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低碳经济贡献度研究

2022-10-14毕小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幅度能源经济

毕小杰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研究背景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设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能源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核心,国务院于2020年12月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详细地列出了能源技术和创新的优先领域,不难看出,能源将成为我国发展科技的核心。

我国已成为重要的能源技术创新国家,目前正通过产业主导模式,在太阳能光伏以外的一些技术领域逐步成长为创新者。我国能源企业也在不断成长,依靠强有力的市场拉动型产业政策,通过制造和工艺创新以及规模经济,我国能源企业大幅降低了成本,目前将重点转向技术创新,同时得益于有针对性的资源推动和知识管理计划,我国能源企业技术发展在能源产业的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电动汽车电池、风力涡轮机、水力发电、太阳能、生物燃料生产和生物能源技术、煤基发电和化学品生产等。

2 能源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能源企业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经济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能源企业通过广泛开发利用能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能源企业在不断开采能源的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创新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成长,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鼓励研发活动,提高企业稳定发展能力,国家加大了对能源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新能源企业提供重点支持。目前,相关企业也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然而,能源企业在经营上仍面临诸多困难,高额研发费用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能源企业合理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我国能源企业稳健发展。

3 能源企业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毫无疑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而追求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要改变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结构,要从现在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非清洁性能源消费结构转向以热能、水能和风能等绿色的清洁性能源的消费结构。高耗能、高碳排放不符合现阶段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产业急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实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主要目标。

能源企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能源开发,中游的能源加工转换,以及产业链下游的能源贸易和服务。现有的能源企业减排的途径大部分发生在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有以下5种:一是通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燃料的燃烧率,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而且提高了产量。二是通过改进气体处理和基础设施来提高燃料燃烧率。三是增加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的总量。四是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包括提升和改进我国的能源资源的勘测、采集和利用技术,从而增加我国能源的可开采总量并提高利用率和转化率。五是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最主要的途径是能源技术的创新。

总的来说,这5种减排方法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大部分能源企业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低碳经济时代对能源企业的要求。

4 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能源企业进行碳减排,同时也有益于企业的财务绩效。刘建翠[1]利用指数分析法发现技术创新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碳排放总量。韩坚等[2]通过分析碳排放强度的定义公式,发现碳排放强度主要取决于产业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产品成本和催生新产业这3个方面来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碳排放强度。杨惠贤等[3]研究发现,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能源产业链不同层次的企业,减少企业的各种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我国能源企业技术持续进步,自主研发投入规模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忽视消费需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能源技术的发展[4]。本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验证技术创新对能源企业经济的促进效应,并计量技术创新对能源企业低碳经济灰色关联度的具体效应值。针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关建议,以期相关结论和建议有益于我国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制定。

5 计量

5.1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法为研究系统内动态变化的各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最初由邓聚龙提出,主要是利用某两个或多个因素(或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衡量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之间的相似关系。

5.2 数据选取

为衡量我国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低碳经济做出的贡献,本文利用wind数据库,以“上市能源企业”为一级筛选条件,“新能源”为二级条件筛选研究对象,同时剔除了筛选结果中的ST、*ST和PT企业。随后,利用企业的公开披露信息梳理了2014—2020年各企业的R&D支出、研发人员和总收入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未完全披露的企业进行剔除,最终获取具有代表性的47家企业数据。

5.3 变量选择

5.3.1 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增加幅度(R&DHR)

研究开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除了资金的投入,本文还选用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增加幅度与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灰色关联度来衡量企业对科研人才储备和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5.3.2 企业研发经费增加幅度(R&D)

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改进或技术体系变革等方式,不断完善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高质量产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较多,主流的方法为产出法和投入法,本文采用投入法中的研发经费投入法来衡量企业研发经费增加幅度与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灰色关联度。

5.3.3 净资产净利率(ROE)

本文选用净资产净利率作为能源企业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衡量指标。

5.4 计量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增加幅度与财务绩效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6587,其与企业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相关性较强。能源企业研发经费增加幅度与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5108,同样其与企业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的关系呈较强相关状态(表1)。

表1 计量结果

此外,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增加幅度与能源企业经济绩效增加幅度之间的相关性优于企业研发经费增加幅度与能源企业经济绩效增加幅度之间的相关性。技术创新指标与经济绩效增加幅度相关,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说明技术创新减少了碳排放,而碳排放的减少又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5]。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培养先进的技术应用人才,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为低碳经济产业的强劲发展奠定基础。

6 建议

能源企业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福祉极其重要。根据分析结果,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以下意见。

6.1 能源企业

6.1.1 推动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能源企业结构

能源数字化是能源类企业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符合能源转型降本增效绿色的核心要求,也符合我国能源领域大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的积极转型与生产力变革的宏观方向。能源企业应通过数字化转型支撑我国的“双碳”战略落地,促进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创新和扩展服务,催生能源企业新的商业模式。

6.1.2 推进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能源企业应将能源技术创新置于企业发展和全局规划的核心位置,应持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对已拥有市场和产品进行调整,在追求降低成本的同时,追求技术创新,提高整体实力[6],为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施低碳能源战略贡献力量。

6.1.3 加强多方交流合作,构建先进的研发生态体系

研发或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能源企业应该积极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将研发投入、社会资本、风险防控紧密结合。还应联合能源行业上下游服务商,与行业协会(如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中国新能源科技产业协会等)、技术厂商、设备制造商共同探寻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找到技术突破点,共建行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同时,能源企业应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高校学术机构在研发方面的合作,共同解决能源技术的核心问题。追求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加快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而降低能源产品的成本,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2 相关部门

6.2.1 加快相关政策出台,建立专项补贴项目

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财务绩效,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并建立专项补贴以促进技术发展,为我国能源企业研发提供资金、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充足的风险资本、人力资本、熟练劳动力以及建设研究设施、创新中心和有利创新的其他基础设施。

6.2.2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能源企业提供持续保障

能源行业的研究与创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除了企业自身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相关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性,鼓励我国能源产业从资源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帮助能源企业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间接为企业提供支持资金条件,不断优化对企业的配套政策。此外,相关部门应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融资方法,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借此推动能源行业重视研发,获得更好的创新成果,建设整个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6.2.3 坚持创新战略,建立新型能源创新伙伴关系

我国应继续坚持利用全球知识网络、与国际合作伙伴交流以分享信息和互相学习以及与他国政府和产业行为体建立双边伙伴关系等创新战略,促进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并加强国际合作,进而促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以“净零”排放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同时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中国能源企业的新能源技术概念和产品设计广泛传播。

7 结语

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能源企业应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

在科技竞争激烈、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能源企业作为推动我国能源改革的重要力量,必须树立创新精神,提高研发投入力度,追求技术创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引导能源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鼓励我国能源企业走自主研发之路,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猜你喜欢

幅度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