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中小物流企业成长的实现路径
2022-10-12孙丽梅马小雅
孙丽梅,马小雅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物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流行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物流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其发展程度成为某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商业生态系统最早由学者Moore 于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用生物界的生态关系来类比商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强调每一个概念,打破传统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突破了传统观念中点对点竞争的狭隘视野。中小物流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紧密相连且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将自身摆在整个物流的商业生态圈,突出自身的战略高度,明确生态定位,才能制定更好的发展战略。中小物流企业与会员企业的共生关系,能共同创造良好的物流生态系统,实现企业合作共赢的经济效应,促进物流企业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物流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出现于20 世纪90年代,J.F Moore 首次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由企业、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组成的经济共同体,他们作为商业界的有机体相互作用,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该经济共同体主要包括供应商、生产厂家、竞争对手、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组织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研究中,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也有所差异,如Mirva Peltoniemi 和Elisa Vuori 在J.F Moore 的基础上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组织群体组成的动态结构,这些组织群体包括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高校教育单位、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等。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成员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对系统做出的贡献,倾向于一个或多个中心企业作为领导者,在资源合理分配条件下带领其他成员朝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前进。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进化动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以顾客为中心。系统围绕顾客的场景,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网络化的新价值从不同角度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成为终身用户。(2)具有开放性。商业生态系统能突破整合的限制,共创新价值,是相对深度开放和包容的。(3)具有共生关系。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依赖、相互创造、缺一不可。(4)具有不可模仿性,主要表现在核心竞争力。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主要从某一核心企业内部转向系统,一方传多方,形成复利核心竞争力。(5)共赢进化。系统成员之间力求共同进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6)多物种。商业生态系统具备各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色,他们相互之间能够聚合成多样化的解决方案。(7)自生长。系统成员根据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不断繁衍出新的物种来满足客户,而生生不息。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由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可知,商业生态系统是对以前的供应链管理网络理论进行了扩展,由客户、核心企业、相关合作伙伴、风险承担者、政府等构成一个动态的网络(如图1 所示),通过精心的商业设计并整合生态资源创造一个新的商业生态优势,强调的是共融、共生、共赢,让资源为我所用。为此,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环境、成员和关系这三大类。
图1 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图
首先是环境要素。商业生态系统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也要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法则。商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由企业群落和商业环境组成。企业群落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其他相关的企业;商业环境主要指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群落需要从商业环境中获取可靠资源才能进行可持续运营,但在这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认清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状况,才能探索适应市场环境的方法和路径。由此可见,环境因素是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
其次是成员要素。除了环境因素,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或个体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旨在描述由不同层次的组织组成的松散联系的商业社区,如金融机构、协会、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有着共同发展的目标。这些成员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成员,包括各类规模企业、客户、市场中介(如代理商、向企业提供各类商业渠道者)、供应商、生产者、相关合作伙伴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第二类是在特定情况下组成的基础成员的所有者和控制者,如政府和监管机构、科研机构、高校教育单位以及代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中游加工企业和下游销售商的协会。所有成员通过数据流、服务流和信息流联结在一起,他们互相竞争、互相协作,共同构成了价值链,互相形成了共生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成员会重新定义自身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共同进化。
最后是关系要素。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众多成员中,与不同的成员交往,都会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且它们之间的关系类型不同,关系的强度也有所不同。(1)从价值创造关系来看,各类企业环环相扣,形成连贯的价值链,而不同的价值链也会有所交替,形成了强韧、复杂的关系网状,从而增强系统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和可靠性。(2)从权利支配关系来看,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中,除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长期相互作用的关系外,权利不仅在企业本身内部执行,而且逐渐超出企业的界限,演变为企业间的权利,高权利企业与低权利企业之间的主导与从属关系反映在企业间的经济行为中。如在市场销售行为中,大部分消费者资源掌握在具有高端价值链能力的核心企业中,多数中小企业依赖于核心企业以获得消费者资源,这时核心企业也就获得了市场销售资源的权利。(3)从利益分配关系看,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企业之间存在互利共生、企业竞争、企业寄生等关系。其中企业互利共生指合作企业对从系统中获得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共同发展;企业竞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企业处于价值链上相同位置时,他们会通过争夺市场资源的方式获得利润以保护自身生存。
(三)中小物流企业与其他生态主体的关联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把各个行业相关的企业联系在一起,每个成员企业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他们相互协同、相互依赖、相互创造、缺一不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具有极强的共生关系。中小物流企业作为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商业生态圈中也属于主体之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在系统主体中充当着配角,为各个行业企业的物流运作服务,从而在服务中借助核心企业的优势发展自己。同时,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受益于基础成员的控制者和所有者,如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高校教育单位、科研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等,而中小物流企业在运营中同样促进主体的发展和利益回报。如果中小物流企业受到损害,将对物流系统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中小物流企业在系统中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与寄生共存,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中小物流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图
(四)中小物流企业的生态位与价值
1. 中小物流企业的生态位
企业生态位指企业在特定环境下所处的职能地位,反映在某一时期、特定环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因素区别于其他企业或竞争对手。任何企业在业务生态系统中都有不同的定位,服务的功能也不同。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群落类型主要分为缝隙型企业、主宰型企业和骨干型企业三大类。缝隙型企业是系统中存在最多的,但没有一个广泛的网络与其他类型的企业联系。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缝隙型企业暂时关注狭隘的细分市场,从中获得具有差异化的资源和能力,但这样的企业比较灵活。主宰型企业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旨在从商业生态系统中提取价值。骨干型企业利润高,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类型的意愿,为系统的其他成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信息,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
中小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内容和提供的服务结构相同等因素,他们所处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缺乏层次,集中在系统中相对较低的位置,不能和大型物流企业相提并论,往往仅能扮演“拾遗补阙”的角色,依赖于大型物流企业或者其他相关企业在物流低端市场生存和发展。
2. 中小物流企业的价值
中小物流企业虽然在物流低端市场徘徊,并不是说明他们在系统中没有价值。中小物流企业是物流行业乃至整个系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无论是保障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还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主导作用。
一是中小物流企业比较灵活,弥补了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不足。他们对市场状况具有灵活的信息接收力和反应能力,对消费者有极强的敏锐力,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快速做出企业经营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二是中小物流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在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的同时,通过对劳动者的价值挖掘,解决社会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三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不断涌现和进一步发展推动物流行业的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四是由于中小物流企业是以较低的资本和成本注册和运营的,在项目和价格服务方面相比大型物流企业更具有优势,更能够促进市场不断细分和完善。
(五)中小物流企业与物流商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在未来,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之间、平台网之间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生态系统”一词正逐渐走进商业大众视野,所有行业企业都在计划建立一个开放和创新的生态系统。物流行业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作为物流行业的服务体系独立运作,但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物流行业的各个企业正在主动或被动地通过跨界垂直整合,横向延伸消费者关系圈,逐渐形成封闭的生态系统,物流生态系统也就随之而来。
构建物流生态系统,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生态圈与大型物流企业和其他相关组织聚集一起,除了上述存在的价值,还有助于推进物流企业完善商业的诚信体系,有利于企业之间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和运作效率,促进物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优化和系统更新,最终实现企业之间的互信、互惠、互利、互进,这是整个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物流生态圈,实现了各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如人员培训和分配、车辆调度等,从而有效提高竞争力。除此之外,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和公共信息平台的支撑下,吸引更多同行的主体参与,汇集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物流企业是指固定资产在1000 万元以下,年营业额数在百万元至数千万元,员工在500 人以下的物流企业,其经营规模较小。随着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扩大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外资企业物流外包需求不断提高,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变得火热和繁荣。一时之间,物流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较低,入门门槛下滑,各中小型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已成为中国物流业的新生力量。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一共有155.44 万家物流企业,其中90%以上都是中小物流企业,由此可知中小物流企业数量众多。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化智能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变革,整个行业在不断发展和调整,为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核心物流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减,使得依赖传统运输方式生存的中小物流企业更加难以生存。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小、散、弱、乱”的现状,具体表现为:(1)规模小,布局分散: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是以小门店的形式存在,一个办事处一般只有5 至6 人,只有少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具备专业化的综合物流能力。(2)服务能力弱,缺少竞争力:中小物流企业主要以局部地区服务为主,服务范围有限。加上融资困难,没有雄厚的资金投入先进物流设备,信息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从收货、理货、开单等一系列流程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同时,大多数企业在装运货物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装卸和低端的手推车等工作设备,物流效率低下。(3)物流从业群体数量庞杂混乱:中小物流企业相对依赖人工劳动,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作业人员缺乏专业文化素质,对相关物流设备操作和流程不熟悉。同时,中小物流企业工作人员流动性较高,对物流工作流程不熟悉,导致企业内部运作相对混乱,运营效率不高,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经营粗放,缺乏长远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商贸合作如火如荼,为物流企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中小物流公司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张桌子两部电话就能干物流”更是生动地反映当前物流业现状。自2015年以来,中国中小物流企业注册量稳步递增趋势,2019年共注册相关企业33.36 万家。然而,有许多跟风成立的中小物流公司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看到前面的企业能挣到钱,于是争相做物流,利润驱动使公司忽视了最基本的管理问题。
虽然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并成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但大部分企业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方法。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能进行简单的工作计划,凭经验做事。对于采取何种运输方式、利润比例如何分配为最佳等方面企业不予以重视,影响利润率,这也不利于其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限制公司的发展空间。
(二)管理人才匮乏,且专业技术水平低
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问题与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密不可分。目前,中小物流企业相对大型综合物流企业还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加上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低,中小物流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高效性和专业性。造成人才匮乏主要原因是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薪酬水平和长期发展空间等方面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比较薄弱,导致中小物流企业既引进不了人才,同时也留不住优秀人才。
(三)未形成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价值链的生态系统
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主营简单的运输、仓储,也提供一些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业务功能单一,企业运输网点少,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在企业所在地的周边地区,无法提供跨区域、多批次的物流运输服务,与国内外大型综合性专业物流企业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加上企业缺乏物流高科技技术如RFID、ITS、出入库手持端等,导致机械化程度低,信息交流平台少,未能形成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价值链的生态系统,严重阻碍中小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生态角色定位不清晰
中小物流企业因缺乏核心竞争产品或技术,只能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中夹缝生存,其运营主要目标是在此环境中获得盈利,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积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规划缺乏明确的战略思想。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尽管当前物流市场火爆,但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抱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赚不到钱,很难抓住客户;另一方面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盲目跟风,供应链是热点的时候,主营业务是集装箱运输的跟风做供应链,但企业自身却没有搞明白什么是供应链;干线运输是风口的时候,做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跟风跑起了干线运输,导致物流服务供应链断链;第三方物流开始火热的时候,本来搞专线物流的跑去做第三方物流,结果第三方物流还没搞明白就搞起了第四方物流。在整个商业物流商业生态中,中小物流企业生态角色定位不清晰,出现小、散、乱的问题。
四、商业生态视角下中小物流企业成长的实现路径
物流的运营环境是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他们是紧密相连并相互依赖的。根据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同时还要把企业放在整个物流行业中,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采取更高的战略眼光来掌舵企业发展方向。中小物流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共生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造良好的物流生态系统,实现企业合作双赢的经济效应。本文根据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问题从企业内外部提出相应措施,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对内创新管理理念,对外扩展生态圈
1. 企业内部创新管理理念,明确战略目标
落后和传统的管理理念限制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顺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厘清发展战略。
首先,中小物流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物流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高对物流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物流管理理念要求中小物流企业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和理解物流对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性,善于思考创新理念,不能简单地将物流等同于公司物品运输,需全面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方面。在企业的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其次,中小物流企业不仅需全面系统把握物流管理各个环节,树立科学、系统的管理理念,还要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综合运用物流作业、资金作业、市场作业等多种作业作为驱动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从原材料采购直至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的运作速度,使所用的时间达到最短。
最后,在发展过程中,中小物流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根据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方案,从物流入手,对作业环节、组织机构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物流重组,逐步实现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横向一体化”,降低供应链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环节成本,最终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2. 扩展商业生态系统圈,降低营运风险
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界限,汇集了同类型的公司,在生态系统的所有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了共生的合作机制,与客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市场共生关系,是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对目标商业生态系统的选择是双向的,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又要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的要求。
从企业角度来看,新增的目标商业生态系统必须对企业具有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决定企业是否要加入目标商业生态系统。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企业要为商业生态系统做出重要贡献,有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后续共同演进。中小物流企业只有在形成差异化的资源和能力后,才有机会作为系统内部成员被多个商业生态系统吸收,取代现有成员的职位或填补空缺职位。同时,企业也可利用生态系统选择比其他企业更为突出的资源和能力来提高本身的价值,这有助于企业提高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二)对内培养创新人才,对外引进物流人才
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在国内迅速发展立足,在中小物流企业急需人才的条件下,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并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1. 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
为实现中小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对公司现有人才的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建立较为完整的物流人才管理与培训体系,鼓励物流人才自主创业、自我鼓励、自我丰富。同时,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培养物流人才。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定期聘请具有一定专业深度的物流咨询专家为从事物流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增强公司物流人员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 对外引进物流人才和技术人才
中小物流企业可通过校企合作发掘未来的物流人才。面对“物流热”的现实,国家越来越重视物流人才,更多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学校比较关注“教学”,在学生的实际操练层面得到的锻炼不够,中小物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提供相应的实践性岗位,为公司引进优秀专业物流人才,提高毕业生在物流管理中的就业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对相关物流管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便于在工作岗位中很快领悟并掌握专业运用所需的操作技能。
此外,为加快引进专业人才,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经济条件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同时,企业提出改善就业环境和提高就业人才福利待遇的长期战略,以便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企业对内打造以物流服务为核心,对外形成本企业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1. 打造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价值的生态系统
作为服务型产业,物流服务已成为中小物流企业的重要关键,只有改善物流服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建设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价值的生态系统,企业需要实现以下几点:
(1)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首先要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形势,购置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物流设备,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同时为寻求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建立能够快速传输和处理物流信息的电子信息系统,利用电子化、网络化的手段完成整个物流协调与控制过程,以实现从网络前端到终端客户的中间全部过程服务。
(2)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建立质量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找到同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以高服务质量的企业为标准。通过比较,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找到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服务方式,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从而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3)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以吞吐量、运输量和处理量为量化指标;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率,成本费用率均为效益指标;以文件准确率、货物损失率和意见反馈率为质量指标。
(4)高度重视物流服务队伍建设。团队决定服务质量,供应链的复杂性需要建立由专业人员在运输、配送、仓储、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环节组成的团队。在这些环节中,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精英。物流企业必须汇聚上述人才,形成合力,快速、准确地顺利完成物流活动。
(5)扩散服务范围,辐射周边省市。在物流网点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物流服务将扩大到其他省市,不再局限于当地,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2. 形成以本企业为核心的物流服务商业生态系统
每一个中小物流企业都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子成员,是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以企业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必须在供应链的整个过程中树立协调全局的服务意识。以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是要求物流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内安全准确地向用户交付所需货物,这是一项综合服务,而不仅是仓储服务或运输等单一的服务。
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成员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缝隙型企业要实现转型并成为系统的核心成员,就必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服务水平的确定既要基于供应方面进行考虑,也要从满足客户需求角度不断深挖服务细节和质量,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面向产品的物流服务是根据供应商自身的需求来确定的,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容易出现服务错误,不能及时调整。而基于市场的物流服务是根据经营部门的信息和竞争性企业的服务水平制定的,更贴近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及时加以控制。
(四)企业合理定位生态角色,打造骨干型企业
1. 合理定位生态角色
将物流产业看作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系统中的所有企业成员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每个成员企业都与整个系统有共生关系。任何企业在业务生态系统中都有不同的定位,服务的功能也不同。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物流企业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角色定位,分别为缝隙型企业、主宰型企业和骨干型企业。
从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看出它们实现了从只注重利益、低端化到高端化品质的跨越,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被定位为第三类生态角色——缝隙型企业。这类企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是中小物流企业乃至全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在物流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其他大型企业资产互补的共生关系,缝隙型企业可以实现高度专业化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企业间各种产品和各种物流服务的有机组合,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有自己的定位,专注于物流服务,提高自身实力,寻找与其他公司不同的资源和能力差距,补充目标商业生态系统的空缺位,替代商业生态系统中停滞不前的瓶颈成员,找到最佳的生态位置,充分发挥企业价值。
2. 增强智能化发展,打造核心型企业
面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困境,物流企业必须转变现有运作模式,明确企业在商业生态环境中的定位,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使缝隙型企业向骨干企业转型。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在增强本身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完善物流市场建设,提高物流市场份额。
首先,企业应增加运输网点的建设。加大网点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物流企业周边城市的物流网点建设力度,改善物流网点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服务辐射周边城市。其次,搭建数字化平台。中小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如地理位置等作为搭建平台的基石,确立标准化的物流信息交易服务和物流业务构建,以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流通、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共享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银行、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等也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接口和数据库,保证信息传播和交互高效。
其次,整合片区企业,做好资源整合。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未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联盟体系。因此,企业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做好统筹规划,借助云技术以虚拟化服务的方式共同建立片区的物流网络,拥有集体的物流设施,这样企业可以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避免造成设施的重复建设而出现设施过剩、资源浪费的局面,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灵活组织和有效利用。
最后,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打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小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有效降低发展中过高的交易成本,力求创造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为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圈提供最佳平台。
3. 打造骨干型企业,成为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
基于中小物流企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事实,其服务能力、综合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它们只能朝着缝隙型企业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扩大自身实力,实现从缝隙型企业向骨干型企业的转变,最终成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任何组织都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组织的规则由核心成员制定,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核心成员的意图。
在以国际物流巨头为主导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中小物流企业都是非核心成员,这些企业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他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引领下,为提高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物流企业通过采用RFID 技术、光电传感器、ITS 等建立智慧化空间和智慧社区;在包装、运输、配送等方面广泛采用自动化、GPS 等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以提高中小物流企业在各个环节运作高效、畅通、便捷。同时,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改造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或者重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打造成为骨干型企业,成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