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珠城际:无界衔接加速互联互通综合立体打造轨交网络
2022-10-13
城际铁路一般服务50km~10 0km城 市 群、30km~50km都 市圈范围的中短途商务、通勤出行,速度为120km/h~200km/h。作为绿色、低碳、环保的大容量交通工具,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对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互联的进程中,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珠城际公司”或“公司”)在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运营齐头并进 推动城市群深度协同
2004年7月,由原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现更名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作为原铁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出资者代表,共同投资组建了广珠城际公司。
金海特大桥首个边主跨钢梁合龙情景
广珠城际公司现有建设和运营两大业务板块。建设方面,公司因广州至珠海(含中山至江门)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于2012年12月30日成立,近年承担了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交通(以下简称“珠机城际”)的建设任务,分2期实施。珠机城际一期已于2020年8月开通运营,二期工程珠海长隆站(不含)至珠海机场站(含)线路长约22公里,总投资70多亿元,设车站4个,于2018年3月开工,计划工期5年。
目前,公司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广佛江珠城际珠海中心站(鹤洲)至珠海机场段的前期工作,新建线路长度约 20km,是广佛江珠南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行于珠海市斗门区、金湾区,设金湾站、三灶站,接入珠机城际珠海机场站,与珠机城际贯通。实施后可实现珠海西部地区与广佛都市圈广州、肇庆等地和深港都市圈深圳以及珠西都市圈江门等重要节点快速对接,支撑广佛、深港、珠澳三极协同,引领珠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强力打造珠海西部城市中心。
广佛江珠城际珠海中心站(鹤洲)至珠海机场段线路运营后,金湾地区民众可便捷换乘高铁,实现向湘桂黔等泛珠地区深度辐射;珠机城际可通过建设项目有效利用金湾动车所等配套实施,实现区域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共建共享、集约利用,有效保障开行频率和服务水平;可形成串联香洲、横琴、金湾、鹤洲等地的珠海市域东西向快速交流通道,连通珠海中心站(鹤洲)、珠海机场等客运枢纽,实现高铁、城际、民航等融合联动。
珠机城际二期工程施工现场
运营方面,公司投入运营线路2条。一是广州至珠海城际铁路(含中山-江门支线,以下简称“广珠城际铁路”),营业里程140多公里,全线设车站22个,2011年1月开通至珠海北站,2012年12月开通至珠海站,实现了全线贯通运营。二是珠机城际线珠海站至珠海长隆站,运营里程约17公里,设车站7个,2014年1月正式开工,2019年12月初步验收,2020年8月开通运营。
广珠城际铁路和珠机城际一期均实行委托运输管理,由广铁集团负责运营。2019年广珠城际铁路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创运营以来的历史新高,在城际轨道同行业中位居前三。近年来,广珠城际公司的经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在各方努力下,实际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安全节能再上台阶 智能运维不断升级
珠机城际二期站点效果图
广珠城际公司采购了时速200公里的8辆编组动车组20列、4辆编组动车组4列,这些动车组均为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研制的,符合大湾区线路特点和市场需求,具有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和智慧先进等特点。
安全性能方面,在珠三角城际、广深城际、深茂城际和广珠城际等线路广泛运行的动车组投运时间长、故障率低,通过下列技术手段确保城际动车组安全可靠:车辆非金属物料采用材质为阻燃、低烟、无毒(低毒)、无卤的非延燃性材料或防火材料;车辆轴温系统实时监测各重点部位的温度及温升,达到预警值时提示司乘人员,达到报警值时触发列车紧急制动;车载列车信号系统根据线路允许的速度信号控制车辆运行速度,当超过规定速度运行时将通过制动系统自动减速运行或停车;列车制动环路在失电情况触发紧急制动,实现安全导向的设计理念。
绿色低碳方面,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的号召,投运的城际动车组车辆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兼具地铁车辆载客能力和动车组的舒适度。4、8两种不同的编组形式可灵活编组,顺应实际运营中不同的载客需求,避免运力浪费;车体、转向架、动力设备和车上附件等严格采用轻量化设计;再生制动过程中,能量通过受电弓回馈电网,再生制动效率高;采用真空集便系统,污水污物全收集,实现“零排放”;人均百公里能耗为0.95千瓦时,比同速度等级在线运营动车组降低了44%。
金海特大桥多塔斜拉桥施工现场
连续刚构梁施工现场
智能运行方面,投运的城际动车组在库内操作、行车途中、故障处理及乘坐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智能提升,实现全场景智能化运用,提升旅客的乘坐体验,减少司机、机械师、乘务员的工作量,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司机室的智能整备大幅度减少司机和机械师人工检查和试验的时间,智能操作提示功能对司机操作失效原因进行弹屏显示,辅助司机快速矫正失误操作,智能故障提示界面使流程可视化,指导司乘人员高效处理故障;车厢视频监控具备视频联动功能,当发生烟火、超员、乘客紧急报警等异常时,智能监控屏获取异常信号,自动弹出视频联动界面,提示报警车厢及异常类型;信号系统精确获取隧道信号,通过网络发送给空调控制器,进入隧道前提前关闭压力保护阀,切断车内外空气通道,有效抑制车内压力急剧变化;开放共享的车载PHM主机可对列车级的故障进行预警预判、数据汇总存储和健康状态评估,并按消耗类、恢复类、故障发现类进行梳理,针对不同检修项点,提供不同的优化策略。
加强科技研发投入 完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及广东省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统一部署,公司正式立项的科研投入累计近千万元,包括“濒海环境公铁同层合建大跨度多塔斜拉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珠机城际线减少轮轨异常磨耗技术”“珠机城际铁路开行四辆编组动车组可行性研究项目”“基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铁路10Kv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研究”等开发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司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公司加入了广东省智能识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增强了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方面,公司朝着轨道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一是城际铁路全面兼容电子客票系统,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港澳居民证、港澳通行证以及护照都可自助购票和闸机验证出入。二是通过人脸识别购票的旅客,人脸识别闸机自动识别放行,同时推出计次和定期票,可通过预约刷身份证乘车。目前,广珠城际和珠机城际一期已逐步实现上述功能。
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服务城市群、都市圈空间布局,适应旅客高频次、中距离的出行需求,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一是加强轨道交通和城市功能耦合。促进轨道站点周边复合一体化发展,强化轨道站点核心地区功能垂直发展、空间无缝连接,形成交通承载共担、客流资源共享、和谐有机共生的创新型站城综合体。二是推进轨道交通与产业布局协同。与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有机协调,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对轨道交通的反哺效果。三是强化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除城际铁路外,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也丰富了广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内涵,使轨道与其他交通有机地形成一体,才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