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斗笠碗
2022-10-14崔安宁
崔安宁
在爷爷家碗橱的最顶层,放着一个斗笠碗,那是爷爷的专用碗,也是他的宝贝。
碗的口径大,底小,外壁盘着两条粗细均匀的蓝色条纹,看着不过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瓷碗。可是听家里人说,这碗是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儿,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逢年过节,我都会看到爷爷把斗笠碗请出来,用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
最初,爷爷的斗笠碗一直锁在衣柜里。有一天,我刚踏进家门,就听到父母在房间里激烈地争吵着,言语中提到了“卖粮还债”这几个字。“哐啷”一声响,爷爷的屋内传来了一阵碎瓷声,我和父亲急忙跑过去一瞧,只见一个粗瓷碗,摔碎在爷爷的脚边。父亲提出给爷爷取一个新碗,可爷爷轻轻地摇了摇手,小心翼翼地从衣柜里请出了斗笠碗,感慨道:“打今儿起,我用这个吧。”
爷爷的斗笠碗虽然瓷质好,但容量太小,尽管所有人都多次劝阻,可爷爷坚持用这个斗笠碗吃饭。
就这样,爷爷从那天开始,就和斗笠碗绑在了一起。斗笠碗虽然好看,但个头小,爷爷又借消化不好为由,每顿仅添半碗饭。这个刚上任的斗笠碗,从那天开始就过上了“盛不满”的生活。有次半夜,我被窗外“咕咚咕咚”的声音吵醒,借着月光仔细一瞧,爷爷正站在院子里的水缸边,端着碗喝水。白亮的斗笠碗在月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洁白的光芒,那道神圣的白光照亮了外院,也照亮了我的心,我仿佛明白了爷爷换碗的原因。
父亲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家里不仅还清了外债,餐桌上也丰富了起来。可突然有一天,我刚放学回家,就听说爷爷住进了医院。
原来那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见碗好看,便随意拿来把玩,爷爷见状,便急急忙忙去讨碗。调皮的孩子朝爷爷扮了个鬼脸,紧接着向后一转,撒腿儿就往外跑。爷爷二话没说,直接就跟着跑了出去。众人瞧见后,便连忙去追,可终究是迟了一步,路上早就没了他们的身影。
不一会儿,这个孩子就哭着跑回来说,爷爷摔倒在村前的老树林里。众人听罢,便着急忙慌地跟着孩子的脚步,向树林里跑去。当我们在老树下找到爷爷时,他正举着斗笠碗趴在那里,尽管他的两只胳膊试图撑起整个身躯,却无法起身。爷爷却咧着嘴笑道:“好在这个碗没碎!”他扬起手中的斗笠碗一瞧,碗确实没碎,但是碗口的位置碰掉了一块瓷,这下这个碗是真的盛不满了。父亲将碰掉的瓷片收进口袋里,背着爷爷便往回走。
家里人急急忙忙把他送到了医院。因为骨折,爷爷在医院里住了几天。
爷爷出院后,村里的近亲纷纷前来探望,他们看到爷爷用残缺的斗笠碗吃饭后,开始轮番向父亲讨伐,而父亲只是沉默。就这样,没几天的时间,父亲苛待爷爷这件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使父亲恼火的不仅仅是名声,还有莫名其妙丢失的生意。那段时间,父亲在工厂没日没夜地赶订单,眼看就要完工了,客户却连夜打电话要求撤单。父亲始终想不通原因,他托人打听后才得知,正是因为父亲“不孝”的传闻。一大早,父亲就怒气冲冲地从厂子里回到家,抓起爷爷的斗笠碗就出了门,等到父亲再回来时,两手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午饭时,爷爷看着摆在面前的新碗,一脸疑惑地问:“我原来的碗呢?”我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都不敢说出实情。父亲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爸,用新碗吧,原来的碗被我扔了!”父亲的话音刚落,爷爷双眼一瞪,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喊:“我跟你说,抓紧给我把碗找回来,否则我就不吃饭了!”说完,爷爷就气呼呼地回屋了。
我们都认为爷爷仅仅是赌气而已,直到他连着两顿没吃饭,全家人才慌了神。无论派谁去商量爷爷,都得到同样的回复:见碗吃饭。一向沉稳的父亲首先败下阵来,一大早他就带上铁锨出了门。出于好奇,我偷偷地跟在了父亲的身后。
只见父亲在老屋的东北角下,用铁锨慢慢地挖着,不一会儿,土里就露出了一个红匣子。父亲拍了拍红匣子上边的泥土,轻轻地打开了侧边的锁扣,里边放着的正是爷爷的斗笠碗。父亲将红匣子放回屋里,揣着斗笠碗又出了门。
午饭时,父亲把斗笠碗交给了爷爷,与之前不同的是,残缺的斗笠碗已经被父亲拿出去锔好了。爷爷捧着完整的碗哽咽着说:“这个碗其实并不值钱,却是我娘唯一留下来的东西。这个碗救活了我们家,也救活了我的命。”
爷爷说,当年太祖父早逝,家里上上下下六七口人,全指望太祖母一个人挣钱。可爷爷刚出生那年,正赶上闹饥荒,太祖母四处挖野菜,撅树根,掏鱼苗。实在没有收获,她就端着这个斗笠碗,挨家挨户借米、借面,这才养活了一大家的人。
我从没见过太祖母,家里也不曾留有她的照片,但她的故事被爷爷深深地印刻在心里,一如这个斗笠碗,被爷爷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爷爷依旧用着这个斗笠碗。我们也渐渐明白,爷爷怀念的不仅是太祖母,还有往昔的岁月。而这个碗里,也承载着爷爷对我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