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声 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2022-10-12文字赵勇
文字_赵勇
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与现代审美思想及部分西方音乐技术理念的不断结合发展中产生的。它不仅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属性,还包含着传统与现当代的文化内涵,是融合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审美特征的文化产物。
随着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继承、创新之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时代的更迭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继承了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如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技法和音乐语言特点,还借鉴、融合了西方美声唱法中的技法优点。近年来,在专业音乐院校与各类专业院团、表演组织等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声乐的曲库不断丰富,其教学体系、表演技术理论体系与研究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在歌曲创作、演唱风格、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民族声乐歌曲创作上,一代代作曲家进行着各个方向的努力和探索。民族声乐歌曲的创作思路比较特殊:一方面需要沿袭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音乐语言特征和风格特征,把握民族声乐的本源特质;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探索更具时代特质、符合当今审美需求、满足民族声乐国际化需求的音乐表达和技术理念。这就要求作曲家们不仅要依据地方特色、唱腔等特点进行创作,还需从作品的时代性、风格性、多元性等方面做出综合考量和探索。
如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民族声乐歌曲的创作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国民族的文化特色,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民族声乐歌曲的对外交流及广泛传播。许多作曲家在对民族声乐歌曲进行创新时,还会加入一些古风元素或现代流行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创作中加入京剧唱腔,或是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电子化音响效果。谭维维早期专辑中收录的一首《康定情歌与溜溜调》,就是在民歌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了Disco Beat元素,同时还伴有古筝、箫等民族乐器,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做了融合,不失为一首优秀的作品。此外,《小河淌水》(谭晶演唱版),在保留了民歌创作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电子化的元素,为原本经典的民歌作品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这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
除了在编曲风格上做出改变,部分音乐创作者还会在歌曲的配器、舞台设计、表演形式上做出创新。例如由李姝作词,刘颜嘉作曲,李玉刚演唱的歌曲《万疆》,不仅融入了戏曲与流行的一些元素,在表演形式层面,凭借一人分饰两角,歌曲的张力和歌手的声线特质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为舞台效果增加了多种可能性,彰显了民族声乐歌曲的内在创造力。在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中所体现的尝试与创新,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还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对民族音乐越来越高的审美期待与要求。
中国的民族声乐以各民族文化为根基,发展、衍生、壮大。不同地域的声乐风格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北方草原文化区、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草原和高原文化区,这四个区域在音乐风格、语言习惯和音乐内涵的表达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极大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以较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及山东民歌为例,陕北民歌中最具特点的演唱技术被称为“润腔”,这是一种即兴性很强的处理装饰音的手段,旨在以一种较为自由且具有特定风格的方式,对字音、字韵的速度、节奏、音高等方面进行装饰化的处理,其中包含音色的各种变化、旋律的一连一断、装饰音的使用等。它的华彩性体现于即兴表达、真假声交替、方言及咬字等方面,充分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陕北的地域特色、景致风貌。而山东民歌则同陕北民歌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特点是旋律和咬字更加有棱有角、直上直下,旋律的音程跨度较大,音乐极具起伏性和表现力,乐曲更具活泼、张力之感。换言之,民歌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因语言性、地域性差异所造成的音乐语言与表达方式等方面,这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性特征。
早期的民族声乐,在规范化教学之前,往往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传播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有三:一则,缺乏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其审美的标准也难以统一,造成各个地域的音乐语言各异,为跨区域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则,采用“口传心授”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早期的声乐演唱缺乏统一的记谱法,这导致这种音乐难以形成文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再则,“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音乐的基本形态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失真的风险,阻碍了很多曲目的传播和留存。当然,这种传播方式也为我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别样的特色,各地的地域风采和语言音韵造就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流派化、风格化、民族化特征,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则促使我国民族声乐形成了即兴化、多样化的韵味特征。
在新时代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民族声乐的专业化、国际化需求,我们迫切需要建设民族声乐的专业体系,其中包括:规范化的教学体系、符合传统与时代的审美体系、系统的表演技术体系,以及全面的理论研究体系等。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歌的演唱方式趋于规范化和专业化,音色逐渐统一是必然现象。目前的民族声乐技术理念逐渐整合形成体系,演唱风格明亮圆润,发音字正腔圆。促成这种统一的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发声、咬字特点。汉语中有元音及辅音,在发音时主要突出字腹,在演唱中常常需要归韵。字头、字腹和字尾的处理影响到咬字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也影响到听众对词义的理解。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以及技术理论的逐渐建立和系统化,我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和音乐语言彼此碰撞、交融、发展,促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朝着更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的方向进步。如前文所述,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原有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质,又吸纳了西方音乐的部分技术理念,中西融合在其中的体现尤为显著。欧美的美声唱法主要是真假声混合,讲究的是声音的共鸣。而我国民族声乐采用的则是一种偏细腻、流动的演唱形式。因此,汲取美声唱法中的优点,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就能较好地提升民族声乐的音色及表现力。除了中西融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也越来越综合,甚至可以将现代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细分为民族化、流行化、美声化流派。当然,现在三者皆有体现、相互融合的歌曲也日渐增多,其技术运用愈发灵活,壁垒也在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演唱者们将不同演唱风格的优势根据作品的需求相互补足,形成较为综合的演唱风格,推动着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民族声乐教学,其重要性日益彰显。随着各大专业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相继开设,我国民族声乐的专业教学体系逐步成型,同时也设立了诸如金钟奖之类的权威奖项,为民族声乐的教学与评价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量标准。但在当前的教学体系设计下,民族声乐的专业教学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曲目的设计与选择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技术的运用与处理较难适应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理论研究方面仍较为匮乏等。因此,我认为民族声乐教学应在继承过往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及突破。
其一,应注重基础的音乐素养教学,夯实、校准学生在发音、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基础,在视唱练耳、乐理等基础课程中打牢音乐素养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教学。音乐基础素养较为匮乏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今声乐教学实践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这一问题在早期阶段往往难以被发现,但却也是影响最严重的。反映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过于依赖示范、音频等样本材料,缺乏独立自主的音乐演释探索过程。对于有模仿范本的作品来说,适度参考和借鉴是很有必要的,但这种参考应当建立在学生对作品有相对完整的自主认知这一基础之上,否则难免“东施效颦”,只学其形未见其神。而当学生拿到缺乏示范或音频样本的新作品时,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得尤为明显,成为困扰学生专业道路发展的绊脚石。
其二,应注重民族艺术、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除了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以外,还应借鉴、融合国外声乐教学多元化的特点,从多唱法、多技法综合认知的角度入手,做到中西融合,提升民族声乐的文化价值。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与西方音乐的美声唱法在发声位置、共鸣腔体、气息运用、咬字以及细节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了解、认识这些不同唱法之间同质性和异质性的技术特征,让学生在正确运用技术处理音乐的同时,去切身地体会不同的发声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正所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如此才能在之后的学习和表演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其三,应加强学生对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探索,深入基层,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内涵,真正理解各地区民歌作品的创作本源,做到对作品的深入了解,从而达成完美诠释。这一点在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是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民族声乐来源于民族民间,融合了戏曲、民歌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精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华夏文明发展史中音乐领域发展历程的缩影。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演唱技法和细节处理,还应向学生介绍歌曲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研究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演释作品,触类旁通该时代和风格背景下其他作品的共同特征,更能深化学生对于民族声乐这一艺术门类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念感和文化自信,使其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整体性、文化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宏观、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挖掘其中的时代内涵。
其四,应当重视理论的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于表演者来说,只懂得技术的运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实践、轻理论”的想法,这一问题普遍反映在所有表演类专业教学中。很多人认为:理论研究并不是表演者需要做的工作,应该由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来做。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谬误,我们需要专业的理论研究人才,但也更需要既懂得表演又能够进行理论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诚然,技术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掌握综合的运用技术、组织技术的方式却是十分重要的,这最终决定了一名表演者的艺术造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作品谱面背后的深层信息,做好“前、中、后”的研究:在对作品进行演释之前要做好案头工作,宏观上去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音乐结构,微观上去探索每一个技术细节的可能性与差异性;在演释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去研究旋律背后的语言属性和创作技法,关注作品创作逻辑与演释逻辑之间的关联性;在完成演释之后,及时归纳总结,形成演释笔记或研究文本,在专业技术提升的同时,逐步扎实理论研究的功底和基础,养成独立思考、深入研究、主动剖析的良好学术习惯,建立完整的学术思维。
最后,应进一步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的趣味性,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相关联。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思维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过度依赖经验。在媒体技术、数字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接受音乐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快速的改变。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如何正确接收课堂信息,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来融入课堂,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通过多维空间的声音、影像艺术创造沉浸式情境等方式,将一些民族声乐的传统技法通过新时代的语言、元素体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民族声乐艺术在新的技术、新的时代语言下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体现,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关注。许多平台相竞推出民歌改编节目,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歌宝库中挖掘出优秀作品,加以改编并进行新的演释,让当代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唱出心中最美的中国,为民族音乐的时代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尝试。
民族声乐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值得广大音乐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相信未来,民族声乐不仅能够在歌曲创作、演唱风格、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在民族性和艺术性方面一定也会有更多的突破和更高的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人才走出国门,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将代代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