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

2022-10-15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纤溶创伤性黏度

吕 妍

( 营口仁爱医院有限公司 , 辽宁 营口 115000 )

创伤性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该病发生后,患者机体会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致使患者出现炎性反应激活和血管损伤等表现,以内分泌系统、体液和神经调节为渠道,引发内环境紊乱现象,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改变。在未给予患者有效控制时,其有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等症状,产生2次损伤,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凝血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1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6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1.18±5.65)岁。观察组男37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1.76±5.13)岁。2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X线检查等确诊为创伤性四肢骨折;临床资料完整患者。(2)排除标准:骨折前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存在肝肾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疾病患者。

2 方法:2组均给予凝血功能检测: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组的静脉血,含量为2.7ml,将其放置于含有0.3ml枸橼酸钠(109mmol/L)的真空采血管内,将采血管颠倒,然后混匀。展开离心处理,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5分钟,将上层清液分离出来,放置于-20℃环境中保存。在2个小时内展开检测,选取cs2000i全自动凝血仪,来源于希森美康,严格按照说明书检测2组检验者的FIB、APTT、PT和TT水平。对照组仅检测入院时的D-D、FIB、APTT、PT和TT水平,观察组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D-D、FIB、APTT、PT和TT水平,记录分析各项检查结果。采取BY-N6 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照组仅检测入院时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血液流变学指标。

3 观察指标:(1)评估2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2组的D-D、FIB、APTT、PT和TT指标,展开组间对比。(2)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记录观察组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FIB、APTT、PT和TT水平,展开组内对比[2]。(3)评估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情况,观察2组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展开组间对比。(4)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记录观察组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展开组内对比。

5 结果

5.1 2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FIB高于对照组,APTT、PT和TT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2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5.2 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术后第3天的D-D和FIB均高于对照组,APTT、PT和TT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D-D、FIB、APTT、PT和TT均基本一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第14天的D-D和FIB均低于对照组,APTT、PT和TT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5.3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表3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5.4 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FIB、APTT、PT和TT均基本一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第3天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4。

表4 分析观察组不同时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讨 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外科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近些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坠落事件等发生率不断增加,该病每年新增例数也随之提升。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有部分患者甚至未表现出任何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治困难。当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或者是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时,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凝血因子等会受到不良影响。该病的发生,会致使患者机体出现剧烈性应激反应,会激活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引发血管损伤,患者机体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现象。四肢骨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患者的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引发血栓和出血的可能性较高,容易引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创伤性四肢骨折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即为深静脉血栓,有具体研究表明,该病发生的概率约为40%-80%,患者在未得到有效干预时,其有可能出现脑血栓、肺栓塞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深静脉血栓会加重患者的痛苦感,提升临床治疗难度,严重情况下会致使患者死亡。

回顾性分析针对创伤性四肢骨折,临床研究其凝血功能障碍进展。Druskin等医学者第1次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受创伤性骨折影响,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部分患者程度严重,产生肺栓塞和静脉栓塞。从此以后,由该病影响引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受到了众多医学者的关注,该病会将凝血因子激活,导致凝血系统表现出高凝状态,进而引发血栓性症状,在疾病进展下,患者会进一步出现纤维系统活性亢进现象,加重损伤,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4]。基于此,可以观察到该病患者的凝血紊乱现象、病情程度和预后效果之间关系密切。正常机体内部凝血系统可以发挥出纤溶功能和抗凝效果,预防血栓形成,能够对血液正常运行打下良好保障。分析该病患者出现凝血紊乱的原因主要为骨骼严重受损,异常激活凝血系统,令其在短时间内进入高凝状态,导致纤维系统亢进。处于高凝状态的凝血系统,其血液黏稠度明显提高,血液流速减慢,血栓形成发生率更高,同时在纤溶系统亢进影响下,患者有可能表现出继发性出血。Vander等医学者于1978年指出凝血因子参与凝血功能障碍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会对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凝血因子关注程度,尤为重要。Scherer等医学者经临床研究显示,程度较为严重患者,仅仅在6个小时内,即可能达到高凝状态。针对单纯创伤性外伤患者来说,其纤溶系统、抗凝能力和凝血能力会出现异常[5]。临床上引发该病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主要为:对于正常人来说,即使其机体内部存在少部分凝血因子出现被激活现象,或者血液循环中涌入少量促凝物质,患者的血液依然处于流动状态,未出现异常,可以正常循环,其与血液中含有的纤溶和抗凝处于动态平衡之间关系密切。但是,当纤溶系统或者抗凝功能受到影响,呈降低趋势时,则有可能引发血栓,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另外,如果其机体表现出亢进功能,则存在出血现象发生的可能性[6]。一旦出现该病,患者机体内部含有的众多凝血酶原会在短时间内被激活,血液循环中涌入凝血酶,活化纤溶酶原、蛋白C、血小板、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相关凝血因子会被激活,以共同凝血、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为基础,在钙离子影响下,会作用于大部分纤维蛋白原,致使其演化成为纤维蛋白,引发高凝状态。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显著提升,血液流速明显降低,血栓形成等发生率高[7]。该病同时也会影响到纤溶系统,激活纤维酶原,致使纤溶功能亢进。因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在同一时间、不平衡启动,所以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先出现高凝状态,然后表现出纤溶亢进,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在处于高凝状态时,会消耗高水平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导致抗凝进程速度降低;出现纤溶亢进表现时,纤溶酶原会转换成纤溶酶,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清洁和溶解高凝状态下产生的相关血凝块,预防并发症发生[8]。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预防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当患者出现创伤性四肢骨折以后,在肌肉组织受损影响下,患者血液中会进入大量的促凝血酶,同时,骨折会给患者机体带来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这2种反应会与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作用,会激活患者体内含有的大量凝血酶原[9]。凝血酶原会对纤维蛋白水解、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释放起到促进作用,会致使患者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患者的血液黏度会明显增加,血液循环会表现出减慢趋势,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性高。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测的主要指标之一,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测的主要指标之一,TT能够反映出患者循环系统中存在抗凝物质的实际活性和水平。FIB属于一种急性蛋白,在肿瘤、创伤和感染等因素影响下,患者血浆中含有的FIB水平会明显升高,会致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对凝血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患者的血液黏度会提升,增加了患者形成静脉血栓的风险性。VavilalaMS等医学者经研究显示,临床可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评价该病患者预后效果,该病患者会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通过分析APTT和PT变化情况,能够预测安全性。GrenanderA经研究表明,损伤早期表现出PT明显延长患者,其病死率约为35%,当患者表现出APTT明显延长,患者病死率约为32.6%。AllenGA等医学者提出该病患者发病4个小时内,其APTT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D-D显著提升,发病6个小时内,能够观察到FIB下降,APTT和PT升高。同时,国内多名学者也经临床研究证实[10],分析D-D变化情况,能够预测患者伤情演变情况,评价伤后时限,分析实际损伤程度,是临床分析患者预后和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可以通过该项指标,对纤溶诊断和治疗展开评价,该物质是在交联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继发性纤溶过程中,产生的特有代谢物,所以该物质既能够诊断原发性纤溶,又能够诊断继发性纤溶,临床上将其作为评价纤溶状态和高凝反应的一项重要标志物,当该项指标呈现出升高趋势时,表示患者机体内部有可能出现溶解现象或者形成血栓,表明患者机体正在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凝血系统处于纤溶亢进状态以及高凝血状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D-D、FIB、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TT、PT和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的D-D、FIB、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PT和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D-D、FIB、APTT、PT、TT、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基本一致(P>0.05);术后第14天的D-D、FIB、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PT和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发生创伤性四肢骨折后,患者的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均会被激活,致使体液中含量的抗凝物质显著降低。在为患者展开手术治疗后,患者体内的APTT、PT和TT指标会呈现出持续性降低趋势,分析其原因为手术治疗加重了患者机体内部的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从术后第7天开始,凝血-抗凝血、纤溶-纤溶抑制等生理机制会正常发挥作用,在骨折创伤和手术影响下,致使患者生成的各种不良因素会逐渐被消除,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会逐渐恢复,到了术后第14天,D-D、FIB、APTT、PT和TT和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基本趋向于正常或者是恢复正常。创伤性骨折的发生,会致使凝血功能指标出现动态变化,术后第7天之前患者血液大多处于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时期,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宜干预措施,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提升患者安全性,改善预后效果。另外,该病患者有可能引发感染,有相关研究显示,该病患者出现急性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即为凝血功能异常,就感染发展而言,该病患者的凝血系统被激活,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异常,纤溶功能障碍,患者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展开血液功能检测,对于该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均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显示出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效果,便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病情,体现出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凝血功能会会出现明显变化,术后第7天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术后第14天有所好转。

猜你喜欢

纤溶创伤性黏度
浅谈氧化铝溶胶制备中溶胶黏度的变化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测试条件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分析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