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大陈:打造共同富裕“样板镇”

2022-10-15张跃西马玉熙苏礼彬李梦媛

中国报道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精品垃圾数字

文︱张跃西 马玉熙 苏礼彬 李梦媛

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这是改革开放先行地义乌工业化的开端,这里的衬衫制造曾占据全国30%的市场份额,获得“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中国衬衫名镇”等荣誉称号。

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大陈镇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紧抓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不放松,围绕打造“共同富裕”“重要窗口”样板镇工作目标,加快补齐共富发展的短板弱项,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大陈镇完成有效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21.16%,其中工业投资0.73亿元,同比增长32.99%;规上工业总产值10.15亿元,同比增长23.64%。

铸就乡村四治融合“未来全景图”

5年间,大陈镇摸索谋划前山、镇东两大区块近4000亩发展空间,启动前山土石方一期、二期280亩平整,完成前山工业区579亩有机更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拓展新增建设空间,整理出1800余亩未来发展的连片空间。

在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方面,目前,全镇已连线成网“至美大陈”精品线,总长超45公里,实现精品线大环线无缝串联。同时,大陈镇还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

除此之外,大陈镇以创建省级农业特色强镇为契机,新增和存量建设农业标准地10741亩,推出了“大陈小集”区域农产品牌,汇集豆制品、高粱酒等9个品类25个品种,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达6000余万元,为农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抢滩数字乡村“领跑线路图”

通过深化“五水共治”,大陈镇累计投资近3亿元,实施雨污水管网工程117个,新增污水管240公里。全镇深化“垃圾分类”,实现城镇、农村、工业垃圾分类全覆盖,通过建成杜门垃圾中转站,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监管系统举措,人居环境也因此得到优化。

在数字乡村方面,大陈镇把下山移民作为推进偏远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促进“小、散、乱”的自然村落布局向以城镇为核心、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村镇布局体系转变。

针对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创业人口多的现状,大陈镇采取了创新安置的方式,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农民自主选择安置地,对相对贫困群体则采取建设简易房和购买农村闲置房等方式予以安置,促进更多的偏远山区农民向中心村镇和县市外搬迁移民,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大陈镇还大力发展新型数字化产业园,逐步孵化和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深度交融线上流量与线下产业,促进数字乡村迭代升级。

猜你喜欢

精品垃圾数字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答数字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倒垃圾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