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叶训令

2022-10-11冀党研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聂荣臻司令员八路军

冀党研

1942年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发过一道独特的命令——“树叶训令”:“部队所有的伙食单位,一律不准采摘杨叶、榆叶,也不准在村庄附近挖野菜,这些东西要留给驻地群众。人民子弟兵绝不与民争食!”为什么小小的树叶,还要司令员亲自下命令呢?

这一年,侵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摧毁根据地的生存条件。晋察冀边区又赶上罕见的大旱,庄稼枯萎,收成无几。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天灾人祸下,树叶成了老百姓最主要的“口粮”。乡亲们扶老携幼,只得捋树叶果腹、充饥。部队的粮食也不够,战士们也出去采树叶,掺上喂马的黑豆、麦麸充饥。即便如此,战士们一天也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只有3个二三两重的“树叶饼”,吃不饱,就多喝点野菜汤充饥。

很快,树叶不够了。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唐县和家庄为例,老百姓和八路军共有1100多人,村子附近的树叶哪够采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向聂司令员作了报告。于是,聂荣臻签发了“树叶训令”。训令发布后,边区部队严格执行。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命令部队,“挖野菜”要让乡亲们先挖,捋树叶要到离村子15里外的地方去捋,近处的留给老乡。

训令下发后,聂荣臻专门召集给养供应的同志开会。他说:“敌人连续‘扫荡’,部队的给养的确十分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晋察冀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困难。这些天,老乡们三五成群捋树叶、剥树皮,那些被饥饿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顶着一个大脑袋,背井离乡,沿村讨饭。可是,各村庄都闹饥荒,让他们到哪里去讨饭……”

讲着讲着,聂荣臻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说不下去了。好一会儿,他才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难时期我们要想方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不仅不能采摘树叶,还要利用战斗间隙,帮助人民搞好生产。军区机关要自己动手,节衣缩食。”

“树叶训令”发出后,老百姓发现和他们一起摘树叶的八路军突然不见了,看到八路军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与民争食,很是感动。他们找到司令部,拉着聂荣臻的手说:“抗战前,山上的树都属于地主。直到八路军来了,我们穷人才能上山捋树叶。眼下闹饥荒,八路军却不能上山采树叶,这怎么能行啊?”“聂司令,你也太难为战士们了。鬼子打死咱八路军战士,用刺刀挑开肚子,肠子里都是糠糠菜菜,挎包里只有几把枣儿呀……现在闹饥荒,八路军饿着肚子,连把树叶都不能捋,怎么能行呢?”聂荣臻深受感动地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八路军的纪律。请乡亲们放心,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听到聂荣臻这样讲,大家才心有不甘地离去。

最终,“树叶训令”不仅没有收回,还传达到其他部队。为了共渡难关,八路军制订了节约粮食计划,所有脱产人员,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节约一到二两粮食,要求战士在支援群众生产外,还要自己开荒种地,平均每人生产50斤粮食、100斤菜。到后来,许多部队已经做到不用买菜,每人每天平均可以吃到三钱盐、二钱油。部队还帮助百姓春耕、秋收,并把省下的粮食送给老百姓。深受感动的老区百姓们,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八路军,他们更加爱护战士,踊跃支前,争做拥军模范。

“树叶训令”不仅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更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群众观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践行。

猜你喜欢

聂荣臻司令员八路军
背着司令员追赶红六军团西征的部长刘俊秀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
驰骋中原 转战川黔——记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
百万大裁军中的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
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