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统合理论视域下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2-10-11胡峰光梁吉涛

体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脑身体技能

文/胡峰光 李 健 梁吉涛 刘 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城市活动空间有限、小家庭生活特点等因素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渐增多,美国学者爱尔丝研究发现,3~12岁期间如果能进行有效、科学的感觉统合训练将能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学生在身体协调、平衡、注意力等方面的状况。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水平一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同时强调要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重视学生身体双侧协调练习、注意多样化活动方法等。因此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仅可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拓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一、与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感觉统合三大感觉系统

人类的学习能力是通过人类的身体感官加上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分支神经和末端神经,将感觉讯息传到大脑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加以辨识,然后通过它的理解产生一个指挥的讯息,再通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一定的运作。感觉通过神经组织进入大脑,称之为感觉学习,大脑通过神经组织来指挥身体,称之为运动学习,这些将所谓视、听、嗅、味、触,加上地心引力与身体的平衡感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所谓的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即感觉统合。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首次将先前有关感觉统合的知识综合起来,感觉统合是指大脑组织来自身体的感觉信息以产生适应性动作或行为的神经过程。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身体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反之,脑细胞越灵活,身体也越灵活,大脑和身体不断地互动促进,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能力的基础。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能力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她指出,人类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每个幼儿生下来,便有此本能;但这种本能必须在孩童时期和环境的互动中,在大脑和身体逐渐的顺应反应下才能够做到高度和健全的发展。与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感觉统合三大感觉系统,分别是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表1)。

表1 感觉统合的三大感觉系统

二、体育活动是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方法

身体活动的组织能力,也就是身体可以灵活地依照环境的需要正确地自动组合出适当的行动,这种能力越好,大脑反应能力也越强。感觉统合失调就是任何原因使个体无法将环境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刺激加以组织、整合,最终使整个机体无法正常运作。感觉统合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感觉加工障碍的儿童不能有效地整合从身体感觉器官接受到的信息,也不能提供最有效的反应,导致正常儿童常见的行为、情绪和学习问题。感觉统合训练最早是由爱尔丝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后创造出来的,是一种游戏运动训练疗法,让儿童通过专业的器械,在有计划、有指导、有针对性的游戏运动中来增强和改善大脑的整合功能。以大脑中枢神经体系为主的感觉统合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矫正自己的神经组织体系,各种跳、跑、爬、走、钻、摇、滚动活动能有效发展平衡觉、触觉大肌肉的成熟,加强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反应,可以帮助孩子的感觉运动向正常方向发展,重新恢复和建立感觉统合功能,达到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良好行为的目的。针对触觉、前庭觉、本体觉三大感觉的统合失调问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进行改善与治疗(表2)。

表2 感觉统合失调与训练

三、感觉统合理论视域下的基本运动技能教学应用

感觉统合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纠正时期是3-12岁,儿童12岁之前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很难改变。而感觉统合训练和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形式方面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教学形式,内容、功能方面都是通过身体活动给机体带来一定的刺激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是儿童前期所缺失感觉统合训练的最规范、最关键的弥补环节。

(一)构建融入感觉统合训练机制的基本运动技能课程教学单元

《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的基本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明确提出体验移动性、非移动性、操控性技能的具体内容和练习方法的内容目标要求,其中钻越、躲避、攀爬、伸展、屈体、扭转、悬垂、支撑与推拉、平衡、投、传、击、踢、接球,运球等活动内容——按照三类基本技能分类呈现,以及在运动过程中体验方向、水平、路径、节奏、力量和位移速度的变化,感受时空变化等内容要求,都与感觉统合训练内容高度契合。可以结合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内容,制定以提升水平一学生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为主的感觉统合能力为目的的整合课程教学大单元;同时也可以重点发展学生触觉、前庭平衡觉或本体觉某一类感觉统合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单元。表3中的单元案例,主要以爬行、滚翻等移动性基本运动技能,爬行中体验抬头、颈背收缩,滚动中体验不同部位用力、方位空间变化,在活动体会身体、动作、空间、关系等感受,真正提升感统能力。爬行、滚翻是提升学生前庭平衡、改善学生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因此建议水平一学生的体育课可以经常进行爬行、滚翻练习。

表3 “爬行、滚翻”移动性基本运动技能为内容的感统教学大单元构建

(二)采用融合感觉统合训练原则的基本运动技能课程游戏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明确提出,在教学时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或跟随语言提示做动作,通过扮演某种角色或对象进行学练,如模仿熊、兔子等动作的移动方式或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同性方式等。而感觉统合训练始终提倡以儿童为主,遵循顺应性、内驱力、快乐、针对性、兴趣性、循序渐进等原则,采用游戏形式展开,提倡学生在自由自主自愿的状态下进行各种感觉统合训练,结合不同感觉统合训练侧重点、器材特点以及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具有游戏性、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改变机械重复联系为主的练习模式,促使学生平衡、运动、皮肤、视、听等多种感觉在同一时间内不断交互充分,最终达到感觉统合的训练效果(表4)。因此感觉统合学练理念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的小学水平一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学练理念、方式完全一致。

表4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

(三)融入感觉统合训练机制的基本运动技能课程差异化教学实施

利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对学生的感觉统合情况进行调查,真正了解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从中进而了解学生在感觉统合方面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的课堂分层、差异化教学提供实施依据。针对6~11岁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包括前庭功能、触觉防御、本体感、学习能力等几个层面共58个问题的量表,由和孩子共同生活并非常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填写,通过问卷真正了解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实际情况。58个问题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五级评分,“从不”为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得分低于40分为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分为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维度的得分判断出感统失调的具体情况。针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难度,为不同感统问题的儿童提供不同的身体锻炼内容(表5)。

表5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维度及主要内容

通过对水平一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评定,充分了解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差异性情况,并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维度的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真正针对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提供相应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分组分内容地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青少年儿童需要经过运动、身体力行活动,才能使动作发展达到正常标准,通过尝试、刺激、修正、累积,身体才能够产生更高更有品质的动作发展,而感觉统合理论与感觉统合训练是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因此,广大青少年儿童体育教育工作者务必要了解该理论与实施方法,针对感觉统合有问题的青少年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受训年龄越小,训练的效果越明显;针对水平一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积极推行感觉统合训练,不仅促进正常儿童的动作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善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问题。

猜你喜欢

大脑身体技能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