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

2022-10-14臧红敏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辽宁科技人才

臧红敏 杨 波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2. 北京海纳丝路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872

3.国家税务总局铁岭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辽宁 铁岭 112000

0 引言

当前,辽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速度换挡关键时期,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释放创新驱动原动力,拓宽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向高质量发展跃进。

1 创新驱动是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这表明把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引擎”,引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是面向新发展阶段、贯穿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经济发展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2],从企业层面看,创新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新企业淘汰旧企业。从产业层面看,创新一方面表现为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的多样化和优质化。因此,创新是经济有机体实现新陈代谢、提升价值的源泉,创新能扩大经济供给,提高供给质量[3],也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4]。

当前,创新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引领作用,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创新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十四五”时期,辽宁综合实力要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国水平,需要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的“牛鼻子”—科技创新。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辽宁产业发展实际,实施一批具有辽宁科技优势的重大项目,利用“揭榜挂帅”等制度,坚持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技术能力积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以创新赢得发展先机,推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 辽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硬件方面,辽宁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工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深厚,拥有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辽宁工业现有 39 个大类、197 个中类、500 多个小类,是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辽宁相继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8项,金属纳米结构材料、“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国产止裂钢等重大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产首艘航母、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辽宁现拥有 1700多家科研机构、115 所高校,两院院士56名,在校大学生近 120 万人,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产业技术工人达460 万人,人力资源潜力较大。2021年,辽宁拥有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34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93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00个,完成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38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6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78.6亿元,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53.6%,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4 000家,“独角兽”“雏鹰”“瞪羚”企业达到3181家[5]。

软件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东北的重大举措,《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兴辽英才计划”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和人才工程发布实施,为推动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和产业优势,解决一批关键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因此,随着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全面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等一系列利好因素,都为辽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2.2 挑战

2.2.1 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

当前,辽宁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高,虽然出台了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收益、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尚未建立科研转化的跨部门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等。根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辽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仅居全国第 17 位[6]。《2020 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在 36 家参评城市中,大连、沈阳分别排在第31、第32位,排名靠后。这些都表明辽宁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仍有上升空间,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合力未得到充分激发,创新生态体系仍需完善。

2.2.2 创新主体协作关系不稳定

目前,辽宁产学研集中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以及委托开发等方面,合作范围狭窄,技术含量不高。2020年,辽宁技术输出地域合同金额632.8亿元、技术流入地域合同金额406.6亿元,远低于北京技术输出地域合同金额6316.2 亿元、技术流入地域合同金额3128.6亿元,以及广东技术输出地域合同金额3627.2 亿元、技术流入地域合同金额4306.3亿元(图1)。产学研活跃程度明显低于东南沿海省份,更大范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和技术转移的高效通道。

图1 2020年辽宁与其他先进地区技术成交额对比情况

2.2.3 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

辽宁科技创新资源在产业、主体、地区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产业方面,创新资源集中在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但随着传统产业优势衰减,增长缓慢,其拥有的创新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而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缺少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与“三篇大文章”结构调整存在不一致性。

主体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大都集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上均居辽宁前列,但是本地服务能力低。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0》,辽宁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5.72亿元,居全国第7位,而输出成果到其他地区合同金额4.44亿元,占本地区产出科技成果合同总金额的77.6%,居全国第2位(表1)[7]。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沈阳化工研究院的“水性色浆技术”、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生态纺织染料技术”等成果都在外省实现产业化,“墙内开花墙外香” 现象仍然存在。

表1 2019年本地区科技成果输出至其他地区合同金额占合同总金额比重排名居前10位的地区

地区方面,科技创新资源集中于沈阳、大连,沈阳、大连两市集中了辽宁半数以上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研发人员数量与研发经费投入方面,其他城市与两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间创新资源不平衡。

2.2.4 创新人才总量不足

辽宁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欠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排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2020年,辽宁R&D人员数量为171 347人,远低于广东的1 175 441人、江苏的915 110人、浙江的775 778人。辽宁R&D人员人均研发经费351 206元,低于北京的552 517元、上海的562 244元、陕西的400 760元(图2)。根据2019 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辽宁只有大连和沈阳两市入围,分别位于第27、第34位,对外部人才吸引力不强。虽然辽宁对科技人才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在执行力度上不够明确,成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图2 辽宁与其他地区R&D人员数量、R&D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对比情况

3 辽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3.1 优化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首先,加强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统筹协调,建立统筹科技创新专门机构,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作用,构建项目合作、技术专利服务、人力资源、融资担保等支撑产学研协同联动的各类平台,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建设机制。

其次,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构建全链条、贯通式科技创新体制,大力推广沈阳化工大学 “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订单式成果转化机制和东北大学 “收益共享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典型经验,促进适宜技术在辽宁本土落地转化。

3.2 构建创新共同体,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首先,构建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多产权共生的多元利益创新共同体模式。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积极参与军工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建设军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在军民品研发和制造中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以“民参军”“军转民”发展为契机,形成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协作的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其次,围绕“三篇大文章”,构建以头部企业为主体、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创新共同体模式,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老字号”方面,围绕海洋工业装备、船舶与汽车制造、重大成套装备等产业,依托头部企业,采取“挂图作战”“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供给体系,强化产业链固链效应,提升“老字号”产业核心竞争力。“原字号”方面,围绕石化冶金、农产品等产业,推动头部企业在产业链中下游培育一批技术或服务出色、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地配套企业,突出产业链补链、延链效应,提升“原字号”产业价值体系。“新字号”方面,围绕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头部企业利用应用场景丰裕等优势,吸引省外同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加入本地区产业集群,构建完整产业链,塑造“新字号”产业新优势,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3.3 实施开放式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首先,推进沈阳都市圈现代化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加强沈阳与抚顺、鞍山、本溪、辽阳等中部城市群链接效应,在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数字经济等领域建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加强技术合作攻关,打造跨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园区。

其次,开展对口合作,建立新型科技合作共同体。围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研发。扩大辽宁与江苏、沈阳与北京、大连与上海等对口合作范围,拓展“哈长沈大”四市合作领域,建设科技创新合作区和技术转移中心,构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吸引更多先进技术成果区域内转移转化。

3.4 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

首先,构建引育相结合的人才体系。利用“兴辽英才计划”,设计人才储备计划,重点培育本地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和潜力人才,培育创新人才队伍“基层力量”。依托“带土移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在重点产业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双向促进作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塑造“辽宁工匠”品牌。

其次,加强人才服务,建设合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住房、医疗、户籍等一站式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晋升、奖励的途径和机制。健全多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强调知识和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实现知识和技术入股,将高层次人才的成果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绩效奖励、技术分红等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猜你喜欢

辽宁科技人才
人才云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