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刻本字与宋体风格对比研究
2022-10-11徐佳一
徐佳一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一、何为宋体字
宋体字虽名为“宋“,但实际是在明代中期才得以真正确立,因模仿宋代刻本字而被定名为宋体。明朝统一中国后,政权稳固,社会经济繁荣,在文化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于书籍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导致书籍的需求量增多,刻书业更加兴盛。明代的书籍印刷以木雕版制作为主,活字印刷技术也开始广泛使用,而在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出现了双色、三色、四色甚至是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技术。明代后期的胡正言还创造出了拱花印刷和饾版印刷的技术,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印刷技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在印刷字体方面,两宋时期的刻本使用唐代书法名家的楷书体较多,字形生动,功力高超,富有书法之美,所以明代的书籍刻本匠师们一反元代及明初在刻书中流行的赵体字,极为推崇宋代的刻本字。在刻书过程中,会极力模仿宋刻本的字形结构及章法。但由于在木板刻字会受到木材本身的纹路、硬度、还有使用刀具的便捷程度的影响,制作工匠为了提升刻字效率,并没有百分之百地还原宋刻本,而是演变出字形上的工整化与简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就认为,宋体字印刷用的木雕版通常会顺着木材的纹理切开,纹路一般呈横向分布的态势,所以在雕刻时,字体的横笔在方向上会与木材纹理相同,不容易刻断,笔画会偏细,而字体的竖笔在方向上会与木材纹理呈90°直角交叉,相对容易刻断,笔画会偏粗。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横平竖直、横细竖粗、中宫平稳、棱角分明的新型印刷字体,即宋体。发展至明代中期,这种印刷字体趋于成熟规范,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宋体字,形成一套独树一帜的印刷字体语言。
宋体字在明代传播到日本,被广泛应用到书籍印刷上。因为是明朝传入,因此日本不同于我们对宋体的称呼,而将其称之为“明朝体”。20世纪由于文化传播的影响,日本的明朝体又反哺到我国的港台地区,所以如今可以看到我国港台地区也多将这类印刷字称为明朝体。
自宋体字出现以后对其审美性的评价就有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人会认为,宋体字横平竖直,拘谨刻板,失去了生气,非常不美观。中国的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张秀民先生也曾在《中国印刷史》中评价宋体字:“其实,它与真正的宋版字毫无共同之处。笔者曾翻阅了现存宋版书近四百种,从未发现过此类呆板不灵的方块字,所以应改称‘明体字’或‘明朝字’比较名副其实。”但也有观点较为推崇宋体字,认为“字贵宋体,取其端楷庄严,可垂永久”。但总的来说,宋体字相较于传统的书法字体,虽在艺术性上无法与之比拟,但其实用性功能更为突出。宋体字是适应书籍印刷技术而诞生的产物,不仅便于刻书匠师雕刻,而且字形工整也便于读者阅读,是一种传播范围广、实用性强的印刷字体。从宋体字诞生以来到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宋体字在书籍阅读乃至于屏显文字当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字体种类,其重要性及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二、宋代刻本的发展
雕版印刷技术自唐代开始出现,至宋代发展已经更为成熟。与此同时,随着宋代文化教育的普及,整个社会对于书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需求,带来的就是整个宋代刻本行业的高度繁荣。在政府方面,刻本以中央政府的国子监所刻的监本和地方政府刻的各种司本为主。由于北宋时期经历靖康之变,国子监刻本几乎已近失传,现存书籍极少,而可考察的南宋国子监本较多,代表作品有 《春秋羊公疏》(见图1)。而在民间方面,刻本早在北宋前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但由于出现了诸如“犹禁擅刻,必须申请国子监”等限制民间刻本的法令,民间刻本的发展一直有所限制。至北宋神宗时期,这条法令被撤销,民间刻本才开始快速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荣六郎书籍铺刻本(见图2)。在北宋经典的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绘制北宋时期民间书坊的图像(见图3),成为我们研究北宋的民间刻本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据。
图1 南宋国子监本 《春秋羊公疏》
图2 荣六郎书籍铺刻本《抱朴子篇》
图3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京城开封的书坊
宋代形成了三大刻书中心,分别是浙江地区的浙刻本、福建地区的建刻本、四川地区的蜀刻本。其中四川地区的蜀刻本在北宋早期最为兴盛,因沿袭唐、五代时期的刻书风气,积累了大量的印刷经验。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北宋政府就命四川成都地区雕刻大藏经《开宝藏》刻本,这是我国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刻本,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四川蜀刻本工艺技巧之高超。同时四川蜀刻本在字体上主要是以颜体为主。到了南宋时期,四川的刻书中心从成都开始向眉山地区转移,此时眉山聚集了大量文人墨客,比如以苏轼、苏洵、和苏辙为代表的眉山本地诗文作品就深受当地民众的追捧,这种文人风气的流行直接促使眉山地区刻本的进一步发展。
杭州自北宋开始便是浙江地区的雕印中心,北宋首都汴梁官府雕印工作量庞大,因此选择杭州雕工承接了许多国子监的书籍刻印,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刻本开始声名鹊起。在北宋以前的五代时期的监本刻字大都是欧体,而北宋时期的监本继承五代时期遗风,由此也可以推断浙刻本字主要是以欧体为主。发展至南宋,杭州成为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原都城汴梁的雕印手工业也随之迁入杭州,杭州便成为当时全国雕印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方。以杭州为中心,浙江的湖州、绍兴等地的刻印工作也日趋兴盛。除了官府刻书之外,坊间的刻书活动也迅猛发展。
福建地区建阳的建刻本也是宋代比较重要的刻书中心。因为建阳地区多林木,盛产纸张,并且处于交通要道,所以刻书业十分兴盛,刻字风格趋于颜体和柳体之间。但与浙本、蜀本不同的是,建本多为民间坊刻本,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不像浙本、蜀本一样有许多政府督造的刻本,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相比浙、蜀两地评价较低。因此有评价认为“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整个宋代刻本的发展如果以朝代为分界线的话,可以总结一些发展脉络。在北宋时期,各个地区刻本字的风格各异,主要是以模仿唐代书法名家的楷书作品为主,如欧体、颜体、柳体等。虽为印刷字体,但在结构上仍然在追求书法韵致,尽可能模仿手写体。而到了南宋时期,刻本字在继承北宋风格的基础之上,部分刻本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变化。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南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见图4),该刻本内的字体经过刻板匠师的精简提炼,不再完全模仿楷书,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字体笔画的起笔收笔处的转折顿挫转化为带有装饰效果的三角形,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木板雕刻特点而做出的调整,兼具楷书和宋体的笔画特征,已经非常接近宋体字之结构,可以将其视为宋代刻本字向明代成熟宋体字过渡阶段的刻本字体。在民国时期出现的仿宋体,就结合了很多这些过渡阶段刻本字的字形特点,类似过渡阶段的刻本字体还有很多,在南宋刻本中的使用也颇为常见。
图4 《唐女郎鱼玄机诗》
三、宋代刻本字与宋体字对比研究
本节主要通过归纳宋刻本字与宋体字的笔画特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推导出从宋刻本字到宋体的演变过程。由于宋刻本字学习名家书法较多,主要是欧、颜、柳三家,这里选取了浙本中的《姓解》、蜀本中的《开宝藏》、建本中的《醉翁琴趣外篇》以及南宋时期的过渡字体《唐女郎鱼玄机诗》作为范例进行研究。汉字比较典型的基本笔画包括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 )等种类,本文将从这五个种类为例进行笔画分析。
(一) 点(丶)
点笔一般在字体中占据的空间不大,但会起到连接的纽带作用,往往点睛一笔会让字体的空间布局稳定平衡。浙本中近欧体的点笔更近乎于钝角三角形,笔势瘦硬劲健。蜀本中近颜体的点笔则更显圆润丰满,沉稳有力。建本中近柳体的点划偏梯形。过渡阶段的点笔一般已接近宋体之感,但起笔偏润。到了宋体,起笔锋芒毕露,收笔偏饱满但仍会透出四边形的圭角之感,雕刻感很强(见图5)。
图5 点笔对比
(二) 横(一)
横笔在书法书写中会呈左下向右上的趋势,体现出一种方向性。但在宋体字中,为适应木板雕刻的横向纹理,一般会将其与纹理平行便于雕刻,极少数会做微微倾斜角度,这是其最为重要的特点。浙本中近欧体之横笔整体较瘦,收笔顿笔虽明显,但整体过渡较为平缓自然。蜀本中近颜体之横笔则偏粗,起笔收笔都偏重,中部行笔偏细,粗细对比比较明显。建本中近柳体之横笔,起笔几乎为直笔,收笔顿笔较重棱角分明,但整体过渡偏缓和。这三种横笔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从左下到右上的一定角度倾斜。到了过渡时期的横笔,整体已经十分接近宋体收笔的两次凑刀组成的装饰角,但仍保持近一定的倾斜度。发展至宋体,则完全舍弃角度倾斜,适应木板横纹,做平行处理,并且笔画极为纤细,收笔的三角形装饰角又极为明显,对比悬殊(见图6)。
图6 横笔对比
(三)竖(丨)
竖笔在书法中讲究曲中带直,挺劲有力,追求如紧弦之弓,积聚迸射之力。而在宋体中竖笔一反书法笔意,形状笔直,虽为雕刻之便,但整体来看却也恰如其分。浙本中近欧体之竖笔,起笔从斜45°角进入,角度锐利,整体偏粗。蜀本中近颜体之竖笔,起笔同欧体一样是斜角切入,但更为丰腴圆润,并且更为粗壮。而建本中则有较大变化,起笔并未沿袭传统柳体似鸟嘴形状,反而是更近乎欧体之感,但相比欧体更为锋芒毕露,并且笔形为纤细。至过渡阶段,竖笔更为笔直,舍弃了书法中笔势整体的微微起伏变化,起笔角度简化,整体纤细爽快。到了宋体,起笔的顿笔简化成三角形,笔势继续保持竖直造型,但相比过渡阶段的纤细之感,宋体反而加粗了竖笔,追求字形整体横细竖粗的对比感(图7)。
图7 竖笔对比
(四)撇(丿)
撇笔是从右上往左下走势,在《永字八法》中称之为“掠”,起笔走势与直划相同,向下延伸如同利剑出鞘,又略带弧度,增加了一定的弹性,锋芒之感有所收敛。宋体中的撇笔与书法写法差异不大,但弧度较小,更显锐利。浙本中近欧体之撇笔,起笔近似其竖笔,运笔缓慢含蓄、轻松自然、变化较小。蜀本中近颜体之撇笔,更为劲挺肥厚,运笔雄健,端庄平稳,弧度更小,更近倾斜45°的直笔。而建本中的撇笔,起笔也与其竖笔相仿,似欧体之感但更为锋芒逼人,向下落笔更为纤细,收笔处转折更为明显。到了过渡时期的字体,起笔顿笔更弱,纤细劲健,近乎于斜角放笔直写。最后至宋体,撇笔继续保持起笔的装饰角,但向下倾斜的角度变小,收笔处的弧度加大,锐中带柔,更显端庄含蓄(见图8)。
图8 撇笔对比
(五)捺( )
捺笔是从左上往右下走势,在书法中有“一波三折”之说,起笔为第一折,至捺角为第二折,最后到尾部是第三折。浙本中近欧体之捺笔,入笔纤细,捺角偏重,收笔转细,转折平滑,圆中带方。蜀本中近颜体之捺笔,更显厚重,有“蚕头燕尾”之势,略带隶书之风采,圆转之下,捺角向内略带弧度。建本中近柳体之捺笔,起笔带有一定弧度,舒展角度较大,疏朗劲健,富有弹性。过渡时期的捺笔,颇有建本捺笔之风采,同样是瘦劲挺拔一派。到了宋体的捺笔,笔画由细至粗,整体曲线更为圆润,对捺角的处理明显学习蜀本颜体之特色,向内凹陷且带有一定弧度,并且尾部向上翘起角度偏高(见图9)。
图9 捺笔对比
四、总结
自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中国古代印刷刻书业不断蓬勃发展,在刻书中使用的字体除了各类仿书法名家的书法字之外,宋体字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为适应印刷技术而出现的字体,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而两宋时期的刻书字体作为宋体字的风格来源与前身,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这时期的刻本字体风格众多,书风各异其趣,其中以浙江地区的浙本,四川地区的蜀本以及福建地区的建本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选取两宋时期这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刻本范例与宋体字并列,以笔画为依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笔画之异同以及风格演变过程。中国汉字研究博大精深,本文只是选取刻本印刷字的一个小的方面去剖析其发展,风格分析本就需要高深的文艺修养,当中的分析论断难免会有过于主观或谬误之处,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仅供他人参考,若能引起他人探讨,是笔者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