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2022-10-10程仙娥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出院医护人员疾病

李 炜,李 琪,程仙娥

(德兴市人民医院 江西德兴334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性疾病,与呼吸道异常炎性反应有关,好发于老年患者,该病随着病情加重,肺功能也逐渐下降,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长期规范的治疗可控制疾病发展。由于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和健康教育接受程度较差,加之焦虑、担忧等心理因素,在并未做好充分的出院准备时就已出院,出院后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而这些并发症影响患者恢复进程[1]。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后,使患者利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教学内容,医护人员考核患者,直至患者掌握新型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双向传递信息的方式,可降低患者疾病的错误理解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康复[2]。本研究将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79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中诊断标准[3],肺功能Ⅰ级、Ⅱ级和Ⅲ级诊断标准者;②患者精神、智力、语言均正常,可配合本研究;③患者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年龄55~75岁;④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喘息或胸闷等,并自愿参与本研究,配合本研究相关量表的调查;⑤患者具备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排除标准:①昏迷或意识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研究期间由于其他外在因素退出本研究者;④既往存在呼吸系统手术史者;⑤合并心脏病患者。将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66.67%)、女13例(33.33%),年龄(63.51±5.28)岁;肺功能分级:Ⅰ级15例(38.46%),Ⅱ级16例(41.02%),Ⅲ级8例(20.51%)。观察组男29例(72.50%)、女11例(27.50%),年龄(63.24±6.27)岁;肺功能分级:Ⅰ级17例(42.50%),Ⅱ级18例(45.00%),Ⅲ级5例(12.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包括COPD高危因素,如吸烟、粉尘、化学物质的吸入等,饮食上忌油炸、辛辣食物,多食用蛋白质丰富的瘦肉、鱼肉、牛奶等,保持维生素摄入充足,根据个人情况加强运动锻炼,前期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中强度运动。嘱患者家中康复期间不适随时来院就诊。

1.2.2 观察组 ①干预前组建干预小组:由4名本科室工作年限5年以上,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丰富的护士作为反馈式健康教育实施者,干预前查阅有关文献并自行设计关于COPD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哪些部分健康教育知识感兴趣及对COPD知识欠缺情况,健康教育干预中以患者反馈的问题为重点,向患者解释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含义、干预程序,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与自主权,健康教育干预从患者入院时开始。②健康教育:a.疾病诱因。COPD高危因素主要为吸烟,嘱患者住院期间严禁吸烟,出院后,使家属协助患者戒烟,其次为粉尘和化学物质刺激,外出尽量佩戴口罩,保持居住场所和病室空气清新,每日房间内开窗通风>30 min。b.注意事项。嘱患者作息规律,出院后适当减少工作,避免压力过大,不利于疾病恢复,预防感冒,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可在通风较好的室内活动,患者情绪低落时家属可与患者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c.呼吸与运动锻炼。干预期间教会患者缩唇呼吸(口唇半闭,呈吹口哨状,缓慢呼吸鼻吸口呼)、仰卧位呼吸操(拉伸起坐、空中踩车等)、腹式呼吸(缓慢呼吸,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腹部回缩)等训练,并嘱患者每日训练>1 h。d.饮食。饮食以细软、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坚硬等不利于疾病康复的食物,可嘱家属依据患者口味提供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虾肉、鱼肉、蔬菜等。③问题反馈:健康教育期间患者可提出疑问,反馈自己锻炼或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医护人员集中解答,如患者不理解呼吸与运动锻炼的优点,医护人员可于每周科室大查房后详细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患者呼吸锻炼可预防气道塌陷,增加胸廓活动度,避免发生呼吸衰竭。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考核,要求患者复述健康教育知识要点,当患者复述全面且正确时给予鼓励,考核结束后,对于掌握稍差者考核次数增加至3次,针对患者掌握薄弱部分进行查漏补缺。

1.3 评价指标 ①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4]评估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包括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3个维度,包含12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0~10分,量表总分0~12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②自我护理能力:于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5]评定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共计43个条目,总分0~172分,分值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③抑郁状态: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抑郁状态,包括17个维度,选取其中抑郁情绪、入睡困难、精神性焦虑、全身症状和体重减轻维度评定,分值<7分为正常,7~17分可能存在抑郁症,18~24分肯定有抑郁症,>24分存在严重抑郁症。④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出院前评估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包括疾病诱因、注意事项、呼吸锻炼、运动锻炼和饮食5个方面,每项内容总分20分,总分100分,得分>85分视为掌握,由护理人员统计“掌握”人数占比。

2 结果

2.1 两组RH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RH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出院准备度是医护人员对患者出院时进行自我康复,评估患者重新回归社会能力的评估方式,出院准备不足的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概率增加[6]。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不均,患者由于出院准备度不足导致重复入院的现象严重浪费了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7]。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住院期间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值得深入探究。我国COPD患者大多存在健康意识欠缺的现象,医疗机构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如情景模拟、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等,旨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情况,但目前所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均存在单向性、患者理解掌握程度较差等问题[8]。随着护理学发展、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健康教育模式发生改变。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医疗机构服务措施中,干预者对患者进行精细化健康教育后考核其掌握程度,对于理解偏差或错误者进行纠正和再教育,直至患者掌握[9]。COPD属于慢性病,其病程较长、注意事项较多,其后期恢复效果与自身护理更多依靠患者自身,所以对此类患者实施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的发展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RHDS、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对COPD患者实施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自护能力。分析原因:COPD作为慢性疾病,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的呼吸与运动锻炼,这一过程需要较高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与护理能力。而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到患者对于哪些疾病知识方面想详细了解,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干预期间以此为重点,如疾病诱因、注意事项、呼吸锻炼、运动锻炼、饮食等,并于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考核,了解其掌握程度,对于理解程度较差者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辅导,直至患者掌握。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比较,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多元化、双向传递信息的优点,有助于提升患者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COPD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治疗花费高等特点,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多数患者存在轻度抑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COPD患者实施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干预模式通过多方面的健康知识传授,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加对于疾病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呼吸与运动锻炼从而增强患者肺功能,转移负性情绪注意力,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减轻患者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对COPD患者实施问题反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负性心理,同时有效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选取样本量过少,此后的研究应扩大样本量的选择,以便更好观察研究效果。

猜你喜欢

出院医护人员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