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分析
——以2007—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为例

2022-10-15刘锐琪李娜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图谱

刘锐琪,李娜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在经历过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开始进行了社会转向。早在20世纪70年代,霍姆斯(2000)就提出要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也考虑文本宏观条件,但当时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将其归类。因此,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开始由许多翻译界学者提出将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其中引用最广泛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学理论。

国内,最早将布迪厄社会学引入翻译研究的是2005年,傅敬民学者运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资本理论分析“圣经”汉译(汪宝荣,2019)。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进行社会学角度的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以中国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近15年(2007—2022)的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计量工具,从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等方面,对该领域近15年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进行较为系统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来自中国CNKI数据库,在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将“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社会翻译学”“翻译社会学”为检索关键词,以确保检索数据的全面性。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总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26篇。剔除学位论文、会议、报纸、图书等不相关文献,最终共得有效文献183篇作为原始数据。最早一篇学术期刊发表于2007年,因此本研究数据的检索年限时间设置为2007年至2022年。

1.2 纳入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与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社会翻译学以及翻译社会学相关的文献。(2)国内发表的文献。(3)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

剔除标准:学术论文、会议、报纸、图书等非期刊文献。

1.3 数据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该工具是由陈超美教授所开发设计的一款可进行动态、历时、多元化分析数据的可视化软件(李红满,2007)。此软件是通过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分析的方式探究某一研究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与新动态,主要包括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时序图、关键词突发节点图等。本文将从CNKI数据库所检索出的183篇有效文献的题录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关键词、年份等进行下载,并以txt格式保存在文件夹里,然后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梳理和计算,得出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时序图和关键词突发节点图的可视化图谱,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近15年来(2007—2022)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前沿。

2 数据结果分析

2.1 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年度分布发文量分析

发文数量的变化能够直观反映出该领域一定阶段的研究热度。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2007—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发文量,对其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和梳理,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年度发文量

由图可知,近15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增速趋缓,呈现波动发展形势。2007—2010年,翻译研究开始从布迪厄社会学角度进行探讨,在此期间,2008年迎来一次小高峰,但2010年又消失了。之后,2010—2019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甚至到2019年达到最高峰,当年发文量为26篇,但依然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2022年,发文量增速呈下降趋势,虽然2020至2021年有小幅上升,但增速缓慢,2022年直接呈急速下降趋势。

从上述数据可说明,在这15年内,国内也开始将布迪厄社会学引入翻译研究。2007年至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上下浮动,但总体而言,有关此研究的文献持续增多,逐渐成为国内翻译学研究热点之一。虽出现几次发展缓慢态势,但仍具有研究意义。

2.2 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分析

2.2.1 关键词共现图谱

关键词可以明确反映文献的中心主题和内容,如某个关键词在研究领域内反复出现,则表示该关键词可以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直观呈现当前发展现状(魏家海等,2022)。本文对2007年至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功能展示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相关热点话题。

图2是生成的近15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通过一个关键词可看出其内部联结关系,以此探索其发展动态与趋势。在CiteSpace软件的控制面板上将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为关键词(Keyword),进而对所选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借此展现其研究热点。图2中,每个圆形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节点越大,出现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孙欣等,2021)。

图2 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2007-2022)

综合图2信息可知,该图清晰地展现了近15年(2007—2022)的高频关键词,出现了场域、资本、惯习、布迪厄、社会学等字体较大、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这些高频关键词一定程度上表示了2007年到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且每个节点之间的共现强度较强,说明翻译界对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深入广泛,除研究其核心概念外,还衍生出其他研究,如译者惯习、译者行为、翻译策略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关键词节点圆圈较小,频次较低,但仍然被归类为关键词,如“英文译介”“译者行为”“葛浩文”等,说明他们与节点关系强度较强,也可认为是研究中心话题。

2.2.2 关键词聚类图谱

关键词聚类(Cluster)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其涉及的“疆域”,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关键词进行聚类绘制,将某个研究学科涉及的理论网络体系划分为若干疆域,每个疆域代表一个研究领域(冯佳等,2014)。聚类的标准取决于文献中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和强度,共享关系密度较强的文献会被划分为一个聚类(魏家海等,2022)。图3是绘制的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图3关键词聚类图谱信息可知,总共出现8个聚类,依次包括资本、布迪厄、翻译学、译者惯习、翻译研究、布尔迪厄、拉丁词和译者主体性。具体而言,从布迪厄社会学进行翻译研究是一个新角度。一开始,学者会对其理论及其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之后则会代入具体文学作品或是译者进行深入探讨,因此会出现译者主体性等关键词,这些都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因此,从关键词聚类图谱可知,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持续发展并不断深入。

图3 关键词聚类图

2.2.3 关键词时序图谱

关键词时序图谱和时区图谱是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一步捕捉某领域研究热点的分布及历时演变,以此了解最前沿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采用关键词时序图谱显示2007—2022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网络动态如图4所示,更直观地从历时角度呈现近15年该领域研究前沿。

首先在可视化软件中,选择Control Panel界面,点击Layout选项,并在其中选择Timeline View功能选向,由此生成2007至2022年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关键词时序图谱。

图4 关键词时序图谱(2007—2022年)

图4关键词时序图谱可以清晰地展示近15年来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更新情况和发展走势。在关键词时序图谱里,同一个聚类的节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相当于每个聚类的文献集中在一条时间线上,由此呈现出该聚类的发展成果(陈悦,2014)。

由图4可知,资本、布迪厄、翻译学、译者惯习在2016年前后文献数量普遍增多,说明这段时期该研究领域处于繁盛时期;翻译研究、布尔迪厄在2016年和2019年之间发展态势良好,文献数量增多;而拉丁词和译者主体性文献数量较少,聚类趋冷,说明关注度开始降低。

2.2.4 关键词突发节点图

CiteSpace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利用关键词的突变系数(Burstsness)探测某领域研究的新兴研究热点,其动态变化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态势。

首先,在Control Panel控制界面点击Burstness,之后点击View软件就可绘制出2007—2022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持续突现关键词如图5所示,此图主要是从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探测其发展前沿。

如图5所示,2007—2022年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领域共有12个突变的关键词,可以被认为是近15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新兴热点和前沿。12个突变关键词依次为:翻译研究、主体性、翻译、资本、场域理论、英文译介、译者惯习、翻译策略、翻译场域、译介、译者行为、中国文学。其中,译者惯习和中国文学两个关键词有着最高的突变强度,说明有关这两个主题的文献数量增幅最大。其次,这两个关键词的持续时间都为3年,说明学者更多关注译者的翻译惯习,更多关注中国文学的向外输出。由此得出,翻译研究更多关注译者惯习和中国文学。

图5 关键词突发节点图(2007—2022)

CiteSpace的突发性关键词图表是根据突发开始时间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因此越靠下的研究主题前沿性最新(魏家海等,2022)。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三部分,分别为:译介、译者行为、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不仅仅只研究文本本身,更多地关注其外在条件,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赏析。所以从2018年开始,学者更多地关注译介、译者行为的研究,从译者本身条件出发,提供翻译研究的新角度。与此同时,不同文学传播促使中国文学走出去,进而引起翻译界对其进行翻译研究。

3 结 论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近15年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学术期刊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梳理,绘制了2007—2022年相关研究的科学网络图谱,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沿。综合上述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近15年来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经历了波动发展的研究态势。(2)在近15年的研究发展历程中,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场域、资本、惯习。(3)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持续发展并不断深入,除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和惯习一直是研究重点外,译者惯习、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为国内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热点。(4)该领域研究具有前沿性,主要集中在三部分,分别为:译介、译者行为、中国文学。

布迪厄社会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但目前该领域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理论研究涉及较多,如多集中在核心概念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领域也逐步呈现出体系化、客观化的理性模式,目前大多数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理论建构能力欠缺。未来的翻译研究应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

猜你喜欢

布迪厄社会学图谱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绘一张成长图谱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