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媒介学视角下冀派内画的再探讨
2022-10-11孙晓瑄
孙晓瑄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媒介的重点是扮演中介的行为,媒介分析就是授予交流载体一定的职能。传承除了语言这种载体以外还包括其他载体,如行为、场所、文字、图像、文本等。传播时间短,快速,具有同时性,重点放在信息本身,传播矢量是技术设备,象征维度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需求”,相近学科有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发生地点多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自制媒体、网络上。更加注重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具有市场逻辑性,擅长运用舆论、听众、说服、新闻报道、广告等词语。传承则是注重时间的历时性,长时间的、永恒的才是传承,重心放在价值与知识、具有记忆性,亲和社会机构以及官方权力机关,具有非营利性,相近学科有历史与人类学,发生地点多在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等,相关词语为:“历史建筑、继承、档案、意识形态”等,是经久不衰的。
一、艺术本性下冀派内画作为图像媒介的超脱物质性层面
媒介概念中包括形式、物质材料等,它作为矢量或中介保证了图像的可见性与可传播性。图像包括图形与影像。图像最直观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基本样貌,构建人类视觉社会文明的初态。图像交流就是通过图像媒介传递信息文化共有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到如今社会的信息时代,图像媒介与文字媒介构成了如今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对图像媒介的讨论一定要放在图像媒介生态环境中。如果没有照相机、幻灯片、胶卷、摄像机、电脑等工具作为中介进行传播,现代社会如何进行发展是无法想象的。
内画鼻烟壶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大多为口口相传,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为清代乾隆末年,有一位擅长绘画的能人。嗜好吸鼻烟,但家徒四壁,无法再购买鼻烟,实在忍不住便用竹签挖烟垢解瘾,久而久之,竟发现烟垢在里面留下道道痕迹竟像一幅竹兰图,受此启发后便在鼻烟壶玻璃内壁绘画,于是发明了内画鼻烟壶。另一种说法是嘉庆年间,有一名叫甘桓(见图1、图2)的画家,这名画家又叫甘烜文,最早的作品作于1816年,1860年停笔。还有人认为内画艺术受到16世纪欧洲兴起的背画影响,从而创造出内画鼻烟壶。《香祖笔记》中记载:“金世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者。”嘉庆道光年间,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以吸食鼻烟和欣赏鼻烟壶为潮流,互敬鼻烟、互赏鼻烟壶成为一种社交礼仪。由于这一时期的鼻烟壶制作量巨大,所以制作的鼻烟壶大多趋于世俗化,工艺不如从前。至道光年间,战乱频发,国力减弱,鼻烟受到烟卷的冲击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鼻烟壶的制作也由盛转衰,清末民初,内画鼻烟壶发展到第二个鼎盛时期,有三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此流传下来,其中最有名气的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二仲。清末到新中国时期,因为多年的战乱、民不聊生,许多传统手工艺者被迫改行,内画艺术也濒临失传,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保护传统手工艺,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各地纷纷建立起工艺美术研究工厂。
图1 清代内画春游图鼻烟壶甘烜文
图2 清代内画望山诗意鼻烟壶甘烜文
内画鼻烟壶是一种做工精致的艺术品,制作鼻烟壶的过程是构制意象的创造性活动,克罗齐认为在情意的驱动下,凭借想象和技巧,选择自己想绘制的图像、实践加工、构图并拼凑、最后制作出特殊形式符号的活动,这种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把作者的情感注入产品的创作活动,还是把“心象”转化成“物象”的活动,是构制意象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出这种图像媒介不仅传播作者的心情,还记录了作者的日常,这些可以作为事实进行研究。卡西尔认为,无论艺术、科学还是语言、宗教、神话和历史作为一种“象”,都属于人类构制意象的符号,是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都是基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时派生的。艺术品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一种符号表示,如诗、小说、戏剧等呈现出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一种动态化的,富有生命的过程,造型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则是感性世界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呈现。
内画鼻烟壶的创造包括审美和非审美的部分,凭借艺术家的才能以物质为媒介,是意象物态化的过程。内画创造最重要的是凭借才能技巧,以物质材料如形状、线条、色彩、形体、语言符号等为媒介载体,冀派内画的创造过程是意象构思物态化的过程,也是冀派内画作为图像媒介传播的过程。内画艺术家在创造冀派内画时产生的意象为审美意象,是情感的形式化与图像化,是凭借自己的想象赋予艺术品情感。冀派内画创造就是审美(意象)和非审美(情欲观念)的统一。传达阶段突出艺术家的才能技巧和对艺术品的处理与掌握,才能技巧就是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对艺术材料和媒介的灵活掌握以及运用,是艺术生产的实践活动,这种过程就是传承冀派内画的过程。
二、艺术交流下在图像域中冀派内画的再造
在《普通媒介学教程》中,德布雷提出媒介域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学者提出区分方式,“媒介域”则是以信息传播的媒体化配置方式形成的,包含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的文明分期。媒介域从信息技术及其载体配置角度打开了关于历史的另一个维度和窗口,并认为人类文明史分三个媒介域,文字、印刷、视听。媒介域的更新可能会更新或者改变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这种方式可以涉及信仰机制、信仰方式和对象的改变,社会生产力与信息传播技术相互影响并有可能形成新的社会生态。这种大的走向势必会影响艺术分支的发展。
结合艺术交流机制来看,有两种运作方式,一种是非市场方式如公演、公益性展出、学校教育;另一种是市场性交流,实际是艺术产品的买卖交换,注重的是艺术产品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冀派内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产业化发展路径,实施了博物馆保护模式、生产性保护、品牌化发展、学徒培训学校、校企合作等可行性发展策略。这种艺术交流受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对艺术交流的影响表现在艺术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渗透力更强,传播面广,艺术交流方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制度文化对艺术交流也有影响,舆论宣传、引导、监督这种社会制度文化对艺术交流的调控方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健康的艺术交流氛围。在当前京津冀联合发展及“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内画产业出现了相应的市场波荡,并催生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今社会电子时代是图像域,注重的是图像对市场的影响,社会交流如今走向市场,市场是艺术产品交易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不断强化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创造出融科技、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产品,赋予艺术产品以现代化物质性依托、载体和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冀派内画技术上不断创新,王习三(见图3)在鲁派毛笔尖竹勾笔的基础上,研发出金属杆勾毛笔,用金属铜、铝线为笔杆,增加了弹性、韧性,不易损坏,便于内画绘制。另外,王自勇还研制出了钻石粉勾笔,主要用于修改和剔画内画画面的细部。首创人物肖像撕毛技法,首创西洋油彩画法先河。多年来,王习三躬身力行,把冀派内画鼻烟壶经过普及、提高、升华,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跨出国门。
图3 内画工具笔的演变
图像媒介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想要表达的文本信息,文字产生之前,文化的传播形式主要为声音,人们通过发出声音来传达信息,媒介形式首先集中在人们的身体上,人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身体,身体作为载体发出声音,身体作为中介,说话时不仅涉及咽喉也涉及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因此语音包括一些图像特性,反过来图像也具有发声的功能。
内画是在透明或在半透明的容器内壁书画的一门艺术,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自我传承,总是要通过中介才可以实现,在购买者和创造者中间,存在着艺术评论家;这些中介环节也并只是起着中间作用,一个作品摆在我们的面前并不是没有生机的,内画鼻烟壶的存在是艺术家的创造赋予了他生命,这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中介作用,在艺术交流中有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处于中介位置,连接艺术品和消费者,媒介学中的媒介或中介,包括社会时期存在的惰性载体和活性载体,这些载体在推动或者促进象征符号(冀派内画)的传承中起着作用。
三、艺术媒介推动冀派内画发展
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媒介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形式”的媒介,二是作为“材料”的媒介,三是作为“传播”的媒介。艺术媒介作为“材料”媒介时:艺术媒介是构建意象物态化产品的感性形式的要素材料与作为艺术依托和载体的艺术材料不同,内画的工具有金属杆勾毛笔,竹竿笔、药棉、颜料、台灯和反光板等,艺术家需要领悟每种材料工具要素(颜料、玻璃材质等)的特质,把这些和谐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作品,艺术家利用这些媒介表现自己的意象观念内容。艺术媒介作为“形式”的媒介时:分别有《手艺》纪录片、中央电视台《人物》专访、中央电视台人物纪录片《藏家》等、书籍《中国内画传统技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衡水内画》等。作为艺术“传播”的媒介时:在立足于艺术传播过程和渠道时,广义上包括一切可以用于传播的物质、手段和渠道;狭义上的则指大众传媒的手段,在艺术内部拥有艺术信息的传递,在艺术外部有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功能。图像充当艺术媒介中传播媒介的形式之一(纪录片、文学作品),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付诸于内画工艺之上,本身充当图像媒介进行艺术交流,艺术交流作为艺术产品的一种媒介运动,从生产到消费再到生产,是一种信息传递、沟通、实现的交流过程,此时此刻冀派内画产品作为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交流媒介,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的见证者。这些民间美术的发生、传播、交流,以及使用功能都是在生存形态中去完成的,社会生活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自由生态、文化生态、人的社会活动构成的活态文化,正是有社会生活才能孕育出民间美术的多姿多彩。民间美术的文化记忆、创造、传承是依靠生活在族群里的人口传身教去完成的,人与社会生活是民间美术传承的根本,也是民间美术有活态性的根源。
图像媒介对推动冀派内画的影响一共有三点。第一,图像具有直观性和视觉接受清晰性,冀派内画上的图像是叙事过程中的优势,让人一眼便看到冀派内画制作工艺的精美程度,图像既可以是人类感官中看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也可以是人类通过主观能动性构制意象得到的,所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图像的存在是最为直观反馈给观赏者的,图像媒介不仅拥有清晰性,还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再清晰地传达给观赏者,图像媒介相比于文字媒介包容性更强一些,复杂性多元性更强,只有观看了冀派内画才能更直接地进入对艺术图像更深层意义的空间想象中。宗白华和李泽厚认为艺术作品有三层面即感相层、意象层、意蕴层,图像对声音、文字,更加留有审美的空间和想象余地,更有利于对艺术本性和艺术产品结构的理解。
第二,图像有时候可以作为一种符号,符号具有指代性、间接性、暗示性,在艺术视域中,图像的表现性大于文字的表现性,也大于语言的表现性,符号可以作为一种隐喻性的标志存在于大众传播中,这种隐喻性又是可以承担着叙事行为过程中的一大优势,这种符号更加便于在特定的场域中传播文化,其内在的隐喻性是图像承担叙事行为过程中的又一优势。
第三,图像叙述的完整性赋予欣赏者从图像媒介接受更多意义也是图像媒介的优势之一,文字叙事传达更精确,减少了有歧义发生的可能性,但减少了多种思考的可能性,减少了想象的空间,一幅图画的解读和传达的信息是多元的,这种文化图像和生活经验有关系,暗含着特定时代、民族、阶层等外部因素交融。当代艺术的一个特质就是视觉文化,所谓的当代性即使利用大众传媒以及一些新产生的媒介手段,一些艺术家通过一些媒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部分的艺术家坚持传统绘画方式的同时,将新的图像媒介置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或者重新建立起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相互置换。
内画往往与鼻烟壶一同出现,随着各种传统工艺的发展,逐渐出现多种工艺相结合创新,多位顶尖大师联合创作(见图4)出被众人夸赞并收藏的工艺品。内画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创新,旧艺术与新艺术形式交集的时刻就是我们打破固有思维的时刻,面对这种机会,艺术蓬勃发展更加有助我们全方面准确地认识民间艺术,图像媒介不仅仅作为媒介帮助传播民间艺术的发展,还作为一种区分物理图像和精神图像的工具,媒介就是介于并区分物理图像和精神图像的工具。
图4 当代 程桂森、王亚玲合作《鹤舞金秋》
在艺术交流中的图像媒介帮助我们发现艺术审美规律与规则,对艺术媒介的传统认知来说发现了新的概念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艺术史,习近平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我国文化自信由三个方面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共同点都蕴含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冀派鼻烟壶本身就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弥足珍贵,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传承文明、保护遗产、弘扬民间艺术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图像媒介在弘扬冀派内画的同时也在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我们追溯历史、感受生活之美,优秀的民间艺术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式微,继承发扬民族精华,冀派内画将会一直充满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