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视阈下的关联隐喻分析
2022-10-11韩乐
韩 乐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237016)
引言
隐喻作为广泛存在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种领域的重要学派概念,与人的认知过程、社会特征、文化背景等存在密切关联,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关联隐喻现象,对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共性与关联、促进跨文化交流顺利开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美文学作品与隐喻概述
(一)英美文学作品
英美文学作品是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总称,此类作品诞生于多元文化语境下,诸如源文化环境、作家文学素养、目的语国家文化语境、译者翻译功底、读者文化意识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文学作品的转译与传播效果,以及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实现。当前国内高校针对英语、小语种及文学类专业普遍开设有英美文学作品课程,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引导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均能够发展对英美文学基本理论及原著作品的理解、阅读、赏析等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渗透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技能方法,在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拓宽认知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跨文化意识,为中西方文学、文化的流动与发展建构桥梁。
(二)隐喻的内涵
隐喻作为词义学术语,是基于两种意义反映出现实的相似性所提出的一种引申方式,借由一类事物理解、暗示另一类事物或现象,即《周易·系辞》中提出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利用为大众熟知的、具象的事物去反映、折射出一类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或现象,致力于引导人们建立对后者——新事物的理解。针对隐喻这一概念进行拆解,在修辞学领域可划分为本体、喻体两部分,两类各指代不同事物,在表象上无明显关联,但实则在某一角度或方面存在相似性,这种表层、深层间的联系与差别即构成隐喻概念的关键所在。其中喻体对表达者、倾听者均属于熟知、具象的对象,因此使隐喻在实际应用效果上可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关联隐喻基于关联理论与语用学视角对隐喻的概念作出引申,指出用隐喻表达的命题在他人不断解读的过程中伴随语境而被不断调整,既包含命题整体表达的隐义,同时也涉及局部产生的显义。针对关联隐喻进行深入解读,要求基于关联原则进行语言现象的推理、认知与理解,由表达者利用隐喻话语吸引倾听者的关注,使倾听者产生关联期待,从而保证倾听者在解读隐喻话语时最先联想到的信息即表达者所需传达的观点及意愿,由此建构起复杂的认知能力。
二、关联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渗透
从英美文学作品领域入手,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关联隐喻手法、表达方式及其应用效果,能够在检验学习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考察其能否基于跨文化意识针对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关联隐喻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增加学习者跨文化素养积累、实现思维认知模式的完善,推动学习者语言、语用以及交际等能力的动态发展。
(一)隐喻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语言现象、文化心理均存在鲜明差异,为隐喻的本体定位、喻体建构提供不同范式。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隐喻与社会文化的关联,隐喻不仅是语言学领域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生长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群体共同的思维模式与文化心理认知,与社会文化存在密切关联,这种认知模式建构的过程也为思想与文化的衔接提供重要载体,对个体与社会环境间的交互性具有直观而深远的影响。针对隐喻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身份进行分析,隐喻在社会生活中常被应用于描述、解释一种客观现象,但在选择隐喻的本体、喻体时仍需遵从特定社会环境,明确社会文化与隐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认隐喻作为社会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从语言学研究领域入手进行分析,隐喻通常反映、折射出人们基于共同生活背景对文化概念形成的普遍性理解,涉及社会交往、风俗文化等领域,将对不同人的信仰、行为模式、认知思维及其世界观等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确认隐喻的产生不局限于既有概念,而是在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精神世界的互动中被认可、被界定。
(二)隐喻与思维认知的关联
隐喻是思维认知概念的一种具体表达,能够折射出个体或群体的思维认知及其行为习惯。从修辞学角度进行隐喻属性的分析,可将隐喻作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工具,其诞生于对两种本质相似事物之间产生的联想与想象。当前不同领域学者对隐喻概念作出的界定存在显著差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隐喻观强调将隐喻视为对同一意义运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一种手段,其研究视角停留在词汇用法层面。柏拉图的隐喻理论中强调隐喻是诞生于人类内部的一种强大机制,对隐喻产生的主体环境及其蕴含内容的丰富性进行明确阐释,从中可揭示出语言学、人类学领域的本质观点。理查兹、马克思·布莱克等学者以相互作用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他们认为隐喻为认知领域提供一种特殊的分析模式,进一步将隐喻扩大至语义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从认知角度出发进行隐喻的概念研究(以莱考夫基于框架理论角度解读“大象”这一习语为例,其具体阐释方式如图1所示),从中揭示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建立对另一类事物的认知、理解与体验,由此确认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此环境下将本体中的一部分投射在喻体覆盖的领域中,使本体可以通过喻体得到部分的理解,辅助人们建立对隐喻与思维认知关联性的深刻理解。
图 1 莱考夫对“大象”隐喻的解读
(三)隐喻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不同社会群体聚集在同一领域形成社区,在社区内部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生活层面上的关联性,由此形成社会有机体。不同社区产生的话语模式均能够折射出其所在环境中的文化形态,从中折射出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具体方面,通过建立对不同文化要素间差异性的理解,能够为隐喻概念的表达及对其运用方法的有效掌握提供重要启示。为深入研究隐喻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可从以下层面入手。
其一是生态与地理要素层面,包含自然植物、动物、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交易模式、分配技术等概念,不同生态要素构成世界各国独有的天然环境,在生态环境形成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模式逐步完善与发展。
其二是社会与语言要素层面,不同语言不仅能够揭示出一个人所代表的国家,同时也能反映出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现象,例如英国作为四面环海国家,以航海文明作为其文化发展演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言表达中许多用语均与航海存在密切关联;中国作为发源于农耕文明的内陆国家,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经济支柱,因此是在运用隐喻手段进行言语表达时常运用到与农业相关的词汇,用于传达出说话者内心的抽象感受。
其三是思想要素层面,从修辞学视角过渡到思维认知领域,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应用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词汇表述复杂抽象的概念,如何建立对隐喻概念的正确解读及表述成为关键性问题。整合亚里士多德等学者对隐喻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已有学者分别从修辞学、语义学、认知学等角度进行隐喻理论的解读,为人们认识隐喻概念、了解不同文化模式中蕴含的隐喻等打下良好基础。
但在此基础上,仍需明确认识到当前依然存在部分隐喻的概念可适用于一类群体,却无法被他人理解,造成二者交流不畅,影响其互动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于文化,还需从文化角度对隐喻形式背后折射出的共同地理环境、社会体系、认知心理以及精神信仰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确保不同国家的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均能够积极顺畅地互动交流,明确创作者、对象国提及的相关文化现象、文化常识与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真正使文学作品成为隐喻传播、语言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语言传达效果、揭示本质认知现象,从而使不同个体建立对对象国、陌生事物的多元认知,实现不同认知主体在思想、观念、心理、意向层面的统一。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词归纳及翻译方法应用
基于关联隐喻理论进行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情况的解析,根据不同性质词汇中蕴含的隐喻表达方式,探讨隐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要点及方法,能够为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及隐喻手法应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一)隐喻词
1.动词
动词作为刻画状态、表示动作的词汇,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需结合特定语境进行动词性隐喻表达内容的理解,并建立对动词名词化等语言变式的认知。例如在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作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曾对达 西 说“I have never desired your good opinion,and you have certainly bestowed it most unwillingly.”不同读者对这段独白的解读在用词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一种代表性译法即“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何况你抬举我也十分勉强”,其中“desire”这一动词的原义包含渴望、期望、被吸引等,此处被译者解读为“稀罕”,运用这一带有显著情感色彩的词汇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出女主人公高傲、自尊的形象,便于读者建立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及其情感表达内涵的理解。
2.名词
英美文学作品中名词性隐喻表达方式较为普遍,主要通过选取两种相互联系的实物进行共性特征的提炼,运用其中一种更加直白、具象化的实物进行另一种抽象事物或现象的描述、修饰及指代,从而使另一种事物的本质得以客观、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在《致杜鹃》一诗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将“Cuckoo”称为“darling of the Spring”“a hope,a love”“blessed bird”,他认为杜鹃是一种传递希望、爱和快乐的鸟儿;但在《爱的徒劳》中《春之歌》这一章节中,从娶了妻子的丈夫视角出发将“cuckoo”的叫声描述为一种可怕的讥笑与丈夫的心惊肉跳心理,在此处英国诗人莎士比亚以词汇发音的相似性为依据,将杜鹃隐喻为“cuckold”即“通奸”的含义,借此更加生动形象地诠释出丈夫担心自己受辱的特定心境。通过结合特定文化环境、词汇发音特征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够帮助受众更加直观进入作品中刻画人物的认知视角,了解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从而增进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形容词
形容词主要起到修饰作用,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不仅以形容词本体形式存在,更表现为形容词的名词化、拟人化等转化方式,用于传达不同作者在创作中所表达的想法与意愿。例如在《傲慢与偏见》这一作品中,当班讷特夫人听闻单身人士宾利先生具有相当优越的条件后,她将宾利先生描述为“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并运用“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这一语句传达出欣喜的态度。其中“fine”原义指好的、完美的,译者在翻译这段话时根据班讷特夫人贪财、虚荣的形象特质及其对女儿们婚姻的贪婪寄托,将“fine”翻译为“福气”,借此充分揭示出人物爱慕虚荣、渴望女儿嫁给有钱人的形象特质,使作者意图传达出的人物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讽刺意味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在选取动词、名词、形容词对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性词语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可聚焦副词、介词、语气词等不同词性进行隐喻手法使用情况的具体分析,便于更加全面地建立对隐喻手法应用及表达效果的了解,为后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二)翻译方法
基于跨文化视角进行隐喻手法应用情况的分析,可回归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李白、苏轼为代表的诗人、词人常使用“月”这一意象隐喻“思念”“团圆”等情感;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枪——女人”“火——情欲”“冰——冷漠”“战争——减肥”构成四个典型的隐喻概念。从隐喻在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可从中看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将语言信息进行有效传递的活动,运用一种适应时代阅读、思考与理解经验的语言形式进行所需转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从而使成长于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生活环境下的个体与群体均能够建立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并最大限度实现翻译效果的“信达雅”。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可参考以下模式进行翻译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1.将喻体映射至本体中
本体、喻体作为隐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提炼出本体、喻体之间具有的共同特质,利用喻体的鲜明特征将其映射在本体内,并借助喻体的宣传、扩散效果使大众更加顺利地认识到本体的本质。基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对同一喻体对应本体的认知视角与认知方式,在实际作品翻译环节可选择喻体保留形象方。例如在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利场》作品中,对“Even before they were acquainted,he admired Osborn in secret. Now he was his valet,his dog,his man Friday.”这段话进行翻译时,鉴于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邂逅的忠仆星期五已成为全球大众熟知的人物形象,此处作者即运用隐喻方法将“Friday”指代“he”,用于刻画出作品人物对奥斯本的崇拜和仰慕之情,借此有效基于跨文化认知心理运用一个词汇传达出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因此在翻译此段话语时,可选择将喻体映射在本体中,译为“甚至在他尚未结识奥斯本以前,他早已在心中暗自钦佩奥斯本。现如今他终于成了他的佣人,他的随从,以及他的忠仆星期五”,运用上述隐喻表达方式既便于读者建立对人物形象及其传达情感态度的理解,也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尊重原创作者所表达的含义。
2.舍弃喻体形象
受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本体、喻体形象的认知存在多种观点,在翻译某一文学作品时倘若遇到无法保留喻体形象、缺乏有效替换词的情况,可选择将喻体形象舍弃,并转用其他非形象性语言进行本体的比喻与表达。为避免舍弃喻体形象后削弱实际表达效果,需重点考察译者的文学功底与语言文字素养,确保运用多种手段选择恰当的转译方式,避免削弱原文的情绪感染力及传达效果。例如针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To eat like a horse”一句话,采用直译法将其译为“像马一样吃”,但原本作者意图表达的含义是指像狼或老虎一样进食,并且联系前后文语境中未出现“马”这一动物的实体形象,因此在充分考虑原义、结合本国语言表达习惯后,可借用古代成语“狼吞虎咽”进行语句翻译,从而实现对文中状态的直观、真切描述。
3.明喻化表达方式
隐喻在借助本体、喻体进行两种事物比较时,通常所比较的事物不属于同一类型,借助修辞手段进行事物形象的美化,用于丰富语言表达效果及其传达出的语义色彩,从而使此类隐喻得以在文学作品、语言交际及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流传和使用。针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对隐喻进行明喻化转变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需结合特定语境进行具体理解,例如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沃布尔·利顿在其剧作《红衣主教黎塞留》中曾有一句“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的台词,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将其译为“文人胜于武士”,此处即运用明喻的手法将“the pen”比喻为“文人”、利用“武士”指代“the sword”,既能够传达出原语句所刻画出的力量感,也更易于读者理解语句的含义。再如在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中有一句“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的台词,此处译者将其译为“世界是舞台,人人是演员”,利用“小”和“大”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揭示出世界与舞台、人与演员之间的本质联系,使隐喻的传达效果通过明喻化表达得以更加生动形象。
结论
通过分析关联隐喻在本体、喻体中反映出的特征与差异,启示人们在解读、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善于对隐喻对象进行适度本土化处理,确保能够有效跨越中西文化差异实现对原作者表达意愿与想法的直观表述,为文学作品解读及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提供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