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22-10-13胡莎莎郭慧敏
胡莎莎,郭慧敏
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 300110
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过食肥甘厚味,不注重运动,人们总体体脂率的不断提升,都导致了高血压、高血脂人群产生冠心病情况,亦导致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此外,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状态下的不良因素,严重阻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睡眠严重不足、运动量不够、压力增大等因素,使得既往发病在老年群体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近几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探讨其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积极地面对疾病的发生,采取正确的方法方式进行预防,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3-5]。同时,年龄超过40岁的中高龄群体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较其他群体高,而在高发群体中,高龄人群一旦患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风险性增加。在现代医疗的研究之中,病理研究将冠心病患者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血栓,冠心病患者由于血管内产生的斑块导致人体血液流动不畅,当血小板出现原发地聚集现象时,患者则会出现胸前区剧痛症状,缺血性患者冠脉斑块破裂或裂缝亦会继发疼痛症状产生[6-8]。同时,纤溶能力减退、白细胞激活、循环中儿茶酷胺浓度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及交感神经性血管张力增高等因素都会增加冠心病继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加重冠脉的血栓压力,增加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基于此,本研究从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入手,探究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为(66.71±4.73)岁,女23例,男27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6±1.4)年;观察组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为(67.67±4.69)岁,女21例,男29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7±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试验纳入标准参照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会共同编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定义。纳入标准:近15年内未发生过慢性心肌梗死、慢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1~2个月内发生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血管管腔直径狭窄<70%的单支和双支A型病变,且至少一支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同时具备未行支架植入的低危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SCD评分≤2分的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FR)>0.80;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30分、缺血风险的危险分层GRACE评分≤108分;近期未服用其他慢性病药物,并且停药超过3个月。患者均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无药物过敏情况且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试验。
排除标准:入院前两周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对治疗药物过敏;依从性差;消化性溃疡;左主干出现临界病变血管、临界病变接受过冠脉介入治疗;高血压未有效控制;出血性卒中;既往严重的精神症状,难以合作;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史等。剔除未完成试验及未严格遵循试验要求者,排除急性心梗、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发生严重合并症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失常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他汀类等降压、降脂、降糖、强心等一系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次,口服100 mg/d;观察组则给予(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311)吲哚布芬,每日2次,饭后口服100~200 mg/次,需注意的是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100~200mg。8周为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包括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
1.5 疗效评定
显效: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降低≥80%,复查ECG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心绞痛的症状改善,50%≥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降低≥79%、ECG复查有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显效28例(56.00%),有效18例(36.00%),无效4例(8.00%)。对照组显效18例(36.00%),有效20例(40.00%),无效12例(24.00%)。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为(4.21±1.31)次/天,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09±0.71)次/天;观察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为(4.28±1.29)次/天,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61±0.49)次/天。结果表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情况(±s) 次/天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情况(±s) 次/天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治疗后组间相比较,P<0.05。
治疗后2.09±0.71a 1.61±0.49ab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治疗前4.21±1.31 4.28±1.29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为(7.78±2.17)分钟/次,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为(3.87±1.33)分钟/次;观察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为(8.13±1.71)分钟/次,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91±1.03)分钟/次。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情况(±s) min/次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情况(±s) min/次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治疗后组间相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治疗前7.78±2.17 8.13±1.71治疗后3.87±1.33a 2.91±1.03ab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型)的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类型之一[9-11]。临床上常表现出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和胸腔憋闷等临床症状,亦可放射痛至锁骨下或剑突下,而疾病的发生还会呈现昼夜节律的特点,通常在一天之中固定时段发作,伴随前心区疼痛的同时还容易出现下颌以及咽部疼痛,放射至肩部和肘部,整个胸部有异常压迫感,无法忍受,疼痛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在疼痛时面色惨白,心跳加速,大汗淋漓,血压上升或持续不变。研究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由斑块破裂出血、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且其发生后病情程度通常较重,若不能及时治疗则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甚至危及生命[12-17]。
临床研究显示,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缺血性心脏病,这是由于在患者冠心病的病程之中,容易出现心血管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脏因阻塞性血管表现诱发缺血以及缺氧症状,最终造成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在临床治疗与用药过程中发现,吲哚布芬在临床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18-19]。
吲哚布芬具有抑制ADP,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4,β-凝血球蛋白等血小板因子的释放而起抗小板聚集的作用,潘小玉等[20]研究表明,其抗血小板作用是通过抑制Cox-1,进而抑制血栓素产生和环氧化酶依赖的血小板聚集,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对前列环素不产生影响,且这一过程亦是可逆的,在停药后血小板功能逐渐恢复,这亦优于阿司匹林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吲哚布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情况优于阿司匹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中,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吲哚布芬能够显著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