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演进脉络:1989—2020年CNKI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2-10-14谭钦尹
谭钦尹,李 滨
(1.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 401520;2.重庆工商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重庆 400067)
一、引言
19世纪末的美国,为了帮助城市化、工业化导致的大量移民解决教育困难出现了“学校家庭访问员”。经过专业化的发展,这些“学校家庭访问员”所从事的工作成为现在的学校社会工作,它是教育与社会福利制度下的产物。20世纪初,北平燕京大学派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学校实习[1],是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雏型。21世纪初,上海、深圳、四川和广州等地区借鉴2000年香港地区推行的“一校一社工”制度,开始加快专业学校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问题逐渐被大众所重视。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2021年7月19日教育部下发的“双减政策”,提升了学校这个场域的重要性。但是,校园暴力、自杀等事件的频频出现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也对学生心理、生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技巧直接或是间接地运用于学校教学当中,利用社工、学校、家长和社区之间的联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扰与难题,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完善教育的不二之选。但是,从目前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现状来看,发展较为分散,各个地区的重视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同时缺乏制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2],于是对该领域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热点主题和演进脉络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学界关于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内外基本模式梳理、本土化、实践分析、介入空间探讨等几个方面,鲜有学者对学校社会工作研究进行量化统计结合图文的文献回顾。那么,能否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合作关系等制作可视化的图谱,展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演进脉络?在1989至2020年的31年时间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有哪些研究热点?这些热点又有怎样一个发展脉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可视化的角度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31年来研究基本情况及重点进行概括总结,由此了解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有助于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发展。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选自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期刊综合网站CNKI(中国知网)。检索式如下: “主题=学校社会工作”或者 “题名=学校社会工作”,以及 “年 Between (1915,2020 ) (精确匹配)”。由于对检索内容起始时间不限,数据库默认起始时间为1915年1月1日,其中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检出文献919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89至2020年。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典型性,手动筛选出重复的,以及新闻报道等与学校社会工作不相关的文献记录,最终获得国内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文献624篇,每条记录均包括作者、题目、关键词、摘要和引文等信息,用纯文本格式保存所有文献,以作为分析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学术界较为常用的CiteSpace(5.7.R1版)软件对数据进行转换并制作图谱。对筛选出来的624篇文献,下载可适用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的格式导入其中,通过算法对文献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合作制作可视化图谱,敏锐、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科学发展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31年(1989—2020年),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共计31个时间分区,时间切片阀值为50,节点连线强度计算方法为Cosine Scope,选项设置为在时间切片内部计算。
三、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年度发文量规律分析
分析学校社会工作年度发文数量以及其变化,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发展的综合情况。根据知网检索结果,得到我国研究学校社会工作在1989年到2020年间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
在这624篇文献中,显示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最早出现于1989年,在随后的18年内,平均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表明1989—2006年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发展的萌芽阶段,也是相对缓慢的阶段。随后,2007—2015年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在2015年达到顶峰,共62篇,这一阶段为快速发展期。此后,从2016年到2020年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研究略有下降,但发文量都保持在平均发文量之上,是相对稳定期。
同时,在CNKI(中国知网)以“社会工作”为主题搜索1989—2020年国内文献,未经筛选的文献达到了29 252篇,相比之下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只有624篇,这也反映了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亟待加强。
图1 学校社会工作1989—2020年发文量变化趋势
(二)发文机构及作者统计分析
通过对机构和作者之间共同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学校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研究合作关系及研究网络状况,了解核心作者或群体。
图2展示了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研究机构与作者共现分析。其中,节点的个数是根据筛选条件后,计算得出的参数个数,其大小表示研究机构或作者共现频次,即节点越大表明其在该研究领域对学术影响力越大,而连线表示学者或机构之间有联系,连线的粗细则代表学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
图2 研究机构与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在作者共现网络图谱中(图2右),包含396个节点,109条作者关系连线,网络密度为0.014。其中,张大均共在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发表了6篇文章,是该领域的高产作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部分学者之间形成了若干的相互独立的合作团体,但相互之间合作规模不大,且缺乏持久性。在机构合作图谱中(图2左),总共包含了315个节点、42条连线、节点密度仅为0.002。其中,华南农业大学的节点最大,目前共计发文17篇,是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表明其为学校社会工作的核心研究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闽江学院发文量分别为13、10、9篇。一般来说,普通高等院校中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相关二级学院是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等主要阵地,但是因为学校社会工作是教育与社会福利的产物,因此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发表过相关文献,例如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机构之间的连线少,说明机构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研究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学术交流机制。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学校的研究成果及其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热点
(一)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热点主题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对作者意图与文献内容的概括和提炼,是一篇文献的核心。在某一领域反复出现的词汇意味着这是该领域的关注的焦点,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有效应用的研究主题。
表1 学校社会工作关键词频次及中介中心性
该领域研究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还与文献的关键词词频的高低、分布年限两个关键指标相关。运用CiteSpace对624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筛选每个时间切片段中出现频次为前50的关键词,从分析结果中提取了按频次总和数从高到低排名前16的关键词(见表1)。由表1可知,“学校社会工作”这个关键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第二位是“社会工作”,第三位是“高校”,接下来分别是“大学生”“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学校社工”“介入模式”“留守儿童”等,上述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在15次以上。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指其在整个网络中作为“桥梁”的能力,也就是作为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能力,通过“桥梁”连接两点,作为“桥梁”的次数越多,中介中心性也就越高。高频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往往比较高,但中介中心性与词频的排名分布略有不同。“学校社会工作”中介中心性达0.68,依次是“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工作”中介中心性分别为0.47、0.14、0.09。
(二)学校社会工作主题聚集分析
本研究使用Clustering功能对关键词做聚类分析处理,能够更加有效地把握学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使用CiteSpace软件内置的LLR算法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图,共生成544个节点、617条连线。其中Q值和S值是评价聚类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一个是网络模块化评价指标Modurility(即Q值),Q值越大(0到1之间)表示社团结构越显著;另一个是用来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Silhouette(即S值),当S值在0.5以上,表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越接近1,同质性越高[3]。图中显示Q值为0.902 5,证明聚类结构是显著且合理的;S值为0.386 1,说明关键词聚类效果较差,即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集中性不高,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本文后续分析将剔除S值较低的聚类。
图3 主题聚类
与大聚类相比较,小聚类可能由少量文献引用,所以元素较少的聚类不具备代表性,在排除了聚类中元素较少和S值较低的聚类后,列出了9个聚类主题,这9个聚类主题的S值均超过0.5并接近于1,说明其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结合聚类指标与内容,将聚类分为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
1.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及其价值、制度研究
聚类0从学校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延展开来,介绍了美国、日本及我国香港等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宏观的角度介绍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现状,对我国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方式进行阐述。
表2 学校社会工作关键词主要聚类
学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理念融入到学校社会工作当中。林文亿提出学校社会工作的两大主要功能:其一,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条件,从而让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二,发现妨碍学生学习和发展潜能的因素,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上遇到的困难[4]。在日本,学校社会工作是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出发,关注那些养育孩子有困难的家庭,及时发现有逃学等问题行为的孩子和遭遇了虐待的儿童,联合各种相关机构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并以此完善学校的学生指导制度[5]。我国香港地区的中等学校实现了一校一社工制度,并制定了3个层面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第一层是协助学生获得能力、知识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其潜能,让学生人格得到正常发展,最大程度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第二层是协助社会实现各类社会目标,诸如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第三层是协助学校、家庭及社区建立良性关系,同时实现三者之间互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综合教育功能[6]。21世纪初,中国开始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专业理念,构建理论范式、研究视角、基本特征、基本功能等维度,达到本土化的发展[7]。
2.学校社会工作涉及的场域及其嵌入研究
聚类1、3、4、7分别提到了学校社会工作中涉及到的场域及其嵌入研究是指在学校,特别是在高校当中进行研究。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嵌入”,以及如何“建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如何进行学生工作等问题。
余双好提出高校学生工作也可以拓展新的学科依托,高校学生工作离不开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依托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8]。此外,成洪波提出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互动逻辑,通过社会工作积极嵌入与建立高校主动吸纳相结合的“导入”,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进一步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能力提升、学校治理创新和社会工作专业持续发展等多向度“增能”,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有效互动、融合、共生提供强有力的逻辑支撑[9]。对中职学校的师生而言,类似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校是空白的,因此苗艳梅认为中职学校社会工作容易获得一定的服务成效,对于宣传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具有积极意义[10]。同时,许莉娅也提出要推动现有的学校开展社会工作就必须要有政府,特别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扶持和支持[11],同时专业的宣传也尤为重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是对接下来能否顺利开展实践活动,验证、改进理论的关键。
3.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研究
聚类2的主题是“介入”,聚类5、8分别是两个社会工作专业常用的介入方法,针对典型人群或地区的具体事项,通过聚焦当前困境应用具体专业方法展开介入,对介入的路径进行研究,并探讨介入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学生工作一般以集体管理为主,伴随灌输式的教育,缺少学生的个体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校社会工作在工作原则和方法上更具有专业性、全面性、能动性和人本主义的优势[12]。曾富生等认为,相对特别一点的寄宿学校,由于集中住宿,学生多、问题杂、管理难度大,学校出现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能够帮助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有序、良性发展[13]。作为研究热点的留守儿童也面临着各种困扰,大多困境是由于家庭功能弱化而产生的,崔效辉等提出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的父母角色[14]。王思斌提到学校社会工作在支持困境学生、帮助边缘青少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5]。
就介入方法而言,优势视角和小组工作两大主题,都是学校社会工作中常运用的社工专业理论与方法。优势视角是由美国社会工作学者Dennis Saleebey提出的。Dennis Saleebey还提出两个基本假设:第一是个人有能力使用与发展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资源;第二是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大多决定人类行为,包括个人资源和环境资源[16]。受传统视觉的影响,人们往往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却忽略学生的优势;其实只需要一点点的优势,就有可能打破消极影响的束缚,给学困生带来扭转性的改变[17]。因此,合理地将优势视角运用到学校社会工作当中去,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变困境。另外,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包含了个案、小组与社区3种模式。学校社会工作可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使用不同的专业方法,例如针对适应不良、遭遇重大挫折、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的大学生使用个案;针对大学生共性需求和发展需要,使用小组模式[18]。
4.学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及人才培养研究
聚类6的主题为学校社会工作者,聚类9的主题为驻校社工,两者均为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社工)容易模糊自身角色,以至于缺失专业性,所以现在急需加强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学校社工不承担校内日常的教学工作,而是以环境与资源协调者的身份在学校—社区—家庭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沟通,构建一个有效的协助平台。2002年,上海率先试行一校一社工的制度。这个职业刚进入大众视野时,社会及学校都尚未能完全区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学校德育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等教职岗位的人员角色之间的不同。因此,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面临个人角色定位模糊、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存在角色重叠和冲突的窘境,更可能面临专业的角色要求和学校环境对角色要求的冲突等问题[19]。因此,在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不应局限于理论方面,还需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明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职能,从而有利于今后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
五、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演进脉络
通过对热点主题的梳理,制作时区图,探究各个时间段热点关键词间的联系和进展。以每一年为时间切片,展示相应年份的热度关键词,如果某一时区的文献多,说明这阶段处于繁荣时期,反之则为低谷时期,这可以从时间维度反映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演进脉络。从图4可知,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融合的过程。学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模式、大学生等均是在2007年以前首次出现的热点词,是学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较早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进一步推进,研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优势视角、人在情境中、抗逆力、叙事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留守儿童、青少年、伦理困境、危机干预等方面,从更多层面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其介入,讨论其策略和创新。近年来,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方法、专业社会工作、健康成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方面的研究在持续深入。通过观察时区图上的演进脉络,发现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从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转向对具体实践当中的典型人群、专业方法的研究,最终回归理论至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方法策略的讨论。为了更直观地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演进脉络,借助突显词做进一步分析。
图4 学校社会工作关键词时区图
利用CiteSpace 软件的TF×IDF算法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将频次增长速度快、变换频率高的词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即“突显词”。突现值表示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和结束的时间,即图5中红色范围,Strength表示为凸显强度。某关键词在特定时段内突显强度越高,说明在特定时期内该主题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突显词越靠近当下时间,则表明该关键词是当前研究的前沿。根据突显词图片,并结合上文提及的时区图,将学校社会工作的演进脉络分为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和相对稳定期3个阶段。
图5 学校社会工作关键词突现
(一)1989—2006年为萌芽期
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出现的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文献是肖乐对1980年基德莫利和萨克雷所著的《社会工作概论》部分章节的编译,虽说还是国外的理论,但这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第一次进入我国的视野。2003年,山东工商学院社会学系率先成立了首个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高校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场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在这时期内“学校社工”“学校社会工作者”“学生工作”“高校”等关键词成为热点词,从强度来看“学校社工”突显强度为2.93,这也是该阶段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时期内文献极少,年均发文量在10篇以下,特别是2000年前的发文均是以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为主,随后,便是针对学校社会工作这一“新学科”的“略论”“浅论”和“试论”,未有更深度的研究。
(二)2007—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
2006年末,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于是上海、深圳等地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缓解灾后学生和老师在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学校社会工作及时介入灾后重建,并延续至今,由此也推动了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以及灾后事件应对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在实践范例的基础上,各类研究主题迸发,文献量明显上升,并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青少年”“伦理困境”“实务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关键词。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一词的突显强度为3.17,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热点。2006年,魏爽提出将社会工作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力求对方法手段进行创新。不难发现在这一阶段,大多是高校学者在研究学校社会工作,因为他们身处这环境当中,是最了解学校各类情况的第一接触者,加上专业知识的辅助,其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均有明显提升。但是,在高校,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滞后的方法,让大多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表面或成为数字指标,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及其介入方式则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的热点。
(三)2016—2020年为相对稳定期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教育”等方面内容[20]。因此,在这个阶段出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伦理困境”“社会工作方法”“学校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关键词。同时,受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工作面临着信息化、互联网化及多样化等新的挑战,学者利用社会工作方法在学校场域进行研究,尝试在传统的个案、小组、社区方法上加以创新,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视角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使该领域的相关概念与理念更加多元化。但是,较多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方法构建上,而社会工作是建设共享共治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注重实务的研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如此才能够使得研究更有说服力[21]。
六、结语
通过对1989—2020年CNKI数据库中学校社会工作期刊文献的发文数量、合作机构、研究者、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进行聚类,并对时区图和关键词进行突显分析后发现:第一,从文献增长速度来看,我国近30年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89—2006年,萌芽期;2007—2015年,快速发展期;2016—2020年,相对稳定期。第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者间的合作关系也较为疏松,部分学者之间形成了若干的相互独立的合作团体,但相互之间合作规模不大,且缺乏持续性,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分布较为分散,各机构之间缺少合作研究。第三,从关键词共现的分布与聚类情况可知,目前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研究仍然较为分散,经梳理总结后发现,该领域近30年的研究热点围绕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及其价值、制度研究,学校社会工作涉及的场域及其嵌入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及人才培养研究4个方面展开;涉及到的热点词分别为:学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大学生。第四,根据时区图与突显词,结合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演进脉络的3个时期可知,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逐渐聚焦于伦理困境、社会工作方法、学校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这也是目前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前沿主题。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展开了系列研究,并将社会工作理论及方法嵌入到学校工作当中,推动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社会工作实效提供参考建议。但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仍有待加强,例如,目前仍存在较多仅停留在分享传统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现象,并未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有效实践而仅停留于表面“纸上谈兵”,研究主题多重复且内容不具体、不深入。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促使学生挖掘自身潜能,突破困境,实现学校—社会—家长—社区的良性联动,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需结合时代的背景,关注社会变化与政策导向,将视野聚焦到学生的心理及社会环境问题上来,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本土化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此外,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强度,培养应用型专业性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才是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