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

2022-10-10李宽郑能文蒋敏华王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卷叶螟点灯测报

李宽, 郑能文, 蒋敏华, 王星

(金华市婺城区植物保护和耕肥管理站,浙江 金华 32100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繁,水稻病虫重发趋势明显。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物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科学指导病虫防控工作的前提,是降低农药残留、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1]。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生产中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幼虫为害水稻,吐丝缀稻叶两边边缘,纵卷叶片呈圆筒状虫苞,躲藏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穗期、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2]。

相关研究[3]表明,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取决于前期迁入量的多少,与迁入时间无必然联系,及时发现迁入蛾高峰、明确迁入量,在稻纵卷叶螟测报中至关重要。金华地区稻纵卷叶螟常年发生四代,婺城区水稻以单双季混栽为主,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防治适期需严格掌握在卵孵高峰期至1龄幼虫盛期,2龄后防效明显下降,因此,对测报要求较高[4]。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田间赶蛾测报法显得费工费力,且标准化程度不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高效标准化测报技术[5]。为此,作者采用智能性诱监测、智能灯诱监测、田间赶蛾监测3种监测方法进行稻纵卷叶螟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比较分析监测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的改进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智能性诱监测、智能灯诱监测和田间赶蛾监测3种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监测地点位于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前源村、白龙桥镇下杨村两地的水稻种植区,以单双季混栽为主,地势平坦、整齐。蒋堂镇前源村试验区水稻种植面积在33 hm2左右,在稻区中间位置安装有智能虫情测报灯系统1台,稻纵卷叶螟性诱智能测报系统2台,各套仪器安装距离>50 m。白龙桥镇下杨村试验区水稻种植面积在20 hm2左右,在稻区中间位置安装有智能虫情测报灯系统1台。

1.1 智能性诱监测

监测工具为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赛扑星”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型号为SPT-R-02,通过在害虫诱集器内放置目标害虫诱芯和害虫数量计数器,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研发集害虫诱捕、计数、分析于一体的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害虫远程实时监控。由螟蛾类标准化性诱监测器、自动计数系统、供电系统、客户端软件4部分组成,自动完成虫情数据的统计与传输。诱芯为该公司提供的稻纵卷叶螟测报专用诱芯,诱芯类型为PVC毛细管,每30 d更换1次。于5月10日至10月10日开机,诱虫量通过纽康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进行查询。

1.2 智能灯诱监测

监测工具为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智能虫情测报灯系统,型号为TPCB-II-C7.0,采用远程拍照式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设备能自动光控测报灯的开灯和关灯,根据灯诱昆虫数量自动调整拍照时间,将灯诱昆虫图像上传至托普云农智慧云平台,服务器中的害虫识别模型对前一天傍晚开灯至次日上午关灯期间拍摄的所有图像中目标害虫进行实时自动识别与计数,稻纵卷叶螟的图像自动识别率>80%[6]。于5月10日至10月10日开机,通过托普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查询逐日诱蛾量。

1.3 田间赶蛾监测

稻田蛾量调查,重在掌握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蛾量分布、主要生育阶段的蛾量变化及不同时期各主害代蛾量主要集中对象田,以得出正确的蛾峰出现时间。在白龙桥镇下杨村附近选择长势茂盛的6块稻田作为定点调查田块,5、6月调查早稻,7、8月调查单季稻、9月调查连作晚稻。于5月20日至9月30日进行赶蛾,一般隔天调查一次,但雨后次日必赶,遇蛾量突增后每天赶,直至田间蛾量突降为止。赶蛾时用2 m长竹竿沿田埂拨动稻丛逆风前进,每块田调查66.7 m2,清点飞蛾数,计算平均蛾量[7]。试验期间,对赶蛾田块开展发生情况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始见期和蛾量比较

从表1来看,2020年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高于2021年。2020年蒋堂点稻纵卷叶螟性诱的始见期为5月24日,比灯诱早6~10 d,平均诱蛾量为238头,灯诱的诱蛾量为388头,是性诱蛾量的1.6倍;白龙桥点的灯诱始见期为5月13日,诱蛾量为3 381头,是蒋堂点灯诱蛾量的8.7倍。2021年蒋堂点稻纵卷叶螟灯诱的始见期为5月17日,诱蛾量为995头;白龙桥点灯诱的始见期为5月16日,诱蛾量为1 515头,是蒋堂点灯诱的1.5倍。说明灯诱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诱集效果好于性诱。

表1 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比较

2.2 逐日蛾量比较

根据全国稻纵卷叶螟世代划分统一时间表,结合本地区的虫情预报划分稻纵卷叶螟世代,5月21日至6月20日为三(1)代,6月21日至7月20日为四(2)代,7月21日至8月20日为五(3)代,8月21日至9月20日为六(4)代。由于趋嫩产卵的习性,第一代主要危害早稻,第二代为害迟熟早稻以及单季稻,第三代为害迟插单季稻、早插连作晚稻,第四代为害连作晚稻[8]。

从图1~2看出,2020年不同监测方式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蒋堂点性诱诱蛾量前期较低,只在六(4)代出现明显蛾高峰,高峰日为9月11日(34头)。蒋堂点灯诱三(1)代蛾高峰日为6月16日(39头),四(2)代蛾高峰日为7月12日(14头),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18日(9头),六(4)代蛾量不高。白龙桥点灯诱三(1)代蛾高峰日为6月14日(106头),四(2)代蛾高峰日为7月13日(458头),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14日(123头),六(4)代蛾高峰日为9月8日(24头)。白龙桥点赶蛾三(1)代蛾高峰日为6月4日(201头),四(2)代蛾高峰日为7月11日(269头),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9日(42头),六(4)代蛾高峰日为9月14日(48头)。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早于常年,且蛾量较高,蒋堂点性诱稻纵卷叶螟前期发生动态峰期不明显,诱蛾量低于智能灯诱,灯诱蛾主峰较为明显;白龙桥点灯诱的蛾量明显高于蒋堂点灯诱,两者的高峰期较为接近;白龙桥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期偏早,蛾峰更为明显,发生趋势较为一致。

图1 2020年蒋堂点灯诱和性诱监测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

图2 2020年白龙桥点灯诱和赶蛾监测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

从图3~4看出,2021年不同监测方式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2021年稻纵卷叶螟三(1)代、四(2)代蛾量迁入较少,各试验点诱蛾量较少,且均未出现明显蛾峰,蒋堂点灯诱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2日(39头),六(4)代蛾高峰日为9月6日(114头),蛾高峰较为明显。白龙桥点灯诱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10日(28头),六(4)代蛾高峰日为8月31日(68头)。白龙桥点赶蛾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3日(85头),六(4)代蛾高峰日为8月28日(92头)。2020年稻纵卷叶螟总体蛾量低于2021年,蒋堂点性诱和白龙桥点性诱的蛾峰多,发生动态较为接近;白龙桥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

图3 2021年蒋堂点灯诱监测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

图4 2021年白龙桥点灯诱和赶蛾监测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趋势

在本试验过程中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监测蛾量较少,在主害代不能形成明显的峰期。智能虫情测报灯系统在2020年蛾量较高的条件下,峰期较能体现,峰值较为明显,2021年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时峰次较多,主峰不明显。田间赶蛾测报峰型较为明显,且蛾高峰出现早于性诱测报。

2.3 田间调查

白龙桥早稻赶蛾点:2020年三(1)代蛾高峰日为6月4日,同日在赶蛾田块开展卵量调查,平均为47.7万粒·hm-2,四(2)代蛾高峰日为7月11日,13日卵量调查,平均为146.1万粒·hm-2;2021年五(3)代蛾高峰日为8月3日,4日赶蛾田块卵量调查,平均为74.1万粒·hm-2,六(4)代蛾高峰日为8月28日,30日赶蛾田块卵量调查,平均为119.4万粒·hm-2,同时对田间幼虫发生量进行调查,在田间赶蛾成虫高峰后10 d左右,出现了低龄幼虫高峰。田间赶蛾用于稻纵卷叶螟监测,能准确反映田间实际发生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监测方法监测水稻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量,田间赶蛾监测作为稻纵卷叶螟测报的基础手段,蛾峰和田间虫卵的高峰期同时出现,真实反映了田间发生动态。2020年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明显高于2021年,属于偏重发生,智能性诱监测诱集虫量处于低水平,明显低于灯诱监测和田间赶蛾量,且在主害代性诱监测数据曲线无法完全从蛾量上区分出主峰与小峰,不能真实反映发蛾情况,监测效果不如智能灯诱监测,需要改进诱芯效果[9];灯诱蛾量虽然少于田间赶蛾,但其诱蛾动态与赶蛾基本吻合,且灯诱峰次多,始见期早。2021年稻纵卷叶螟轻发生,田间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白龙桥试验点田间赶蛾量从2020年的3 968头降至786头,智能灯诱蛾量从3 381头降至1 515头,降幅明显低于田间赶蛾,说明智能灯诱监测可作为测报的依据,特别在以迁入虫源为主的时期,可根据灯诱蛾量较好地反映田间成虫动态,较大地减轻了基层测报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能消除人工无法进行田间调查及调查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但不能完全取代目前田间赶蛾预测[10]。目前灯诱和性诱的有效诱虫范围还不明确,不同试验地点的诱蛾量也存在差异,智能识别计数系统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利用性诱、灯诱、田间赶蛾、田间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准确测报稻纵卷叶螟各世代峰期、蛾量发生趋势,结合当地水稻栽培品种、水稻生育进程及气象条件等,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抓好卵孵高峰期防治适期,控制虫源基数,以提高防治效果,对发病较严重田块注意不同机制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使用高效施药器械,优化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11],同时推广使用性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释放赤眼蜂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猜你喜欢

卷叶螟点灯测报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画根电线来点灯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点灯的鸟
农药会影响稻纵卷叶螟产卵及生理生化指标
↓点灯——派威尔(英国)
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