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0梅红杰王士贤
梅红杰 王士贤
(南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河南 457400)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指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侵袭,导致肝脏出现器官损伤和病变等情况的慢性疾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发病缓慢、传染风险高、传播途径多特征表现[1]。乙肝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情况,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大多发病后症状表现不明显,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确诊病变尤为必要。临床针对乙肝的诊断,主要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为依据[2]。酶联免疫吸附法凭借低廉的成本和简便的操作,在实际诊断期间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检验措施,是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主要的检测方式。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因其较宽的线性范围、高敏感性、良好的精密度、迅速检测速度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中。由于两种检验措施存在不同的原理和检测特性,会造成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4]。上述诊断方式的具体检查结果尚无明确的诊断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选入6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开展起止时间在2020年6月到2021年10月,随机抽选该时段我院诊治的6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计算机抽签法作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研讨组(33例)男性有19例,女性有14例;年龄24-56岁,均值(33.65±3.12)岁。参考组(33例)男性有18例,女性有15例;年龄22-57岁,均值(33.58±3.27)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显示P>0.05。
纳入标准:①接受临床检查确认为乙型肝炎者;②门诊病历;③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排除标准:①精神性疾病或认知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者;②重要脏器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毫升,经过3000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将其放置15分钟,储存在零下20℃冰箱中等待检查,根据先后顺序完成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验,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人员,应选取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则将采集血液样品加入到反应板中,稀释液还原后进行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
参考组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选择对应试剂完成各项检测操作,洗板机为伯乐1575型,梅标仪为伯乐iMark型,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对HBsAg指标进行检验,在室温下对上述试剂盒平衡30分钟。随后将待检血清加入到微孔反应条,封片后将其置入水浴(温度为37℃)中,孵育60分钟后,把血清标本拿出,加入酶结合物封板,随后将制成的标本置入水浴(温度为37℃)中,孵育30分钟,重复洗涤5次,加入检测剂,孵育30分钟,随后把终止液加入其中,对数据应用酶标仪进行读取,结果显示OD值处于临界值以上者,判定为阳性,对HBsAb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对于OD值在临界值及以上者即为阳性,HBeAb采用中和竞争法进行检测,对于OD值在临界值及以上者即为阴性,通过竞争抑制法检验HBcAb,对于OD值在临界值及以上者即为阴性。严格根据说明书完成上述各项步骤操作。
研讨组接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选取化学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实施检查,仪器型号为i3000型,配合使用配套的试剂。对HBsAg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完成检验,在检验前首先混合免疫微粒与样本,随后将其充分洗涤,把抗乙肝病毒抗体加入到溶液中,形成复合物,并于样本中加入溶液,让物质间发生化学发光反应,测定其发光值,测量结果与HBsAg含量成正比,HBeAg应用双抗体夹心法,HBsAb应用双抗原夹心法,HBcAb应用间接法,HBeAb应用中和竞争法。
完成检查操作后,对其进行重复性检验,把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22份进行冷冻保存,定期完成对保存样本的检查,将其分成各包含11份的两组,通过批间重复性计算和批内重复性计算的方式分别计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测准确性、乙肝5项检测阳性率及不同浓度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重复率。对两组检验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计算。观察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5项检测阳性率结果,各项目标阳性限值参考标准: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上限值为0.6IU/mL,乙肝e抗体(HBeAb)上限值为0.2 IU/mL,乙肝e抗原(HBeAg)上限值为0.1IU/mL,乙肝表面抗体(HBsAb)上限值为10.0mIU/mL,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上限值为0.05IU/mL。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浓度(低、中、高浓度)HBsAg的检测重复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检验应用工具为SPSS27.0,计数资料的比较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经t检验,表述方法分别为(n %)和(±s),有统计分析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检验准确性
研讨组检出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检验准确性的比较(n %)
2.2 两组检验阳性率对比
研讨组HBeAb、HBeAg、HBsAg检验阳性率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2。
表2 比较两组检验的阳性率(n %)
2.3 两组HBsAg检验重复率对比
研讨组对低、中浓度HBsAg检验的批内重复率和批间重复率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3。
表3 比较两组HBsAg检验重复率(±s,%)
表3 比较两组HBsAg检验重复率(±s,%)
组名 n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批内 批间 批内 批间 批内 批间研讨组 33 2.54±0.81 8.86±1.15 10.53±0.41 13.85±0.13 17.92±1.27 11.35±0.42参考组 33 2.23±0.83 8.35±1.26 2.65±0.32 4.27±0.16 2.95±0.31 8.36±0.54 t- 1.535 1.717 87.036 266.948 65.782 25.107 P- 0.129 0.09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感染率相对较高的病毒类型,患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功能性障碍情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易出现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等情况,若未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可能进展成为肝衰竭,甚至肝癌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现阶段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超过7000万,其中约有1/13的患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尽早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十分必要,能有效控制其引起肝炎。
临床大多通过血清学标志物方式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常用的两种技术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免疫分析法。化学免疫分析法主要是结合免疫反应和发光反应,检测衡量抗原抗体的免疫分析技术,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光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可以将其分成直接标记发光物质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三种[6-7]。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属于最为先进的操作技术,在实际应用该种技术检验的过程中,有着用量少、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性较高、无毒害性等特点,在临床中应用更加广泛。酶联免疫吸附法是HBsAg传统的筛查方式,具有较易自动化、检测方式技术可靠等特点,但由于该种检测技术应用的主要是间接法进行测定,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由于操作过程中极易受到洗板、孵育时间等较多的因素影响,这使得检验结果也可能存在误差情况,较难对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动态化的观察,同时应用各种检测技术,由于微孔板间距相对较近,操作时间过长,极易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出现污染情况,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8]。且在检验血清高浓的样本过程中,极易出现假阴性情况,检测准确率相对不高。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是现阶段最为先进科学的自动化免疫标记测定系统,结合纳米微粒子技术、力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以及电子发光技术等,属于一种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的检验方法,能充分显示出化学发光测定技术的应用效果[9]。
本组结果显示,研讨组检出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研讨组HBeAb、HBeAg、HBsAg检验阳性率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说明电化学免疫发光法能通过对光电信号的判断迅速作出反应,标记物来源丰富,能较好的识别逃逸菌株,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检验干扰情况,因此具有更高的检验准确性。同时本组结果显示,研讨组对低、中浓度HBsAg检验的批内重复率和批间重复率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由于电化学免疫发光法的载体主要是顺应性微粒,有自动化、标准化检验优势,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能控制电磁铁,降低人工操作因素造成的检验误差,进一步促进检验准确性的不断提升,同时该检测系统无需借助外部光源,可直接发光,能显著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了检验的精准度[10]。
综上所述,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期间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有着较高的线性范围,与测定物呈线性关系,能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