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鼓圈活动 提升幼儿群体音乐素养

2022-10-14吴彩娟

林区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场域音色乐器

吴彩娟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4)

鼓圈这种集体性的音乐娱乐活动,源头在非洲,30年前形成于欧美,由于其即时融入、包容分享的外显特征,随着地球村的便捷传播和文化的互融影响,很快流行到各大洲,于近10年左右自北京开始向我国大中型城市辐射。在大学校园、企业团建、街头社区都会经常开展,甚至引入到中学课堂辅助青少年健康教育,运用于特殊学校问题儿童教育,也开始进入到幼儿园的游戏日常。在幼儿园积极开展适宜的鼓圈活动,收获的成效除了热烈的气氛和震撼的场面,快乐的参与和情绪的宣泄之外,对于幼儿群体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有着显著的场域共振效应。

一、鼓圈活动蕴含音乐教育价值

鼓圈(Drum circle)是一种群体打击乐活动,一群人围成单圈或双圈甚至更多圈,一个带领者在圈中心位置带领引导圈上的所有人演奏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这群人少则十几个,多则七八十甚至两三百人,多数人演奏鼓,少数人拿着非鼓类小型打击乐器,在围成的一到多个同心圈里,跟随引导者不断变换自己的演奏,在恒定的鼓圈团体节奏中每个人又可以有自己的即兴创造,营造出丰富多样的鼓圈团体音乐,场面震撼,气氛热烈。鼓圈适宜的对象几乎是所有人,参与者并不需要音乐专业素养基础,鼓圈阵中的这群人并不一定是熟人,可以是完全陌生的路人,大家围在一起,陌生甚至隔阂在一致的鼓圈团体节奏中被打破,鼓圈节奏发挥出音乐最原始的魅力。鼓圈活动具有集体统一、分享包容、即时创造等特征,鼓圈的经典要义是“分享、支持、连接、包容”。鼓圈是音乐集会,也是人际互动的休闲娱乐。鼓圈的最基本形式是同心圆圈阵。经常加入鼓圈活动演奏款式多样、音色丰富的各种高低音鼓和其他小型打击乐器,分享切身体验,能够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增进团队意识,获得正能量与激励,不断提升自我认同感[1]。

鼓圈的最基本内容是集体演奏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价值。一名引导师和众多加入者秉持“分享、支持、连接、包容”精神,从带领和被带领、引导和被引导、跟随和被跟随,渐渐达到鼓圈活动所倡导的“跟随跟随你的人”“不教而教”团体音乐共创境界,获得深层次高端的身心愉悦。鼓圈阵团体的建立、发展与成熟过程,内在蕴含与外在表现的正是每一个参与者的节奏感受与表现力、相互倾听与互动补充、演奏音色的多元挖掘与美感呈现、速度进程的快慢组合变化、力度强弱的交替连接表现,甚至还加入了歌唱与舞蹈抒发即时情怀,这些富含音乐元素的体验、表现与成长,都在不知不觉中滋育着参与者的音乐素养,所以说鼓圈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价值。在引导者具有创意要求的情境中,鼓圈阵就是一个环路或集合,将鼓圈阵中的每个参与者连接成为相对完整的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大家相互传递经验,强调互动体验,每个参与者的音乐素养表现都可以影响到环路上的连接,多元持续的交换和互动以及通力合作发挥出良性作用,呈现为显著的场域共振效应[2]。

二、开展幼儿鼓圈活动的实践探索

1.条件支持

场地安排:幼儿鼓圈演奏的场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场地大小则视本次开展的鼓圈规模大小而定,要放得下所需的乐器和座位,室内的墙壁最好能适度减少回响,可以配放椅子或凳子,也可以站立演奏。

培养引导师:培养至少一名品性技艺俱佳的引导师是首要的。鼓圈引导师就是带领者,通常站立在鼓圈阵的中心,运用鼓圈相应的引导技巧,引导鼓圈阵互动创造音乐,辅助大家获得积极和谐的团体音乐体验。初始水平的鼓圈引导师类似独裁者,号令整个鼓圈阵开始与停止,统一音量、速度等变化;其次提升为教导者,引导鼓圈阵具备打击乐团意识;然后提升为引领者,指挥鼓圈阵向打击乐团演奏发展;最后成长为指挥者,引导群体创作,营造“圆满和终结”的情绪氛围。不同层次的引导师带给幼儿不同层次的参与体验,引导师带领幼儿鼓圈阵演奏出各种节奏型,变化强弱、交织高低、组合快慢、协同音色,推动鼓圈音乐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课程计划

鼓圈活动具有即时性特征,不需要排练。从来都不可能发生两场一模一样的鼓圈,即使是同一个引导师用固定的引导流程、相同的引导手法,也会因参与者身份、情绪和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而生发出不一样的鼓圈阵音乐。而鼓圈活动的包容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几乎可以接纳所有人参与,基本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音乐素养基础要求。为了轻松顺利地开展幼儿鼓圈活动,可以组织师幼鼓圈、幼儿鼓圈、亲子鼓圈三个层次循序渐进。

师幼鼓圈活动。可以先从教师鼓圈、教职工鼓圈开始,既是音乐集会,也是团体游戏,不仅能为教职员工调节性情、愉悦身心,还能提升队伍凝聚力,收益到“关怀、互助、协作、共生”的团建成效。接下来就可以安排部分幼儿进入中大型鼓圈阵,鼓圈阵的场域共振效应会很快带动起幼儿模仿、协同甚至发生自我创造,完成师幼鼓圈音乐。

幼儿鼓圈活动。规模从小到大,时间灵活机动,速度由慢到快,技巧由浅入深,引导师带领幼儿不断玩鼓圈,其过程实质千锤百炼,幼儿乐此不疲,这也正是鼓圈活动的神奇之处,场域共振效应使得幼儿鼓圈阵的表现水平迅速提升,甚至能创造完成较高水准的幼儿鼓圈音乐。

亲子鼓圈活动。在放学离园、“六一”游园等合适方便的时机,邀请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进入鼓圈阵。幼儿已具备一定的鼓圈水平,在鼓圈场域中承担起传递经验的任务,来自各行各业的幼儿家长更多作为社会人身份在鼓圈场域中接受传递,在引导师引导下完成亲子鼓圈音乐。

三、在鼓圈活动中培养幼儿群体音乐素养

鼓圈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价值,滋育着参与者的音乐素养,其通常的状态是整体提升鼓圈阵全部参与者的群体音乐素养,而不是重在个别辅导、单独训练演奏技能。幼儿加入到鼓圈活动中,不需要提前进行专门的分解技术训练,也不需要进行单一乐器的演奏训练。参与鼓圈活动的幼儿个体,其音乐素养的进步,是被鼓圈阵群体带动与包容的。经常参加鼓圈活动的幼儿群体在节奏、音色、强弱、速度和情绪等方面的感受性与表现力发展较快,而且习得过程润物无声、轻松愉悦,音乐素养会得到显著提升。

1.鼓圈阵整体的节奏感受与包容个性的节奏表现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自带着恒定的心脏跳动,幼儿走路、跑步甚至跳跃也蕴含着自然的均匀的节奏,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且往往自带一定的韵律感,具有这样原生状态的幼儿,只需要注意看着引导教师的指挥,一群幼儿就能以最简单的打击动作跟上一个初始鼓圈的稳定节拍,每个幼儿都能融入这个鼓圈节拍,表现出统一的团体节奏,这就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初始鼓圈阵团体。在这个新形成的鼓圈阵团体中,幼儿可以相互模仿打击统一的相同节奏,甚至可以很长时间保持不变。随着引导师的善巧引导,很快就会有幼儿在这个鼓圈阵音乐的进行过程中开始演奏出不同的节奏,在统一的节拍进行中,越来越多的不同节奏开始出现,这个鼓圈阵音乐就渐渐丰富起来。“不教而教”“跟随跟随你的人”是鼓圈引导师的高明法门,不用琐碎的话语讲解,也不做分解的程式训练,引导师的招式是通过观察和捕捉、示范和邀请,激发每一个参与幼儿的潜在节奏创造力,不断创意自己的演奏节奏,不断探索节奏创作和互动协作的各种可能,不同的打击乐器展现不同的演奏节奏,同一类打击乐器也会演奏出不同的节奏型,丰富繁多的节奏型都统一在这个鼓圈阵的同一节拍下,这就出现了初始鼓圈的节奏创造,建立起属于这个鼓圈阵自己的音乐节奏,最基础的鼓圈音乐就呈现出丰富又和谐的状态。鼓圈阵的节奏感受是整体性的,场域感染带动,经验相互传递,圈阵连接共振,整体的节奏感受中包容了个性的节奏表现,音乐的节奏创造就这样产生了。

2.鼓圈阵整体的音色感受与包容个性的音色表现

鼓圈阵以鼓为主,初始鼓圈的演奏状态基本是所有打击乐器同时演奏,因此幼儿在鼓圈活动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鼓类的音色,鼓类的音色通常富有震撼力,带有宣泄感。而参与鼓圈的幼儿个体首先关注到的则是自己演奏的乐器音色,各种木质类乐器、金属类乐器音色各具特点,不同音高不同形状的鼓音色也大有差异。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幼儿就会从关注自身演奏的乐器发展到关注鼓圈阵的主体乐器鼓类,然后又会转向关注近旁伙伴演奏的不同乐器,最后甚至能够关注到所有的乐器。眼睛看到的固然是乐器形状和演奏方式,耳朵捕捉的则是乐器音色。随着鼓圈演奏水平的提高,引导师会指挥高音鼓类、中音鼓类、低音鼓类分别展示演奏,指挥整个鼓圈阵进行简单的二分群体训练,并发展到四分之一互相传递或应答训练,培养幼儿初步的打击乐团意识,带领幼儿鼓圈阵渐渐向打击乐团发展,幼儿对于这个鼓圈阵中所有类别乐器的音色感知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而且,每个幼儿每次参加鼓圈阵都会选择不同的乐器,鼓圈活动鼓励每个幼儿个性表达,明确没有所谓的错误,引导师会关注到鼓圈阵中的每个幼儿,指挥演奏音乐回声、分组表现、聆听个别展示,运用高超的引导技巧引导幼儿相互关注。鼓圈阵的音色感受是整体性的,同时包容了个性的音色表现,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对鼓圈阵中所有乐器音色的感知经验。

3.鼓圈阵整体的强弱感受与幼儿群体的强弱表现

一个真实的鼓圈,其情绪基调通常是明朗的、热烈的,甚至常常出现喧闹,呈现出的力度状态往往持续在较强的程度。但是太长时间保持单一的热烈和高强度,容易引起人的体力疲劳和精神厌倦。随着鼓圈阵水平的提高,引导师会带领鼓圈阵整体演奏出庞大的音量、微弱的音效、极度的重音、突然的静止等等强弱变化的音乐,一个幼儿鼓圈阵也是完全能够达到这样强弱变化水平的。引导师还会按照乐器类别开展强弱交替变化演奏,或者是各类乐器之间的强强连接,或者是各类乐器之间的强弱应答,有时又是各类乐器之间的弱弱连接。也可将整个幼儿鼓圈阵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各个分部的幼儿群体之间开展强弱变化呼应连接。鼓圈阵的强弱感受是整体性的,场域感染带动,经验相互传递,圈阵连接共振,幼儿群体的强弱表现能力得到培养,鼓圈音乐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4.鼓圈阵整体的速度感受与幼儿群体的速度表现

一个真实的鼓圈缘于对这个鼓圈阵所有参与者的协同接纳需要,其常态的节拍进行是保持稳定不变的,节拍持续进行的速度也基本维持恒定而少有变化,常常表现为中等速度,可以略快些,以方便照顾到所有人。幼儿鼓圈阵的节拍进行一般保持在中等速度,稳定的场域感染推动全体幼儿增强节拍感,保持稳定适宜的演奏速度。随着鼓圈阵水平的渐渐提高,引导师还会带领鼓圈阵整体加入表现速度快慢变化的节奏,比如,渐渐加快调动起更热烈的情绪,或者指挥演奏急速的连续强力敲击宣泄情绪表达兴奋,再或者渐慢的整体演奏营造逐步安静的气氛,甚至全场突然静止之后变换另一种速度重新开始,等等。在音乐素养中,速度是个比较难以掌握的音乐要素,幼儿对速度的感知和表现是比较困难的,鼓圈活动正好给予了集体的力量,能够很好地稳定幼儿的节拍感,维持表现适宜的鼓圈音乐速度。鼓圈阵的速度感受是整体性的,场域感染带动,经验相互传递,圈阵连接共振,幼儿群体的速度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5.鼓圈阵团体的归属体验与包容个性的情绪表现

健康积极、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状态是鼓圈音乐情绪的基本特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正面滋养作用。“圈”意味着平等,鼓圈活动就有着强调“接纳”的基本态度,接纳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和表现,接纳参与者的各种情绪并向健康积极的良性方向转化。幼儿鼓圈阵持续的状态常常是热烈而又欢快的,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和宣泄的表现。幼儿在鼓圈活动中释放出真实的自我状态,幼儿个体为自己的进步获得个人成就感,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绪。高明的引导师会细致观察发现微妙,适时指挥不同类型的乐器引发互动变化创作,如有时刻意指挥较长时间加强力度的快速密集演奏,来释放转化负面情绪,引导师可以将个性不相同、水平参差的一群幼儿融合到一起,幼儿协作配合,享受愉悦,相互之间的默契感不断增强,能够亲身体验到团体配合的逐渐形成。优秀的引导师关注引导每个参与幼儿在鼓圈中分享互动感应彼此,适时安排幼儿个体呈现到鼓圈阵面前,既维护幼儿的个性张扬、满足表现欲,又引导相互关注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要求表现欲强的幼儿在鼓圈阵中学习谦让,鼓励腼腆的幼儿渐渐融入,敢于乐于表现,这些变化会随着鼓圈阵水平的发展而悄悄发生。陌生、隔阂或不愉快都会在鼓圈活动进行中渐渐被打破,释放消极情绪,增进伙伴情谊,和谐互动又保持个性,团体归属体验和包容个性情绪和协共生。幼儿鼓圈活动就是一场音乐集体游戏,蕴含着“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收获到“关怀、互助、协作、共生”的发展成效。

美国运用音乐和节奏的引导大师Arthur Hull是全球公认的鼓圈之父,他于30多年前发现了鼓圈活动的魅力,很快加以完善并致力于培训和推广。中国“鼓圈引导师联合会(DCFC)”经过多年的筹备,于2019年在北京成立,有效促进了中国鼓圈引导师分享节奏精神,将其辐射到各级各类学校(含特殊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商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鼓圈学习、鼓圈娱乐、鼓圈社交活动,增进和谐相处,推动团队协作,提升音乐素养,治愈心理疾病,鼓圈活动在中国方兴未艾,正呈蓬勃发展之势。2015年笔者有幸在北京参与了一次鼓圈活动,震撼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之后便追随鼓圈专题培训,成立鼓圈工作坊,探索开展学生、教师、社区和幼儿园的鼓圈实践。随着准备条件的积累和成熟,近两年主要在幼儿园开展教师、幼儿和亲子鼓圈活动,深切体会到鼓圈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价值,鼓圈阵群体带动与包容着参与鼓圈活动的幼儿个体,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习得多方面的音乐常识,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场域音色乐器
学乐器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乐器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