,徐州市和扬州市在信息发布能力上、信息效力上与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2)对所搜集的网页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项,通过对比各个城市网页链接关系,发现人才政策信息发布存在孤岛现象。在徐州市政府内部网站搜寻中,个别部门提及人才政策时,缺少相应链接,让阅读人员对相关政策查找不易。更为突出的是,本地企业对人才政策引用不足,企业人才招聘信息没有明确本地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支持政策,政企衔接环节不足。
(3)对徐州市、上海市、深圳市、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几个大中城市人才政策发布的网页内容进行分词。其中搜索的关键词内容基本与何江分析内容相似[7]。对比各个城市之间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设上,徐州市对人才项目支撑力度有所欠缺,对创新、引进后人才发展等目标力度稍显不足。企业对人才引进政策的高频关键词较少,也侧面说明很多政策由政府公布,企业对政策引用不足。这些反映出徐州地区对不同专业关注度不够,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徐州市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围存在郑州、济南、扬州等城市,相似的人才政策,会造成徐州市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徐州市各个县区政策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分类相比苏州市还不够细致,同质化严重,各个区县对此认识并不足够,进一步削弱了徐州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地区人才政策在信息表达和传播能力反映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例如,在实施模拟人才政策查找过程中,徐州市的人才扶持政策搜索结果是从多个企业招聘网上寻找到的,并且部分消息陈旧,与苏州市相比,信息条目数量差距较大。
(2)人才政策支持细则的工作体现不足。例如,与上海市、扬州市相比,徐州市的购房、租房补助力度欠缺,特别是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等。
(3)人才后继支持反应不足,表现在人才到位后,缺乏科研项目与后继发展支持。
3 欠发达城市人才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的基本问题,对欠发达地区城市,提出以下人才政策促进建议。
(1)加强政策之间的部门协同融合,保持连续性和可实施性。本地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主体、某一项政策或某个层级都很难实现。通过各部门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在政策中构建各部门的纵向协同网络,通过政策实施示例来表现政策的实施细则,让办事人员能够有效遵从。
(2)促进人才差异性建设,注重精准人才引进。提升与周边地区的人才政策竞争优势,重视市场开拓人才,精准引入地区急需人才,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特色发展。为紧缺人才、定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服务等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强化需求型政策的落实效果。
(3)奖励非本地人才贡献,鼓励外来专家培育本地团队。对本地存有贡献的人才,实施相关政策,促使人才留在本地,利用柔性政策引入临时性流动的人才,促进本地与外界交流。制定促使外部人才主动为徐州市建设和繁荣做出贡献的相应政策。
(4)加强政企之间的联合信息推送。本地人才政策是为本地企业服务的,政府应及时将人才政策推送到各个企业,以帮助企业提高招揽人才条件,而不是等待企业自我发现最新的人才政策。
(5)人才服务手段的提升。在人才后续服务上,提供更好的支持,避免出现招人后放任不管的状态。例如,对人才政策落实的资金支持审查、审批过程简化,实行让人才尽早启动工作的思路,迅速让人才落地后获得支持并投入工作。
4 结语
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科技发展的核心。从地方政策发布的网络数据分析,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当前信息利用存在不足,致使人才政策不能充分发挥效应。
信息化是当前政策发布的战场之一。本文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政策网络发布进行了研究,根据信息发布传播状况,对地方政策发布提出了评估手段,针对人才政策的传播,给出了对应的政策促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作为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应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