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女画家群体艺术创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瞻
2022-10-13包双梅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文/图:包双梅 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我国女性画家创作群体的逐步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缘于中西方文化艺术在此时期的激烈碰撞与交流,一批女性艺术家突破了传统的藩篱,活跃于艺术创作的舞台之上。内蒙古地区的女画家群体发展则较晚,近年来,在美术专业不同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艺术家,她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从国家及地区文化艺术发展的时代洪流中逐步走向了前沿,走向了中心,但在突破艺术边界、需要多元互渗的艺术发展趋势中尚有诸多方面需要思考与推进。
一、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群体,包括女性画家群体在传统题材创作中秉承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特征,尤其以民族题材为盛。对于以民族题材为主的艺术而言,其具有历史的责任意识和本真性,是还原一个民族历史及其当下现实情境最好的方式。民族题材艺术贵在真实,贵在运用本真的形式语言来阐述一个民族本来的、应有的面貌,并且在发展的进程中其题材、语言应随时代与审美的变迁而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自身的文化体系。对于内蒙古地区的艺术创作而言,女性画家群体的成员构成、整体艺术风貌以及艺术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极其明显的师承关系,并且在艺术主题、艺术语言上受到地域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较大限制。
1.创作题材的单一化与艺术情感的失真
民族传统文化历史与叙事性的主题创作一直以来是少数民族地区美术创作的主流。女画家群体的创作整体趋向也是如此。我国民族地区的艺术创作在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凸显出主题性明确,意识形态及时代性突出的文化特点。就当下的创作而言,内蒙古地区女性画家群体多以表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情境的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在近年的艺术活动与展演中,油画、版画、国画等不同画种都展现出明确的精神文化主线。但是,一个地区的艺术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不同群体及个人的创作风貌。
也正是缘于此,民族地区女性艺术家的绘画创作形式往往难于突破主题的藩篱限制,难于在细微之中品味真实的民族特质。笔者认为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也是目前有待思考的问题:现实主义的民族题材对现实的复制与不切实际的夸大问题;作品需要具有深度的民族生活体验,并折射出真实的情感与精神的问题;创作中虚幻的、造作的,以摆拍方式来获取题材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信息、文化与影像技术极速发展的当下,在艺术审美的时代性、独特化、个性化的需求下,民族题材的艺术创作有待在主题选定、深入生活、情感体验,甚至于在相关的展演设计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尤其对于女性画家群体而言,其本身在艺术构思与艺术取材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力求突出民族原创性。民族题材的原创性是创作者对现实的民族生活与情感的深切感悟与体验。艺术采风的短期性、随意性导致创作素材的收集往往流于形式,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则需要长久的生产生活实践,这也是艺术原创性的根本。民族艺术的原创性植根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创造环境之中,是以民族心理与精神象征为创造基点,以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思维观念等现实情态为载体的,这是民族艺术原创的实质。失去了这一点,往往也就失去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本原和创造主旨。
2.艺术形式的雷同与语言的程式化
艺术题材与内在精神的展现最终要依托于创作者具体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作用于人的视觉,触动则在人的内心。题材与艺术语言是图像之根本,图像是所有艺术构思实现的基本途径。
民族题材创作要关注题材与图像之关系、图像与艺术表现之关系,也就是说在根本上关注艺术的视觉性特征和审美性特征。就目前我区女性画家群体的整体艺术创作而言,题材的单一与雷同导致艺术表现语言围绕传统性审美模式打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固化,重于叙述性的再现,很多作品缺少个性化的艺术性表现与思考,艺术之独立精神与意志的传达相对薄弱无力,作品所蕴含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需要深度挖掘,整体创作风貌存在单一化、雷同化的问题。如民族题材主题创作上体现出的局限性,艺术语言多传统与写实的再现,难免造成各类作品的雷同与类同;地区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师承关系的影响明确,题材、创作语言的创新与实验性较弱,难于突破已有的范畴限制,这一点在近两年似乎稍有改观。另外一点,官方艺术展演中组织、策划的多样化与艺术展演活动在题材与艺术语言的包容性、多元性等方面有待逐步拓展。
费孝通先生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在理论上提出民族文化艺术积淀与创作的多元多样性和包容性。当然,民族地区、民族题材艺术创作的健康与合规律发展是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就目前而言,缘于多种因素,我们很多从事艺术职业的创作者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没有理论性的学习与研究,没有大量的实践性的田野考察与生活体验,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创作必然是流于形式的,其艺术语言和艺术价值也必然是苍白的。这一点在整个区域艺术创作群体,以及女性画家群体中是存在的。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文化机构和部分女性职业艺术家是培养民族地区女性艺术创作人才的主力。与此同时,正视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积极吸纳融合前沿的艺术实验,端正艺术前瞻的深度与现实面临的问题,也是民族地区艺术教育与传承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对传统民族风格的继承与革新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与精神本质的保留与挖掘为基础的,适应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新的接受群体需要的一种演化与变革。内蒙古地区的美术创作在题材内容、语言风格上的独特性、民族性体现出传统性特征。这一点在女性画家群体的艺术创作中同样明显。无论是婉约含蓄,还是磅礴洒脱,她们无疑是蒙古地区美术创作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其创作的主旨则无法脱离民族性特征。
对于传统的民族题材及形式的继承我们同样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带来诸多思考。首先,社会语境的变化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随着民族地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物质与文化中的民族性特征随之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些都对民族地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创造产生极大的冲击。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基础的脆弱性,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难于形成扎实稳固的系统。尤其在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中,民族文化的单一性、薄弱性,以及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之间的接触与融合中体现出的“强势文化体系”与“弱势文化体系”之间的对比关系。近现代以来,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接受、借用强势文化群体的文化模式。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文化艺术挖掘与创新的政策支持下,使得我们面临的问题得到逐步的化解,具有原创性、民族性的美术创作及美术文化研究得到了极大的继承与发展。
其次,多元化创新的探索与突破。创新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否定和怀疑。多元化体现出创作者在题材、艺术形式和语言上的实验与创新。对于民族地区的艺术创作而言,多元化的艺术创新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已有的、普遍采纳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上的革新或拓展,包括新的创作流派和风格的产生和实验,也包括创作者对自身已有题材和风格的大胆突破和变革。
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元素的传统文化语义、艺术表现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在现代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内在本质精神的有机融合中寻找他们的契合点。具有真实的民族情感体验与关怀是创新与突破的前提,是创新的内在主线,守住这根“精神主线”,我们的创新就可以在很大的范畴内研究形式与语言的问题,从而逐步走出题材单一化、艺术语言雷同化的现实问题。
三、内蒙古地区女性画家艺术原创的思考与前瞻
民族地区的艺术创作无法绕开本区域民俗民间文化的影响,传统题材即源于民俗民间文化。所以,对于本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是艺术创作的前提,也是其艺术独特性与未来发展的根基。
1.民俗民间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介入
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可谓滋养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是构建本民族原创审美模式的基础。民俗、民间文化特有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形式造就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模式和艺术原创。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是不同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外在形象化标示,受地域环境、历史、经济、宗教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构建民族审美模式中起着合力的作用。
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与艺术在根源上更接近艺术创作的本真和原创。当下民族地区的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从民俗文化中借鉴其元素,以突出其民族性、独特性。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则不能仅仅停留于其文字的表面,要在创作中体现其真实的历史脉络、文化涵义,并且结合其艺术语言来展现。所以,田野采风中的民俗文化与社会涵义的接纳是民族地区艺术原创的前期积累,否则,我们所谓的民族艺术原创到底有多少是本真的、有价值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下许多所谓的艺术家一味地关注理念、形式和语言,当然我们不是在否定他们的审美取向,但是,就艺术的原发性和本质而言,一个甚至都没有正真深入到民族地区体验过民族生活的艺术家,他笔下的民族题材绘画会是怎样的呢?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一些浅薄的所谓民族题材作品中,浮现的是苍白的、被形式语言所遮蔽的民族精神的匮乏。只有在深层面上融入民族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才能把握民族的独特之处,体会其内在精神,才能在艺术创作中进入到真正“神遇”的本质体验,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内在感染力的艺术原创作品。
艺术的创新在根本上是解决不同时代审美固化与审美疲劳的直接方式,内蒙古自治区女性画家的艺术创作在近几十年以来,同样也面临着这一问题。传统的民俗民间文化元素是艺术的母体,同样也可以说是创新的根基,对于造型艺术来说,其最终绝非简单的视觉上的敷衍。
2.艺术创作的包容性与多元涵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艺术创造在不同的时代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包容性。同样体现在文化艺术领域,个体民族在创造出自身文化的同时,其形态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一种外在的符号,也可以说民族文化艺术是民族气质、认知、思维、性格等多方面的外显。不同民族心理特质的差异性体现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艺术形态中。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必然会产生碰撞、融合与相互排拒。
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民族心理的外显,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外在形式。失去本民族、本文化圈艺术的独特性、原创性,那么所谓民族、群体这些概念便会显得模糊,其物质与精神创造便会被同化。所以,在碰撞与融合中重要的是艺术家建立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系。身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必然会生成具有自身群体性特征的艺术思维与艺术认知,同样是关注社会现状,同样是展现内在世界,女性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则会体现出独特的视角与形式语言。在艺术的内在中坚守自身的特色,在形式语言中多样化包容,并积极探索多元文化的涵化与吸收。
另外,当下内蒙古自治区的女性画家群体,其艺术创作的包容性、多元性还体现在对传统艺术的借鉴和与当下前卫艺术、实验艺术与新观念艺术的对话、交流。在题材的挖掘与拓展上,在艺术语言的传承与探索中,无不体现出具有前瞻性的、适应时代审美需要的多元多样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3.新时期的展望
文化艺术是随人类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模式,在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当下,必然会产生文化的迷茫与人性本质精神的缺失。商品经济的极大泛滥,致使我们传统的、民族的审美文化受到冲击,民族地区生活中的一切在发生着改变,他们引以自豪的具有民族特质与精神的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被功利化的现代文明制压。这些现实在极大地影响着地区的艺术发展与创作。
另外,关于文化和艺术,我们一再强调同世界接轨、与国际同步,可当反观自身的时候却发现,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它的滋生土壤。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有多少引以自豪的东西在被别人探索研究,而我们却在别人或已经丢弃的文化中寻找他们的价值。潘天寿老先生在中西艺术之关系时提出“拉开距离”,寻求民族艺术自身的自觉与创新,这其中不无道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但也同样会造成审美的盲目性、审美取向的媚俗性及审美价值观的扭曲,最终导致审美本质存在意义的缺失,所以,不论是女性艺术创作群体,还是我们整个的地区艺术家,其艺术原创要杜绝空虚乏味的、矫揉造作的外在表象。这一点需要在画外做足功夫,包括对于中西艺术之差距与异同、中西艺术之内在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创作之关系等等多个方面都是需要同步进行的。
结语
纵观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地域的、民族的原生文化最为持久弥香。其地域性、原发性特点使得它们距离审美的本质最为接近。今天,关注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学者们、女性艺术家们跨出前人的樊篱,以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的艺术研究做了大量梳理与阐释。但是,从资料收集、田野调研上升到对民族审美文化的阐释与创作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在民族文化艺术被积极重视与保护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的女性文化艺术工作者应该深入分析民族地区美术的本质,展现民族地区艺术创造中的文化元素,进而阐明女性画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在地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疑,这将在丰富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地区与民族艺术在未来被更好地继承和创新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