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年以来中国芦笋的国际贸易及产业竞争力研究

2022-10-10丹,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芦笋出口量出口额

李 丹,林 中

(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125)

0 引言

芦笋作为一种品味兼优、药食兼用的营养保健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1],在国际市场上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2-3]。近年来,随着世界芦笋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芦笋产业贸易虽然呈现一定的稳步发展态势,但是各类综合因素还是给中国芦笋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4]。因此,探讨当今芦笋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中国芦笋产业竞争力,对中国芦笋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2000年以来的国内芦笋生产态势

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的数据,中国芦笋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国际上一直名列前茅,从2000—2020年中国芦笋总产量、收获面积及单产来看(见图1),2020年中国芦笋收获面积约150.10万hm2,总产量约861.30万t,平均单产约5.74 t/hm2,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00%、3.70%、1.60%,占世界芦笋总面积(165.60万 hm2)的 90.64%、总产量(977.20万 t)的88.14%。

图1 中国芦笋总产量、收获面积及单产

202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芦笋的总产、单产、收获面积分别增加了120.85%、33.89%、64.95%,20年年均分别增长6.04%、1.69%、3.25%,总体上呈稳定增加的趋势,对中国芦笋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发展国际贸易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2 2000年以来的全球芦笋贸易现状分析

2.1 中国芦笋贸易量和贸易额的市场表现及波动特征

从2000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芦笋生产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逐步凸显,芦笋出口的贸易态势良好[5],从图2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的年出口量几乎都超过了1000 t,出口额接近200万美元,其中2002年出口量突破了2000 t,出口创汇接近300万美元。

图2 中国芦笋进出口贸易走势

进入2008年以后,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不断构筑、升级绿色贸易壁垒[6],中国芦笋出口量锐减至166 t,出口额只有25.20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了84.38%、85.86%,之后芦笋出口有涨有跌,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从近3年的芦笋进出口数据来看,尽管从2000—2019年,中国芦笋的进口量从2001年的1 t增长到105 t,年增长率为577.78%,但2019年进口量仅占世界芦笋进口总量(436 547 t)的0.02%,进口额从2003年的0.50万美元增长到49.6万美元,年增长率为613.75%,但2019年进口额仅占世界芦笋进口总额(155879.70万美元)的0.03%;芦笋出口量从1351 t降低到316 t,年增长率为-4.03%,2019年出口量仅占世界芦笋出口总量(431879 t)的0.07%,出口额从177.1万美元降低到45.4万美元,年增长率为-3.91%,2019年出口额仅占世界芦笋出口总额(137134.3万美元)的0.03%。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中国芦笋进口量7.80 t,进口额5.6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2.57%、88.71%,出口量347.70 t,出口额58.40万美元,同比分别提高10.03%、28.63%,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综上,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巨大贸易顺差状态,2008年以后,进出口差距显著缩小。近年呈现芦笋出口额增长速度低于芦笋进口额增长速度的特征,中国芦笋进口近年来增长很快,2019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3,而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但并没有改变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依旧处于贸易顺差态势。

2.2 全球芦笋供需国家的排位变化及分析

2.2.1 全球主要芦笋出口国 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下,芦笋出口贸易越来越活跃,各芦笋出口国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7]。由表1可知,近年来芦笋出口排名前列的国家是:墨西哥、秘鲁、美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此外,德国、法国、希腊、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口量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2019年比利时跻身前10名,澳大利亚退出前10名。墨西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国家,其次是秘鲁,其芦笋产品全部用于出口,2019年墨西哥、秘鲁出口均突破了10万t,二者芦笋出口量之和(299745 t)占世界芦笋出口总量(431879 t)的69.40%。

表1 世界排名前10名的芦笋出口国 t

2.2.2 全球主要芦笋进口国 世界芦笋进口国主要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和法国等欧美国家[8],其中美国近年来进口量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接近26万t,占世界进口量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德国和加拿大均突破了2万t。

3 中国芦笋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目前中国芦笋贸易主要包括芦笋罐头和绿芦笋[9-10],这两大产品占据了芦笋贸易的主要份额,体现了中国芦笋产业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水平。

从芦笋罐头出口贸易来看,2000以来,出口情况首先呈现较大跌宕起伏态势,后期波动较为平稳。具体来看,出口量方面,2000—2007年,罐头出口量都稳定在8万t以上,波动不是太大,2002年达峰值10.50万t。2008—2012年,一路呈明显较大幅度下滑态势,2008年同比下跌20.21%,2012年跌至5万t,与波峰相比跌幅达52.38%,随后回归较平稳起伏状态,基本维持在5万t波动,没有太大起色,而近几年则跌至在4.5万t左右。出口额方面,2007年达峰值,突破了25000万美元,之后的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呈断崖式下跌,2008年同比下跌33.33%,2009年跌至谷底的10225万美元,相比波峰跌幅达61.05%,随后较缓和上扬,2014年再次突破了16000万美元,后期一路较平稳下滑至11000万美元以下,贸易创汇已无明显优势。

2020年中国芦笋罐头出口量4.68万t,同比略微下降,贸易顺差缩小;出口额10986万美元,同比提高0.27%。2000—2020年,中国芦笋罐头出口量从8.10万t降低到4.68万t,20年年增长率为-2.11%,出口额从7000万美元提高到10986万美元,20年年增长率为2.85%。

为进一步对中国芦笋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以芦笋贸易的主力产品绿芦笋为分析对象,选取生产者价格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这4个分析指标,分别对中国芦笋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3.1 中国芦笋生产价格的变化及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中国芦笋的生产价格从2000年的1.30美元/kg上涨到2018年的1.36美元/kg,呈现略微上涨趋势。芦笋生产是一种依靠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短缺,劳动工时昂贵,造成发达国家和地区芦笋生产成本过高,芦笋生产价格即田头价格较高[11]。中国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6~1/20,产品生产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5~1/8,甚至更低,芦笋生产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12]。

图3 芦笋主要出口国家生产价格现状

选取荷兰的芦笋生产价格与中国相比,两国之间相差甚远,2006年荷兰芦笋生产价格为5.72美元/kg,接近中国芦笋生产价格(0.59美元/kg)的10倍,荷兰芦笋生产价格在2009年达到峰值为6.37美元/kg。

中国芦笋虽然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较低,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的出口单价相对也较低,出口额较低,出口创汇不明显。由图4可知,从贸易价格来看,中国芦笋出口价格起伏波动频繁,从2000年的1.31美元/kg上涨到2020年的1.68美元/kg,进口价格呈现增长趋势,从2006年的0.90美元/kg上涨到2020年的7.18美元/kg。2013年以前,出口单价基本高于进口单价,随后进口单价快速上涨超过出口单价,居高不下,在这样的价格差距情况下,国产芦笋比进口芦笋更具竞争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进口价格依然高于出口价格,出口单价将保持较平稳的态势。

图4 中国芦笋价格趋势

3.2 中国芦笋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及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某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越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13]。

从图5可以看出,近10年中国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与芦笋出口大国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墨西哥和秘鲁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这两国芦笋的出口竞争力很强,2019年二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76%、29.16%,美国也超过了10%,中国与其他国家分摊了剩下的市场份额。

图5 世界主要芦笋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

3.3 芦笋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及分析

芦笋贸易竞争力指数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14],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出口越小,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出口越大,竞争力越大。

从图6可以看出,中国芦笋贸易竞争力指数呈递减趋势,且进口额逐步大于出口额,中国由芦笋单纯的出口国向既出口又进口转变,该值为正数时接近1,反映出中国芦笋出口竞争力较强。

图6 世界主要芦笋出口国贸易竞争力指数

墨西哥和秘鲁都几乎为1,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贸易竞争力极强;希腊也接近1,但呈下降态势,希腊的芦笋国际竞争力也很强;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都为负数,基本呈贸易逆差状态;其他国家接近于平均水平。

3.4 芦笋出口价格比的变化及分析

芦笋出口价格比主要是用于在研究芦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将某国芦笋的出口价格与世界芦笋平均出口价格比较,分析该国芦笋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及其变化[15]。

芦笋出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出口价格越高,经济效益越大,竞争优势越强[16]。从图7和8可以看出,中国芦笋出口价格比波动频繁,总体处于中间水平,2012年达到最高值0.93,出口价格为2.71美元/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出口价格比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他主要芦笋出口国的出口单价大部分都高于世界平均出口单价,出口价格比竞争力非常明显。

图7 世界主要芦笋出口国出口价格比

图8 芦笋主要出口国家出口价格现状

4 结论与讨论

芦笋主要出口国中,秘鲁、墨西哥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名列前茅,且远超其他国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其次是希腊,竞争力指数也较高;美国、西班牙、荷兰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其他国家相对弱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芦笋生产国,但芦笋产业竞争力与出口大国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国际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但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该值为正数时接近1,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反映出中国芦笋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17]。出口单价一直保持比较稳定,在国际上处于中间水平,与自我基期出口价格相比,总体还是呈波动递增的态势,且一直高于墨西哥的出口指数,出口单价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

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巨大贸易顺差状态,从长远看,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中国芦笋贸易更加活跃,出口将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增长,进口方面,国产芦笋的质量、风味与进口芦笋大致相同,而新鲜度和价格都比进口芦笋更具竞争力[18],预计今后中国芦笋进口量不会明显增加,贸易顺差格局仍将保持,但顺差规模或有所缩小。

中国的芦笋总体进口总量较少,本国生产量能满足国内消费,具有芦笋产销自给自足的特点。进口芦笋主要满足在华外籍人士、国内高收入阶层等,消费场所多为星级宾馆、饭店,大型超市等。进口芦笋对丰富市场供应、满足特定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

随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不同人群的消费偏好逐渐改变,推动了蔬菜品种间互相替代、主流品类更替、商品形式升级,引起消费结构变化,进而改变消费格局。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兴蔬菜销售经营模式,虽然抬高了终端价格,但能够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可以增加城乡居民消费路径选择,以及对稀、特、优等蔬菜品种例如芦笋的需求。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全面小康的实现和平衡膳食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内销逐渐增大。当今世界贸易竞争激烈,将中国由芦笋生产大国变成芦笋强国,拓展国际市场,稳步提高中国芦笋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芦笋出口量出口额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芦笋
——防口干
印度香料出口提高8%为103万t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2014年6月1—15日越南咖啡出口量达5.44万t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国际咖啡出口减少4.7%到5 318万袋
2014年第1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
中国3月份大米出口量约七万吨
坐蒸汽火车游芦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