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创新研究
——以《金融学》信用卡主题为例

2022-10-14卜小玲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融学信用卡成人

卜小玲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北京 10005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不同,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系统学习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成人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职人员,担负着家庭和工作岗位的重要职责,有多年工作经验,社会阅历较丰富,因此,引领学生爱党爱国,真正担负起对自身、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以知识和能力报效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尤为重要。此外,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2]

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重要元素。成人高校学生对热点案例、主题研讨、课堂思辨、任务式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找到适合成人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成人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引入教学、融入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同频共振,达到共享共赢共同成长的教学效果,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也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创新的突破口。

一、成人高校《金融学》课程的设计原则

(一)课程基本信息

1.《金融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金融学》课程是成人高校经济管理类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运行机制及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务的应用型课程。

课程目标要求顺时顺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政元素”,培养学生金融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情怀。同时,要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等金融学理论有系统的认知,具备辨析金融理论的专业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2.知识模块的教学目标

“信用卡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主题(知识模块)。信用卡是现代社会日常使用的重要支付工具,也是人们信用记录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信用卡支付工具的认识并掌握其技能,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信贷和消费观念,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学情分析

在成人高校中,由于《金融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因此选修的学生人数较多。与普通高校学生来源相比,成人高校学生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根据近五年本校收集的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来看,成人高校学生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成人高校学生特点

大部分成人高校学生来自外省市乡镇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服务于不同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的学生还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成人高校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但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除了希望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更希望能够借助学习到的知识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专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努力进取收获美好生活。

(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设计原则

1.以专业人才德育需求为导向

针对成人高校学生“成人”和“在职”的突出特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现场演示等教学方法,导入学生更关注的“金融思政故事”与“金融慕课”,多视角向学生生动阐释,使学生认清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高度认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金融知识应用分析能力。

2.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时政、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丰富,教师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选择学生关注的经典案例和金融故事,依托成人高校学生生活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引导学生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以此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3.以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为突破口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柱,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侵蚀金融资产、破坏金融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结合课程所涉及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层次、有深度地融入品德思政教育,使学生不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具有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金融核心素养。

通过以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设计原则,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如图2所示。

图2 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实现路径

二、思政元素引入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引入教学的思路

1.价值塑造

成人高校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国家未来、社会经济、职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是没有机会系统梳理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教师通过视频图片、金融故事、慕课微课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宏观)的价值目标、社会(中观)的价值取向、个人(微观)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因素,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3],彰显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价值意蕴。

2.案例导入

信用卡是银行根据个人和单位的信用度与财力向其发行的,具有存取现金、消费支付、转账结算、信用透支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工具。信用卡本质就是信用贷款。信用卡具有先消费后还款,有免息期待遇,最低还款额等特点。

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前期调研;课上,通过现实案例链接信用卡产生和发展、信用卡优势和不足、信用卡投资理财、风险防范等重要知识点;课后,教师进行作(任务书)业布置,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提升,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将知识拓展延伸到工作实践和生活中来。由于这些知识和案例贴近学生工作和生活,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课堂参与度高。在此基础上,从唯物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挖掘信用卡知识和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设计

(二)引入教学的实践过程

信用卡是现代社会常用的支付工具,也是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贷和消费观念,加强对信用卡工具的认识,并掌握使用技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是信用卡实践教学目标。以微课案例—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为载体[4],通过团队合作、调研分析、课堂思辨、思维碰撞、点评反思等翻转课堂元素寻找答案,完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图3所示反映出引入教学的实践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点评问题。

图3 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过程示意图

1.提出问题—案例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前期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信用卡知识的掌握、需求和兴趣,制作出生动灵活的微课案例—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以微课案例来引导学生从唯物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正确认识信用卡知识,然后再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探究信用卡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由于信用卡知识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具体工作岗位内容,因而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很高。

2.分析问题—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教师采用任务式与合作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前三周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即围绕“信用卡的风险和防范”“绿色信用卡的意义和发展”“虚拟信用卡与实体信用卡”等内容进行政策学习、文献搜集、案例解析,挖掘理想信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在信用卡主题中的应用。

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围绕所选定的论题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图书馆、新华书店、银行网点、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搜集筛选资料,把具有中国特色和价值理念的信用卡主题内容凝练、总结、提升,小组长集中汇总后撰写任务书。

3.回答问题—成果展示,思维碰撞

课堂上每组选派一位学生用思维导图、视频案例、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向师生展示本组学生针对信用卡特点、信用记录和用卡风险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探究,对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答案的思考,小组成员补充发言,各组学生交叉提问答疑。由于成人高校学生大都有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讨论的议题又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上教师及时引导,使得课堂讨论言之有物,学生对信用卡的利弊有了明确的认知,并能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对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也有了清晰的答案,即如何在享受信用卡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又能规避信用卡风险和陷阱。具体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信用卡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

4.点评问题—延伸反思,提升能力

首先,教师在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前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正向反馈,如学生精心准备、精诚合作、精彩分享,也对任务书中遗漏的细节逐一指出,尤其是对学生关注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恶意透支等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并强化其正确认知,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其次,对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这一案例渗透的诸多思政点,每组学生任务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师也对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细节提出改进意见,将课程作用由单纯知识传输转向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师生共同获得成长。

最后,为了巩固教学实践效果,要求各小组结合教师、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相关信用卡主题任务书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并纳入课程总评成绩考核中。

三、讨论和结论

上述将思政元素融入《金融学》信用卡知识模块教学设计,针对成人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借助金融微知识点—信用卡主题展开思政教育,用生动的微课案例引入教学实践,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意蕴,这样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在成人高校还是首次,对成人高校课堂思政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有益尝试

本次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发现,以微课案例—信用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为切入点,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点评问题实践过程展开,学生兴趣浓、热情高,能够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认识信用卡支付工具的利弊,并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本次开展教学实践是针对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有益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塑造:强调价值引领,提高学生思政水平

专业课程思政要以学生发展和需求为中心,以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法治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为重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品质、专业素养过硬的技能型人才。本次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如果信用卡涉及恶意透支,最高要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产生很大的震动,纷纷表示绝不会触碰法律红线,一定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到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治理念和道德修养。

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总体目标下,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应以传授专业知识为基础,如脱离学科特点和专业体系开展“课程思政”会导致课程失去生机和活力。[5]成人高校学生大多都有多年工作经验,很多学生也是信用卡持卡人,对信用卡知识有强烈需求,主题教学实践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和情感共鸣,通过学习了解到信用卡发展历史、信用卡优势和弊端、信用卡风险和防范等知识点,对正确认识和使用信用卡,借助信用卡专业知识消费理财更加自信,以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理念创造美好生活。

3.能力培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信用卡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抽丝剥茧,厘清了信用卡的优势和弊端,了解到其是双刃剑,既能带来美好生活,也能让生活陷于困境,甚至坠入深渊。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对个人、对岗位、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信用卡教学内容五个学期的思政教学实践,对落实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价值观得到塑造、专业知识得到内化、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教学目标。如图4所示。

图4 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示意图

(二)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应用创新

课程思政不是新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而是要求所有课程落实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在本次教学实践研究中,教师践行育人职责、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是关键,同时,结合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成人学生特点,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意蕴也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次教学实践的应用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价值塑造为引领

(1)价值塑造贵在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知识的框架之下融入思政内容,不是简单拼接,而是有机融合,教师通过教学能力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式润物无声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将其渗透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我总是很快就被我妈揪回去,又骂又打一顿,可我第二天照旧,许飞很看不惯,他挂着鼻涕堵住我的路,认为我背叛了他。

(2)价值塑造重在教师引导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做好成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关键,“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文件精神,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精深的专业学识潜心立德树人,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课,践行成人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

2.以知识传授为基础

(1)强化知识的真正价值

知识传授只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强化知识的真正价值,将知识传授的育“智”功能提升为价值塑造的立“志”载体。通过在讲授中明确知识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实践价值,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和强化理想信念,使学生在增长知识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力量,进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以知识创造财富、以知识回报社会的价值观。

(2)融入伦理道德教育

知识传授在工具性知识讲授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目前成人高校伦理知识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和原则层面,一般局限于简单道德说教,学生面对具体问题仍无从下手。因此,知识传授中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和职场困惑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启发学生思考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什么”与“应该如何做”的伦理实践问题,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养成严谨的理性思维。

3.以能力培养为路径

(1)“教”“思”结合

价值塑造、能力提升不是靠简单的知识“灌输”来实现,若只有教师课堂上的“教”而无学生课堂下的“思”,价值塑造、能力提升便难以实现。[6]反之,若没有针对学生课堂下的“思”,这种课堂上的“教”就无法真正走入学生内心,进而引发情感共鸣。因此,教师不是单纯讲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及时开展主题教学实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课上“教”与课下“思”融为一体。

(2)“考”“评”结合

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要从“以试卷考核为主”转变为“以及时反馈为主”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反馈—教师评价,使学生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对在何处、错在哪里,肯定学生成绩并指出不足,促使学生及时反思和总结。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动态育人机制,深入挖掘思政育人的“结合点”和“融入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升育人实效,这是一个精益求精且不断求索的过程,需要成人高校教师在积极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猜你喜欢

金融学信用卡成人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成人不自在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信用卡资深用户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信用卡诈骗
Un rite de passage
“人卡分离”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及思考
将信用卡借与他人使用致恶意透支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