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环境下A/O/A/O-MBR一体式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2022-10-13李春林范小妮刘文乾臧小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硝化去除率污泥

李春林,范小妮,刘文乾,臧小龙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推进,水污染日益严重。近些年,国家实施多项政策,鼓励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其中,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A/O-MBR 技术是不同污水处理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工艺,随着膜技术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改进,将膜生物反应器与常规脱氮除磷工艺相结合,可以快速高效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目前,特定条件下,A/O-MBR 技术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94.5%,总氮(TN)去除率为98.3%。但受到环境和工艺参数不匹配的影响,低温环境下A/O-MBR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并不好。郑建国等研究发现,低温环境下,溶解氧(DO)溶度为3~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5 h,污泥回流比为200%时,污水TN 去除率仅为80%左右。何兴海等研究指出,DO 浓度控制在6.4~8.2 mg/L,为3~5 h,污泥回流比为100%,TN 去除率可以达到95%。此外,中国北方冬季寒冷,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A/O-MBR 技术达不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虽然目前低温环境下A/O-MBR 技术得到广泛研究,但上述研究局限于实验室或小型中试条件。

作为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技术,缺氧/好氧-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A/O-MBR)技术是A/O-MBR 技术的改进工艺。本研究利用A/O/A/O-MBR一体式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了低温环境下不同DO 浓度、不同和不同污泥回流比对生活污水COD 和TN 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北方冬季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装置

针对单体办公建筑的生活污水处理要求,本试验采用A/O/A/O-MBR 技术,自行构建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长27 m,宽2.3 m,高2.9 m),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系统包含化粪池、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1、厌氧池、好氧池2、膜生物反应器(MBR)池、二沉池和清水池。该设施日污水处理量为5~10 m,日进污水量为6 m,试验季节为冬季。

图1 A/O/A/O-MBR 工艺流程

1.2 试验材料

活性污泥(含水率80%~90%)取自青岛市崂山区张村污水处理厂。试验污水为产业园办公楼产生的生活污水(含厕所污水、餐饮废水等),其初始COD 浓度为50~120 mg/L,TN 浓度为20~45 mg/L,pH 为6.8~7.9,外界环境温度为0 ℃左右,污水温度为0~8 ℃。过硫酸钾、氢氧化钾、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钾标准液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利用实验室超纯水仪器制取。所有化学药品均为分析纯。

1.3 试验方案

本试验选取3 个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参数,包括DO 浓度、以及污泥回流比,所有试验均重复两次以上。一是DO 条件试验。(6 h)与污泥回流比(100%)保持不变,好氧池DO 含量分别调为0.5 mg/L、1 mg/L、2 mg/L、4 mg/L、6 mg/L 和8 mg/L,不同DO 条件下,污水处理系统运行6 h 后,清水池取样。二是条件试验。保持DO 浓度(6 mg/L)与污泥回流比(100%)不变,污水处理系统的分别调为1 h、2 h、3 h、4 h、5 h 和6 h,清水池取样。三是污泥回流比条件试验。保持DO 浓度(6 mg/L)与(6 h)不变,污泥回流比分别调为40%、60%、80%、100%、120%和150%,污水处理系统运行12 h 后,清水池取样。

1.4 试验方法

COD 浓度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TN 浓度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好氧池污水DO 含量采用溶解氧仪测定;污水处理系统温度监测采用数显式温度计;污水pH 采用pH 计测定。

2 结果分析

为了解低温环境下(室外温度0 ℃,污水温度4~15 ℃)不同工艺参数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DO 浓度、不同和不同污泥回流比条件下生活污水COD 和TN 的去除率。

2.1 不同DO 浓度对污水COD、TN 去除效果的影响

好氧池DO 浓度是决定污水COD、TN 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浓度DO 对污水处理系统出水COD、TN 浓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DO 浓度由0.5 mg/L 增加至6 mg/L,清水池COD 去除率不断降低,当DO 浓度大于6 mg/L 时,清水池COD 去除率缓慢降低并趋于平稳。随着DO 浓度的增加,生活污水COD 去除率先增大,后趋于平稳。这表明,DO浓度越高,COD 去除效果越好,COD 去除越快。随着DO 浓度由0.5 mg/L 增加至2 mg/L,清水池TN 去除率迅速增加,当DO 浓度大于2 mg/L 时,污水TN去除率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反弹。随着DO 浓度的增加,污水C/N 不断降低,这也反映出溶解氧浓度越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越好。但过高浓度的DO 既不经济,也不利于提高污水COD、TN 去除率,因此DO 浓度维持在6 mg/L,这时可以保持较高的COD、TN 去除率。

图2 不同DO 浓度条件下污水COD、TN 去除率以及C/N

2.2 不同HRT 对污水COD、TN 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生物处理工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直接影响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和传质过程,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若过短,则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较短,污水处理效果差;若过长,则造成能源浪费,也不能继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因此,要确定合理的,保证系统处理效能并节省工程投资。

不同条件下,污水处理系统出水COD、TN的去除效果如图3所示。当大于2 h 时,出水COD 浓度稳定在20 mg/L 左右,随着由2 h 增加至5 h,COD 去除率缓慢增加。大于2 h 时,COD 去除率很高,但不同条件下的COD 去除率差异很小。这也表明,较高的对COD 去除率影响较小,很短也可以实现COD 去除。不同的是,的长短对污水TN 去除率有很大影响。随着的增加,TN 去除率不断增加,超过4 h 后,污水TN 去除率趋于平稳。大于3 h 时,污水TN去除率提高。由图3可知,随着的增加,C/N 不断减小,但超过2 h 时,C/N 不断上升,这说明污水TN 去除率提高。因此,北方低温环境下,控制在4 h,可以保证污水COD、TN 的去除效果。

图3 不同HRT 条件下污水COD、TN 去除率以及C/N

2.3 不同污泥回流比对污水COD、TN 去除效果的影响

污泥回流比是污泥回流量与曝气池进水量的比值,其直接影响厌氧池的反硝化效果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是污水处理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污泥回流比条件下,污水处理系统出水COD、TN 去除率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污泥回流比条件下污水COD、TN 去除率以及C/N

随着污泥回流比的增加,污水COD 去除率迅速增加,当污泥回流比增加至60%时,污水COD 去除效果趋于稳定,但随着污泥回流比的增加,TN 去除率也不断增加,当污泥回流比增加至80%时,TN 去除率趋于稳定。随着污泥回流比的增加,污水C/N 趋于增加,这表明污水TN 去除效果不断增强。此外,污泥回流比也会影响污水COD 浓度,因为系统TN 去除率和进水COD 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污泥回流比和进水COD 浓度的变化,TN 去除率相应升高或降低。因此,污泥回流比控制在80%~100%,即可保证污水COD、TN 的去除效果。

3 结论

研究发现,在低温环境下,DO 含量影响污水COD、TN去除效果,DO浓度由0.5 mg/L增加至6 mg/L,污水COD、TN 去除率不断增加,最佳DO 浓度为6 mg/L;大于2 h 时,COD 去除率趋于稳定,但TN去除率随着增加而增加,因此控制在4 h,即可保证污水COD、TN 的去除效果;污泥回流比对COD、TN 的去除影响有限,当其大于100%时,污水COD、TN 去除率趋于稳定。试验结果表明,最佳DO浓度为6 mg/L,好氧微生物在高浓度DO 条件下更加活跃,可以快速分解有机物。DO 浓度大于6 mg/L时,随着DO 浓度增加,好氧微生物快速繁殖,但过度曝气造成黏附在填料上的活性污泥分散溶解甚至老化,影响COD 去除效果。同样,DO 浓度足够时,硝化菌可以将NH-N 转化为中间产物亚硝态氮(NO-N)、硝态氮(NO-N),其混合液流入缺氧池,在缺氧环境下,反硝化菌将二者还原成N,实现脱氮。但DO 浓度大于6 mg/L 时,NO-N、NO-N 混合液含有较高浓度的DO,不利于反硝化菌的反硝化。高浓度DO 还会造成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龄变短,大量污泥过度老化,生化效果降低。

反硝化过程相较于好氧分解过程十分缓慢,因此较短容易导致反硝化菌大量流失,造成污泥负荷大幅度上升,反应体系的硝化和反硝化性能恶化,但DO 充足时,COD 去除效果不会受到影响。较长可以为反硝化菌提供充足生化时间,若持续增加,则会加快污水TN 去除。在A/O/A/O-MBR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因此COD 去除效果好,污泥回流比达到80%,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分解;但TN 去除需要时间,污泥回流比越大,硝酸盐氮在系统内的越长,污水中硝酸盐氮被反硝化得越彻底,去除效果越好。当DO 浓度为6 mg/L,控制在4 h,污泥回流比为80%~100%时,A/O/A/O-MBR 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低温环境下生活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这为低温环境下居民社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硝化去除率污泥
市政污泥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及资源化途径探索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应用分析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的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DN)硝化及单级生物脱氮效率的研究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