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江苏全民阅读日” 促进全省民众阅读活动
——全民阅读立法促进视野里的“书香江苏”建设(2015—2022)

2022-10-14

新世纪图书馆 2022年4期
关键词:读书节书香全民

0 引言

自南宋以来,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成为我国文教昌明之域,以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在该地区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科举文化的主导下,私塾、县(府)学及书院,一直受到当地富贵家族的重视和历代官府的支持。明、清及近现代,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活动更趋繁荣,读书、藏书、刻书、著书等文化活动的盛行,使科举与阅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熟、昆山、苏州、南京、扬州、无锡、镇江等地城乡,多有为人艳羡的科举之家和藏书之家

。“耕读传家”和“诗书继世”,已成为江苏诸多家族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

,形成了江苏民间文脉教泽传承至今的崇文尚学、书香传家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江苏”奠定了厚实的共识观念基础。

凭借这一良好的社会阅读风尚,在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浪潮中,江苏为了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培养民众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早在2000年10月就开展了全省性质的“读书节”活动。到2011年第七届“江苏读书节”期间,又首次开启了“江苏书展”活动,并延续至今。时至今日,为契合江苏极其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更好地满足社会民众需求,有法可依地推进“书香江苏”建设,2014年1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以通过设立“江苏全民阅读日”搭建促进民众阅读,建设“书香江苏”的社会文化平台为契机,率先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出“促进全民阅读”的专项决定,以规范和监督省政府及其所辖地方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行为。这一《决定》为建设“书香江苏”,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 以“江苏全民阅读日”的设立为标志的“书香江苏”建设成效

“江苏全民阅读日”是我国首个受到立法保障的地区性的“全民阅读日”,是以省为单位展开的、将“阅读日”赋予本土内涵的创新尝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至今已有七年,“书香江苏”建设得到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作文自改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策略的探索也是有益的,但本文中的策略设计还不够完美,对实际的教学问题的考虑也还不够周全,希望能够在日后的探索中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我相信,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即便此时仍旧行走在羊肠小道,只要坚持开拓,前方终会迎来坦途。

1.1 统筹举办品牌读书活动

2014年9月22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决定》中关于设定“江苏全民阅读日”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将国际公认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确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既有利于全年阅读活动的统筹安排,也不影响其他节日活动的开展。从活动形式上看,“江苏读书节”和“江苏书展”已经连续举办多年,但从举办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长来看,2000年至2013年并未形成稳定的模式

。同时,在《决定》通过和实施之前,江苏省内也已自发产生“南京读书节”“苏州读书节”“无锡市太湖读书月”等各级各类的地方读书节、书展等阅读品牌活动,社会影响力较低、活动效果不理想。以“全民阅读日”为抓手统筹组织活动后,品牌读书节的时间、地点开始相对固定,读书节每年主题也特色鲜明。从现实效果看,在“江苏全民阅读日”设立后,围绕这个重要时间点,江苏在本省范围内打造了一系列相配套的阅读活动,并开启长达为期数月的“阅读季”“阅读节”,让阅读仪式与举办多年的阅读节活动相互衔接,发挥了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在《决定》及《全民阅读促进规划》等制度保障下,江苏13个设区市全面建立起了“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组建起职权明晰、分工合理的全民阅读促进工作队伍。另外,在省级层面率先成立了“全民阅读促进会”“全民阅读智库”等,并成立了200余个阅读志愿服务站、1300多个民间阅读组织

。在资源保障方面,江苏省通过优化资源供给项目,有效提升了阅读内容生产与推荐水平。围绕“十四五”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新目标,其中“加强精品阅读内容有效供给”正是七大重点任务之一

,再持续推出好书评选、荐读等精品活动,让广大民众直接获取、接受到更具有针对性的优质阅读资源。在活动保障方面,江苏省通过“江苏全民阅读日”的设立,全面统筹规划全年的阅读活动,联合成以“阅读日”“阅读节”“阅读季”等不同时间段的特色品牌活动,让原本杂乱松散的各类活动形成了合力。

鉴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相关理论和政策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跳出单一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思维模式,从课后服务的属性定位、服务范畴、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时间安排、场地规划、沟通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勾画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施工蓝图。

随着全民阅读推广深入开展,科学规范的评估对阅读推广实践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与其他阅读推广工作卓有成效的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虽有出彩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但缺少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评估项目

。《决定》颁布并实施以来,江苏省书香建设工作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制度化和标准化

。其中,省全民阅读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依法制定了“书香江苏”建设指标体系,建立起全省范围内全民阅读调查评估制度,将全民阅读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1.2 持续推出主题好书评选和推荐导读活动

另外,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在阅读方面存在障碍及特殊困难,《决定》规定,应当对这部分群体提供相应的阅读便利。其实早在2008年,江苏省就启动了首届“农民读书节”,让广大农民群体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自2014年开始,江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连续开展“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此项活动以农村留守儿童阅读需求为重点,发动全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阅读关爱和精准志愿服务活动。

从2013年起,为了鼓励全省出版单位多出好书,并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好书、阅读好书,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了“2013·苏版好书”荐读活动,建立优秀出版物评选与推荐机制,从源头把控书籍出版的质量。此外,2014年3月开始,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积极搜集了多个知名的畅销书及好书榜单,结合专家评审、业内推荐、网络投票等渠道,从中选出年度“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12本好书”,使“12本好书”评选与推荐真正成为全省公民参与的阅读活动品牌

。自2015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日”设立后开始,“12本好书”推荐书目逐渐稳定在这一天正式公布,该书目的发布与领读活动同时也成为了阅读日当天的重要活动内容。

《决定》施行以后,江苏省更加重视推进深化经典阅读和主题阅读并于2015年首次组织推选“江苏百部传世名著”,努力挖掘江苏本地文脉,增强民众对本地文化底蕴的认同感。2016年起,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公室、新华日报社联合推出全媒体阅读品牌——“新华书房”。该品牌面向以全省党员干部为主的读者群体,每个季度向全社会推荐10本好书,并推出10本延伸书目。由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资深出版人、媒体人等组成专业的荐书团队,推荐图书囊括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内容。同时,通过新华书房读书论坛、读书沙龙等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1.3 发挥公众人物和先进地区的带头示范作用

若想将“书香江苏”建设朝着纵深化的方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理念不可缺位,同时应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地区或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城乡阅读均等化。全民阅读不仅单单是促进城市居民的阅读行为,没有从城市到农村、从中心到边缘的全面阅读实现,“全民阅读”也就无从谈起。江苏省书香建设经验至少从两个维度为解决农村阅读推广困难提供了参照。

除了发挥公众人物的影响号召力之外,2016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关于开展书香江苏建设测评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根据五个基本维度,每两年进行一次“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县、区)”测评

。目前已有苏州、南京、张家港等多个市、县、区上榜“书香示范先进市”。

1.4 重视未成年人阅读,保障弱势群体权利

未成年人是书香社会的生力军,促进未成年人阅读最要突出强调的是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建立起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立体机制,以培养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和能力。在“书香家庭”建设方面,《决定》更加明确父母在未成年人阅读工作上的引导和示范地位,加快制定儿童早期阅读推广工作规划。当前,“亲子阅读”已然成为关键词之一,而促进“书香家庭”的形成也正是对崇文重教、书香传家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时代传承。在“书香学校”建设方面,江苏省已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纳入素质教育。不少中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为本校师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空间,开展积极的阅读引导

。而“书香社会”建设方面,江苏十分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生态氛围,鼓励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场所,积极开展良好的阅读指导培训。例如,在2016年江苏全民阅读日当天,由全省22家少儿报刊倡议发起的“江苏少儿报刊阅读推广联盟”宣告成立

,江苏以此为抓手,精心组织策划少儿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建设少儿报刊的精品工程,以未成年人阅读为抓手,促进书香建设。

如果说系统地开展阅读日、阅读节是为了告知人们阅读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阅读”,营造好全民阅读的浓厚文化氛围,那么持续地推出好书评选与推荐导读活动则是为了直接回答“应该读什么”的重要问题。《决定》中积极鼓励并倡导加强对经典阅读、系统阅读的精品引领,向社会公众推荐优秀读物。

1.5 开展科学有效的全民阅读活动效果评估

按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于装有100 mL糖蜜培养基的 500 mL三角瓶中,在柜式旋转摇床上30 ℃,250 r/min培养18 h。

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全民阅读调查评估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对民众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等方面基础情况的摸底,依据本省民众的真实情况进行把控,为以后的全民阅读促进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提升方向。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增加江苏“书香建设”工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民众直接、有效了解到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提供官方渠道。由此,江苏首先由宣传、新闻出版和统计等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居民综合阅读率、人均年图书阅读量等主要阅读指标体系及测评发布办法。同时,灵活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力量,定期开展“江苏省居民阅读指数”调查、统计和核算工作,并每年向社会公布结果。2016年4月,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公布了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选树测评方式,对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指标说明、评估方法、评估依据等进行明确,并依法开展书香城市、书香乡镇、书香乡村、书香校园、书香机关、书香企业和书香家庭等测评工作。通过程序科学、条目明晰的指标体系构建,真正为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评估提供有理有据的测评指南。

2 “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书香江苏”建设基本经验

从“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地域文化传统转型凝聚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书香建设理念,是引领江苏省多年以来的生动实践指南,形成了可供其他城市或地区参考借鉴的“江苏样本”。

全民阅读并非某一个人的个体行为,近年来这一概念屡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促进阅读被纳入到国家层面发展规划中。这足以见得,自上而下地培养共同认可的阅读价值观是保障书香建设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对此,江苏省先将阅读纳入到法治体系中,再通过制定科学规划来具体落实到位。“十三五”期间印发、实施了相应的全民阅读促进规划。2021年8月,又及时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全民阅读促进规划》,坚决贯彻落实以科学全面的规划来确保阅读促进工作的开展。这不仅是对全民阅读立法要求的积极响应,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相关地区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也有利于增强民众认同感。自2015年《决定》施行以来,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及地级市及其相关部门、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借助“江苏全民阅读日”这一具有标志性的活动契机,提升了民众的阅读价值认知,培养了全民阅读的社会新风尚。

2.1 要形成全域范围内的阅读价值观共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们眼看着那黑人的头发变白了,背也驼了,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每年十二月我们都寄给她一张纳税通知单,但一星期后又由邮局退还了,无人收信。不时我们在楼底下的一个窗口—她显然是把楼上封闭起来了一见到她的身影,像神龛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躯干,我们说不上她是不是在看着我们。她就这样度过了一代又一代--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思维障碍处予以点拨引导,提前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拨开思维的迷雾,获得发展。

2.2 要构建持续发力的全省民众阅读保障机制

系统基于激光测径仪的扫描测径技术,可以直接测得小直径( 处于激光测径仪量程内)塞规的尺寸。通过一套专用夹具控制塞规的移动和旋转,可实现其直线度和圆度的快速综合测量。对于大直径(超出激光测径仪量程)的塞规,辅以激光二维扫描传感器获取标准件和待测件的轮廓信息,通过比较测量获取塞规直径。本系统以嵌入式控制单元为核心实现对各个测量模块控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评定。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2.3 要树立城乡一体化全民阅读推广共享理念

阅读立法是江苏省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的生动体现之一,其明确规定要加强阅读指导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中提到,公务员、教师、作家、艺术家、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公众人物,应当带头发挥阅读示范作用,参加促进全民阅读推广等活动

。在实践中,一方面是注重发挥公众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2014年7月由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首次评选出10位“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这些受到礼聘的“形象大使”,都是江苏籍或与江苏有着深厚渊源的当代文化名家。如今,随着阅读推广形象大使品牌的常态化发展

,江苏已形成了完备的“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聘任机制,评选出的形象大使多年来积极参加各设区市品牌读书节、江苏书展等各类重大阅读活动,起到了积极向导作用。此外,2014年由江苏新闻出版广电局、全民阅读办首次开展的江苏全民阅读“五十佳”推选活动,为出色的阅读推广机构、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媒体、阅读推广活动等不同项目提供展示和评选的稳定平台。另一方面,江苏不断加强优秀领读者队伍的建设。2015年4月25日至28日,“江苏全民阅读领读者培训班”由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公室会同新阅读研究所在南京举办,邬书林、朱永新、聂震宁、赵丽宏、徐雁、梅子涵等知名专家和阅读推广名师应邀作了专题讲座。在首期培训集中授课结束后,培训班还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继续培训,并向考核通过者颁发“江苏全民阅读领读者”证书。

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从省到市再到县(区)的三级体系,形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思路。在“江苏读书节”的品牌头衔统领下,以省会南京为中心,以全省各地为分阵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读书日、读书节活动集合。例如,常州市举办“秋白读书节”系列活动,将读书节的影响范围深入到不同地区。另一方面则是直击痛点,有效应对农村居民阅读认知脱节、阅读氛围缺乏等关键性问题,组织、策划具有针对性的阅读促进方案。如“江苏农民读书节”为农村地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打通了路径,而“全民阅读春风行动”从更为深远的考虑出发,将“书香种子”播种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中,切实保障其基本阅读需求,进而培养起长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4 要多元共建民众阅读体系获取社会支持

用立法的形式保障全民阅读工作,是让政府承担起保障民众阅读权利和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职责,让阅读成为保障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阅读不是政府独自完成的任务,从横向上看,全民阅读促进更需要出版发行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教育行业、宣传媒体行业、民间公益组织等不同性质主体的支撑。

三是借用公共视频宣传窗口,整合辖区资源。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积极协调解放碑CBD、重百、新世纪、大石化管委会等有大屏幕的单位,播放区委政法委制作的扫黑除恶专题宣传片、区公安分局短片,同时还要求有关单位协调各传媒公司在全区商用电梯、居民电梯内,投放扫黑除恶短片,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从“江苏书香”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力量来看,首先在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参与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文明办等相关单位打头阵,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成为了阅读推广主阵地;先锋书店、起点书集等的民间书店也吸引了不少民众走近阅读活动,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承接方。以“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为代表的阅读推广人和领读者团队积极响应、率先参与到各类阅读活动中,多家媒体对阅读推广活动争相报道。在阅读资源供给方面,并非以一家之言下定论,而是综合评估不同专业领域的建议,甚至开拓网络渠道让读者直接参与到评价推选中来。在阅读评估环节,通过政府权威部门总领,灵活巧借第三方平台,科学、高效、及时地向民众定期报告阅读促进工作成效。有效组合多元社会性支持力量,在完善的顶层设计下发挥不同主体的鲜明优势,形成方向一致的推动力

3 创新“书香江苏”建设的思考

江苏是我国第一个将全民阅读立法的省份,是全民阅读立法的探路者和先行者。目前,“促进全民阅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有多年,但如何有效提升有关全民阅读促进的各项法律法规、各类规划的执行力,落实《决定》中的各项决议,推动书香建设工作全方位、高质量、深层次展开,还需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提升。

首先,要推动优秀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将江苏优秀的人文底蕴内核与时新的宣传推广形式相配套。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要想进一步创新“书香江苏”建设,必然要深植于江苏的文化土壤。一方面,应持续加大对本地特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围绕地方文脉,激活文化向心力,增强民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此提高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在已有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中,如“共读南京”等带有地方标签的活动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在深耕“书香江苏”建设的进程中,还应持续利用好本地特色标签,深入挖掘文化的内在感染力,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走上以“特色文化”为噱头而无文化内涵的极端。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之东风,充分发挥不同性质的媒体优势,加强全民阅读多维度宣传推广,让各类有益的阅读活动真正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如在2020年,江苏实体书店阅读占比首次超过图书馆

,就体现出了一大部分当代读者的阅读倾向,在未来的书香建设中,应更重视实体书店在全民阅读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其次,“书香江苏”建设应注重进一步提高民众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影响,民众数字阅读率和数字资源接触率持续攀升,数字阅读以其鲜明的便捷性快速融入大众生活。2020年,江苏全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19%,其中江苏居民数字阅读率明显提升,人均阅读电子图书10:11本,同比增加2.2本。另外,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来,数字阅读的共享性、便捷性和时效性等优势更加突出,因此优化省内数字阅读资源环境需要利用多重手段构建完善的数字阅读服务平台,打造面向省内民众的特色数据库资源,推进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如以图书馆与政府合作为服务模式的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就是为满足青少年数字阅读而作出的有效探索。而要想在数字阅读领域进一步深耕,应注意保障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数字阅读权利和需求,保证数字资源的优质供给,拓宽数字资源的宣传及使用渠道。

最后,就“十四五”时期的全民阅读促进目标而言,“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及“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之一、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雁教授认为:首要任务是夯实“书香江苏”的人文地基,在全省13个地级市全面建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重点发展儿童图书馆事业。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统全面建设“书香校园”,大力发挥小学、中学和大学图书馆的校园阅读推广功用;若想进一步深耕“全民阅读”,发扬“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文化传统底蕴,新时期下的“书香江苏”建设应从长计议,高度重视青少年阅读工作开展,持续将工作重心落在未成年人群体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养成之上。这样方能从根源上真正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和精神文明素养。

[1]江庆柏.近代江苏藏书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9.

[2]徐雁,李海燕.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3-5.

[3]张思瑶.面向书香面向文雅: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1978-2013年)[D].南京:南京大学,2014.

[4]吴梦瑶.五载接恒力月读一好书:“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12本好书”(2014—2018年)评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9(4):16-21.

[5]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EB/OL].(2015-01-15)[2022-01-20].http://www.jsrd.gov.cn/zyfb/hygb/1213/201501/t20150115_155216.shtml.

[6]李薇.高校阅读推广形象大使品牌及其常态化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92-97.

[7]中国文明网.南京市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EB/OL].(2017-04-07)[2022-01-20].http://www.wenming.cn/syjj/dfcz/js/201704/t20170407_4167072.shtml.

[8]赵友芬.江苏省未成年人阅读心理研究及阅读推广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19(4):13-15,21.

[9]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开启“少儿报刊阅读季”[EB/OL].(2016-04-25)[2022-01-20].http://www.jsenews.com/news/yw/201604/t20160425_2783692.shtml.

[10]王红霞.国外阅读推广评估研究及其启示[J].情报科学,2019,37(7):16-22.

[11]徐同亮.江苏全民阅读立法经验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7(12):16-19.

[12]中国全民阅读网.江苏:加强领读者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EB/OL].(2017-04-13)[2022-01-20].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ReadBook/contents/6271/321266.shtml.

[13]焦建俊.奋力书写书香社会建设的江苏答卷[J].新阅读,2021(10):7-9.

[14]王肖飞.“书香江苏”建设及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15]李海燕“.书香社会”建设深化策略思考:以“书香南京”建设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7(4):21-24.

[16]中国新闻网. 江苏发布“书香”年度报告:实体书店阅读占比首超图书馆[EB/OL].(2021-04-22)[2022-01-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740687678446169&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读书节书香全民
冬奥会“点燃”全民冰雪热潮
墨韵书香
沐浴书香,喜迎新年
墨韵书香
以创新思维指导开展图书馆读书节活动
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推广人名单
书香海报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