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2022-10-13何新年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酸钠精神分裂症我院

何新年(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精神类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1]。精神分裂症在近年来的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大,认知功能及行为等障碍[2]。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容易对患者自身和其他人造成伤害,发生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情况[3]。临床上为了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发展,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4]。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疾病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拮抗机体脑内多巴胺神经的递质,具有一定的治疗疗效,安全性较高,但是单一使用该药的效果不理想[5]。丙戌酸钠为稳定心境,抗癫痫的药物[6]。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利培酮和丙戌酸钠进行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7];②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癫痫;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脑病严重疾病;④对本文使用药物过敏者。使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2-59岁,平均(37.28±2.87)岁;病程为5-17周,平均(9.63±1.88)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3-58岁,平均(37.94±3.01)岁;病程为5-16周,平均(9.47±1.82)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利培酮片用法:初始剂量1mg/次,2次/d,一周之后将剂量增加至4mg/d,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丙戌酸钠进行治疗,丙戌酸钠缓释片用法:初始剂量0.2g/次,2次/d,一周之后将剂量增加至0.8g/d,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BRPS、PANSS评分,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治疗疗效分为三个层级,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BP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超过75%;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BPRS评分较治疗之前下降50%-74%间;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BP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低于50%。

1.3.2 BRPS、PANSS评分评定标准 BRPS主要对患者焦虑、抑郁和思维障碍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8-126分,且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病情越严重,PANSS对患者疾病症状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疾病症状越严重。

1.3.3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标准 通过认知威斯康星卡片进行分类检测,包括完成时间和错误应答数,及总应答数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3.4 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不良反应主要有视物模糊和头晕,以及便秘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人数+视物模糊人数+便秘人数+恶心呕吐人数)/总人数×100%。

1.3.5 治疗满意度评定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对治疗满意度进行采集,该量表共50个题目,每个题目2分,总分为100分,总分超过80分为满意,总分为60-80分为一般,总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0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PS、PAN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BRPS、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RPS、PAN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BRPS、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BRPS、PANSS评分(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PS、PAN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PS、PAN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完成时间,错误应答数和总应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完成时间更短,总应答数更多,错误应答数更少(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5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我院的治疗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7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主要病发群体为青壮年[8],且该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症状的综合征,包括感知觉和思维、情感、行为等不同方面[9],多数患者伴有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精神分裂症具有进展慢和病程长的特点,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病症,提高治疗的疗效[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提示了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戌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分析原因:丙戌酸钠是一种心境稳定剂[11],可以降低机体神经递质的活性,同时可以有效刺激谷氨脱羧酶,因此可以有效抑制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因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RPS、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戌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及疾病症状。分析原因:利培酮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12],可以有效对5-羟色胺2α受体进行抑制,于用药1h后血药的浓度达到峰值且吸收的速度快,联用丙戌酸钠可以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控制情绪[7]。同时,本文表3显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完成时间更短,总应答数更多,错误应答数更少。提示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戌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原因:利培酮和丙戌酸钠的联合应用可以使患者反应速度加快,情感更加活跃,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智力水平,改善认知障碍[13]。此外,本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差异不大,表明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戌酸钠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使用利培酮和丙戌酸钠进行治疗,产生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安全性高[14]。最后,本文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使用利培酮和丙戌酸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其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5],最终可以提高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利培酮和丙戌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BRPS、PANSS评分,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安全性高,治疗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酸钠精神分裂症我院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