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手术护理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10-15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颈椎颈椎病临床

宋 彦

( 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颈椎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多发性的骨科的疾病,主要是一种单个和多个椎间盘出现颈椎间盘的退变,刺激压迫邻近的神经血管和脊髓,脊髓被压迫的症状,从而出现了疼痛麻木,还可能导致相邻组织受累引发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在椎间盘自然退变的基础上,导致了周围的肌肉韧带退进而导致椎体的不稳,从而引发颈部的生物力学不平衡的疾病。现阶段,由于人们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养成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疾病临床发生概率有了显著增加,且发病患者呈低龄化发展。疾病存在的疼痛、麻木和不适感,不但会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容易导致滋生不良情绪。临床中针对疾病治疗方案较多,主要为药物保守治疗、物理疗法、中医治疗法等。针对发病患者来说,如果常规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保证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最为妥当的治疗方案。临床通常会选择前入路或后入路术式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混合型颈椎病、外伤导致的颈椎病以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来说,单纯手术效果并不理想,术后加压效果受限,极易影响后期恢复情况。目前在临床上的首选术式就是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通过该术式对患者治疗有着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结果也证实,手术在安全性上表现优异。但是,由于该术式的难度较大,手术中风险也比较高,这就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由骨科护士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患者的手术,减少对患者的施术时间,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行专科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为手术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研究详情和结论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纳入对象总例数为60例,均筛选于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骨科确诊为颈椎病并接受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病例均输入到计算机中,随机分为2组,每一组病例数均为30例。其中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给予专科手术护理30例为观察组。全部患者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为48.3(s=4.3)岁。其中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32-65岁,均值为(48.17±2.30)岁;病程时间为8-26个月,均值为(12.14±1.23)个月;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34-69岁,均值为(48.29±2.41)岁;病程时间为8-28个月,均值为(12.43±1.50)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见表1。(1)纳入标准:纳入对象均经临床检查后确认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颈髓受到压迫,导致酸麻和肿胀感,四肢不同程度运动障碍,机体肌张力提升,肢体感觉异常,二便功能异常等。并经X线检查,证实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且生理弯度结果异常,椎间隙宽度异常,病变位置椎体节段稳定性差,局限性后纵韧带有骨化变化。或是CT检查结果证实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有骨化变化,椎间盘存有突出表现,进而临床疾病确诊。具备手术指征或是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意识清醒配合度理性,可配合完成随访;和家属详细了解研究目的和流程后,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文件;本次研究得到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及批准。(2)排除标准[3]:手术及麻醉禁忌患者;合并严重机体疾病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或神经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

表1 2组颈椎病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2 方法:手术及麻醉方法。2组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手术中要求患者首先保持俯卧体位,后转为仰卧体位。麻醉起效后,首先开展颈后路手术,此时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规范对手术区域及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铺巾后。将切口做于颈后部正中位置,做皮肤切口后,逐层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开后,并将项韧带切开。到棘旁肌后,对其进行剥离,至关节突关节外侧部位,确保椎板和侧块充分暴露,同时根据手术要求,去除部分椎板,棘上韧带、肌腱韧带、黄韧带,同时对椎板进行扩大处理,要求其形成40°-60°敞开的椎板。手术结束后将其翻转体位安置好后,使其保持仰卧位,再次进行消毒铺巾,实施颈前路减压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继续行颈前路手术,做一横切口于颈部,并逐层切开皮肤组织,确保病变椎体充分暴露后,使用撑开器,将病变间隙扩大,并利用刮匙刮除椎间盘和椎体后缘存在的骨赘,术者同时对椎体后缘和侧方实施上下推动,完成椎体减压。开展椎体次全切,确保前房减压效果。将装有自体骨的钛网植入,并实施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透视检查确认植入位置良好并有效固定后,手术完成,清单物品后留置引流管,并逐层进行缝合,术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专科手术护理,主要流程为: (1) 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手术。由于患者通常对自身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都缺乏了解,致使患者往往会心存顾虑。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常识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告知患者各种饮食禁忌以及自我防护方法,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2)做好手术准备。具体包括环境、物品和人员安排,术前检查手术需要器械和物品,并确保各种设备处于可用状态,并将急救物品放置在合理位置上,进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入室后再次核对患者情况,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诱导,清醒时对患者进行必要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能够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保证麻醉及手术安全性,同时规范降低操作损伤,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提升麻醉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麻醉起效后通知医师尽快开展手术;考虑手术要求,术中需要合理制定体位干预措施,在一项手术完成后,及时进行体位变化,并注意保护患者,避免造成损伤,同时协助患者保持最佳手术体位,确保手术视野;加强人员配合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坚持无菌操作,加强环境菌群监管,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一旦患者出现任何异常,都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医护人员顺利开展手术;(3)手术完成后搬动患者时,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禁止对患者进行突然搬动,并要多人协作搬动患者,避免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害。术后将患者送入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交接工作,告知术中用药情况,便于临床后续护理措施的实施。(4)并发症护理。①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手术切口的观察,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②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能够擅自触摸切口的纱布,如果不适感过于严重,可以咨询医护人员进行处理。③根据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对患者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4)术后进行规范探访,详细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各项指标变化,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判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能够作为后期工作改革依据,确保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3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在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统计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组间比较。(2)手术效果。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手术治疗有效性,以临床治愈(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包括颈椎疼痛、僵硬、头晕乏力、恶心等彻底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椎生理功能和结构无明显异常,疾病不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有效(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包括颈椎疼痛、僵硬、头晕乏力、恶心大部分改善,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椎生理功能和结构明显好转,疾病对生活和工作产生轻微影响)、无效(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包括颈椎疼痛、僵硬、头晕乏力、恶心等无明显变化,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椎生理功能和结构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疾病仍然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作为评价指标,并计算有效性,具体公式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30×100%。(3)汇总2组术后并发症,具体为神经损伤、感染、吞咽困难。(4)在患者出院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量表均为是非题,总计20题,共100分,其中,高于80分提示满意,80-60分提示比较满意,低于60分提示不满意,并依据上述3项指标计算护理满意度,具体计算公式为30-无效例数/30×100%[4]。(5)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疾病复发情况,并计算疾病复发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5.2 2组护理干预后手术效果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手术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在手术有效率上相对较高(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干预后手术效果组间比较(n,%)

5.3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观察组有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对照组相对较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比较(n,%)

5.4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5.5 2组疾病复发情况分析对比:本次入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均复查,结果证实,观察组未有患者疾病复发,对照组中有4例疾病复发,存有轻度临床症状,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13.33%(4/30),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38)。

讨 论

颈椎病也被称之为颈椎综合征,主要包括颈椎间盘脱出症、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骨质增生、颈椎长期劳损、韧带增厚以及椎间盘脱出等[5]。颈椎病是一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影响较大的疾病类型,一般是由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及颈椎骨质增生或者钙化等原因所引起。患者病灶部位疼痛的原因在于椎间盘病变位置对患者肌肉、血管神经及脊髓产生刺激或者压迫作用导致。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颈肩背部疼痛、上肢无力或麻木、下肢乏力、行走异常、头晕头疼、恶心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吞咽困难、视物模糊和心动过速等症状。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等因素影响,疾病发展率明显攀升,且发病患者呈年龄化发展,发病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及生活存在严重影响[6]。由于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前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因此极易受到忽视。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改善,或是症状时轻时重,通常只有当症状无法缓解或是极为严重,对个体产生严重影响时才会得到重视。疾病情况严重,治疗效果不佳时,极易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导致失眠、抑郁、焦虑、急躁等[7]。

针对颈椎病,采用单纯颈后路或者是颈前路手术进行治疗,有着一定的效果,然而对外伤性颈椎病或者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无法很好的为患者减压[8]。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术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同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得到一致认可。但是临床实践结果证实,该术式的手术难度过高,术中患者需要频繁进行体位变化,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鉴于此,需要辅以结合良好的护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而改善手术患者预后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和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考虑为,常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虽然规范度理想,但是在有效性和针对性上略显不足,并未重视患者心理和生理层面需求,进而无法保证护理干预效果。通过实施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将会由骨科的专科护士开展手术护理配合工作,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护理风险事件[9]。(1)专科护士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对手术有着一定的了解,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0]。(3)专科护士可以对手术流程以及各个步骤比较熟悉,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患者术后,还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工作。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综上研究分析所述,对接受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行专科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更为理想,高效、全面及科学的护理配合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总体效果,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颈椎颈椎病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生活小细节缓解颈椎不适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石墨烯理疗U型枕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