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角下的分配研究
2022-10-14亓占丰
亓占丰
(大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分配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较流行的观点一般认为,分配是国民收入分割成各生产要素份额的配置过程[1]。马克思也认为,“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数量)”[2]733。如果不考虑对生产要素的定义,这两种观点其内涵是一致的。但是这样的定义仅仅对分配做了描述,没有触及到分配的本质,也没有说清楚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到底是什么。
从分配相关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三个方面。第一,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从费尔德曼到斯特鲁米林,再到涅姆钦诺夫一脉相承,确定了积累与消费的最优比例应该是在长期中能保证消费基金实物量最大可能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研究更多的是根据经济状况确定最优积累率。而随着市场化的加深,又演绎出另一种观点,即把宏观上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视为个体的最优化决策的综合表现。由于积累主体的来源多元化,使得“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成为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3],于是更多学者将精力转向第二个方面。
第二,分配格局及其变动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总体分为三类。一是对分配格局的研究,以初次分配居多,从居民、企业和政府这三大分配主体进行研究,通常用资金流量表核算法或者收入法利用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夏万军、张懿佼研究发现,2005年到2014年我国初次分配中居民和企业收入占比下降,而政府收入占比上升[4]。二是分配格局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张鹏、王娟研究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中国工业部门收入分配格局对产业升级的影响[5]。三是影响分配格局变化的因素。韩海燕、姚金伟研究了“互联网+”新经济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6]。
第三,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大多围绕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变异系数等进行,测算收入分配差距。李子秦、吴昊发现中国行业收入差距随经济发展加速扩大[7]。二是收入不平等对社会的影响。吴玲萍、徐超和曹阳发现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家庭教育消费[8]。三是各种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如科技创新的影响[9]、婚姻匹配形式的影响[10]、城市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11]等。
修正后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所谓收入的不平等,本质上就是劳动创造的不平等[12]。而抛开贡献讲分配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之所以会出现种种类似有问题的研究,是因为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缺少价值论这条主体逻辑线,这才使得各种研究碎片化。
除此之外,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分配中。韩文龙、谢璐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应该成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13]。蔡继明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分配制度的变革[14]。陈光金认为,真正的按要素分配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统一[15]。也就是说,这些学者研究的都是怎么分配的问题,但是对于什么是分配以及为什么要分配都没有涉及。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分配的产生和演变。本文与现有文献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不仅回答了分配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演变过程,说明了分配的原则、特点、本质、尺度、分级及社会形式,而且分别研究了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分配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分配的四个影响因素:理论值、规划值、规划理论差和消费值,使得劳动价值论具备解释各种分配现象的能力。
一、分配的产生、原因及本质
从历史上看,分配首先从劳动者自身产生。在原始社会,人们到处猎食,就是劳动;通过劳动得到食物,就是生产;将食物发给自己,就是分配;把食物吃掉,就是消耗。由于将食物发给自己的这一分配过程隐含在生产过程中,所以这时的分配与生产是合为一体的。
分配首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是在家庭内部。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外获得食物,回来之后将食物分配给家里的老弱病残,尤其是分配给下一代。这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就像母猫在得到食物后会让小猫先进食等现象,本质上都是分配。这时的生产过程没有变,依然是单一生产者。但生产者作为家庭的分配者,则不仅分配给自己,也分配给家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配从家庭扩展到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多个劳动者共同合作捕获大型动物,如狮子。劳动者们将狮子肉按贡献分配给参与的每个人。此时,生产过程从单一生产变成联合生产。在早期,分配者依然属于生产者,是联合生产者中的一员。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分配者逐渐从生产中脱离,蜕变出管理职能,出现组织雏形,慢慢进化为国家。第三产业中的分配服务业开始出现。
那么,分配为什么会产生呢?
从劳动价值论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分配的产生
点直线框为劳动者,劳动者通过活劳动,将自然界中的物质创造出价值,产生死劳动JW,同时自身付出劳动消耗JS,这就是生产过程,如图中的空心箭头所示。而死劳动JW在产生以后,就应该分配给创造它的劳动者,以补偿其在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消耗JS,这就是分配过程,如图中的黑色实心箭头所示。正是由于先发生活劳动产生劳动消耗,后发生死劳动对劳动消耗进行补偿,价值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和死劳动补偿的不同时性,导致分配的发生。
所以,分配其实是生产的一部分,是生产得以实现的最后一个闭环。因为如果完成了生产,而不进行分配,劳动者得不到劳动补偿,不能进行消耗,生命无法持续,也就没有下一次的生产。所以,马克思才说:“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16]9
由此,可以认为分配就是劳动后得到死劳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价值直接分配模式,即生产出的死劳动直接分配给劳动者;另一种是价值分配分离模式,即生产出的死劳动不分配给劳动者,而是继续流通,取死劳动而代之的是等面值的劳动凭证,然后劳动者用该劳动凭证去换取流通后的死劳动,再进行消耗和处理。在劳动凭证出现之后,消费就从分配中剥离出来,分配和消费共同组成了补偿劳动消耗的这一过程。其中,分配是死劳动换成劳动凭证,消费则是劳动凭证换成死劳动。经济学上研究的分配通常都是这个狭义的分配。
对于这两种分配模式来说,有三个共同点。其一,生产在先。分配都是发生在活劳动创造出死劳动之后,即生产之后。因为没有劳动者创造出的死劳动,就没有要分配的价值。其二,分配有价。分配发放的必须是死劳动或者等同于死劳动的劳动凭证。如果发放的不是死劳动或者不能换回来死劳动,则这种分配对于劳动者来说毫无意义,也是无价值的。其三,生存补偿。所分配的死劳动或者劳动凭证必须发放给劳动者。因为这死劳动本来就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属于他自己,只不过为了提升整体劳动效率的缘故,才将分配从生产过程中剥离出来。然而从价值的意义来看,人类创造死劳动,就是为了分配给自己保证生存。或者说,人类通过劳动创造死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劳动消耗,再用死劳动对劳动消耗进行弥补,形成一个闭环。即使死劳动的流动过程变得复杂,这一目的依然没有变。如果死劳动不能返还给劳动者自身进行补偿,劳动者就再不能生存。
二、分配的演变
分配是如何演变的呢?为了能更简单地说明问题,去掉多余干扰,我们忽略掉人类的民族、国家等各种社会属性,而只考虑人类的生物学属性,将人类比作一只猫,来研究分配是如何演变的,如图2 所示。
图2 早期的分配:直接分配
假设在初始状态,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猫只有抓住老鼠并食用才能生存下去。猫的基准活劳动是一只老鼠,即它食用一只老鼠恰好能满足温饱。图2 中,猫抓到老鼠,就是生产。因为老鼠是猫捕获的,所以会分配给自己进行消耗。用肚中有老鼠表示发生过消耗的猫。此时,进行分配的是猫自己。显而易见,如果将这只猫扩展成群体,就意味着还有许多猫进行捕食,则每只猫,谁抓住了多少老鼠,最后总会分给自己多少老鼠。此时,分配必然遵循效率的原则,按照劳动成果进行分配。效率更高的猫,抓住更多老鼠,也会被分配更多老鼠。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能够增加生存机率,有许多种类的动物进化出一种习性,对食物进行储存,以便于以后食用。如松鼠储存松籽和干果等。这就是积累的出现,如图3(a)所示。
图3 积累的出现及演变
图3(a)中,猫在第一天抓到老鼠,依然由它自己分配。猫吃掉一半作为劳动消耗的补偿,也就是消耗。另一半积累起来当成第二天的口粮。这样,不管第二天有没有老鼠,它至少还有半只老鼠可以食用。显然,猫第一天的消耗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第一天的积累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生存,是指猫当期能够存活。发展,是指猫下一期能够存活。所以积累,就是用于下期消耗的当期价值。这时猫付出劳动得到的死劳动,都属于消费品。消费品可以分为易耗品和耐用品两种。能够直接补偿劳动消耗的属于前者,能够间接补偿劳动消耗的属于后者。由于前者一般难以长期保存,可以认为猫积累起来用于第二天消耗的,是消费品中的耐用品。这种积累就是储蓄,即用于下期消耗的当期耐用消费品。
第二天,猫生产前再食用半只老鼠,也就是猫第一天的积累。然后猫付出活劳动抓到一只老鼠,再和第一天一样分配。于是猫每天循环着相同的故事,就构成了猫世界的经济活动。
当猫有了家庭,猫的劳动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比如一只小猫,如图3(b)所示。第一天,劳动猫和图3(a)一样按照消耗和积累分配,但积累的部分将用在小猫身上。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积累相当于是为了小猫的存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如果将劳动猫和小猫视为一体,积累在当天被小猫消耗掉,相当于图 3(b)变成了图 3(a)。所以,积累的出现就代表着出现了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分配。这里的非劳动者不仅仅指没有劳动能力的小猫或其他老弱病残猫,也包括在未来缺乏劳动能力的劳动猫。图3(a)就可以代指后一种,图3(b)则代指前一种。
随着生产力发展,为了更快获得食物,劳动猫创造出工具。但是工具和食物不同,不会第一天生产出来,第二天就消耗掉,而只会一点点折旧。这样,投资就出现了,如图4 所示。
图4 投资的出现
图4 中,劳动猫第一天创造了工具夹子,在用工具夹子抓到老鼠后,进行的首次分配,是把夹子和老鼠各自进行分配。抓到的老鼠会分给所有的猫,属于消耗。而夹子,仍然要分给劳动猫,属于积累,并流转到第二天。从夹子当成积累被分配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消费品和生产品的分野出现了。在此之前,各种工具也被生产出来,但一直没有参与到分配中,是没有价值的。在分配中只有消费品概念,而没有生产品概念。而当夹子被作为死劳动进行分配时,生产品就出现了。被作为积累流转的生产品,只是耐用生产品。因为生产品中还有易耗生产品,是当期消耗的生产品。由于在当期消耗,不继续流转,分配时被当作易耗消费品处理。所以,投资就是用于下期消耗的当期耐用生产品。一次分配就是耐用生产品和消费品的分配。二次分配就是易耗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分配。在第二天,耐用消费品被消耗,耐用生产品就转为投资,继续参与抓捕老鼠的过程。如果把图4 中的一次分配去掉,则图4 就变成了图3(b),这表明二次分配是在一次分配的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生产的形式和组织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氛围中,围绕着生产和经济运作,人们渐渐形成一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这种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是所有人都受益、都需要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配者必须从每个人那里抽取一部分价值来处理,这就是税收,如图5 所示。
图5 税收的出现
图5 中,劳动猫抓住老鼠之后,首先会被收取一部分税收。税收就是用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当期易耗消费品。所以古代收税收的都是粮食、布匹等这些东西。这部分价值在当期表现为国家积累,在次期表现为公共消耗。因此,这次分配进行的就是公共消耗和私人消耗的分配,也就是三次分配。所谓公共消耗部分是指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后备部分。这两部分是一个社会必须存在,影响每个人,但又不属于某个特定人的消耗。
从图2 到图5 就是整个分配过程的演变。其中,图2 是分配的基本原则,即生产多少就被分配多少。图3 到图5,就是经济从微观到宏观的具象。当然,这里的分配完全以实物为例,没有体现劳动凭证的作用。但实际上,即使劳动凭证参与进来,也只是将分配中的消耗变成了消费,而不会改变分配的方式和比例。
然而要注意的是,分配的产生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分配顺序。人类社会的分配顺序,或者说分配管理的顺序,和分配的产生是正好相反的。这是因为,分配的演变是由于人类所创造死劳动的性质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性质死劳动的产生,导致死劳动的补偿方法发生改变,分配就出现不同级别。这种分化在产生之初是自发性的、临时性的、不规律的行为,而不是正规的、常存的社会组织行为。分配成为人类社会的组织行为是在分配服务业职业化以后。很明显,随着人类社会产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越来越多,为了管理这种利益和需求,税收从临时性的、不规律的收取转变为定量定期收取。这种常存的收取行为要求有正规的组织来管理,于是分配者就由兼职者转为职业者。这种转变代表分配管理的第一级出现,也就是一级分配。一级分配其实也是三次分配,属于三次分配的正规化和组织化。从历史上来看,一级分配的出现,代表着强制性定期定量收取税收的组织出现,也就是国家的出现。
最初,由于劳动率低下,人们只能抱团进行集体劳动,生产工具都属于社会公有。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个体劳动已经能够实现温饱的情况下,集体劳动和公有制逐渐瓦解。私有制的产生使得占有生产品就可以无偿占有生产品创造的死劳动。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导致二级分配的发生,并形成了阶级,即围绕二级分配所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双方。二级分配也是二次分配,不仅是生产品和消费品之间的分配,也是生产者和非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生产者和非生产者都属于劳动者,但在阶级对立条件下,生产者泛指二级分配中被剥削的一方,非生产者泛指二级分配中剥削的一方。
当生产者受到剥削,也能创造更多财富时,三级分配就出现了。三级分配也是一次分配,不仅是耐用消费品和易耗消费品之间的分配,也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分配。
于是,最终整个分配的社会形式构成,如图6 所示。
图6 分配的社会形式
横向箭头表示当期到次期的变化。箭头左边的当期相当于采用收入法进行核算,属于传统研究中的初次分配。箭头右边的次期则相当于采用支出法进行核算,属于传统研究中的再分配。但是,这种对分配的概述过于笼统,所以,此后将按三级分配进行研究。由于是分配的社会形式,存在货币因素,图中将之前分析中所提到的消耗按消费替换。
图中劳动者消费和非劳动消费之和就是私人消费。个人消费就是劳动者消费,在当期变成最终消费。个人积累,主要以储蓄和社保为主。这是因为储蓄和社保都是用来保证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而不是用于现在。其中,储蓄属于家庭保障,社保属于国家保障,两者此消彼长,互相补充。不同的是,社保作为一种国家行为,会在当期转变为非劳动者消费,而储蓄作为非当期消耗的耐用消费品,周转周期长,会用较长的时间转变为消费。
传统研究把以储蓄为主的个人积累看成是投资,实际上混淆了企业积累和个人积累。在次期的开始,前者属于耐用生产品,而后者属于耐用消费品。只是国家和企业向个人借钱来进行投资(通过银行这一中介),在有担保的情况下,使得耐用消费品转变为耐用生产品。
三、分配的实现
(一)分配的宏观实现
宏观的经济分配目标,是实现当期死劳动价值最大化。从死劳动的流转来看,当期生产的死劳动,只有在消耗以后才能实现其经济学上的价值。要提升这一价值,在创造的死劳动总量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消耗越多,即图6 中的最右一列中的消费总量越高,价值越高。要实现这一点,本质上是控制图6 中的各级分配比例。
以中美两国的数据为例来研究两国当前的一级分配比例①中国的数据资料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美国的数据资料来源为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按收入法计算,国家积累和国家消费之比可以得到一级分配比例。由于这个值是政府的规划,称之为规划值。按支出法计算,假设前一年的生产税净额在当年完全消费掉,则当年实际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之比,也可以得到一级分配比例。由于这个值是国家实际发生的,称之为实际值。以1990年为基期,按不变价格计算1995—2017年中美两国一级分配比例的规划值和实际值,如图7 所示。
图7 中美两国一级分配比例比较
中国一级分配比例规划值波动较大,美国一级分配比例规划值则基本持平。中国的实际公共消费比美国更高。
考察各国数据,由于各国情况不同,这一比例没有最佳值,只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情况来确定,只要能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就是合理的。要实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生产品和消费品之间必定有一个最佳值,这部分研究属于经济增长范畴[17]。
按收入法计算,企业积累与企业消费之比就是二级分配比例的规划值。按支出法计算,用投资与私人消费之比可以得到二级分配比例的实际值。以1990年为基期,用不变价格计算1995—2017年中美两国二级分配的规划值和实际值,如图8 所示。
图8 中美两国二级分配比例比较
图8 中,中国和美国二级分配比例规划值大部分时间相差不大。不过从实际值来看,两国的表现差异巨大。原因在于中国投资高于企业积累,尤其是2007年之后。企业积累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都属于耐用生产品。固定资产折旧变化较小,因此能变的只有营业盈余。中国企业无疑是用营业盈余撬动了更多资金来进行生产,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储蓄资金。假设次年投资超出当年企业积累部分是投资超出,则观察投资超出与当年储蓄增量,可得到图9。
图9 中国投资超出与储蓄增量变化比较
图9 中,投资超出部分与储蓄增量变化十分接近,只有2005—2007年间变化不符。因为该期间资本市场繁荣,导致储蓄下降。但投资超出的变化说明资金的最终流向依然是投资。
美国则是营业盈余在次年减少了生产资金,相当于将部分生产资金转变为消费资金。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引起二级分配比例实际值的波动,说明这部分消费资金给到的是消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消费者。没有增加消费还抑制了投资,这也是美国经济越来越难以有起色的原因。
从分配的演变来看,补偿劳动者消耗,是为了满足种族的生存需要:补偿非劳动者消耗,是为了满足种族的发展需要。理论上,从生命公平角度考虑,无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所有人的消费应该是相同的,而人均产值为人均消费和人均积累之和。劳动者按劳动人口计算,非劳动者按非劳动人口计算。全国总人口R 等于劳动人口RL与非劳动人口Rf之和,人均消费是X,人均积累为Y,则全国总消费为(RL+Rf)X。所有的产值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理论上这些产值在分配以后,转化为劳动者的收入,然后再转化为消费。因此,劳动人口的人均劳动报酬为(RL+Rf)X/RL,这一数值要等于人均产值X+Y。所以有:
公式(1)说明,如图 3(b)所示,劳动人口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中,积累部分应该完全用于非劳动人口的消费。
所以,三级分配最佳比例就相当于非劳动人口和劳动人口的比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可以把三级分配最佳比例解释为:无论劳动人口,还是非劳动人口,国家为每一位国民提供同等数量的价值来补偿劳动消耗。
从这一结论出发,可以重新梳理和审视现在的养老金制度。养老金不应该是本人存的钱用于本人养老,而应该是劳动人口对非劳动人口的养老。因为只要是本人的钱用于本人养老,都存在最初没有交养老金的那些人如何养老的问题。所以,依据三级分配的同样思路,养老金的钱应该是按非劳动人口占比进行统计,按当年GDP 比例进行总量划分,然后按现行政策以非劳动人口曾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作为计算和调整分配的依据。只有这样,养老金才不存在弥补历史欠账的问题,也不存在人口老化导致的补缺口问题。
如果将三级分配最佳比例作为理论值,则个人积累与个人消费的比例就可以认为是规划值。但是鉴于个人积累与个人消费缺乏准确统计,规划值很难计算,因此只研究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变化。从支出法来看,三级分配比例的实际值等于非劳动人口最终消费与劳动人口最终消费之比。其中,非劳动人口最终消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提供的保障,按当年政府社保支出计算。另一部分是家庭提供的保障,将私人消费扣除掉当年社保支出之后,余下部分包括非劳动人口消费中的家庭保障部分和劳动人口消费部分。由于家庭之中的所有支出,无法区分哪些是用在劳动人口身上,哪些是用在非劳动人口身上,因此按所有人口均分计算,即按劳动人口和去掉社保部分的非劳动人口各自占比计算①中国的社保受益人口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按社保中的离退休人员总数计算;美国的社保受益人口,引自Annual Reports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ProgramsAnnual Reports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Programs,“老年、遗属及残疾保险信托基金”(OASDI 信托基金)网站,见 https://www.ssa.gov/OACT/TR/。。以中美两国的数据为例来研究两国的三级分配比例,以1990年为基期,按不变价格计算1995—2017年中美两国三级分配比例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如图10所示。
图10 中美两国三级分配比例比较
图10 中,中国三级分配实际值高于理论值,说明中国分配给非劳动人口的死劳动太多,高于最佳值,且越来越高。而美国三级分配实际值低于理论值,说明美国分配给非劳动人口的死劳动更少,低于最佳值,且越来越低。
那么,为什么中国三级分配比例的实际值会在2002年之后逐年增加,而美国三级分配比例的实际值在2010年之后逐年下降呢?
非劳动人口消费率是非劳动人口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率,劳动人口消费率是劳动人口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率,公共消费率是国家积累占GDP 的比率。而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率也可以用非劳动人口的消费率、劳动人口的消费率和公共消费率之和表示,如图11所示。
图11 中美两国三级分配比例组成实际值比较
图11 中,2002—2010年间,中国劳动人口消费和非劳动人口消费共同下降导致整体消费率下降,而由于劳动人口消费的下降趋势更大,使得这一期间三级分配比例实际值逐年增加。2010年之后,公共消费率有所下降,但消费率是增加的,说明公共消费没有对消费率增加产生影响,而是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消费率的共同增加,使得消费率增加。正由于非劳动人口的上升趋势更大,使得三级分配实际值在2010年之后也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美国三级分配比例的变化是由劳动人口消费率和非劳动人口消费率之间的变化引起的,完全呈反向变化。当劳动人口消费率增加时,三级分配比例就下降;当非劳动人口消费率增加时,三级分配比例就上升。
从经济的现实来看,要实现当期死劳动价值最大化,主要是让生产出来的死劳动全部消费出去。国家积累作为公共消费部分,一般情况下对当期消费率的影响不大,只影响长期趋势。所以,一级分配比例对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影响主要看国家消费的变化。在国家消费中,企业积累部分属于耐用生产品投入,包括固定资产和营业盈余。固定资产部分由于分期消耗,每期消耗属于固定值,因此对当期价值实现最大化没有影响,而只影响价值创造的最大化。营业盈余部分,理论上应该转为生产品分配,对当期消费没有影响。但是在现有分配制度下,营业盈余除了可以转为生产品分配之外,还可以转为消费品分配。只是由于能够得到这种消费品分配的,大比例都是消费饱和人群,因此对当期消费影响也不大。所以,只有三级分配比例是影响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关键因素,让三级分配比例的实际值接近理论值,当期死劳动就能够实现最大化。
(二)分配的微观实现
微观的分配目标,是要实现各环节公平分配。个体通常不关心国家怎么进行分配,只关心自身的分配公平,这就需要研究不同分配环节的经济分配比例关系。考虑到个体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劳动效率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等差异,缺乏显著代表性。而产业是创造相同使用价值的不同劳动人口的聚集,因此用产业来代替个体人口,主要对三次产业进行分析。
劳动人口在经济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环节:生产、分配和消费。其中,三产的产值,就是劳动人口的生产成果,三产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就是不同产业劳动人口各自生产所占的比例。这也是理论上的最高分配收入,称为理论值。三产的劳动报酬占总劳动报酬的比例,就是劳动人口所被分配的比例。这是政府规划的分配比例,也是劳动者实际上能够得到的最高分配收入,因此称为规划值。三产各自最终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就是分配后实际的消费比例,因此称为实际值。理论上来说,规划了多少收入,就产生多少消费,这是最合理的。但实际上往往是能产生多少消费,就需要规划多少收入,以保证最高消费率。
基于以上分析,用当年价格计算得到中国微观角度的分配结构,如图12 所示。
图12 中国微观分配结构
图12 中,中国的微观分配理论值变化说明,这些年来中国的第一产业由于劳动效率较低,产值占比越来越低。而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尽管也有发展,却没有第三产业发展得快。微观分配规划值说明中国在调控上一直希望用提高分配比例的方式,促进第一产业发展。但从实际来看,效果并不明显。1997—2002年间,中国在调控上提升了第三产业的分配比例,直接导致2000—2002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消费占比高低颠倒的重大变化。
从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对比来看,2017年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实际消费占比要小于其生产占比,而第三产业的实际消费占比要大于其生产占比。这也意味着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错位。理论上,国家通过分配结构来调节消费结构,但从微观分配结构的变化来看,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对比图 11(a),中国在 2000—2010年间消费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消费率降低引起的。其中,在2000—2002年间,消费率降低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消费占比降低引起的。在2002—2010年间,消费率降低主要是由第一产业引起的。
用当年价格计算1995—2017年美国微观分配的理论值、规划值和实际值,如图13 所示。
图13 美国微观分配结构
图13 中,美国微观分配理论值说明这些年来美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效率较高,产值占比提高。而第二产业的劳动效率尽管也有发展,产值占比却在下降。微观分配规划值说明政府一直希望促进第三产业的消费,降低第二产业的消费,实际值的表现也正是如此。微观分配的实际值在1995—1997年间巨大变化①1997年为了适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需要,美国预算管理办公室(OMB)宣布改用新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 1997)取代1987年版的标准产业分类体系(SIC 1987)。1987年版的 SIC 的特点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分别笼统地作为一个大类进行统计。NAICS 中与信息制造业有关的 334、335 两个子类来源于 SIC 1987 中D 制造业中的六个部门、I 服务业中的三个部门。这就导致在计算消费时,第二产业实际值增加,而第三产业的实际值降低。这是这一突变产生的直接原因。。考虑到美国受限于体制,缺乏较大力度的经济调整政策,经济比例常年只有轻微变化。因此,这一变化不是经济原因产生的。
从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对比来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实际消费占比要小于其生产占比,而第二产业的实际消费占比要大于其生产占比。这同样也意味着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错位,并说明美国一直没有通过分配结构来调节消费结构。
对比图11(b),美国消费率除了1995—1997年间外,只有2010—2012年间有下降。这一降低是由公共消费率下降引起的。从三次产业看,美国在这一期间的消费率降低基本是由第三产业消费降低引起的。
四、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配在微观上实现各环节公平分配,就是宏观上实现死劳动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而微观中各个产业的理论值、规划值和实际值都可以进一步细分,从产业门类到产业大类,再到组成的企业,甚至直到个人,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经济分配的研究过程。应用此种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消费率下降和美国2010—2012年的消费率下降进行分析。中国在这一阶段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0—2002年第二产业消费率的下降和2000—2010年第一产业消费率的下降,而美国2010—2012年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消费下降引起的,因此,接下来主要对这两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
(一)中国2000—2010年消费率下降分析
要研究2000—2002年中国第二产业消费变化原因,首先要对三次产业的实际值变化进行更进一步分析①三次产业划分与现行标准不同。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两大类。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8 类)和公共应用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类。第三产业包括运输邮电业(包括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业饮食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五大类。,分别对1997年、2000年、2002年和2005年的三次产业进行计算,得到当年各产业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例,即实际值。然后计算不同年份间的各产业实际值变化,如表1 所示。
表1 1997—2005年间中国三次产业实际值变化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2年间实际值变化较大的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其他服务业。图12 说明,农林牧渔业的实际值变化只是常规变化,并不是导致第二产业2000—2002年间实际值变化的原因。同样道理,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和运输邮电业也不是导致第二产业实际值变化的原因。所以,在2000—2002年间第二产业实际值的变化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业引起的。
那么,为什么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消费会发生变化呢?这需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理论值的变化,即创造产值少了,意味着可分配的少了,消费也会减少;二是规划值的变化,即劳动报酬少了,消费也会减少;三是消费市场自身变化导致消费减少。
图 12 中,中国在 2000—2002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规划值变化较大。因此,猜测实际值变化主要是由规划值变化引起的,并叠加了理论值变化的效应。将规划值变化减去理论值变化,就得到了不叠加理论值变化的纯粹规划值变化,如表2 所示。
表2 中,规划值变化最大的是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和房产业。对比表1,房产业收入下降,但实际值反而不变。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收入变化导致的实际值变化相比,说明房地产业在这一期间存在较大消费需求,直接导致实际值增加。
表2 2000—2002年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划值变化
考察《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按行业分职工工资总额表,在2000—2002年间对比第三产业中其他服务业各行业工资占产业工资总额比例的变化①中国的第三产业其他服务业可以分解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教育(P),卫生和社会工作(Q),文化和体育业、娱乐业(R,娱乐业原为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原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国际组织(T,原无)。在2003年及以前,其他服务业中的其他项还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原为社会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O)。,可得表3。
表3 2000—2002年其他服务业职工工资总额占比变化表(亿元)
表3 中,工资总额占比增加的行业分别有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三类,而其他类别则没有变化。所以,其他服务业规划值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三类工资总额占比增加导致的。而表中的这三类,按行业组织来说,都属于政府及其附属组织,是分配服务业,行业职工都是公务员及事务单位职工。
公务员工资历年来有多次调整。1997年和1999年有两次小的调整,但由于1997—1999年间,第三产业分配理论值增加幅度较高,因此整个第三产业规划值理应相对提高,所以从最终消费来看,这一阶段并没有影响到三次产业最终消费占比变化。
但是,公务员工资在2000—2002年间有两次力度较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叠加房地产消费市场的爆发,就是2000—2002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际值逆转的直接原因。
研究中国2000—2010年第一产业实际值的变化,对第一产业内部进行更进一步分析。如图14 所示。第一产业的变化主要是由农林牧渔业变化导致的。从规划值来看,去掉理论值影响,计算2000—2010年间第一产业的规划理论差,可以得到表4。
图14 中国第一产业内部分配结构分析
表4 2000—2010年间中国第一产业规划值变化
表4 说明,2000—2010年间农林牧渔业理论值下降,使得第一产业理论值下降,即第一产业产值占比降低,该产业所能分配的劳动收入降低,消费同时也就降低。
(二)美国2010—2012年第三产业消费变化分析
为了研究第三产业分配实际值在2010—2012年的下降变化,对美国第三产业内部进行更进一步分析②为了方便对比,将美国经济分析局行业代码按中国的第三产业分类,分成交通业、房产业、商业、金融业和其他行业。可以得到表5。
表5 美国第三产业2010—2012年微观分配结构变化
2012年相对2010年,美国第三产业实际值的下降是由房产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引起的。表5 中,在去掉理论值的影响后,交通业和房产业的规划理论差增加值都大于零,但实际值的增加却不一样。
对于交通业来说,理论值降低,规划值增长,说明在劳动效率降低的前提下,国家提高了产业收入,以促进产业增长。规划理论差增加为正,说明和产值占比变化相比,收入变化相当于增加了,因此消费也增加。
对于房产业来说,理论值增加,规划值增加,而规划理论值为正。这说明劳动效率增加,国家对产业收入提升得更多,使得规划理论差为正。但实际值增加却下降,说明这种下降是消费需求本身变化导致的。如果没有相对理论值增加更高的规划值,则实际值会下降更多。
对于商业来说,和房产业道理一样,理论值增加,规划值增加,而规划理论值为正。这说明劳动效率增加,国家对产业收入进行提升,但收入的提升低于劳动效率的增加,使得规划理论差为负,这实际上相当于收入降低了,因此消费反而下降,即实际值下降。
在去掉理论值的影响后,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的规划理论差都小于零,实际值变化也不同。金融业理论值增加,规划值增加,但规划理论差为负,说明在劳动效率增加的前提下,国家提高了产业收入,但收入的提升幅度不及劳动效率,相当于收入降低,但消费是增加的,说明这种增加是消费需求本身变化导致的。其他服务业理论值降低,规划值降低,规划理论差依然为负,说明在劳动效率降低的前提下,国家还降低了产业收入,而收入的降低幅度大于劳动效率,相当于收入降低,因此消费是降低的。
所以,美国在2010—2012年间消费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房产业和商业的消费需求降低导致的。政府采用了降低分配服务业收入同时提高其他产业收入的方法,这导致了其他服务业的消费降低。
因此,基于以上例子可以发现,所有的分配过程都可以按照生产、分配和消费比例得到理论值、规划值、规划理论差和实际值。总结各种情况,可以得到表6。
表6 微观分配影响因素分析表
从表6 中可知,对比理论值、规划值、规划理论差和实际值这四个因素,就可以明确经济分配结构变化的原因。而反过来,这些变化的原因,实际上也是实现分配变化的手段。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分配问题。厘清这一问题,意味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用来直接指导现实中的分配现象。
分配产生是由于价值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和死劳动补偿的不同时性。从分配的演变过程出发,可以根据死劳动补偿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分配进行级别划分,并分别对分配的宏观实现和微观实现进行分析。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一级分配比例、二级分配比例和三级分配比例数据,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中国在2000—2010年消费率下降;二是为什么美国2010—2012年消费率下降。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所有的分配过程都可以按照生产、分配和消费比例得到理论值、规划值、规划理论差和实际值。对比这四个值,就可以明确经济分配结构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