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中小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昆山商厦地块为例
2022-10-12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颖汐
文/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杨颖汐
1 研究背景
1.1 “城市双修”理论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一方面通过生态修复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城市文脉修补,提取城市文脉,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
1.2 中小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现存问题
1)城市文脉被割裂 中小城市缺乏更新体系,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经济发展等,仿照已有的成功案例大拆大改,导致城市空间肌理、地域特色逐渐丧失,出现“千城一面”现象。
2)滨水空间被忽视 滨水空间常被工业建筑和仓储式建筑占据,完整的水域被建筑割裂,人们临江而不见江。水岸可达性较差,大面积场地被停留的船舶、运输的货车占据,缺少公共空间。
3)生态环境被破坏 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废气、垃圾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滨水空间若水体污染,则会出现恶臭、绿藻等情况。“退二进三”虽提升了滨水空间的活力,但不可避免地加重了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1.3 滨水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滨水空间既是人们休憩活动的公共场所,又是城市特色的名片和城市文脉的缩影。人们对水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而城市滨水地区拥有天生的景观优势,可提供滨水绿化、沿河景观步道、休闲广场、小品等公共空间,同时吸引资本入驻,拉动城市餐饮与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与吸引力的地点之一,通常是外来游客对于城市特色的第一直观认识。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空间,在为人们提供公共空间的前提下,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保证滨水空间的生态性及城市文脉的传承,使其真正成为城市特色名片是设计难点。
2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中小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
2.1 修复自然生态
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首要任务是修复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让滨水空间保持活力。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滨水空间进行治理,恢复水体自身特性,形成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滨水肌理,构建城市特色滨水景观轴线。
2.2 补全城市功能
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常伴随着城市自身功能的升级,随着社会发展,对城市功能提出了新要求。滨水空间在更新过程中补全城市中心区缺少的功能,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能,又因其多样的复合功能吸引市中心的居民及外来游客,为滨水地区增添活力。
2.3 编织城市文脉
文脉既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又是一代人的乡愁。滨水空间见证着城市发展,在更新过程中,营造亲水空间,提供多元化亲水体验,修补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名片。
3 昆山商厦地块现存问题
3.1 业态单一
昆山商厦地块商业中心功能单一,无法同时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大型商业百货商场建筑体量较大,其内部空间无新意,业态趋同,缺少休闲娱乐及餐饮等功能空间。
3.2 交通可达性较差
行政办公与居住用地阻隔了娄江景色往内陆渗透,未设置沿水岸的慢行交通空间,交通可达性较差。基地内人车混流问题严重,易造成拥堵无秩序的现象。同时,基地内老年人居多,易给老年人的出行造成困扰。
3.3 环境品质亟待提升
场地现有绿化面积小,缺少景观节点与景观轴线。沿河界面虽有部分设计,但景观利用率较低。景观河道因机动车道难以与周边区域产生联系,景观与场地的互动几乎为零。滨河界面被切割,缺乏一定的秩序,与城市融合度差,导致邻水不见水。同时,场地还存在河道污染、垃圾随意丢弃等问题。
3.4 缺乏城市特色
场地现状规划仅从经济角度出发,未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滨水空间的认识不足,仅当作简单的河道处理,未充分发挥依水而居的特色。
3.5 人口结构杠杆化
支撑昆山发展的产业类型为第三产业。通过对昆山商厦地块进行调研发现地块内人口结构杠杆化严重,年轻人占比较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该人口结构无法拉动商业发展,激发地块活力。
4 昆山商厦地块更新策略
4.1 生态环境
运用娄江水系优势,以水为线勾连零散水塘,形成整体水系景观,实现水景进一步渗透。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利用自然植物与人工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与再利用。充分利用滨水空间,构建多层次立体空间,使水系、绿地、建筑与开放空间形成立体结构,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开放的滨水景观作为第一层景观共享区域,较低的滨水建筑作为第二层景观共享区域,远离水岸且不压迫的开放空间作为第三层景观共享区域。3层景观共享交融构成立体的城市形象。
4.2 人口引入
针对昆山原有人口结构问题,在地块更新设计中通过增设创客工坊吸引年轻血液,为地块带来活力。在设计时对创客人物进行画像,充分满足创客的需求,将商业零售、餐饮、创意办公、公共广场、公寓等功能空间融为一体,为创客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见图1)。
1 创客工坊效果
4.3 业态功能
针对昆山商厦地块现存业态老旧、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需完善城市功能,建立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服务网络,激活昆山商厦地块活力且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
4.4 空间布局
4.4.1 复合中轴
“各据一方”的院落式消费空间,将特殊的空间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整体性较强的空间秩序。依托娄江的自然景观,打造成集生态、休闲、商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中轴,串联南北商业与文创产业。
4.4.2 土地利用
在空间布局方面,发展多元复合功能,扩大滨水公园范围,加强片区的生态低碳效应。
1)商业用地面积4.56hm2,商业用地是消费功能的主要载体,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分为两类:①集中商业,分布于人民路沿线,呈线状布局,主要发展一般性商业功能,形成商业节点、沿街商业等不同的空间形态;②商业街区,分布于西城河岸路南侧,呈带状布局,主要发展街区商业,同时植入文化产业元素,通过地下广场、2层连廊等创造不同的空间形态。
2)办公用地面积2.33hm2,片区内商业性办公用地功能以共享办公、文创办公为主,同时加入公寓、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形成以中高层为主的空间形态。
3)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51hm2,包括昆曲文化展示、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空间,通过改造鹿苑商厦形成集开放交流与内聚展示于一体的空间形态。
4)规划绿地面积1.14hm2,充分考虑片区公共活动的需求,建立片区生态廊道,布局公共绿地形成网络型绿地系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局部公共绿地与特色商业混合,增强公共活动的趣味性。在娄江沿岸设置码头,提升滨河商业气氛。
4.4.3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分区可直观地反映片区空间形态,遵循“高干道、低街区”的原则,注重节点与核心功能,结合轨道站点开发聚集高层建筑,形成聚合力强、用地开发价值高的空间形态。
4.5 交通组织
综合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交通结构,通过三重交通组织,实现功能与景观的共赢。
1)蓝色溪畔 保证娄江水道原有基础功能,充分挖掘其生态要素价值,通过观景台、文化码头、休闲长廊等休闲设施激活娄江南侧水岸,形成舒适、多元的主题景观带,同时,结合码头打造南北向景观中轴,实现从封闭的生产岸线转变成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的目标。设置滨水人行步道及非机动车慢行步道,着重打造水街滨水慢行步道,将交通系统与绿地水系结合,提高交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及舒适度。
2)空中慢行 昆山商厦商业街区从规划形态上看,是典型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2层连廊让独栋建筑互相连通,形成观光休闲平台,利于2层商业的经营和盘活,且休憩平台将享有更好的光照条件、更丰富的街区景观,是天然的观景平台。
3)绿意街区 通过开放式设计将娄江滨水区的绿色生态要素引入片区,形成网络状生态骨架。片区内部道路与垂直交通空间适当布置立体绿化,串联公共设施与开敞空间,营造社区游客活动交流的场所。
4)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是复合中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运用垂直高差手法分隔空间,以取得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的变化。垂直交通使人们方便地从各个方向进入下沉广场。特色地下商业规划与趣味性公共活动空间设置使下沉广场重现生机。
4.6 昆山记忆
地块最突出的特色是体现昆山发展故事的文化要素,设计对该片区既有建筑进行适度保留和有效利用,并与新的文艺空间有机结合,形成文化氛围浓厚的文艺街廓:保留核心片区内的昆山商厦,适当调整业态;激活鹿苑,建设昆曲文化展览馆;设计改造娄江滨水空间,使其成为新活力功能区。
5 结语
研究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以昆山商厦地块更新项目为例,从生态环境、人口引入、业态功能、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昆山记忆等方面,提出滨水地区的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更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